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藝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03

古代六藝指的是什麼?

代六藝指的是

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的"御"是指:駕車.

...人類自從出現教育以來,人的發展始終是教育的主旋律.我國古代的"六藝"教育(禮,樂,射,御,書,數)強調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全面發展,要求文武兼備,人格和諧.

...中國古代的儒家用"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概括,規定了一個儒者所要修習的主要方向,不管這種六藝之知曾經合理與否,至少提示我們一點,要成為一個可堪大用的人才,必須先有一個全面的學習,既包括知識學養上的,也包括道德品格上的,甚至 於待人接物的方式,言談舉止的風度.

...數學教育發展的源頭,可以上溯到古代,中國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教育和西方的"七藝"(文法,修辭,邏輯學,算術,幾何,天六,音樂)教育中都包含了數學內容.如今,數學已是枝繁葉茂的大樹,以計算機為主的新技術更是為數學與數學教育帶來了勃勃生機

“六藝”分別指什麼?

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等六種技藝

何謂“禮”?

禮者,不學“禮”無以立,《管子.牧民》所謂“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民間婚嫁、喪娶、入學、拜師、祭祀自古都有禮樂之官(司禮),孔子上代屢為司禮之官,孔子少即習禮,“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史記.孔子世家》,在國家宗廟祭祀方面,古代官方常設太常寺、祠祭署等禮儀衙曹,設立讀祝官、贊禮郎、祀丞等禮儀官。如唐代設立有郊社、太樂、鼓吹、太醫、太卜、廩犧六個部門,明代則設置太常司,太常司設卿,少卿,丞,典簿、協律郎、博士,贊禮郎。現代官方則設立外交部禮賓司( Concierge)負責國家之大禮,主管國家對外禮儀事項。涉外酒店則專門設有首席禮賓司職位(Chief Concierge),負責酒店禮賓事務。正式的首席禮賓司職業資格由國際金鑰匙組織認證。 (引用自南柯舟博客)

何謂“樂”?

有“禮” 則必有慶賀燕饗之“樂”,有慶賀燕饗之樂則必有五音宮商角徵羽伴奏,古代政府設立掌管音樂的官吏,並負責負責宮中慶賀燕饗之樂。歷史記載孔子主要有三位老師,相傳曾“ 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師襄, 春秋時期魯國著名樂官, 孔子的老師之一,孔子曾向他學習彈琴。《史記》裡說他“以擊磬為官,然能於琴”。唐代的梨園則設立樂官,由梨園教坊使、梨園使、梨園判官、梨園供奉官、都都知與都知組成。 現代音樂則早已發展為一種文化產業。 (引用自南柯舟博客)

何謂“射”?

射,“射”乃中國古代六藝之一,孔夫子在《論語》中說過,「:“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因此,“射”不但是一種體育活動,更是一種修身養性培養君子風度的方法。中國古代的“射藝”包含兩個主要運動:射箭和彈弓,春秋時期還發明瞭弩。其中射箭由於在軍事和狩獵活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歷史上更受人們的重視。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峙峪人文化遺址,曾經發現了一件距今兩萬八千年前的石箭頭,這表明當時人類已經在開始使用弓箭了。唐代武則天設立了武舉制度,在武舉制度裡規定了九項選拔和考核人才的標準,其中五項是射箭,包括長跺、馬射、步射、平射還有筒射等等。如今的“射”藝,其實應該綜容古今,包含現代的手槍、步槍、等實彈射擊運動,也應該包括古代的射箭和彈弓,射弩。 (引用自南柯舟博客)

何謂“御”?

御,“御”的範圍就是駕駛,但是無論在現代和古代,都包含交通工具的“駕駛學”和政治、領導、和管理學領域的“駕馭學”。中國古代著名的案例包括“趙襄王學御於王子朝”和“田忌賽馬”,這說明,駕馭之術不僅僅是一種鬥勇,更是一種鬥智,包含對某一問題在運籌學、駕馭學、領導學方面的綜合最優化。 (引用自南柯舟博客)

何謂“書”?

書,“書”顧名思義,書畫藝術,把書畫算作一種技藝就錯了,中國的書畫不僅是一種高雅技藝,更是一種修心養性的工具和法寶,很多官僚寄情於書畫,不僅僅是鍛鍊技藝,醉翁之意不在酒,留給讀者三思吧。(引用自南柯舟博客)

何謂“數”?

數,即數學之數,現代已經延伸為“數理化”之數。中國古代數學很早就已經很發達,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以漢代《九章算術》的出現為重要標誌。古代數學家把數學的起源歸於《周易》以及“河圖洛書”,如宋朝時期著名大數學家秦九韶說:“周教六藝,數實成之。學士大夫,所從來尚矣。……爰自河圖、洛書闓發祕奧,八卦、九疇錯綜精微,極而至於大衍、皇極之用,而人事之變無不該,鬼神之情莫能隱矣。” (引用自南柯舟博客)...

國學中的六藝分別具體是指什麼的是什麼

什麼是六藝? 六藝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周代所說,指古人所要學習的六中技能,即禮、樂、射、御、書、數。《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

六藝是什麼意思?

六藝,含義有二:1.六種技能:禮、樂、射、御、書、數。2.指六經:《易》《書》《詩》《禮》《樂》《春秋》。

中國周朝的貴族教育體系,開始於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學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這就是所說的“通五經貫六藝”的“六藝”。春秋時期孔子開私學也授六藝,但此六藝即儒學六經,謂《易》、《書》、《詩》、《禮》、《樂》、《春秋》。六藝現代解釋,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等六種技藝。

六藝是什麼?

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這就是所說的“通五經貫六藝”的“六藝”。還有一種說法,六藝即六經,謂《易訂、《書》、《詩》、《禮》、《樂》、《春秋》。六藝現代解釋,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等六種技藝。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9207.htm

四書五經六藝是什麼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六藝即六經,謂《易》、《書》、《詩》、《禮》、《樂》、《春秋》

“六藝”是什麼﹖“六經”是什麼﹖

六藝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這就是所說的“通五經貫六藝”的“六藝”.還有一種說法,六藝即六經,謂《易》、《書》、《詩》、《禮》、《樂》、《春秋》.六藝現代解釋,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等六種技藝.

六經

六部儒家經典.始見於《莊子--天運篇》.是指經過孔子整理而傳授的六部先秦古藉,曰:《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

詩經六藝是什麼

詩經六藝,是指詩經中的:風,雅,頌,賦,比,興六種寫作技巧。

古時的六藝指的是什麼?

六藝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周代所說,指古人所要學習的六中技能,即禮、樂、射、御、書、數。《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另外一種是漢代的說法:漢儒以六經為六藝,即《易》、《書》、《詩》、《禮》、《樂》、《春秋》。  “六經者,大藝也;禮、樂、射、御、書、數者,小藝也。語似分歧,實無二致。古人先識文字,後究大學之道。”(章太炎《國學講演錄》)

漢代以後文獻中所說的六藝多指六經。如,劉歆《六藝略》中:“歆於是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有《六藝略》,有《諸子略》”,章太炎《國故論衡》:“總集者,本括囊別集為書,故不取 六藝 史傳諸子,非曰別集為文,其他非文也。”顯然是指作為經典的六經。  那麼,當六經講的六藝有什麼功用呢?  《禮記·經解篇》:“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淨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莊子·天下篇》:“《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  《史記·滑稽傳》:“孔子曰:‘六藝之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義。”  《史記·太史公自敘》曰:“《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於變;《禮》經俯人倫,故長於行;《書》記先王之事,故長於政;《詩》記山川溪谷草木牝牡雌雄,故長於風;《樂》樂所以生,故長於和;《春秋》辯是非,故長於治人。”  揚雄《法言》雲:“說天者莫辯乎《易》,說事者莫辯乎《書》,說體者莫辯乎《禮》,說志者莫辯乎《詩》,說禮者莫辯乎《春秋》。”  “綜觀以上各說,或言教,或擅長,或善辯,六經之要旨不外乎是矣。西漢宗經,治法炳然,上符三代,研經之士,風飆雲起,於是有經學之名。所謂經學者,經世之學也,所該甚廣,故昔人重之。”

什麼是六藝 ? 六藝是分為哪些呢 ?

六藝,在古代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指圖書類別之一,具體而言,就是指《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六經”。這一說法出現的也比較早,西漢前期,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篇》中就說,“君子知在位者之不能以惡服人也,是故簡‘六藝’以贍養之。《詩》、《書》序其志,《禮》、《樂》純其美,《易》、《春秋》明其知,六學皆大,而各有所長。”西漢後期,劉向受到漢成帝的任命負責校勘整理國家的藏書,並編纂目錄,可惜未能完成便死了,皇帝又任命他的小兒子劉歆接著做,最後劉歆編定了一部目錄書《七略》。他將當時的圖書分為六大類: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數術略和方技略。班固後來編寫《漢書》就把他們的成果原班採用了。在整個東漢時代,恐怕大家都接受了這種分法,直到魏晉有人提出四分之後,“六藝略”的名字才在目錄學史上逐漸淡去,四分法開始叫“甲”、“乙”、“丙”、“丁”,後來叫“經”、“史”、“子”、“集”。顯然“六藝略”被“經部”所取代。因為《詩》、《書》、《禮》、《樂》、《易》、《春秋》曾經分在“六藝”的名目下,所以後來也有些好古的人在遣詞上使用“六藝”指代“六經”。又因為“樂經”實際上沒有傳下來,所以“六藝”有時候就是“五經”,甚至更為泛泛地說就是“經”。 雖然“六藝”在目錄學上第一個被劉向使用,但作為名詞則不是劉向的創造,劉向只是借用而已,因為這個名詞產生的時代更早。在《周禮保氏》中有這樣一段話,“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周禮》被認為是記載周代禮儀的著作,作者就是周公旦,但學界一般認為它是後人寫作而託名前人的,不過最晚不能晚於西漢武帝時期罷了,所以我們一般說它成書於秦漢之際。所謂的“保氏”是指負責養育和教導小兒子弟們的官員,他們負責教子弟“禮、樂、射、御、書、數”這六種技能,合稱為“六藝”,是周代學校教學的內容。這跟劉向所指的內容是不一樣的,雖然都有“禮”、“樂”,但後者完全是不同的東西。

滿意請採納

相關問題答案
六藝是什麼?
黃金拉絲工藝是什麼?
嬰兒有六甲是什麼意思?
楊六郎是什麼生肖?
工行雙六星是什麼意思?
踐行六德是什麼?
今年閏六月是什麼意思?
四月六日是什麼星座?
血脂六項是什麼?
六害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