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氣養生飲食原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交節時間點在公曆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處暑的到來同時意味著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現在,就來看看,處暑養生飲食的原則!

  處暑節氣|中醫養生原則

  1.經絡調理養脾、胃

  經過酷暑的煎熬,人體的脾胃受損最重。加之長時間受溼邪困擾,體內溼氣使人感覺身體沉重和睏乏,食慾很差。隨著暑去秋來,正是健脾、養胃、祛溼的季節。對脾經和胃經進行重點疏通,打通因溼滯造成的經絡瘀阻,促進氣血執行,從而把身體的溼氣通過身體孔竅排出體外,提高脾胃受納腐熟水谷的能力,為秋冬進補打下好基礎。

  2.防秋燥

  處暑時節的養生重點是預防“秋燥”。由於秋天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小,相對溼度下降,特別是空氣的相對溼度低於30%以下時,人們就會感覺到面板乾澀粗糙、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乾、大便乾結等,需及時採取預防措施以避免發展為秋燥症。可以多吃一些寒涼多汁的蔬菜水果和流食,如黃瓜、番茄、冬瓜、百合、白蘿蔔、胡蘿蔔、梨、蘋果、葡萄、甘蔗、柑橘、香蕉、柿子、菠蘿、羅漢果、紅棗和湯、粥等,這不但有利於維生素的補充,還能夠增加水分的攝入。

  3.滋陰潤燥護嬌髒

  中醫講肺為嬌髒,最易受燥邪侵襲,繼而出現感冒、咳嗽、咳痰等症候。在夏秋之交中醫養生,首先要做的是防患於未然,為了應對秋燥,除了從飲食上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外,還要對肺經、大腸經、腎經和膀胱經進行疏通,自己可以按照經絡走形進行拍打,也可以找專業的推拿師進行“調息潤肺”的經絡推拿,同時在推拿後進行秋季的經絡刮痧,以及重點穴位的拔罐,這樣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早睡早起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處暑時節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瀉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的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進入處暑養生,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除了繼續保持早睡早起使睡眠充足的習慣外,最好比夏季多睡一個小時,保證有質量的午覺。當人體的精氣神皆內守於五髒,五臟安舒,則氣血和調,以應對“秋乏”。

  5.運動強度要適度

  處暑入秋之後,運動的好處在於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鍊,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增加產熱,提高人體對低溫的適應力。中午由於室外天氣仍然炎熱,運動的時間適合選在早晚。運動的型別則可選擇慢跑、登山等。處暑運動要以“不累”、“微汗”為標準,以便保持良好的精氣神。對於經常待在室內的辦公室一族,可利用辦公間隙散散步,呼吸新鮮空氣。

  

  1、飲食清潔,不宜偏嗜

  處暑是夏秋轉換的時機,暑氣仍有餘威,食物易於變質。俗話說“病從口人”,進食不清潔的食物或腐敗變質的食物,可引起胃腸疾病或腸道寄生蟲病,必須注意飲食衛生。飯菜做適量,力求不剩飯。糕點等不可放置過久,嚴防蟑螂、蒼蠅的叮咬。生吃瓜果時,一定要洗淨。飲食不宜偏嗜,宜多樣化,才能起到全面營養人體的作用。

  2、少食肥甘,清淡為宜

  肥甘是泛指肥膩甘美的厚味食物,如動物脂肪、甜膩食品、煎炸之物等。這類食品雖味美香甜,但不可多食。現代醫學研究已經證實,過食肥甘厚味是引起老年人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處暑時此類病更要注意預防。中醫主張飲食宜清淡。從古到今的養生經驗說明,飲食清淡是長壽的重要原因。我們應多宣傳過食肥甘厚味之危害,指導人們科學進餐。

  3、冷熱適中,軟硬適宜

  食物的溫度也要適當。人對飲食冷熱的要求不盡相同,一般說,陽性體質者喜冷飲,陰性體質者喜熱飲。隨人所好,可適當調節飲食的溫度,但切不可過冷過熱。食物寒溫失宜,不僅會對胃腸道產生不良刺激,而且會損傷人體陰陽之氣。

  對食物的軟硬要求也不同。脾胃虛弱者及老年人、小兒宜進半流食,如麵條、稀粥類;也可根據情況進軟食,如餛飩、饅頭、熟軟的米飯等。特別是老年人,臟腑衰弱,牙齒不利,食物稍硬就不易消化。普通人食物也不可過硬,但過軟也會影響食慾,所以軟硬適當。

  處暑養生食療

  1、沙蔘百合老鴨湯

  材料:北沙蔘、百合、麥冬各30克,老鴨肉500克,陳皮5克,生薑兩片。

  製法:以上食材洗淨後一同入煲,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轉成小火煲一個半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益胃生津、滋陰潤燥。適合面板及口鼻黏膜乾燥、大便乾結之人。

  2、川貝銀耳鷓鴣湯

  材料:鷓鴣300克、川貝、南杏各15克,銀耳30克,蜜棗兩枚。

  製法:鷓鴣宰殺後洗淨切塊,其餘食材洗淨後一同放入煲中,加水適量,煲一個半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潤燥、化痰止咳,適合陰虛肺燥或溫燥傷肺、咳嗽有痰之人。

  3、白果腐竹糖水

  材料:白果75克,腐竹40克,雞蛋兩個,冰糖適量。

  製法:白果去殼,放入鍋中加水煮開,撈出去衣去芯;腐竹用水泡開後切段,雞蛋打散備用。將白果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煲30分鐘後加入腐竹,再煮15分鐘,倒入雞蛋,最後加入冰糖調味。

  功效:滋陰養顏、清熱潤燥,適合陰液偏虛或兼有肺熱陰傷、肺燥乾咳之人。

  4、雪梨馬蹄椰汁露

  材料:雪梨100克,馬蹄100克,椰漿350ml,冰糖適量。

  製法:雪梨和馬蹄洗淨後去皮切粒,放入鍋中,倒入椰漿和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改中火煮5分鐘,最後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清肺潤燥、甘涼生津,適合肺燥陰傷、咽乾口渴之人。

  處暑要注意什麼

  1、穿著提示:不宜急於增加衣服。“春捂秋凍”之意,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時,必有寒氣交換進去。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

  2、睡覺提示:應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

  3、室內提示:白天只要室溫不高,不要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

  4、防病提示:在秋分之前,氣候變數較大,雨前氣溫偏熱,雨後氣溫偏涼,易引發風寒或風熱感冒。發病初期應及時用食物療法恢復平衡。

  5、飲食提示:可吃溫補食物。臉無痘、面不紅者若有吃辣味的習慣,可適當吃些辣椒、胡椒之類食物;有飲酒習慣的人,可適量少喝點酒,其中白酒、黃酒一定要加溫;主食以***白麵補氣為好;喜歡吃紅棗、桂圓的人,早晨可吃幾顆。

  另外,處暑節氣裡儘量不要吃蘿蔔***胡蘿蔔除外***。蘿蔔主下氣,此時人的中氣不足,吃蘿蔔易傷中氣。


處暑養生飲食大全
處暑節氣起居養生
相關知識
處暑節氣養生飲食原則
處暑節氣養生飲食原則有哪些
處暑節氣養生飲食注意事項
處暑節氣養生食譜推薦
處暑節氣養生食物有哪些
處暑節氣養生習俗有哪些
穀雨節氣養生飲食
小暑節氣養生的食譜有哪些
老年人處暑節氣養生原則
處暑節氣養生喝什麼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