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別鮰魚與鯰魚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鮰魚肉質鮮美,深受眾人的喜歡。但是,鮰魚和鯰魚長得實在太像了,在菜市場買魚時,經常傻傻分不清。下面就讓小編來教你。

  鮰魚與鯰魚的區別

  1、鮰魚的特徵

  體長,吻錐形,向前顯著地突出。須4對,細小。無鱗,背鰭及胸鰭的硬刺後緣有鋸齒,脂鰭肥厚,尾鰭深分叉。體色粉紅,背部稍帶灰色,腹部白色,鰭為灰黑色。

  2、鯰魚的特徵

  體長形,頭部平扁,尾部側扁。口下位,口裂小,末端僅達眼前緣下方。下顎突出。齒間細,絨毛狀,頜齒及梨齒均排列呈彎帶狀,梨骨齒帶連續,後緣中部略凹入。

  眼小,被皮膜。成魚須2對4根,上頜須可深達胸鰭末端,下頜須較短。幼魚期須3對,體長至60毫米左右時1對頦須開始消失。鯰魚多黏液,體無鱗。背鰭很小,無硬刺,有4~6根鰭條。無脂鰭。臀鰭很長,後端連於尾鰭。鯰魚體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雲狀斑塊。

  3、鮰魚與鯰魚的不同之處

  3.1頭部差異

  同等重量的鮰魚、鯰魚相比較,鮰魚的頭部明顯小於鯰魚,鯰魚的身體扁平,同時鯰魚的身子小於魚頭。

  3.2尾部差異

  鮰魚的尾巴和草魚、鯉魚等魚類似會分叉,而鯰魚的尾巴是圓形的,這是很容易區別的地方。

  3.3魚鰭差異

  鮰魚的背部魚鰭有兩個,一前一後,尾部前端的魚鰭是肉質的;而鯰魚的背部只有一個小魚鰭。

  總的來說鮰魚與鯰魚的區別是頭部、尾部和魚鰭的不同,認真看還是很容易區分的。

  鮰魚的營養價值

  1、滋補

  魚肉含有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12等維生素,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嗽下氣的功效,對各種水腫、浮腫、腹脹、少尿、黃疸、乳汁不通皆有效。

  2、安胎

  食用魚肉對孕婦胎動不安、妊娠性水腫有很好的療效。

  3、保護心血管

  魚肉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4、養肝補血

  魚肉中富含維生素A、鐵、鈣、磷等,常吃魚還有養肝補血、澤膚養髮的功效。

  鮰魚的做法

  1、清蒸鮰魚

  材料:鮰魚一條。

  調味料:味精、鹽、料酒、姜、蔥白、水澱粉。

  做法:

  1.1、鮰魚處理乾淨,魚面切花刀,放熱水裡焯一下,放進盤子裡,同時放入蔥姜、料酒、鹽,蒸熟,湯汁備用。

  1.2、鍋開火,倒入湯汁,煮沸加味精、鹽,勾芡後澆在魚身上。

  2、蟹黃鮰魚肚

  用料:水發魚肚750克、蟹黃50克***制好***、魚蓉100克配料:冬瓜500克、冬菇50克、枸杞10克。

  調料:精鹽、味精、白胡椒、姜、蔥、黃酒、雞油、清湯、澱粉各適量。

  做法:

  2.1、將魚肚改刀成型,鍋內用雞油炒香,在清湯中撒入蔥、姜,燒沸後去蔥、姜,放入魚肚,用小火煨制入味備用。

  2.2、將魚蓉釀入冬瓜中,用冬菇、枸杞點綴,入籠蒸透擺放於魚肚周圍。

  2.3、將雞油、清湯、調味品、蟹黃同時入味,用澱粉勾芡,淋在魚肚及冬瓜上即可。

  3、多汁鮰魚鍋

  材料:蒜瓣、蔥段、薑片、花椒、八角、香葉、1勺鹽、1勺雞精、料酒、生抽、鮰魚一條。

  做法:

  3.1、用蒜瓣、蔥段、薑片、花椒、八角、香葉、1勺鹽、1勺雞精、1勺料酒和1勺生抽把魚肉抓勻,醃半小時左右。

  3.2、鍋底放塊黃油,鋪入芹菜、洋蔥、醃過魚的蒜瓣、平菇、紅薯、最上層擺魚,把魚頭把魚骨放在鍋的中間位置,魚肉擺滿四周,開中小火燜至魚肉發白,鍋開有熱氣。

  3.3、把料汁抹在魚的表面,改小火,蓋鍋蓋再燜7分鐘。

  3.4、表面裝飾香菜,開吃吧。

  關於肉類的營養價值,專家說“吃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肉類分為畜、禽、水產三類。畜為四條腿的,如豬、羊、牛等;禽為雞、鴨等;水產自然是指魚。魚肉低脂高蛋白,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做法甚多,甚至是長壽老人每天必吃的肉。而鮰魚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維生素,是一種滋補作用非常好的食物。其蛋白質含量也比一般的魚類高,脂肪含量極低,非常容易被人體所吸收。不過,營養專家也提醒大家,吃過多的肉類容易造成蛋白質超標,魚肉雖好,但飲食需均衡,不要盲目攝入過多的營養。


鮰魚與鯰魚的區別

脫脂牛奶和全脂牛奶的區別
雞肉與薺菜能不能一起吃
相關知識
如何區別鮰魚與鯰魚
如何區別傳統速讀與真正速讀
如何區別快速閱讀與快速瀏覽
如何區別飼養甲魚和原生態甲魚_​甲魚的飼養方法***2***
如何區別薄膜鍵盤和機械鍵盤
夏季如何使用手竿釣鯰魚
如何辨別染色的黃魚有什麼方法
如何區分加密與數字簽名
如何科學地增產鯰魚
如何區別普通感冒和病毒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