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物質運動的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08

時間是物質運動的什麼

時間是物質運動的持續性和順序性。

時間是物質運動的什麼

時間不是物質運動產生的,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是物質的運動、變化的持續性和順序性的表現。

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方式這個怎樣解釋?

一、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普遍表現形式

(一)時間和空間的含義

時間是物質運動的持續性、順序性。所謂持續性,是指任何一個物體的運動都要經過一個或長或短的過程。如π介子的“壽命”只有一億億分之一秒,但還是有一個持續的過程。電子計算機每秒可進行上千次、上萬次的運算,但還是有持續的時間,誰也造不出不需要運算時間的電子計算機。所謂順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間運動過程的出現有一個先後順序關係。時間的特點是一維性。這種一維性表現在:任何一個物體運動的持續性都可以用一個數來表示,時間總是朝著過去、現在和將來一個方向發展。時間的這種一去不復返性,即不可逆性,是由事物發展過程絕對不會重複的性質決定的。空間是物質的廣延性或伸張性。所謂廣延性或伸張性,是指客觀事物所具有的一定長度、寬度和高度。也就是物質所具有的上下 、前後 、左右伸張的性質。物質的空間特性平常以兩種形式表現出來。第一,表現為一定的體積。第二,表現為一定的位置。在數學和物理中,常常使用“多維空間”的概念 ,如物理學中“ 相對空間 ”和色度學上的“ 顏色空間 ”,都只有比喻或模擬的性質 ,並不表示現實的空間是多於三維的 。在數學上設想沒有寬窄 只有長短的線和只有長寬而沒有高低的面 ,這也僅是一種科學抽象 ,而在實際生活中這樣的線和麵是沒有的。

(二)時間、空間與物質運動不可分離

時間和空間與物質運動是不可分離的。一方面,物質運動離不開空間、時間。離開空間、時間的物質運動是無法存在的。基本粒子儘管極其微小,但直徑仍然有十萬億分之一釐米,就是說還有一定的空間。許多基本粒子的壽命極短,如中性π介子的壽命只有一億億分之一秒。但畢竟還是有時間的。微觀粒子尚且如此,比微觀粒子大的物質客體當然更是具有空間廣延性和時間持續性了。因此根本沒有,也不可能有在空間、時間以外的物質運動。另一方面,空間、時間離不開物質運動。一說空間和時間,就必然要問什麼東西的空間和時間,離開物質運動的空間、時間是根本不存在的。空間、時間的度量離不開物質的運動。如測定宇宙間天體相互距離是用“光年”,即光運行一年的行程。對普通長度的精確測量以及對微觀世界內極小長度的測定,都用電磁波以及其他基本粒子波的運動來測定。人們度量空間和時間的方法、工具和單位儘管各種各樣,但都離不開物質運動。人們能夠確定量、度、空間和時間的工具和單位,是因為作為工具的物質形態本身具有廣延性和持續性;物體之所以能夠被測量,也因為物體具有廣延性和持續性;如果測量工具不具有廣延性和持續性,或者被測量的物體不具有廣延性和持續性,時間和空間則無法測量。由此可見,空間和時間離不開運動著的物質,物質和時間、空間不可分。正如恩格斯所說,時間和空間“這兩種存在形式離開了物質,當然都是無,都是隻在我們頭腦中存在的空洞的觀念、抽象”。總之,時間和空間是物質的存在形式,它們和物質運動密不可分。把時間、空間和物質運動割裂開來的觀點是必然要導致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二、時間和空間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所謂時間和空間的絕對性,是指時間和空間作為運動著的物質存在方式是客觀的,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的時空觀念不過是客觀存在在時間和空間的反映。時空的客觀實在性是不變、無條件的。因而是絕對的。

所謂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是指不同事物的時間、空間特性是受物質運動的具體特性所制約的,即它們的具體特性是可變的、有條件的,人們關於時間空間的觀念也是可變的、發展的,因而時間空間是相對的。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已由自然科學的發展特別是由非歐幾何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所證實。

......

時間性和空間性是物質運動的什麼

填空:

時間性和空間性,

是物質運動的(普遍表現形式)。

相關問題答案
時間是物質運動的什麼?
時間是物質嗎?
時間和空間是物質?
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運動穿什麼材質的衣服?
時間是猝不及防的東西?
時間是檢驗一切的真理?
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運動鞋什麼材質好?
動物世界講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