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烹飪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豆科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種子。又稱紅小豆、米赤豆。分佈於我國廣東、廣西、江西及上海郊區等地。赤豆又稱紅豆、紅飯豆、朱赤豆。我國各地廣泛栽培。夏、秋採摘成熟莢果,晒乾,除去莢殼、雜質,收集種子備用。

  效能: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溼,散血,解毒。

  營養: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磷、鈣、鐵,維生素B1.B2,煙酸、皁甙等成分。

  用途:用於水腫、腳氣;產後缺乳,腹瀉、黃疸或小便不利;痔瘡,腸癰。

  用法:

  1.赤豆可整粒食用,一般用於煮飯、煮粥、做赤豆湯或冰棍、雪糕之類。用於菜餚有“紅豆排骨湯”等。由於赤豆澱粉含量較高,蒸後呈粉沙性,而且有獨特的香氣,故常用來做成豆沙,以供各種糕團麵點的陷料。赤豆還可發制赤豆芽,食用同綠豆芽。

  2.現代研究認為,紅豆中含有多量對於治療便祕的纖維,及促進利尿作用的鉀。此兩種成分均可將膽固醇及鹽分對身體不必要的成分排洩出體外,因此被視為具有解毒的效果。赤豆還可用於治療心臟性和腎臟性水腫、肝硬化腹水、腳氣病浮腫和外用於瘡毒之症,都有一定效果。赤豆水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和傷寒桿菌等有抑菌作用。赤豆煮湯飲服,可用於治療腎臟、心臟、肝臟、營養不良、炎症等多種原因引起的水腫。

 

  附方:

  1,赤豆桑白皮湯:

  赤小豆60g,桑白皮15g。加水煎煮,去桑白皮,飲湯食豆。源於《本草拾遺》。本方用赤小豆健脾利溼,而以桑白皮專於利尿消腫。用於脾虛水腫或腳氣,小便不利。

  2,茅根煮赤豆:

  白茅根250g,赤小豆120g。加水煮至水乾,除去白茅根,將豆分數次嚼食。源於《肘後補缺方》。白茅根為涼性利尿藥,其味甘甜,用以煮豆,既可增強利尿作用,又較適口,故頗為得法。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現用於腎炎或營養不良性水腫。

  3,赤豆粥:

  赤小豆120g,粳米30g。加水適量,煮稀粥。分2次食。源於《婦人良方》。本方能益脾胃而通乳汁。用於婦女氣血不足,乳汁不下。

  4,苦酒赤豆散:

  赤小豆100g,用醋1茶盅,煮豆至熟,取出晒乾,再入適量米酒中浸漬至酒盡,經乾燥後研為細末。分3次服,每次3~6g,用米酒送服。源於《肘後方》。赤小豆等三者均能散血,醋又用止血之效,故本方有散血消腫和止血作用。用於痔瘡瘀腫疼痛,大便帶血。

  紅豆的功效與作用

  水腫脹滿、腳氣浮腫

  黃疸尿赤、風溼熱痺

  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如何挑選紅豆

  紅豆如果生蟲了,會有很多蟲屎等小顆粒;然後看顆粒大小均勻飽滿的為上品;再看色澤,如果是去年或前年等不新鮮的,它的紅色不鮮豔、很乾澀或像褪了色。

  把紅豆倒在淡鹽水裡,完全浸沒在水中就是好的紅豆,浮在水面是不好的紅豆。

紅燒牛肉烹飪方法
幹竹筍烹飪方法
相關知識
紅豆烹飪方法
西紅柿烹飪方法
花扁豆烹飪方法
胡豆烹飪方法
刀豆烹飪方法精選
扁豆烹飪方法
芸豆烹飪方法
刀豆烹飪方法
紅豆的烹飪方法
紅燒豆腐的烹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