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為什麼叫瓷都?

General 更新 2024-06-11

景德鎮為什麼叫做瓷都

總的來說就是從東漢時期勝產各種瓷器,並且聞明天下. 下面是詳細介紹: 景德鎮是江西省東北部一個市鎮,地方不大,但名聲很大,無論古今中外,都知道景德鎮以產“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的瓷器而成為舉世矚目的瓷城。“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是此都”。這是著名史學家、文學家郭沫若對景德鎮的高度評價,景德鎮也當之無愧。

景德鎮的形成階段 景德鎮在東晉叫新平鎮,唐武德四年改鎮為縣,仍叫新平。因其雄居昌江南岸,又叫昌南鎮。北宋真宗時(公元1004--1007年)改名為景德鎮。當時,景德鎮燒製的瓷器光致茂美,名揚海內,真宗皇帝趙恆派官員到鎮督造瓷器,貢奉朝廷,並命陶工在瓷器底部寫上“景德年制”四字。景德是真宗年號,從此以後,這個地方就改名為景德鎮,並一直沿用到現在。

景德鎮瓷器名聞天下,但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製造瓷器的,目前尚無定論,據史書記載:景德鎮陶瓷業是從公元一世紀左右,即東漢時代開始的;經過三國、魏晉到公元六世紀的南北朝時代的陳朝,它的瓷業生產已較有名氣了;唐代景德鎮產的瓷器被稱為“假玉器,且貢於朝廷,”名震天下。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至今還沒有發現唐代及唐以前的窯址和實物,在這個地區所發現的最早的窯址及瓷片,均為五代時期。在沒有找到新的實物證據前,只能把五代作為景德鎮瓷業的開始。

五代景德鎮 五代時,景德鎮瓷業已初具規模。當時,景德鎮制瓷還沒有使用高嶺土作瓷坯原料,僅用瓷石作原料。這種單一的原料制胎,史稱“一元配方”。用瓷石製成的坯,在高溫下易變形。為減少變形,陶瓷工就把底足加厚加重,以承受上面的壓力,這樣瓷器的造型風格受到一定影響。五代時,景德鎮的主要產品是青瓷和白瓷。青瓷,胎呈灰色,與當時名噪南方的浙江越窯製品風格相近,其質量上乘的製品幾乎達到亂真的程度。白瓷較精,白瓷胎緻密堅實,吸水率低,色調純正,與北方白瓷接近,但透光度更好。五代景德鎮燒製白瓷的成就,對於該地區宋代青白瓷的製作以及明清時期彩瓷的發展,都有很重要的意義。景德鎮也是南方最早生產白瓷的地方,它開始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壟斷局面。但從全國範圍來說,那時的制瓷格局是“南青北白”,即南方以浙江越窯青瓷為代表,北方以河北邢窯白瓷為代表,景德鎮窯同它們相比,還稍遜一籌。五代是景德鎮瓷業的起步階段。

宋代景德鎮 宋代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局面,社會恢復安定,生產得以發展,制瓷業也進入到一個“百花齊放”的繁榮時期,各地名窯名瓷不斷湧現,其中官窯、汝窯、定窯、鈞窯和哥窯被後人稱為五大名窯,成為當時制瓷水平最高的代表。受其影響,景德鎮的制瓷技術日益成熟,規模迅速發展(瓷窯多達300餘處),質量也有很大提高。宋代景德鎮主要燒製青白瓷一種品種。這種瓷器因釉色青中顯白,白中泛青,介於青、白之間,故得名(也稱為影青、映青、隱青)。青白瓷,清淡高雅,俊秀挺拔,享有“饒玉”之稱(即饒州之玉,因景德鎮在宋時屬饒州)。它是景德鎮獨創的一種瓷器,因而也成為我國陶瓷史上一個極珍貴的品類。

青白瓷以日用器為主,飲食具有碟、盤、碗,酒具有注子、注碗、杯;衛生具有鉢、洗和各式香薰,照明具有燈盞,瓷枕有象枕、獅枕等,盛化妝品和香料的盒更是豐富多彩,還有浮雕人物。齊全的品種說明,景德鎮瓷工已經熟練掌握了各種器物的成型方法;而且還出現了較細緻的分工。

此時,瓷工們對成型質量非常講究,坯胎已做得很薄,坯體表面也加工得十分精細,再輔之刻花、篦點、篦紋和印花裝飾,與影青釉相互配合,相互輝映,使青白瓷真正收到了光致茂美的藝術效果。它常見花紋有牡丹、蓮、梅、卷草、鳳、魚、嬰戲等。北宋前期,青白瓷多光素無花紋,器形......

為什麼我們稱景德鎮為瓷都?

中國的瓷都——景德鎮

在中國江西省東北部昌江南岸,有一座聞名全國的城市——景德鎮。景德鎮盛產精美的瓷器,產品馳名世界,被稱為中國的“瓷都”。

景德鎮為什麼會成為中國的瓷都呢?由於這裡具備優質的瓷土,取之不盡的鬆柴,便利的水運交通和許多優秀的制瓷工匠, 並逐步地發展起了中國的制瓷業,因此便成為了聞名世界的制瓷中心。

景德鎮原名昌南鎮,早在漢代,這裡就有了陶器,後來逐步發展成為製造瓷器。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這裡生產的白瓷,已有“假白玉”的美稱了。北宋景德年間,宋真宗趙恆派人在這裡監製宮廷需要的瓷器,每件瓷器的底部都寫有“景德年制”的字樣,由於瓷器製作的精美,當時影響很大,景德鎮也因此而得名。明代,景德鎮發展成了全國的制瓷中心。

景德鎮瓷器品種豐富多彩,既有日用瓷,又有美術瓷,曾達到過三千多種品名。其中傳統的青花瓷、粉彩瓷、青花玲瓏瓷、薄胎瓷是景德鎮的四大名瓷。景德鎮的瓷器造型輕巧,色彩絢麗,裝飾精美,以“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的獨特風格而聞名於世。

景德鎮瓷器曾經遠銷世界各地,在外國, 小小的景德鎮瓷都會都會被視為珍寶,成為帝王互贈的禮品。

現在,景德鎮在許多古窯址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創造,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陶瓷工業體系,成為聞名於世的現代化瓷業中心。

景德鎮為什麼被稱為瓷都?

古代明清時期,世界上最大的瓷廠。清政府乾隆年間一次下達了4萬件瓷器的標準。

景德鎮為什麼成為著名的瓷都?景德鎮的陶瓷有何特點?

在宋叮御賜殊榮,即皇帝宋真宗將年號景德賜給景德鎮,於是景瓷馳名天下。之後,歷經元,明,清三代,成為“天下窯器所聚”的全國制瓷中心。時至清康,雍,乾三朝,瓷器發展到歷史顛峰。2000多年的制瓷文化和技藝的深厚積澱,為景德鎮奠定了舉世公認的瓷都地位.景德鎮瓷器"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尤其是熔工藝,書法,繪畫,雕塑,詩詞於一爐,真是"貴逾珍寶明逾鏡,書比荊關字比 蘇".典雅秀麗的青花,五彩繽紛的彩繪,斑斕絢麗的色釉,玲瓏剔透的薄胎,巧奪天工的雕塑,無一不是中華文化藝術的瑰寶.在乾隆時期,景德鎮的瓷窯很多,而且分佈很廣,除官窯外,還有民窯兩三百處,工匠數以萬計.這個時期生產的青花瓷畫面清晰乾淨,色彩翠藍光豔,給人以清新明快之感.五彩瓷器色調強烈,富麗堂皇,較之明代又有發展.創作的粉彩瓷器色調柔和,層次分明,富有立體感。在瓷胚上用西洋油畫激發作畫,再入窯燒製成的琺琅彩瓷器,融匯中西,異常精美,是皇宮的專用品。在這些絢麗多彩的名貴瓷器,通過各種渠道,沿著路上"絲綢之路",海上"陶瓷之路","行於九域,施及外洋"為傳播中華文化藝術,經貿交往,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世界文化的豐富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景德鎮瓷器的特點:"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

僅供參考

為什麼景德鎮成為瓷都?有哪些條件?

兩宋時期的制瓷業非常發達。宋瓷品種繁多,花紋秀麗,並大量出口海外,江西的景德鎮已成為中國著名的瓷都. a 宋朝時期,市場上流通貨幣以銅錢、鐵錢、金銀等金屬貨幣為主。為了攜帶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紙幣的使用為商業繁榮提供了便利條件。 b 趙匡胤統一中國後,結束了五代的戰亂局面,社會逐漸安定。 c 礦床擁有豐富的上層瓷石,這層瓷石:1.多裸露於地表或接近地表,容易被陶工們發現利用。2.風化程度比中下層大,其硬度僅為莫氏4度,採掘十分方便,因而成本不高。3。從其化學組分來看,三氧化二鋁的含量較高(約17-19%)而鉀鈉等氧化物卻比較低(約3%),既能燒製出半透明感很強的瓷胎,在1200。C的高溫下也不易變形。4.其礦物組成中含有一定量的絹雲母與高嶺石,成型時可塑性較好。

被稱為瓷都的地方是哪裡

景德鎮素有"瓷都"之稱。

相關問題答案
景德鎮為什麼叫瓷都?
景德鎮有什麼特產?
德國為什麼叫德國?
景德鎮是什麼城?
樸海鎮為什麼叫仙貝 ?
英國倫敦為什麼叫霧都?
倫敦為什麼叫霧都?
濰坊為什麼叫鳶都? ?
巴黎為什麼叫花都? ?
德布勞內為什麼叫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