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才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對於小學生家長來說,最頭疼的就是教育孩子了。那麼呢?一起來看看。

  小學生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

  1、注重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責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擔,哪一位都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同時,父親和母親要為對方承擔教育責任創造條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應單方獨攬“大權”;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擔教育責任、對子女的教育影響力和諧互補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全方位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

  2、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和鼓勵。多給孩子欣賞的目光,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品質,有利於增強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多給孩子以欣賞的目光,就會看到孩子與眾不同的長處和優點,看到她的一點點進步,肯定她,堅持鼓勵她,耐心引導她,平和看待她,並以實際行動支援她,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這一點是很必要的。

  3、加強與班主任及老師的溝通和聯絡。主動向班主任介紹孩子的情況。比如我們在剛開學時就向班主任重點表明:孩子膽小、老實,請老師給予關照。之後,經常向班主任及老師瞭解情況,堅持每天看一看聯絡本、並簽字,將孩子的點點進步向班主任及老師彙報,這樣便於和班主任及時溝通。衡量一個老師的能力不單單是她的教學質量,更應該看她是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及與學生和家長的溝通方式。孩子是否能順利成長,家長很重要,老師是關鍵。這一學期來,孩子進步很大,已經能自覺地積極主動舉手發言,發言的聲音也變得響亮了。孩子通過班主任及老師的培養,變得自信、開朗了,也在學校交了幾個朋友。在這方面,作為家長感到十分欣慰。

  4、注重與孩子日常交流,幫助孩子克服缺點。我們非常注重與孩子的交流,讓她說同學的優缺點,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比如我們的女兒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總是把加法當減法,減法當加法。我們就設計一些作業,其中有許多粗心大意的錯誤,故意請她當“老師”批改。反覆訓練幾次,在這方面的錯誤明顯減少了。針對她吃飯慢的不良習慣,我們就想辦法培養她做事快的習慣,給她講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儘快做好了,才有時間玩或學別的東西。

  5、不要輕易對孩子發火。我們覺得,經常對孩子發火。會出現兩種結果。一是她已經習以為常了,覺得你發火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二是會因為她膽小而懼怕你,使她對你望而卻步。如果經常發火,她就會報喜不報憂,家長就瞭解不到孩子的真實情況,這樣教育起來就會被動。教育孩子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只能慢慢來。

  6、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並培養她學會休息和調整。好奇心、豐富的想象力和爭強好勝是孩子成長的三大要素。因為一年級的孩子都比較小,天性好玩,在這方面就要保證孩子有充裕的機動時間去玩和放鬆,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同時,孩子每天要上六節課,非常辛苦,每天回家都很累。在這方面,作為家長,一是為她做好各種後勤服務工作,加強補充營養,幫她解乏;二是教她自己學會休息和調整。比如聽聽音樂,閉目養養神、輕鬆活動一會兒等等當然,最好是學校每個星期三下午讓低年級的學生在家學習,藉此機會適當調整一下。等疲憊過後馬上是一個智力的高峰,在這個時段內,再要求她完成作業和閱讀課外書籍。

  家長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項

  1.在孩子面前,絕不要咒罵或者打架。

  2.在外面掙的錢再多也比不上在家帶孩子辛苦。再多的鈔票也補償不了與孩子在一起共享的天倫之樂。

  3.在孩子的小天地裡,多和他交流。不要讓小臥室變成他自己封閉的“領地”。

  4.在培養孩子自尊方面的投資永無止境。

  5.鼓勵你的孩子學會分享。

  6.每天晚上讀書給孩子聽。閱讀材料的難度最好比孩子的現有水平高一點。這樣,孩子就會要求你解釋一些他不懂的事,你和孩子的對話交流也會因此增加。

  7.當孩子變得自卑或者殘忍的時候,當他們撒謊或者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立刻糾正。

  8.以身作則,做出表率。要讓孩子有愛心,首先你得有愛心;要讓孩子有禮貌,你必須有禮貌等等。

  9.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

  10.千萬別給孩子施加壓力。他們在學校的壓力已經夠大了。

  11.當孩子打碎東西時,千萬不要發火。但是,如果他們堅持要做一些危險的事情時,你必須加以制止。

  12.切勿將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攀比。

  13.不要害怕對孩子說對不起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心得體會。有時你難免說了一些傷害孩子的話,你應該勇敢地對孩子說你錯了,告訴他你非常愛他,並請求他的原諒。

  14.做不到的事別輕易許諾。威脅也是這樣。多次威脅說要怎樣,結果草草了事,時間一長,威脅就成了“紙老虎”。

  15.不要以談話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如果孩子認為,同家長談話不是一種有效的思想或感情交流,而是意味著上課的話,那麼,他們既不願同你講話,也不願聽你的話。

  16.千萬別打孩子。如果不用武力就不能夠解決問題的話,你就應該冷靜地找找自己的原因。

  17.同孩子們討論一些嚴肅的話題。你會驚喜地發現,原來孩子和你有相同的感受。

  家長教育孩子的建議

  一.愛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愛孩子,也許你會說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哪個做父母的會不愛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並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認可,我就常常給我調皮的兒子一個個親切的擁抱,一個個淺淺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誘的開導,一件件小小的禮物,這會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給予他的愛,也增強了他對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們家長都應該用愛心去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父母與孩子良好的溝通的前提是傾聽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說的一切,哪怕此時你在忙.再累,也要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已的表現滿意嗎?今天你的笑臉又增加了嗎?每當我這樣問兒子的時候,他總是十分興奮的向我彙報一切,當他說出自已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他的意見,與他商量辦,給了他足夠的信心和自信,我認為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學問。

  三.鼓勵孩子敢於迎接挑戰

  當今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所以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敢於迎接挑戰的精神,學習上我常鼓勵兒子說:你太棒了,真聰明這麼難的知識你都能答對,媽媽好佩服你啊,他一聽就很高興,而且還調動了他的學習積極性,當他遇到困難時,我不斷地給他打氣,此時我也會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感染他,也達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教育孩子正確地面對挫折

  在人的一生當在,遇到挫折在所難免,苦難是人生的一大財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淪,也可以鑄造人的堅強意志,成就充實的人生,苦難是人生的一位良師,他能教給孩子學會用感激的心情.積極的態度對待一切問題,勇敢地參與社會競爭

  五.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

  在實踐活動中,針對發生變化的客觀形勢運用自已的智力等諸因素進行自我眺控.自我改造.實現主觀與客觀相融,從而保證實踐活動正常進行的能力,自古以來,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類社會迅速變化和激烈競爭的時代,需要人們更強的適應能力,誰的適應能力強,誰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發展下去,就能邁下成功的彼岸。

  六.與孩子一起閱讀書籍

  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孩子可以從中得到快樂及滿足,能感受到愛及溫暖,有時更甚與對書本身的興趣。

1.家長正確教育孩子心得體會

2.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成長

3.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心得體會

4.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5.家長應該怎麼正確的去教育孩子

小學生家長在家裡怎麼教育孩子
大學生家教社會實踐報告
相關知識
小學生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才好
小學生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小學生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父母在家裡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才好
小學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孩子誠實
孩子撒謊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告訴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談談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九年級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