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少朝代多少皇帝?

General 更新 2024-06-06

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都有多少位皇帝

PS:中國作為歷史悠久且多名族的國家,很多時候同時期會存在多個政權,下面統計的基本就是稱帝了的(有少數追封),其實作為家天下傳統的國家,多個朝代稱帝的第一個皇帝往往會追封自己先祖為皇帝一代或幾代不等(例:曹魏的曹操是被追封為魏太祖武皇帝,自己並未稱帝),也有在王朝期間追封兄長、兒子的(例:李治追封兒子李弘“孝敬皇帝”),也有出於帝王的崇拜(例:清世祖追崇三國時期名將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但歷史上還有一些確實統治國家,利用掌握國家中央集權佔時稱帝統治的(例:王莽、武則天),也有在位時期很短未被承認的統治者(例:漢惠帝的兒子少帝期間呂后攝政)。你可以選擇你認為正確的進行統計,有什麼不明白可以追問,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上古時代:8位(黃帝軒轅氏、炎帝神農氏、顓頊高陽氏、、唐堯放勳氏、虞舜重華氏.少昊金田氏、帝摯高辛氏、帝嚳(kù)高辛氏)

2、夏:(約前2070年-前1600年 )夏朝共傳14代,17王(開始了中國的帝位世襲制)(大禹、啟、太康、中康、相、少康、予(杼)、槐、芒、洩、不降、扃、廑(胤甲)、孔甲、皋、發、桀(履癸))

3、商:(約前17世紀—前11世紀)商朝共傳17世31王(大乙、卜丙、仲壬、太甲、沃丁、大庚、小甲、雍己、大戊、中丁、卜壬、戔甲、且乙、祖辛、羌甲、且丁、南庚、象甲、般庚、小辛、小乙、武丁、第23位商王未聞

其祭名其為篡位甲骨文中有記載、且庚、且甲、廩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

4、周:(約前11世紀—前256年)周朝共傳30世38王

西周13王(姬發、姬誦、姬釗、姬瑕、姬滿、姬繄扈、姬囏、姬闢方、姬燮、姬胡、姬靜、姬宮涅、姬餘臣)

東周25王(姬宜臼、姬林、姬佗、姬胡齊、姬閬、姬鄭、姬壬臣、姬班、姬瑜、姬夷、姬洩心、姬貴、姬猛、姬匄、姬仁、姬介、姬去疾、姬叔、姬嵬、姬午、姬驕、姬喜、姬扁、姬定、姬延)

【春秋戰國:春秩,公元前77O--475,戰國,公元前475--22l年。周東遷後,實力大為削弱,全國 處於四分五裂割據的狀,大小國家約有一百二十多個。經過不斷兼併,到戰國初年, 也有十幾個國家,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 因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難以查找。】

5、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朝共傳3世3王(始皇帝政、二世胡亥、子嬰)

秦末漢朝之前存在有一定統治意義的西楚政權(公元前206-前202年)

6、漢:(前206—220年)皇姓姓劉而稱“劉漢”

<1>西漢 歷11帝(高祖邦、惠帝盈、文帝恆、景帝啟、昭帝弗陵、宣帝詢、元帝爽、成帝驁、哀帝欣、平帝珩、孺子嬰 居攝)

<2> 東漢 歷13帝(光武帝秀、明帝莊、章帝炟、和帝肇、殤帝隆、安帝佑、順帝保、衝帝炳、質帝鑽、桓帝志、靈帝宏、少帝辨、獻帝協)

7、三國:是中國東漢與西晉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三國始於22O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挾漢獻 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28O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

<1>曹魏 歷5帝(曹丕追尊、曹睿、曹芳、曹髦、曹奐)

<2>蜀漢 歷2帝(劉備、劉禪)

<3>東吳 歷4帝(孫權、孫亮、孫休、孫皓)

*三國共計11位稱帝*

8、晉:<1>西......

中國 經歷了多少個朝代 多少任皇帝 5分

中國自秦以降,一共出過九個大王朝,它們是: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另外,還出過五十幾個小王朝,它們是:

三國時的魏、蜀、吳,共三個;

十六國時的東晉、前趙、北涼、夏、後趙,鮮卑:前燕、後燕、西燕、南燕、西秦、南涼、遼西、代、成漢、前秦、後涼、仇池、後秦、前涼、冉魏、西涼、北燕、後蜀,共二十三個;

南朝的劉宋、蕭齊、樑、後梁、陳,共五個;

北朝的北魏(含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共三個;

五代時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五個;

十國的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後蜀、荊南、北漢,共十個;

夏、遼、金、南宋,共四個。

皇帝秦朝2位,漢朝31位,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代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還有南明、北元,其它諸如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甚至稱洪憲帝僅兩個月的袁世凱,加起來一共408位

中國封建社會有多少個朝代?多少個皇帝?

中國自秦以降,一共出過九個大王朝,它們是: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另外,還出過五十幾個小王朝,它們是: 三國時的魏、蜀、吳,共三個; 十六國時的東晉、前趙、北涼、夏、後趙,鮮卑:前燕、後燕、西燕、南燕、西秦、南涼、遼西、代、成漢、前秦、後涼、仇池、後秦、前涼、冉魏、西涼、北燕、後蜀,共二十三個; 南朝的劉宋、蕭齊、樑、後梁、陳,共五個; 北朝的北魏(含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共三個; 五代時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五個; 十國的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後蜀、荊南、北漢,共十個; 夏、遼、金、南宋,共四個。 由於口徑不一,難以有權威的統計。如: 一、秦二世三年(楚懷王二年,-207年),二世嬴胡亥卒,嬴子嬰即位,僅稱王。 二、漢惠帝七年(南越武王二十年,-188年),惠帝劉盈卒,少帝劉恭即位。但高後呂雉稱制,史家以高後紀年。漢高後四年(南越武王二十四年,-184年),少帝劉恭被廢,少帝劉弘即位,史家仍以高後紀年。 三、漢元平元年(-74年),昭帝劉弗陵卒,昌邑王劉賀即位。旋被廢。宣帝劉詢即位。史家不以昌邑王劉賀計入世系。 四、漢元始五年(高句麗琉璃王二十四年,5年),平帝劉衎卒。漢居攝元年,孺子劉嬰被立為太子,王莽稱假皇帝。漢初始元年(高句麗琉璃王二十七年,8年),孺子劉嬰被廢。史家仍以孺子劉嬰計入世系。 五、漢更始元年(新地皇四年,高句麗大武神王六年,23年),淮陽王劉玄稱帝。漢建世元年(漢更始三年,漢建武元年,25年),劉盆子稱帝。史家不以淮陽王劉玄、劉盆子計入世系。 六、漢延光四年(高句麗太祖王七十三年,125年),安帝劉祜卒,北鄉侯劉懿即位。旋被廢。順帝劉保即位。史家不以北鄉侯劉懿計入世系。 七、漢中平六年(高句麗故國川王十一年,189年),靈帝劉宏卒,弘農王劉辯即位。旋被廢。獻帝劉協即位。史家不以弘農王劉辯計入世系。 八、晉建始元年(高句麗美川王二年,301年),趙王司馬倫受禪即位。旋退位。惠帝司馬衷復辟。史家不以趙王司馬倫計入世系。 九、晉建康元年(高句麗美川王二十年,晉太興二年,成玉衡九年,趙光初二年,趙明帝元年,319年),南陽元王司馬保自立。史家不以南陽元王司馬保計入世系。 …… 像上述案例,在歷史上有上百起。此外、歷代起事者,自稱皇帝的,不下數百起,並且難以作全面統計。即使在當代,這種案例還有出現。如:“中原皇清國元年”(1982年),張清安僭號於四川巴中,旋被擒。“正坤元年”(1986年),晁玉華僭號于山東濰坊。“正坤三年”(1988年),被擒。 因此,無論是正統的王朝君主,還是其他政權的皇帝,都難以有權威的統計結果。 中國皇帝雖然自命天子,被稱萬歲,但長壽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歲以下的佔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內。其餘約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過八十歲的只有五位,即最長壽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蕭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81)、宋高宗趙構(80)和五代吳越武肅王錢□(80)。 超過七十歲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國吳大帝孫權(70)等。 超過六十歲的有38位,包括漢武帝劉徹(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楊堅(63)和漢高祖劉邦(61)等。 超過五十歲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歲到49歲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贏政(49)、宋太祖趙匡胤(49)、南唐後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極(41......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個朝代?每個朝代多少年?多少個皇帝?

上古時代

炎帝 神農氏

黃帝 軒轅氏

少昊 金天氏

顓頊 高陽氏

帝嚳 高辛氏

帝摯 高辛氏

唐堯 放勳

虞舜 重華

夏:(啟以後)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傳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縣)。

1、宗神夏禹 ??年 2、帝啟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洩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發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東周,姬姓,建都:鎬京(西安)、洛陽。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歷十二帝。建都:鎬京。

l、武王發 7年 2、成王誦 37年 3、康王釗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滿 55年

6、共王緊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闢方 15年 9、夷王變 16年

l0、厲王胡 37年 -共和時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宮湼 ll年。

武王之前還有:古公亶父(太王)、季歷、文王,雖有強大的勢力,但在名義上

仍是商朝屬下的一個諸候國。

東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歷二十六帝。建都:洛陽。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莊王鉈 15年 4、釐王胡齊 5年 5、惠王閬

25年 6、襄王鄭 33年 7、頃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簡王夷 14年 11、靈王洩心 27年 l2、景王貴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驕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顯王扁 48年 24、慎靚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東周君傑 7年。

春秋戰國:

春秩,公元前77O--475,戰國,公元前475--22l年。周東遷後,實力大為削弱,全國

處於四分五裂割據的狀態,大小國家約有一百二十多個。經過不斷兼併,到戰國初年,

也有十幾個國家,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

因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難以查找,敬請原諒。

秦:(統一後)公元前22l--2Ol 共15年,歷三帝,嬴姓,建都:咸陽。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嬰 l年。

漢: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漢和東漢(也和前漢和後漢)。在兩漢之際,還有

王莽、劉玄兩個短暫的統治時期。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長安。

l、高祖幫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呂后專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啟 l6年。

6、武帝徹 年號: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驁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嬰 居攝,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長安。

l、王莽,始建國,l5年。

2、淮陽王劉玄 更始,3年。

東漢:公元25--220,共195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洛陽。

1、光武帝秀......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個朝代,多少個皇帝

中國兩千多年漫長的帝制社會裡,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專制統治的象徵與代表.,自公元前221年秦王趙政稱皇帝始,到1916年“洪憲皇帝”袁世凱不得不取消帝制止,在2137年中,中國共有皇帝495人(其中包括死後被追封為皇帝的73人).

夏:(啟以後)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傳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縣)。

1、宗神夏禹 ??年 2、帝啟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洩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發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東周,姬姓,建都:鎬京(西安)、洛陽。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歷十二帝。建都:鎬京。

l、武王發 7年 2、成王誦 37年 3、康王釗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滿 55年

6、共王緊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闢方 15年 9、夷王變 16年

l0、厲王胡 37年 -共和時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宮湼 ll年。

武王之前還有:古公亶父(太王)、季歷、文王,雖有強大的勢力,但在名義上

仍是商朝屬下的一個諸候國。

東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歷二十六帝。建都:洛陽。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莊王鉈 15年 4、釐王胡齊 5年 5、惠王閬

25年 6、襄王鄭 33年 7、頃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簡王夷 14年 11、靈王洩心 27年 l2、景王貴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驕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顯王扁 48年 24、慎靚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東周君傑 7年。

春秋戰國:

春秩,公元前77O--475,戰國,公元前475--22l年。周東遷後,實力大為削弱,全國

處於四分五裂割據的狀態,大小國家約有一百二十多個。經過不斷兼併,到戰國初年,

也有十幾個國家,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

因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難以查找,敬請原諒。

秦:(統一後)公元前22l--2Ol 共15年,歷三帝,嬴姓,建都:咸陽。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嬰 l年。

漢: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漢和東漢(也和前漢和後漢)。在兩漢之際,還有

王莽、劉玄兩個短暫的統治時期。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長安。

l、高祖幫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呂后專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啟 l6年。

6、武帝徹 年號: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驁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嬰 居攝,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長安。

l、王莽,始建國,l5年。

2、淮陽王劉......

中國一共幾個朝代

中國朝代順序表: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西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南北朝[南朝(宋、齊、樑、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五千年,有幾個朝代?每個朝代誰是第一個皇帝?

夏:據傳禹曾受卦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

商:相傳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於商,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

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以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

蜀:劉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其政權幫稱“蜀”。歷史上也稱“蜀漢”。漢指東漢的繼續。

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晉:司馬昭逼魏帝卦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

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后襲用此卦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卦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侑建唐朝。

遼:遼原稱“契丹”,改“遼是因居於遼河上游之故。

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佔據夏州(今山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金”為“按出虎”。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係,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在宋時女真人受制於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 “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而為之。...

中國有多少朝代,各執政多少年

朝代簡介

夏朝:約前2070-前1600年 安邑 山西夏縣 禹

商朝:前1600-前1046年 亳 河南商丘 湯

周朝:前1046-前256

西周:前1046-前771年 鎬京 陝西西安 周武王姬發

東周:前770-前256年 洛邑 河南洛陽 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前475年

戰國:前475-前221年

秦朝:前221-前207年 咸陽 陝西咸陽 始皇帝嬴政

漢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西漢:前206-公元8年 長安 陝西西安 漢高祖劉邦

包括王莽(9-23)和更始帝(23-25)

東漢:25-220年 洛陽 河南洛陽 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220-280

曹魏:220-265年 洛陽 河南洛陽 魏文帝曹丕

蜀漢: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漢昭烈帝劉備

孫吳:222-280年 建業 江蘇南京 吳大帝孫權

晉朝:265-420

西晉:265-316 洛陽 河南洛陽 晉武帝司馬炎

東晉:317-420 建康 江蘇南京 晉元帝司馬睿

十六國 304-439

南北朝:(420-589年)

南朝:

宋:420-479 建康 江蘇南京 宋武帝劉裕

齊:479-502 建康 江蘇南京 齊高帝蕭道成

樑:502-557 建康 江蘇南京 梁武帝蕭衍

陳:557-589 建康 江蘇南京 陳武帝陳霸先

北朝:

北魏: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洛陽 河南洛陽

東魏:534-550 鄴 河北臨漳 魏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535-556 長安 陝西西安 魏文帝元寶炬

北齊:550-577 鄴 河北臨漳 齊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 長安 陝西西安 周孝閔帝宇文覺

隋朝:581-618 大興 陝西西安 隋文帝楊堅

唐朝:618-907 長安 陝西西安 唐高祖李淵

五代十國:907-960

後梁:907-923 汴 河南開封 梁太祖朱晃

後唐:923-936 洛陽 河南洛陽 唐莊宗李存勖

後晉:936-947 汴 河南開封 晉高祖石敬瑭

後漢:947-950 汴 河南開封 漢高祖劉暠

後周:951-960 汴 河南開封 周太祖郭威

宋朝:960-1279

北宋:960-1127 開封 河南開封 宋太祖趙匡胤

南宋:1127-1279 臨安 浙江杭州 宋高宗趙構

遼國:907-1125 皇都 遼寧 遼國耶律阿保機

大理:937-1254 太和城 雲南大理

西夏:1032-1227 興慶府 寧夏銀川

金國:1115-1234 會寧 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

元朝: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孛兒只斤鐵木真(即成吉思汗)1206年建國。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國號

明朝: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1616-1911 北京 北京 清世祖福臨

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國 1636年清太宗皇太極改國號為清 1644年清世祖福臨入關

中華民國:1911-1949 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 : 1949- 北京...

相關問題答案
中國多少朝代多少皇帝?
中國哪個朝代軍事最強?
成吉思汗是中國哪個朝代的 ?
中國歷史共有幾個皇帝?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朝代?
中國經歷了多少朝代?
歷史上中國有多少朝代?
中國銀行的代碼是多少?
中國的電話代碼是多少?
中國姓朱的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