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暑的食療方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防暑是夏季養生的重點,?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夏季防暑的相關食療方吧。

  夏季防暑的食療方

  1.藿香粥

  做法:藿香15克***鮮品加倍***,加水180毫升,煎煮2~3分鐘,過濾去渣;粳米50克淘淨熬粥,將熟時加入藿香汁再煮2~3分鐘即可,每日溫食3次。

  功效:藿香味辛性溫,是夏令常用藥,對中暑高熱、消化不良、感冒胸悶、吐瀉等有理想的防治作用。

  2.荷葉茯苓粥

  做法:荷葉1張***鮮、幹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適量。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淨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葉渣的湯中;同煮成粥,出鍋前加白砂糖調味即食。

  功效:此粥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3.西瓜皮粥

  做法:西瓜皮200克,粳米100克,白糖30克。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與粳米同煮。先用旺火煮沸,再轉用小火煮成粥,放入白糖即成。

  功效:清熱解暑、利尿消腫。

  4.荷葉粥

  做法:新鮮荷葉1張,粳米50~100克,冰糖30克,先將新鮮荷葉1張洗淨後煮湯,去荷葉,用湯同米煮成稀粥,待粥將成時,加入冰糖,再煮2~3分鐘即可。

  功效:有清暑熱、止煩渴等功效,是夏季清熱解暑之佳飲。

  5.綠豆竹葉粥

  做法:粳米100克,綠豆30克,荷葉10克,水竹葉10克,金銀花5克,冰糖15克。先將鮮荷葉、鮮竹葉用冷水洗淨,放入鍋內;鍋內加入適量冷水,煮開,去渣取汁;綠豆、粳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發脹,放入鍋中,加入約1500毫升冷水;用旺火煮沸後兌入銀花露及竹葉、荷葉汁,改用小火溫熬至粥熟;粥內調入冰糖,攪拌均勻,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竹葉性味甘、淡、寒,入心、肺、胃經,有清熱除煩,利尿清心之功,適用於熱病傷津,暑熱傷陰所致的口乾煩渴,心經實火移熱於小腸所致的尿赤口瘡、小便灼熱、淋瀝澀痛等。

  6.百合綠豆粥

  做法:綠豆50克,大米50克,紅米30克,西米30克,幹百合15克。冰糖適量。準備好所有的食材。各種糧谷用清水淘洗浸泡,百合也用清水浸泡30分鐘。百合浸泡至軟和各種食材放入電壓鍋內膽中,然後加入冰糖,煮好後開蓋攪拌即可食用。

  功效:用綠豆煮湯、煮粥都是很好的防暑降溫佳品,此款百合綠豆粥最適合夏日食用,可清熱解毒、養血安神,為夏季時令之養生粥,老少皆宜。

  7.薄荷粳米粥

  做法:新鮮薄荷30克,大米60克,冰糖20克。先將薄荷加水煎湯,待其冷卻。再用大米煮粥,快熟時加入冰糖、薄荷湯,再煮一二沸即可。

  功效:清熱解暑,疏風散熱,清利咽喉。

  夏季防暑的藥品

  1、清涼油

  頭痛頭暈時,取少量塗於印堂穴和太陽穴,能提神醒腦,給人以涼爽、舒適之感。蚊蟲叮咬、面板瘙癢或有輕微的燒傷、燙傷時,取少量塗於患處,能活血消腫、鎮痛止癢。注意外擦時要遠離眼睛,一旦進入眼睛速用清水沖洗。

  2、藿香正氣

  能散熱解暑、解毒闢穢。主治中暑、腹痛洩瀉、痢疾等症。分為膠囊和口服劑兩種,一天服用兩次,兒童減半。

  3、人丹

  含有薄荷腦、桂皮、冰片、砂仁、泡姜、人造麝香等,具有開竅安神、清熱祛暑、解毒闢穢之功效。主治中暑受熱引起的頭昏腦脹、噁心嘔吐、腹痛洩瀉等症。成人每次口含5-10粒,兒童適當減少。因感冒引起噁心等症時,不要服用人丹。

  4、六一散

  主治夏日中暑、身熱心煩、口渴、小便黃少或灼熱。每次6-9克,泡水當茶飲。購買時要注意,此藥為粉末狀,不是膠囊。

  5、十滴水

  適用於夏時中暑、頭昏頭痛、噁心嘔吐、腹脹腹瀉患者,成人每次取十滴水10-20滴滴入一杯白開水中,攪勻服下。烈日下勞作、旅行時,凡有煩熱之感,均可口服十滴水,能消暑解熱。兒童用1-2瓶倒入洗澡水中,可防治小兒生痱子。

  6、風油精

  能清暑解毒,利溼除煩,鎮痛驅風。可治療中暑引起的頭昏頭痛,夏天夜晚因貪涼引起的腹痛等。對頭昏頭痛可外塗少許於前額及兩側太陽穴。

中風偏癱的老人如何護理
嬰兒夏季防痱子有什麼方法
相關知識
夏季防暑的食療方有哪些
夏季可以祛暑的食療方有哪些
男人秋季補腎的食療方有哪些
夏日防暑的食療方法
夏季清暑祛溼的食療方有哪些
小暑養生的食療方有哪些
春季調理便祕的食療方有哪些
春季肺熱咳嗽的食療方有哪些
春季調理脾胃的食療方有哪些
冬季緩解上火症狀的食療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