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防治馬鈴薯晚疫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馬鈴薯的種植過程有一些病蟲害需要防治,有效防治馬鈴薯晚疫病是讓馬鈴薯順利生產的過程。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有效防治馬鈴薯晚疫病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有效防治馬鈴薯晚疫病的方法

  一、農業防治:①選用抗病品種,合理密植,配方施肥,增施鉀肥,增強植株抗性。②嚴格選用無病種薯,杜絕病害的侵染來源。③高壟栽培,排水降溼。加強栽培管理。適期早播,選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田塊,促使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抗病力。 ④種薯消毒,種薯攤開後每畝種苗薯可用 5克 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兌 2.5公斤 水噴勻種薯,陰乾後即可播種。

  二、藥劑防治:晚疫病流行性較強,在防治策略上要立於早防治,出現發病條件,則要提前噴藥預防。藥劑選用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或40%三乙磷酸鋁可溼性粉劑3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50%敵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60%琥·乙膦鋁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72%克露可溼性粉劑700~8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72.2%霜黴威水劑800倍液,或1∶1∶200倍式波爾多液。每隔7~10天噴1次藥,噴2~3次即可。為減緩抗藥性的產生,應注意輪換用藥。

  讓馬鈴薯更好吃的小竅門

  1、新馬鈴薯燉煮,老馬鈴薯烹炒。新鮮馬鈴薯口感細嫩稠滑,容易做熟。由於其水分多、糖分多、膠黏性較好,在水中仍能保持塊狀,吃起來口感很面,所以適合做湯、燉燒菜等;而老馬鈴薯相比新馬鈴薯,在營養上沒有很大差異,但水分減少,口感爽脆,下鍋後不會發生新馬鈴薯那樣易黏鍋、易糊的現象,適合烹炒。

  2、削皮,只需去掉薄薄一層。馬鈴薯皮下面的汁液中富含多種營養素,所以削皮時只削掉薄薄的一層就可以了。用鋼絲球輕搓馬鈴薯表面,很輕鬆就能將外皮去掉薄薄一層,且不會損傷裡面的“馬鈴薯肉”。新馬鈴薯則可用冷熱水交替去皮,把馬鈴薯放入熱水中浸泡一下,再換到冷水中,這樣也能很容易地去皮。

  3、切完馬上泡在水裡。馬鈴薯中含多酚氧化酶,在氧氣的作用下會發生褐變,從而影響馬鈴薯色澤。因此在烹飪過程中,切好的馬鈴薯應及時放在水裡,以防氧化變黑。在浸泡時,可在水中加少許醋,一來可以有效地防止褐變,二來能讓馬鈴薯口感脆爽、不黏不糊,三來能減少馬鈴薯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的流失。需要提醒的是,馬鈴薯切完後最好馬上烹調,以防營養素流失到水中。

  4、小火燉容易熟。馬鈴薯用文火燉煮,才能均勻地熟爛,若急火煮燒,會使外層熟爛甚至開裂,裡面卻是生的。另外大火燉,湯汁不斷翻滾會使馬鈴薯塊外面煮爛,更容易糊鍋。

  5、馬鈴薯泥帶皮蒸儲存營養。帶皮蒸的整馬鈴薯營養損失更少,尤其是維生素C保留得更多,是最營養的吃法。去皮蒸會讓水分更容易進入馬鈴薯中,這樣蒸出來的馬鈴薯水分太多,口感不好。另外,做馬鈴薯泥時也最好帶皮整個蒸熟後,再去皮搗製成泥。

  不能跟馬鈴薯一起吃的食物

  1、馬鈴薯+柿子

  吃了馬鈴薯,人的胃裡會產生大量鹽酸,如果再吃柿子,柿子在胃酸的作用下會產生沉澱,既難消化,又不易排出。

  2、馬鈴薯+西紅柿

  馬鈴薯會在人體的胃腸中產生大量的鹽酸;西紅柿在較強的酸性環境中會產生不溶於水的沉澱,從而導致食慾不佳,消化不良。

  3、馬鈴薯+香蕉

  馬鈴薯是我們餐桌上經常出現的食物,香蕉又是我們經常吃的水果,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一起使用產生副作用。如果兩樣食物一起食用或食用的時間沒有相隔十五分鐘的話,兩者所含有的元素會發生化學作用併產生一定的毒素。這些毒素會導致人們長斑。愛美的MM記住咯,不要一起吃這兩種食物。

  4、馬鈴薯+香雀

  馬鈴薯和香雀相剋,兩者一起食用臉上容易生雀斑。所以在吃馬鈴薯的時候記得不要吃香雀!

  5、馬鈴薯+石榴

  味甘的石榴具有生津止渴之效,可用於治療口乾煩渴、咽乾、口瘡、潤秋燥。但石榴和馬鈴薯一起吃會引起中毒。若與馬鈴薯同時服用,可用韭菜泡水喝下去解毒。


馬鈴薯晚疫病怎麼防治才好
馬鈴薯怎麼施肥能高產
相關知識
如何有效防治馬鈴薯晚疫病
如何有效防治葡桃的病蟲害
冬種馬鈴薯晚疫病如何防治
冬種馬鈴薯晚疫病如何防治
馬鈴薯晚疫病怎麼防治才好
馬鈴薯晚疫病怎麼防治
馬鈴薯晚疫病該怎麼防治
馬鈴薯晚疫病防治用什麼藥
如何防治馬鈴薯的病蟲害
女生如何有效防止長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