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榴的藥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白石榴是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約6米。小枝圓形或有微稜,枝端呈刺狀,光滑無毛。它有什麼藥性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及相關內容。

  

  花白、果白、肉也白,其花、莖、根均可入藥,尤以白石榴根最珍稀。果實產量偏低,而物以稀為貴,果皮細薄、籽粒晶瑩飽滿、個頭碩大、汁液豐富、味道醇美,享有“白糖石榴”的美譽。

  白石榴產地

  原盛產於廣東汕頭南澳島深澳古鎮,隨著海島的改革發展、當地人民生活起居條件的改善,加上白石榴花土壤、氣候選擇性很強、栽培難度大,致使這種原來種植於屋前厝後、宅基地及天井裡的珍稀植物瀕臨絕種。

  白石榴形態

  葉對生或簇生於短枝,具短葉柄;葉片矩圓形、倒卵形至長圓形,長2~3釐米,寬約1.5釐米,先端鈍,無毛,有光澤。花白色,徑約3釐米。漿果近球形,徑約10釐米,褐黃色至白色泛紅,內具薄隔膜。種子多數,包藏於白色或淡紅色的果囊內。花期5~6月。

  白石榴史料

  早在明代嘉靖年代,由潮州知府郭春震校輯的《潮州府志》,在分門別類地紀錄了距今五百年的粵東地區花鳥資源和種植、飼養情況中,就有白石榴花的記載。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經有關專家學者的考證,確認白石榴花當時僅分佈於南澳島,成為稀有品種。

  據南澳草藥志記載,其栽培的白石榴花,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其根最為貴重,具有固精補腎之功能,治男子遺精早洩有奇效;還可主治婦女白帶、便血、血崩等症。其白色萼鐘形的花朵,能清氣止咳,外治收斂止血,並具有較強的觀賞性。

  粵東南澳縣名優水果研究會堅持科技創新,2000年開始致力挽救瀕臨絕種的珍稀藥用植物白花石榴,使這種明代就名聞海內外的名藥重振雄風。這個海島縣培育成材、可取根藥用的白花石榴已達三千多株,招徠眾多華僑、臺灣同胞及內陸各地人士專程登島購貨。

  石榴的功效

  石榴的藥用部位主要有根皮、莖皮、果皮及花等。其皮性溫,味酸澀,歸大腸、腎經,有澀腸、止血、驅蟲之功,主治久瀉、久痢、便血、脫肛、滑精、崩漏、帶下、蟲積腹痛、疥癩等;花性平,味酸澀,主治鼻衄、吐血、中耳炎、痢疾等;根性溫,味苦澀,有殺蟲、澀腸、止帶、收斂等功能。

  口腔炎、口瘡:石榴皮煅炭研末,搽患處,每日兩次,或加青黛少許同用。

  中耳炎:***1***石榴花適量,瓦上焙乾,加冰片少許,研細,吹入患耳;***2***石榴皮9克***炒焦***,冰片0.3克,共研細末。用時先用雙氧水洗淨耳內膿液及分泌物,吹入藥粉,每日或隔日一次。

  肺癰:***1***白石榴花7朵,夏枯草9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連用7日;***2***石榴花6克,牛膝6克,忍冬藤15克,百部9克,白及30克,冰糖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連用5日。

  急性結膜炎、風火赤眼:鮮石榴嫩葉30克,加水一碗,煎至半碗,去渣,過濾澄清,作為洗眼劑,用滴管或洗眼杯洗眼。

  慢性痢疾:***1***石榴皮12克,水煎,兌紅糖適量,日服3~4次;***2***石榴皮15克、白頭翁15克、馬齒莧15克、車前草15克,水煎服,日服3次,連用3日;***3***白石榴花18克,水煎,分3次飯前服,連用3日。

  大便下血:***1***石榴皮炒研末,每次9克,白開水送服;***2***鮮白石榴花24朵,冰糖15克,水燉服;***3***石榴皮醋炙研為末,每次服6克,用茄根煎湯送服。

  鼻衄:***1***石榴花適量,研末,每次用0.3克,吹入鼻孔;***2***石榴根皮或花6克,水煎服。

  赤白帶下:***1***石榴皮燒存性,研為細末,空腹服,每次服3~6克,糖水送服,連用3日;***2***鮮石榴根30克,白果15克,貫眾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連用3日;***3***石榴皮90克,水煎,加蜂蜜適量調服;***4***石榴花30克,煎湯一碗,去渣,趁溫沖洗陰道。

  絛蟲、蛔蟲:***1***石榴皮、檳榔各等分,研為細末,每次服6克,每日服兩次;***2***石榴皮6~12克,水煎服或研末為丸服;***3***石榴樹根皮12~15克,水煎後去渣,加白糖適量,空腹頓服,每日一次,連服3日。

白首烏的鑑別
白麝香的生長環境及形態特徵
相關知識
白石榴的藥性
石榴的藥用價值及其功效
番石榴的藥理作用與營養價值
石榴的食用作用和石榴的屬性
石榴的藥用作用和石榴的功效
吃石榴的好處和石榴的藥用作用
石榴的藥理作用以及神奇功效
番石榴的藥用功效及使用方法
石榴的藥理作用及其功效
番石榴的藥用作用及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