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怎麼讀?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畲族 怎麼讀

拼音:shē zú

畲族怎麼讀

畲族 [shē zú]

[釋義] 居住在中國浙江省

和福建省之間的內地邊界

山區的民族

畲族怎麼讀音是什麼

畲族_詞語解釋

【拼音】:shē zú

【解釋】:基本解釋中國少數民族之一。自稱"山客",古稱"輋人"或"畲民"。人口36.8萬(1982年),分佈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五省八十多個縣(市)的部分山區,以福建﹑浙江兩省為最多。通用漢語。主要從事農業。

畲族。這個字不認識應讀什麼白話文

[shē]

部首:田

五筆:WFIL

筆畫:12

[解釋]〔~族〕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於福建省、浙江省。

畲字怎麼讀?

畲 拼音讀作:shē 第一聲調

〔~族〕中國少數民族。

又如畲種山林,長刀短笠去燒畲

筆畫數:12,部首:田,筆順編號:341123425121

如對你有幫助,請採納!

畲族姐姐怎麼說

姐姐=寄寄,爸爸=阿爸,媽媽=阿媽,下雨=蘿墟,吃早飯=習pan,吃晚飯=習饅,吃午飯=習究,走路=含魯,蘋果=蹦骨,老鼠=老緒,被子=批,讀書=投虛,猴=高,空調=空丟,錢包=產包,電影=盯隱,書包=虛包,雷雨=老攻緒,李子=利椎,茄子=可椎,睡覺=轟,針=金,茶葉=錯也,自己=幾苟,豬=居,狗吃shi=枸習細,衣架=裳堂,搖控=由控,麻將=麻卻,熱鬧=腦耶,上班=宣搬,草=愁,水=徐,鞋子=哈,家=啦,錢=產,肉=bi,土=拿胡,車=瞎,

畲族的名稱由來

自古畲族的他稱和部分自稱中都有“畲瑤”、“瑤”、“瑤家”、“山瑤”、“瑤人”等等跟瑤族密不可分的稱呼。畲族又自稱“山哈”,是與他們的居住環境、遷徙歷史有關。“山哈”是指山裡客人的意思。先來為主,後來為客,先來的漢人就把這些後來的畲民當為客人。畲族原分佈在閩、粵、贛三省結合部。元、明、清時期,從原住地陸續遷徙到閩東、浙南、贛東、皖東南等地山區半山區。 “畲”字來源於“畲”,來歷甚古(畲畲這兩字使用非常混亂)。在《詩》、《易》等經書中就已出現。“畲”字讀音有二,讀yú(餘),指剛開墾的田;讀shē(奢),意為刀耕火耘。“畲”字衍化為族稱,始於南宋時期。據劉克莊《漳州諭畲》載:“民不悅(役),畲田不稅,其來久矣”,“畲”作為族稱,是由於當時畲民到處開荒種地的遊耕經濟生活特點而被命名的。因此《龍泉縣誌》說:“(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輋民”名稱也出現在十三世紀,文天祥《知潮州寺丞東巖先生洪公行狀》說:“潮與漳、汀接壤,鹽寇輋民群聚”。“輋”音shē,是廣東漢人俗字。關於“輋”解析,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雲:“粵人以山林中結竹木障覆居息為輋”。顯然,以“輋”字作族稱是側重於居住形式,指在山裡搭棚而居的人群。“輋”的含義雖與“畲”有差異,但非指兩個不同的民族,也不是指同一民族的兩個不同經濟發展階段,而是前者指福建畲族,後者指廣東、江西畲族,這是由於漢族文人對閩、粵、贛畲族經濟生活觀察的側重點不同而出現的異稱。宋末元初,各地畲民組織義軍,加入抗元鬥爭的行列,《元史》中又出現“畲軍”、“畲丁”等名稱。明、清時期,閩、浙各地方誌以“畲民”、“畲人”和“畲客”等稱畲族的非常普遍,粵、贛各地方誌以“輋戶”、“輋蠻”和“山輋”等稱畲族的也比比皆是。清代以降,由於許多人不瞭解畲民的民族成分,還有以“苗族”、瑤族”、“瑤僮”和“苗民”等稱呼畲族的。 總之,史書對畲族的族稱記載相當混亂,稱呼也因時因地而異。新中國建立後,政府對畲族的族稱問題十分重視。經過商議,改“畲”為“畲”(取“人一一小田”的“畲”為族稱,意為新中國每個族人都擁有了那一片小小的天地)。1956年由國務院正式公佈確認,畲族是一個具有自己特點的單一的少數民族。從此,“畲族”(寫作“畲”,音shē)成為法定的族稱。

相關問題答案
畲族怎麼讀?
僳僳族怎麼讀?
景頗族怎麼讀?
姒這個字怎麼讀?
邂逅怎麼讀什麼意思?
索這個字怎麼讀?
邢怎麼讀拼音?
甫怎麼讀怎麼組詞?
刎這個字怎麼讀?
鼻子用英語怎麼讀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