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述或檢舉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5-24

申訴 控告 檢舉 訴訟的區別?

控告,指向公安機關控告某人涉嫌刑事犯罪。

申訴,一般是指對法院的判決不服,但經過上訴也沒有改判或者是超過上訴期限,提起申訴,啟動審判監督程序。

檢舉和訴訟發一般都是指向紀委或監察部門反映某人的情況。一般揭發是指正被查處的人主動反映他人問題。檢舉是指未被查處的普通公民或公職人員反映他人問題

申訴、控訴、控告、檢舉的概念以及它們的區別

申訴,是指公民或者企業事業等單位,認為對某一問題的處理結果不正確,而向國家的有關機關申述理由,請求重新處理的行為。 控訴,原意為告訴、申訴、陳訴。指向有關機關或公眾陳述受害經過,請求對於加害者做出法律的或輿論的制裁的意思。控告是指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向司法機關揭露違法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要求依法予以懲處的行為。在我國,控告是公民享有的重要權利和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的重要手段,也是刑事案件立案材料的主要來源。公民的控告權受到國家《憲法》和其他法律的保護。 檢舉向有關部門或組織揭發違法、犯罪行為。

申訴權、控告權和檢舉權有什麼區別?

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申訴權是一項基本人權,公民在其權利和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權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這就是申訴權。

檢舉權是指公民對於違法失職的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向有關機關揭發事實,請求依法處理的權利。

控告權就是公民對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機關進行揭發和指控的權利。

三者的區別就在於,控告人和申訴人往往是受害者,而檢舉人一般與事件無直接聯繫;控告和申訴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而要求依法處理,而檢舉一般是出於正義感和維護公共利益的目的。

公民在申訴,控告,或檢舉時應注意什麼

這是憲法規定的基本權利。

申訴和投訴的區別?

1、申訴與投訴所訴之於的主體不同:申訴是向行政執法或行政管理部門;投訴是向社會團體(如消協)或平等民事主體。

2、申訴與投訴的訴諸方的目的傾向性不同:投訴只是就雙方爭議尋求解決;而申訴除了尋求爭議的解決外,還附帶或保留有要求行政管理部門制裁或處罰侵權者的權利,即俗稱的“告”的成分。

3、申訴與投訴所產生的效力不同:投訴僅具有民事調解效力,雙方當事人有一方方反悔調解就無效,調解的約束效力低;申訴則具有行政調解效力,雙方當事人如達成調解協議或做出處理決定一般來說即具有行政執行力。

4、申訴與投訴的訴諸方的主管意願不同:投訴必須是雙方都自願調解的條件情形下;申訴則只要一方當事人向行政執法或行政管理部門提出即可

黨員對所檢舉,控告,申述的什麼負責

(1)各級黨組織都要支持黨員在黨內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支持黨員同各種違法違紀行為和不正之風作鬥爭。黨組織對於黨員的批評、檢舉、控告和罷免要求,應及時受理,然後按照“分級負責、分工歸口”的工作制度進行處理。對於署名的批評人、檢舉人和控告人,應進行回訪或回函告知處理結果;

(2)要保護檢舉人和控告人。對檢舉人、控告人及檢舉、控告內容,應當保密,不準將檢舉控告材料轉給被檢舉、被控告的組織和人員。嚴禁對批評人、檢舉人、控告人歧視、刁難、壓制,嚴禁各種形式的打擊報復;

(3)對檢舉、控告或反映情況的應予支持、鼓勵。對檢舉、控告不完全屬實的,除對不屬實的部分予以解釋說明外,對屬實的部分應予以處理。對檢舉、控告不實的,必須分清是錯告還是誣告。如系錯告,應說明情況,澄清是非;如系誣告,必須對誣告者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投訴電話是什麼意思

“12315”是全國統一打假舉報電話,當發現假冒偽劣產品時,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請撥打“12315”。

設立依據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進一步規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工作的意見》、《關於大力推進12315行政執法體系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電話提供全天受理服務,24小時向消費者開通。

服務時限

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電話提供全天受理服務,24小時向消費者開通。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推出10項12315消費維權服務措施。其中包括提供全天受理服務;保障受理渠道暢通;公正處理侵權案件;簡化調解處理程序;適時發佈維權信息;嚴格信息保密制度等。建設工作的意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受理消費者申訴暫行辦法》

操作

撥道12315電話後,如您需投訴或舉報,請按工作人員的提示回答問題,如實說出投訴的事實、理由及投訴請求,並說出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繫方式和被申訴方的名稱、地址、電話。

撥打要求

(1)當您的權益受到侵害時,被投訴方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時;

《全國12315短消息平臺技術方案》已經制定,工商總局要求,全國各地工商協商當地電信管理部門建立12315短信平臺。目前已建立短信平臺的城市,須將原有短信號碼統一調整為“12315”。

“應該讓‘12315’更好服務於社會公眾,實現工商與消費者的信息互動”,工商總局副局長王東峰表示,各地應按實際需要,儘快增加12315短信發佈功能,讓消費維權由事後受理和調解處理,轉為事前調控和防範為主。

設工商政風專線受社會監督

對於異地投訴的問題,工商總局表示,將建立跨區域消費糾紛調解機制,讓消費者能夠“異地申訴舉報當地解決”。除受理消費申訴外,“12315”還要設立“工商機關政風專線”,接受社會對工商自身執法行為的投訴監督。

將與“110”聯動移送案件

在有條件的商場、超市、市場、企業、學校消費糾紛和解綠色通道,工商總局表示,可搭建“12315視頻維權平臺”,使12315中心實時在線直接提供法律諮詢和維權服務,增強公正性和透明度。同時,12315還要嘗試與當地政府12345、公安110、質檢12365、物價12358、衛生 12320等公共服務平臺建立消費維權聯動機制,實現案件移送、信息共享和執法協作。

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有何區別?

一)批評建議權

1.批評權是公民對於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缺點和錯誤、態度與

作風有權提出要求克服改正的意見。

2.建議權是指公民對國家機關的工作有提出改進的主張和方案的權

利。

(二)申訴、控告和檢舉權

1.申訴權是指公民對國家機關做出的決定不服,可向有關國家機關

提出請求,要求重新處理的權利,它有訴訟上的申訴和非訴訟的申

訴之分。

(1)訴訟上的申訴是指當事人或者其他公民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

律效力的刑事、民事、行政訴訟裁判不服,認為確有錯誤,依

法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請要求重新審查處理的行

為。它一般在申訴主體、申訴對象、申訴期限、申訴理由和申

訴效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

(2)非訴訟的申訴是指公民對行政機關做出的決定不服,向其上級

機關提出申請,要求重新處理的行為。它在申訴主體、申訴對

象、申訴期限、申訴理由和申訴效力等方面一般沒有特別的限

制。

2.控告權是指公民對違法失職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侵權行為

有提出指控與請求有關機關對違法失職者予以制裁的權利。

3.檢舉權是指公民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失職行為向有關機關進

行揭發和舉報的權利。

※對於福民的申訴、控告和檢舉,有關機關應當查清事實並處理,任

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同時,行使該權利的公民亦不得捏造或

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

控告、申訴、檢舉、揭發有什麼不同?

控告,指向公安機關控告某人涉嫌刑事犯罪。

申訴,一般是指對法院的判決不服,但經過上訴也沒有改判或者是超過上訴期限,提起申訴,啟動審判監督程序。

檢舉和揭發一般都是指向紀委或監察部門反映某人的情況。一般揭發是指正被查處的人主動反映他人問題。檢舉是指未被查處的普通公民或公職人員反映他人問題

相關問題答案
申述或檢舉是什麼意思?
申述檢舉是什麼意思?
青年不舉是什麼意思?
不或之年是什麼意思?
忘情或司空是什麼意思?
森林檢尺是什麼意思?
例舉是什麼意思?
或然率是什麼意思?
德智並舉是什麼意思?
舉行的舉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