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花的栽培技術和藥材鑑定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佛手花喜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嚴寒、怕冰霜及乾旱。那麼佛手花要如何栽培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佛手花的栽培技術

  1、選土:佛手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條件,盆土要用質地疏鬆的沙土與紅黃壤土,加入適量的腐熟有機肥混合而成,粘重鹼性土對其生長髮育不良。盆土可用60%的粗砂,20%的腐熟有機肥,20%的田間土進行配製。

  2、定植:先要選好苗,要求根系發達、粗壯、分枝均植時期,秋植在9月至10月,春植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上盆前,先進行整枝、修根,保持完整的鬚根。

  3、澆水:佛手苗上盆後,立即澆透壓根水,以後土見幹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但要防止盆內漬水,影響根系生長。澆水是種佛手成敗的關鍵,4至5月後,氣溫升高,佛手生長迅速,需水量增加;夏季炎熱高溫,除盆內泥土保持溼潤外,還應在周圍噴水,保持一定的環境溼度;秋天氣溫逐漸下降,澆水量可慢慢減少;冬天,樹體進入休眠,應搬入暖棚,盆上保持一定溼潤程度即可,防止過溼、過幹,以免爛根或植株幹萎。佛手澆水還應根據苗株的具體情況靈活對待,小樹、弱樹少澆,大樹、壯樹多澆;果實膨期不宜澆水,以免落果。

  4、施肥:結合澆水追肥,盆栽佛手施肥在一年中,可分四個不同階段:一是春分至芒種間,每隔7天左右要施薄肥,還可用磷酸二氫鉀作根外追肥,目的是增強樹勢。二是芒種至大暑間是盛花期和結果期 ,每隔3至5天要施肥一次,肥分可比以前濃些。此時多施磷鉀肥,目的是多開花少落果,並可進行人工授粉。三是大暑至秋分間,果 佛手花

  實正是膨大期,多用鉀、磷等複合肥,少用氮肥,否則果實推遲成熟期。四是白露到霜降期,採果後施稀薄磷鉀肥,控制澆水和氮肥,目的是恢復樹勢,促進花芽分化。總之在結果初期要控制肥水,果實膨大期增施肥水。

  5、修枝:佛手上盆後,開始以營養生長為主,頂芽連續生長,沒有自剪性,因此,要注重主梢摘心,促進分枝,矮化樹冠。疏剪密弱枝,結合撐、拉、吊的方法,調整樹姿,美化樹勢。結果後,針對生長、結果勢,進行春夏抹芽,結果枝頂梢摘心、疏花疏果,促進各期的梢、果平衡,防止大、小年現象。

  6、防寒:佛手比一般柑橘抗寒力差,遇到低溫時就會大量落葉,枝條凍枯,影響來年的開花坐果及生長髮育。因此,佛手冬季入室後要提高室內空氣溫度和溼度,增強樹體抗性。

  病蟲防治:佛手的病害主要有煤汙病,是由腐生真菌引起的,使枝葉密佈淺黑色的黑黴,影響葉片光合作用,可用50%退菌特800倍液或多菌靈防治。蟲害主要有蚜蟲和介殼蟲,5至6月份和8至9月份在蚜蟲危害佛手花枝頂端嫩葉時,盆不50%的西維因500倍液。6至7月份,乾熱天氣紅蜘蛛易危害葉片,發現後可噴40%的樂果1000倍液進行防治。

  佛手花的藥材鑑定

  藥物性狀

  本品長1.5~2cm。表面淡黃棕色或淡棕褐色。花梗長2~7mm,具縱皺紋。花萼杯狀。常有小凹點。花瓣3片,披針形或長卵形,常彎曲捲縮,長1~2cm,寬約0.5cm,外表面淡黃色,具眾多棕褐色細小凹點,質厚,易脫落。

  雄蕊多數,黃白色,著生於花盤周圍。子房上部狹尖。有的花瓣脫落後,可見漸發育成微呈指狀的小果實。花蕾色較深。氣香,味微苦。

  飲片性狀

  為乾燥花朵,花萼杯狀,或略呈五角形,略有皺紋,長披針形,兩邊向內捲曲,外表淡棕黃色,有棕褐色麻點,雄蕊多數,黃白色,體輕,質脆。氣香,味微苦。 炮製方法:揀去雜質,去柄,篩去土即得。

  炮製作用:本品常用於平肝胃氣痛。

  鑑別

  本品粉末淡黃棕色。花柱薄壁細胞含橙皮甙結晶,呈扇形、針簇狀或無定形團塊,有的可見放射狀條紋。花粉粒圓球形,淡黃色或紅棕色,直徑25~40μm,外壁呈顆粒狀突起,萌發孔2~5個。氣孔為不定形;腺毛的腺頭細胞為單個或多個細胞,非腺毛多為單細胞。可見草酸鈣方晶及簇晶。
 

芙蓉花的形態特徵和培育方法
佛手花的形態特徵和生長習性
相關知識
佛手花的栽培技術和藥材鑑定
油菜花的栽培技術和養殖方法
盆栽茶花的栽培技術和注意事項
茶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茶花的栽培技術
茶花的栽培技術
藥用雞冠花的栽培技術介紹
天花粉的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
四照花的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水仙花的栽培技術有哪些
種八仙花的栽培技術要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