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地金牛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入地金牛為芸香科植物兩面針的根或枝葉,氣微香,味苦而辛辣、麻舌,有很好的藥用價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入地金牛的藥用價值和功效作用,希望對你有幫助。

  入地金牛的藥用價值

  1、治毒攻手足,疼痛頑麻:豬椒根二斤***細銼***,上以水一斗,煮五七沸,去滓,避風淋蘸。***《聖惠方》***

  2、治跌打損傷:兩面針鮮根30g,鮮硃砂根15g,豬腳1只,酌加酒水燉服。***《福建藥物志》***

  3、治胃、十二指腸潰瘍:兩面針根15g,金豆根、石仙桃各30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4、治膽道蛔蟲症:柘樹、兩面針、十大功勞根各15g,水煎服。***《福建中草藥處方》***

  5、治閉經:兩面針根15g,甘草1.5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6、治喉閉,水飲不入:***入地金牛根***擂爛,同黃糖煮,做成彈子,含化。***《本草求原》***

  7、治齲齒痛:兩面針根皮研粉,置痛處;或用根3~9g,水煎含漱,***《廣西本草選編》***

  8、治燙傷:先用兩面針煎水洗,洗後用兩面針於根研粉,撤布患處。***《廣西實用中草藥新編》***

  9、治毒蛇咬傷:***麗面針***鮮根30g,水煎服;另用鮮根磨酒外敷。***《福建中草藥》***

  入地金牛的功效作用

  1、《本經》:“主風寒溼痺,歷節疼,除四肢厥氣,膝痛。”

  2、《千金方》:“治水,通身腫,豬椒枝葉煎如餳,空腹服一匕,日三。癢,以汁洗之。”

  3、《食療本草》:“主賊風攣急。”

  4、《本經逢原》:“能通經脈,去風毒、溼痺。”

  5、《本草求原》:“治痰火竊核,並急喉痰閉危篤,去外皮,煎水飲。”

  6、《嶺南採藥錄》:“理跌打及蛇傷。患牙痛,煎水含漱。”

  7、《陸川本草》:“接骨,消腫,止痛,去瘀。治跌打骨折,損傷腫痛,風溼骨痛,心胃氣痛,牙痛。並治蛇傷。”

  8、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風活絡。治腰肌勞損,破傷風,湯、火燙傷。”

  入地金牛的相關配伍

  1、配麻黃:治風寒溼痺。麻黃辛苦偏入氣分,辛開苦洩遍徹皮毛。專發汗散寒邪;入地金牛辛苦溫偏入心經血分,辛散溫煦,透達營衛,有通絡之力。二藥相合,入衛入營,一宣一透有疏風散寒,通絡止痛之功。

  2、配牛膝:行血去瘀。活血止痛,若跌僕閃挫,傷經動脈,瘀血停蓄,經氣不利,可用二藥合治。入地金牛辛散鬱結,溫通經脈,橫行走竄;牛膝苦平,活血祛瘀,強筋壯骨,性善下行。相須為用,上下表裡,氣血流暢,行血去瘀。活血止痛。

  3、配浮萍:宣肺發汗,利水消腫。若風水為病,肺失宣發,頭面浮腫,小便不利,法當宣肺發汗,利水消腫。浮萍辛寒,輕浮升散,發汗解表;入地金牛辛溫,宣利肺氣。透達營衛,二藥相配,寒溫平調,宣肺發汗,利水消腫。無寒熱偏頗之虞。

  4、配黃連:和胃降逆,行氣止痛。若脾胃不健。客邪乘虛而入,寒熱錯雜,升降失調,清濁混淆,剡胃脘痞滿,暖氣嘔惡,腸鳴下利,舌苔薄黃,脈來弦數。二藥相合,辛開苦降,寒熱並用,邪去正復,痞滿自除。

  5、配生石膏:外感風寒熱邪,或胃熱內蘊,皆可致齦腫齒痛。生石膏寒性沉降;八地金牛辛能散風,二藥相伍,散風邪,降內火,內外熱清,腫消痛止。

  6、配防風:去風勝溼,通絡止痛。若風寒溼邪,閉阻經絡,氣血不暢,關節腫痛。二藥共投,疏內透表,去瘀行血,治風亦治血,溼去絡通痺痛自止。

  7、配白芍:若肝脾失調,氣滯不和,脘腹疼痛,洩痢下重,治宜疏肝理脾。從本論治。入地金牛行氣導滯,舒肝鋸鬱;白芍和營止痛,平肝緩急,相須為用,肝鬱解,脾健,疼痛止,洩痢除。


三顆針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大薊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相關知識
入地金牛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矮地茶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地膚子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金櫻子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牛黃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地錦草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鎖陽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女貞子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化橘紅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吳茱萸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