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中醫怎麼治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痛經是女人最常見的月經病,女人十有八九都會痛經,嚴重的會影響工作生活,那麼,我們該怎麼緩解痛經?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痛經中醫治療的方法。

  痛經中醫治療的方法

  1、雞蛋當歸薑湯

  素材:雞蛋1枚,當歸15克,乾薑5克,紅棗15克***去核***,陳皮5克,米酒20毫升。

  做法:將當歸、乾薑、陳皮加水煮沸30分鐘,去渣,將雞蛋打散和米酒紅棗放入藥汁,再煮沸至紅棗爛,飲湯吃蛋棗。

  治療效果:主要治療痛經氣血虛弱型:經期或經淨後,小腹綿綿作痛,按之痛減,經色淡、質清稀,面色蒼白、精神倦怠,舌質淡紅,苔薄白,脈虛細。

  注意事項:

  熱盛出血者禁服當歸,溼盛中滿及大便溏洩者、孕婦慎服當歸;陰虛內熱、血熱妄行者禁服乾薑,且乾薑惡黃連、黃芩、天鼠矢。

  2、山楂桂枝紅糖湯

  素材: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50克。

  做法: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

  治療效果:具有溫經通脈,化淤止痛功效。適用於婦女寒性痛經症及面色無華者。

  3、烏豆蛋酒湯

  烏豆***黑豆***60克,雞蛋2個,黃酒或米酒100毫升。將烏豆與雞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調中、下氣、止痛功能。適用於婦女氣血虛弱型痛經。

  4、山楂桂枝紅糖湯

  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50克。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具有溫經通脈,化淤止痛功效。適用於婦女寒性痛經症及面色無華者。

  5、姜棗紅糖水

  乾薑、大棗、紅糖各30克。將前兩味洗淨,乾薑切片,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具有溫經散寒功效。適用於寒性痛經及黃褐斑。

  6、姜棗花椒湯

  生薑25克,大棗30克,花椒100克。將生薑去皮洗淨切片,大棗洗淨去核,與花椒一起裝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湯。飲用,每日一劑。具有溫中止痛功效。適用於寒性痛經,並有光潔面板作用。

  7、韭汁紅糖飲

  鮮韭菜300克,紅糖100克。將鮮韭菜洗淨,瀝乾水分,切碎後搗爛取汁備用。紅糖放鋁鍋內,加清水少許煮沸,至糖溶後兌入韭汁內即可飲用。具有溫經、補氣功效。適用於氣血兩虛型痛經,並可使面板紅潤光潔。

  8、山楂酒

  山楂幹30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將山楂乾洗淨,去核,切碎,裝入帶塞的大瓶中,加入白酒,塞緊瓶口,浸泡7~10日後飲用。每次15毫升。浸泡期間每日搖盪1~2次。有健脾、通經功效。適用於婦女痛經症。

  9、山楂葵子紅糖湯

  山楂、葵花子仁各50克,紅糖100克。以上用料一齊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同煎或燉,去渣取湯。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和血悅色功效。適用於氣血兩虛型痛經症。此湯宜在月經來潮前3~5日飲用。

  10、月季花茶

  夏秋季節摘月季花花朵,以紫紅色半開放花蕾、不散瓣、氣味清香者為佳品。將其泡之代茶,每日飲用。適用於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11、紅花酒

  紅花200克,低度酒1000毫升,紅糖適量。紅花洗淨,晾乾表面水分,與紅糖同裝入潔淨的紗布袋內,封好袋口,放入酒罈中,加蓋密封,浸泡7日即可飲用。用法:每日1~2次,每次飲服20~30毫升。具有養血養膚,活血通經功能。適用於婦女血虛、血瘀、痛經等症。

  中醫治療痛經偏方

  當歸白芍治痛經

  【功能主治】主治痛經。

  【偏方組成】當歸20克,白芍30克,赤芍、五靈脂、元胡、香附、荔枝核、懷牛膝、川芎各12克,吳茱萸、肉桂、澤蘭、紅花、甘草各8克。

  【用法用量】將上藥水煎,每日1劑。每次於月經前5天開始用藥,服至月經來潮時停服。連續服2~3個月經週期。

  【病例驗證】用本方治療痛經患者140例,其中治癒135例,顯效4例,無效1例。

  溫經散寒湯治痛經

  【功能主治】溫經化瘀,散寒止痛。經前或經時小腹擰痛或抽痛,涼而沉重感,按之痛甚,得熱痛減,經行量少,色黯有血塊,畏寒便溏,苔白膩,脈沉緊。

  【偏方組成】當歸10克,川芎10克,赤芍12克,白朮12克,紫石英20克,五靈脂12克,金玲子10克,葫蘆巴6克,延胡索10克,制香附12克,小茴香6克,艾葉6克。

  【用法用量】經行腹痛開始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加減】本方適宜於寒溼搏於衝任所致痛經。如受寒重者,可加吳茱萸,桂枝之品;血瘀重者,加桃仁、紅花之類。

  【病例驗證】崔某,女,19 歲。暑月經行,不避生冷瓜果,寒溼傷中,凝滯胞脈,故經行腹痛,連及脘腹,泛噦乾嘔;經期延後,挾有紫黑血塊,淋漓七、八日始淨;舌質淡、苔白滑、舌尖邊有紫黯瘀黑,脈沉弦。綜合脈症,乃中州寒溼,影響胞脈所致的經遲痛經。應師法溫經散寒湯之義。治宜溫中、活血、通經:高良薑、制香附各9克、吳茱萸3克、小茴香6克、當歸、川芎各9克、生蒲黃***包煎***9克、五靈脂9克、陳皮、白朮、法半夏各9克、服三劑後,疼痛大減,經色轉紅,血塊消失,藥已中的,守方再服三劑。服後月經淨,精神好轉,食慾漸馨。囑服艾附暖宮丸善後。按:暑月貪涼,寒溼傷中,中陽不振,濁陰用事,當血液下注血海,暗隨其下,停滯胞脈,經行之時,乘機內發,而成經遲痛經之症,今取高良薑、制香附、吳茱萸、小茴香等溫中行氣,當歸、川芎、失笑散等活血通絡,故收立竿見影之效。

  丹蔘芍藥湯治痛經

  【功能主治】蛻膜樣痛經,症屬寒凝胞宮、瘀阻不通,不通則痛。

  【偏方組成】丹蔘、赤芍、烏藥、香附、五靈脂、山楂、延胡索、木香、三稜、莪術各10克,吳茱萸3克,肉桂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病例驗證】白某,女,20 歲,未婚。自15歲月經初潮起,每次行經小腹部呈持續性劇痛,甚則肢冷汗出,泛惡嘔吐,小腹腰背涼感,喜按喜暖,經期準,經量多,色紫有血塊或如爛肉樣片狀物排出***曾作病理切片診斷為大片內膜組織***,血塊排出後痛減,血量亦漸減少,舌紅有紫氣,脈細弦。現月經將臨,治當溫經通絡,活血化瘀。脫膜散加味主之,服上藥7劑後月經來潮,量較前減少,腹痛明顯好轉未嘔吐。以後每於經前服上方,連續3個月經週期,痛經告愈。

猜您感興趣:

血壓低吃什麼會比較好
早洩中醫治療怎麼治
相關知識
痛經中醫怎麼治
三叉神經痛中醫怎麼治療
中醫怎麼治療痛經
中醫怎麼治療坐骨神經痛
牙神經痛中醫怎麼治療
牙神經痛中醫怎麼治療
三叉神經疼痛中醫怎麼治療
三叉神經痛中醫怎麼治療比較好
中醫怎麼治療神經性耳鳴
中醫怎麼治療神經官能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