黃帝內經養生大道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黃帝內經》中的養生智慧,對成為後代中醫養生最基本理論的“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形神合一”、“因人施養”等養生原則進行了深刻、透徹的解讀。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黃帝內經養生之道,希望對你有用!

  黃帝內經裡的養生

  復興民族文化的“根”和“魂”,找統領人類前進的天子。“伏羲、黃帝”還有創歷史的 復興民族文化的“根”和“魂”,找統領人類前進的天子。“伏羲、黃帝”還有創歷史的神農。古老而又厚重的民族文化淵源流長博大精深。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彙集了天相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律。

  自古文明的中華民族,以道德為之獨尊,演化出天地人三才之道。顯“老子”回龍夢,國人掀起養生熱潮,承前啟後再次找回教化天下萬民養生的“天子”黃帝。使我民族富強,人民身心健康,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孝道當先,學孔孟“仁義、禮、智、信”。使我們的國學傳統養生文化發揚光大,提高人類的心理素質,消除病態心理,使精神靈魂得到昇華,實現我們偉大的中國夢,要靠篤實務行。

  精神的夢想,心靈的呼喚,古聖先賢在等待著他的炎黃子孫,向他發出偉大的承諾,實現自己的中國夢。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前進,身心健康才是物質,文明文化的根本。只有民建、國強、家和,康樂才能承受。

  黃帝內經養生的健康生活習慣

  起居有常。

  起居———不僅是起床、睡覺,還包括日常的活動。起居要有常規,是不能搞亂的。

  不妄作勞。

  就是說勞動、運動應不過分,也就是要守常規,要適度,不要太過,也不要不及。

  形與神俱。

  形體和精神是合在一起的。前面三條主要講的是形,這裡主要講神,講形神合一,神離不開形,形也離不開神。形是神的依託,神是形的主導。

  食飲有節。

  上古的人懂得養生之道,飲食是有規律,有節制的。

  黃帝內經的五穀養生法

  黑豆補腎

  黑豆味甘性平,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的功效,特別適合腎虛者食用。黑豆中蛋白質的含量是牛肉、雞肉、豬肉的兩倍多,牛奶的12倍,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而且質量好。中醫養生黑豆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和動物蛋白相似,其賴氨酸豐富並接近人體需要的比例,因此容易消化吸收。所以被稱之為植物中的肉,當年少林寺武僧之所以體格強健與多食用豆類不無關係。黑豆對年輕女性來說,還有美容養顏的功效。黑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其中E族和B族維生素含量最高,維生素E的含量比肉類高5~7倍眾所周知,維生素E是一種相當重要的保持青春健美的物質。

  高粱養肝

  高粱和大豆都屬於雜糧,但卻是五穀裡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養肝益胃,補氣健脾,止瀉的作用,滋補吃法:把高粱面炒一炒,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有慢性腹瀉的人,可以持續吃一段時間,會有食療效果。對於小孩子消化不良可以用高粱大棗散:高粱米60g,炒香;大棗10個,去核,炒焦存性,同高粱米共研成細末,加入適量白糖,混合均勻。每次6~12g。溫開水送服。本方用高粱米、大棗益脾胃、止瀉,炒用以增強收斂澀腸作用。主要用於小兒腸胃虛弱,消化不良,少食腹瀉或大便稀溏等。

  小麥養心

  小麥入心、脾、腎經,具有養心、益腎、除熱、止渴的作用。

  中醫養生也認為它能養心安神、除煩去燥,利小便。滋補吃法:取帶皮的全小麥熬粥,有助消除煩躁情緒;女性的更年期綜合徵、自汗盜汗時,可以到中藥店買一些浮小麥熬水服用。進食全麥還可降低血液中雌激素的含量,從而達到防治乳腺癌的目的。中醫學當中有一個經典的方劑就是甘麥大棗湯:甘草10g,大麥10g,大棗30g。加水煎湯服。此方源於中醫養生《金匱要略》。方中小麥養心陰而安心神;甘草和中緩急;大棗補益中氣,並潤髒躁。三藥合用,甘潤滋養,有養心安神、和中緩急之效。用於思慮過度,心陰受損,髒陰不足所致的髒躁,症見精神恍惚,時常悲傷欲哭,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精神病,更年期綜合症,或神經衰弱辨證屬於心陰不足者也可應用。

  小米養脾

  小米是五穀之首,入脾、胃、腎經,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食用。要想把五臟養好,首先要把脾胃養好,所以小米是身體虛弱人進補的上品,可以補中益氣、延年益壽。滋補吃法:熬一鍋小米粥,取上層的米油吃,這是小米粥的精華所在。小米粥有“代蔘湯”之美稱。另外小米粥還有對失眠有一定的效果,晚上喝小米粥有助睡眠。《本草綱目》說,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小米的芽和麥芽一樣,含有大量酶,是一味中藥,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小米粥有安神之效。小米忌與杏仁同食。特別說明的是,新米的補益效果優於陳米。

  大米潤肺

  大米,入脾、胃、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滋陰潤肺、除煩渴的作用。古代養生家還倡導“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此,因肺陰虧虛所致的咳嗽、便祕患者可早晚用大米煮粥服用。經常喝點大米粥有助於津液的生髮,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面板乾燥等不適。煮粥時若加點梨,中醫養生效果更好。

  不同體質的養生方法

  先看偏陽性體質的人,在養生方面要注意三個方面。

  第一是精神方面,以靜陽為主。因為這種人好動,所以要把動壓抑下來,就要心態平和,重點在抑陽,把陽性的東西去掉一些,然後陰性的東西可以往上拔。

  第二,形體運動方面,不要去做太劇烈的活動,要做靜功,做慢運動。比如靜坐,呼吸的時候要深、細、勻、長,都要以慢為主。靜坐在“內丹功”主張開啟小週天:第一步叫煉精化氣,第二步叫煉氣化神,第三步叫煉神還虛。無論是偏陽還是偏陰的人都可以練,但是偏陽性體質的,更要注重練精化氣——意守下丹田,想的是下丹田,下丹田慢慢地溫暖;隨著下丹田的呼吸,氣微微地開始隆起;腹部隆起、收縮、隆起、收縮;然後慢慢減緩,越來越慢,越來越慢,變成一種自然呼吸。總之是以虛靜、緩慢為主。

  第三,在飲食方面,偏陽性體質的人,要多吃一些偏陰涼性的食物,如寒性食物桑葚、馬齒莧、蒲公英、苦菜、白菜、黃花菜、冬瓜、西瓜、苦瓜、紫菜、海帶,等等,涼性食物中的玉米、梨子、香蕉、幹蕉、白果、橄欖、菊花、絲瓜、黃瓜、蘿蔔、芋頭、空心菜、豆腐、綠豆、木耳,等等。偏陽內熱體質的人,往往陰虛,一般要吃一些補陰的食物。

  陽性體質的人注意從這三個方面來保養,就能漸漸地達到陰陽平衡。

  再看偏陰體質的人,也要注意從這三個方面來養生。

  第一,精神上的調養。因為其精神、情志、性格往往是以靜為主,所以要讓他活躍,情趣飽滿,昂然向上。心靈上這麼做了,往往就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

  第二,形體鍛鍊方面,就要做一些以動功為主的養生運動。比如跑步,但要注意不要劇烈地跑,跑到微微出汗就可以,若是跑到氣喘不過來,氧氣供應不足,做無氧運動就不好。當然運動量也是因人而異,如果體質是偏陰性強一些,其在五行裡是屬水,則運動也可以加劇些。

  第三,飲食方面,要注意吃一些偏陽性的食物。有兩類:一類是偏熱的,是熱性的;一類是溫性的。前者主要有辣椒、花椒、胡椒、肉桂、乾薑、茴香、香菜,羊肉、狗肉,等等;後者主要有芥菜、南瓜、大蔥、大蒜、韭菜、胡蘿蔔、蘆筍,還有一些水果桃、荔枝、桂圓、橙子、李子,等等。

  從精神、運動、飲食這三個方面進行調節以後,偏陰體質的人也會慢慢變成陰陽平和之人。

黃帝內經養生格言
黃帝內經五臟養生
相關知識
黃帝內經養生大道
黃帝內經養生法
黃帝內經養生之四季養生食譜
黃帝內經養生格言
黃帝內經養生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長壽之道
黃帝內經食療養生之道
黃帝內經時辰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