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下最長的山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海底的世界非常豐富,去過海洋世界的童鞋都知道,魚的種類繁多,且奇形怪狀,很有意思,那麼大家是否知道海底還有海底山脈這一回事呢?大家知道最長的海底山脈是什麼嗎?小編知道哦!一起來看看吧。

  海底最長的山脈是什麼呢?

  最長的海底山脈是中洋脊,也叫大洋中脊、 中隆或中央海嶺。

  概述

  中洋脊又名大洋中脊、中隆或中央海嶺。隆起於洋底中部,並貫穿整個世界大洋,為地球上最長、最寬的環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東,稱東太平洋海隆***海嶺***。大西洋中脊呈“S”形,與兩岸近於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三大洋的中脊在南半球互相連線,總長達8萬公里,面積約1.2億公里2,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1/3。其脊部通常高出兩側洋盆底部1~3公里,脊頂水深多為2~3公里,少數山峰出露於海面形成島嶼,如冰島、亞速爾群島等。洋中脊常被一系列與其正交或斜交的斷裂帶錯開***稱斷錯帶***,其中大西洋中脊在赤道附近的羅曼什斷帶***Romanche gap***,東西錯動距離達1000多公里。沿斷裂帶有狹長的溝槽、海脊和崖壁。在大西洋和印度海中脊的軸部,一般有深約1~3公里、呈縱向分佈的中央斷裂谷地。洋中脊是現代地殼最活動的地帶,經常發生火山活動、岩漿上升和地震,水平斷裂***轉換斷層***廣佈。根據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學說,洋中脊是洋底擴張的中心和新地殼產生的地帶。熱地幔物質***熔融岩漿***沿脊軸不斷上升,凝固成以超基性和基性巖組成的新洋殼,並不斷向兩側擴張推移。擴張的半速度***即每邊速度***多為1~5釐米/年。  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動的巨大海底山系。它縱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彼此相連,總長約 8萬公里,為地球上最長最大的山系。在板塊構造模式中,大洋中脊頂部標出了海底擴張軸線,屬分離型板塊邊界。它既是巨大的海底地形單元,也是最重要的海底構造單元之一。

  分佈

  大洋洋脊在大西洋位置居中,走向與大西洋東西兩岸大體平行,呈S形展布,稱為大西洋中脊。印度洋的洋脊也大體居中,分成三支,呈入字形展布,通稱印度洋中脊;三條分支分別稱為:中央印度洋海嶺,西南印度洋海嶺和東南印度洋海嶺。太平洋的洋脊分佈則偏東,且兩坡比較平緩,故稱東太平洋海隆。三大洋洋脊的南端彼此相連,北端則伸進大陸或島嶼。大西洋中脊向北延伸,穿過冰島,與北冰洋中脊相連線。

  形態

  大洋中脊體系環球綿延數萬公里,寬數百至數千公里。其面積約佔世界大洋總面積的33%,可與全球大陸面積相比。大洋中脊高於兩側洋底,其相對高度為2000~3000米左右。各大洋中脊頂部的平均水深大多在2500~2700米之間。區域性露出水面成為島嶼***如冰島***。脊頂上覆蓋的沉積物極薄或缺失,其地形崎嶇不平,常有次一級嶺脊與谷地相間排列,並與中脊走向平行延伸。翼部多由海山群和深海丘陵組成。自脊頂向兩緣地帶,隨著沉積層逐漸增厚,地形起伏也逐漸平緩,向下過渡為深海平原。就總體來說,大西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的地形比較崎嶇,東太平洋海隆則較寬緩。  大洋中脊高於兩側洋底 ,其相對高度為2000~3000米左右。脊頂上覆蓋的沉積物極薄或缺失,地形崎嶇不平,常有次一級嶺脊與谷地相間排列,並與中脊走向平行延伸。翼部多由海山群和深海丘陵組成。自脊頂向兩緣地帶,隨著沉積層逐漸增厚,地形起伏也逐漸平緩,向下過渡為深海平原。縱向延伸的中央裂谷和橫向斷裂帶***又稱轉換斷層***是大洋中脊最突出的特徵。大洋中脊軸部地震和火山活動頻繁,故又稱活動海嶺。

  裂谷與斷裂帶

  縱向延伸的中央裂谷和橫向斷裂帶是大洋中脊最突出的特徵。裂谷是沿正斷層經過顯著錯斷所形成的,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動的巨型凹地。沿大洋中脊頂部發育的裂谷稱中央裂谷 。谷寬約25~50公里,深約1~3公里。裂谷兩側為突起的裂谷山脊。中央裂谷是地球上最大的張裂帶。其正斷層的走向與中脊及其裂谷平行;斷層面多向中脊軸部傾斜;橫斷面呈U字或V字形。谷深和谷寬與海底擴張速度有關。慢速擴張的中脊,其裂谷深達1.5~3公里,斷距約200餘米,谷地外形清晰。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大多發育這種裂谷。中速擴張的中脊上裂谷較淺,斷距僅50米。快速擴張的中脊一般不見裂谷的痕跡,只有斷距小於50米的斷崖,如東太平洋海隆。  大洋中脊上廣泛地發育與中脊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橫向斷裂帶***即轉換斷層***。

  斷裂帶在海底地形上表現為海槽、斷崖和海嶺。海槽的深度可超過相鄰的中央裂谷。被斷裂帶截斷的各段中脊呈錯開狀。沿斷裂帶的錯動只限於脊頂之間的段落,其錯動方向與中脊的視錯開方向相反。地震和火山活動大洋中脊軸部地震和火山活動頻繁,故又稱活動海嶺,以別於不活動的無震海嶺。地震分佈在中脊軸部或中央裂谷,也分佈在脊軸之間的斷裂帶活動段落,它們構成大洋中脊地震帶。震級一般不大,為淺源地震,震源機制顯示為垂直於中脊走向的引張作用。

  現代火山活動通常限於脊軸1~2公里寬的範圍內。此處出露新鮮的玻璃質熔岩流,沉積蓋層極薄或缺失。火山經多次噴發而形成火山鏈,與中脊走向平行延伸。其形態及噴發週期與海底擴張速度有關。慢速擴張脊軸的中央火山鏈是不連續的,具新鮮枕狀玄武岩,每5000~10000年噴發一次;中速擴張的脊軸,其火山鏈比較連續,常見席狀玄武岩,每300~600年噴發一次;快速擴張的脊軸,其火山鏈是連續的,多半為席狀玄武岩,每50年噴發一次。一般認為,中脊軸部的火山活動是中脊下岩漿房噴出岩漿的結果。

海洋最大的魚是什麼
世界上最大的地方
相關知識
海底下最長的山脈
海底最長的山脈是什麼
世界海拔最長的山脈
世界海拔最長的山脈
世界最長的山脈是什麼
南美洲最長的山脈是什麼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叫什麼
內蒙古自治區最長的山脈是什麼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哪座
世界最長的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