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5-29

述而博學篤志是什麼意思

“述而”語出《論語·述而》。述,敘述,而,可以不翻譯,直接用

博學篤志,出自:春秋·魯·孔丘《論語·子張》篤:忠實,一心一意。

整句意思是廣泛學習而意志堅定。

所以,綜合起來,整句意思就是:敘述而廣泛學習並且意志堅定。

論語·述而的詳細解釋

【原文】7·1 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竊(2)比於我老彭(3)。”【譯文】孔子說:“只轉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創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東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評析】在這一章裡,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則,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智慧的一面。完全遵從“述而不作”的原則,只將古代好的東西做陳陳相因,而不創立自己的思想。這種思想在漢代以後開始形成古文經學派,“述而不作”的治學方式,對於中國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啟發作用。【原文】 7·2 子曰:“默而識(1)之,學而不厭,誨(2)人不倦,何有於我哉(3)?”【譯文】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對我來說,做到了哪些呢?”【評析】 這一章緊接前一章的內容,繼續談論治學的方法問題。前面說他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則說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個側面。這對中國教育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至於在今天,我們仍在宣傳他的這一教育學說。【原文】 7·3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譯文】孔子說:“(許多人)對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求,聽到義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事情。”【評析】春秋末年,天下大亂。孔子慨嘆世人不能自見其過而自責,對此,他萬分憂慮。他把道德修養、讀書學習和知錯即改三個方面的問題相提並論,在他看來,三者之間也有內在聯繫,因為進行道德修養和學習各種知識,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及時改正自己的過失或“不善”,只有這樣,修養才可以完善,知識才可以豐富。【原文】 7·4 子之燕居(1),申申(2)如也;夭夭(3)如也。【譯文】孔子閒居在家裡的時候,衣冠楚楚,儀態溫和舒暢,悠閒自在。【原文】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1)。”【譯文】孔子說:“我衰老得很厲害了,我好久沒有夢見周公了。”【評析】周公是中國古代的“聖人”之一,孔子自稱他繼承了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以來的道統,肩負著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這句話,表明了孔子對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對周禮的崇拜和擁護。【原文】 7·6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1),依於仁,遊於藝(2)。”【譯文】孔子說:“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根據,以仁為憑藉,活動於(禮、樂等)六藝的範圍之中。”【評析】 《禮記·學記》曾說:“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及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這個解釋闡明瞭這裡所謂的“遊於藝”的意思。孔子培養學生,就是以仁、德為綱領,以六藝為基本,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 【原文】 7·7 子曰:“自行束脩(1)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譯文】孔子說:“只要自願拿著十餘乾肉為禮來見我的人,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評析】 這一章中孔子所說的這段話,表明了他誨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過去有人說,既然要交十束乾肉作學費,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學的可能,貧窮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乾肉來的,所以孔子的“有教無類”只停留在口頭上,在社會實踐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這種推論否定孔子的“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過於理想化和幼稚。在任何社會裡,要做到完全徹底的有教無類,恐怕都有相當難度,這要歸之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程度。【原文】 7·8 子曰:“不憤(1)不啟,不悱(2)不發。舉一隅(3)不以三隅反,則不復(4)也。”【譯文】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

論語述而中的善是什麼意思

善[shàn] 【心地仁愛,品質淳厚(的人)】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善良;全好的心【good;nice】】

又盡善也.——《論語·八佾》

.【善於,擅長.有做好或處理好(完好圓滿於)某事的才能或技巧〖begoodat〗】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

《論語·述而》:“逝者如斯夫."的意思是什麼?

逝者:時間的流失

如:像

斯夫:這(指像水一樣的流失)

敏而好古,述而作,能若此,可矣,是什麼意思

手工翻譯,保證準確!

思維敏捷而且喜歡古風,口述的東西能寫成文章。如果能夠做到上面幾點,就不錯了。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是什麼意思

述而不作 --廠只敘述和闡明前人的學說,自己不隨意創作。

信而好古 -- 相信並愛好古代的物事。

這是孔子的思想,出於《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思想不值得提倡和學習。它使學人過於崇古和崇拜經典,失去創造力和進取心。我們可以學古,但不要崇古和崇拜經典,要推陳出新,更上一層樓。

論語中的學而為政述而雍也子罕什麼意思

這些都是《論語》的篇名。一般和本章的內容有關。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李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衛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相關問題答案
述而是什麼意思?
述責是什麼意思?
崗位述職是什麼意思?
間接續述句是什麼意思?
轉述句是什麼意思百度?
間接引述句是什麼意思?
陳述句是什麼意思比如?
間接陳述句是什麼意思?
述職是什麼意思?
上述金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