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明經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5-23

古代的初舉明經是什麼意思

“初舉明經”的意思是起初通過明經科考試。明經,漢朝出現的選舉官員的科目,始於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

舉明經第 什麼意思

參加明經科考試,及第了.

明經科是科舉考試的一個科目.

"明經第"是啥意思

“初舉明經”的意思是起初通過明經科考試。明經,漢朝出現的選舉官員的科目,始於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第 就是及第,明經科考中了的意思

弱冠舉明經中的弱冠是什麼意思

少年: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殿試是什麼意思?

殿試是科舉中最高級別的考試。科舉考試始於隋朝,成形於唐朝。隋文帝楊堅統一南北朝後,進一步打擊和削弱江南士族,徹底廢除九品官人法和中正制,於開皇七年設志行修謹科和清平幹濟科,以文章選取官吏。至隋煬帝大業三年,又開進士科,創科舉考試的先例。到了唐朝,由於李氏出身不高,加上其它種種原因,打破士族獨霸官場的局面便成為歷史必然。唐高祖武德五年,中國舉行了真正歷史意義上的第一場科舉考試,取進士四人,開學子仕進之途。到唐太宗時,科舉作為一種取士的制度固定下來,從此成為定製。到了武氏周朝,由於武則天日夜不忘隴西貴族反對立她為後的舊恨,為進一步削弱貴族勢力而放手招官,並親自殿試貢士,又使科舉制度得到了加強和鞏固。科舉一開,貴族壟斷要津的局面被打破,因此千百年來,無數莘莘學子懷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竭力奮志,寒窗苦讀,形成了中國社會文化特有的狀元效應。

一、殿試與狀元稱謂的由來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我國科舉時代,中狀元而魁天下,是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最高榮譽和最高目標。但狀元的至尊地位有一個歷史發展過程。唐高祖武德五年壬午科取得第一名的孫伏加不叫狀元,只稱進士第一。狀元一詞,始於武則天天授元年。這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女性廢唐而立大周之後,首科取士十六人,並親自在洛成殿策試。在此之前,科考實行糊名制,貢士考卷都糊名,以防考官作弊。武則天說應該信任考官,廢糊名制,實際上是要從寬取士。當時,主考官用奏狀向武則天報其等第名次,位於奏狀第一位的,始稱狀元。但唐代制科百餘種,各科都舉行殿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因此進士科狀元還沒有取得獨尊地位。到宋太宗時,皇帝舉行殿試併成為定例的只有進士一科;太平興國八年,把殿試合格者分為五甲,元順帝時改為三甲,狀元專指第一甲第一名,成為定製,狀元至尊至貴的地位開始確立。到明清兩朝,不設其它科目,進士科成為唯一的制科,殿試分三甲發榜,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二、第三甲人數不定,第一甲卻僅取三名,按文章優劣依次稱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此又稱“鼎元”,在科舉中的地位變得至高無上。

二、殿試的基本過程

學子成為貢士後,才可以進入殿試,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考狀元”。唐宋時殿試在省試發榜後十天左右舉行,明清時則在會試發榜後一個月左右舉行。殿試是科考的最後衝刺,特別令士林矚目,考試過程十分莊嚴。試前一天,由鴻臚寺官員負責設置御座、黃案,由光祿寺官員安放試桌,排定考生座位。第二天參加殿試的貢士須於黎明時分到殿後的丹陛下排隊等候,領取宮餅一包;文武百官則分立兩旁。隨後,皇帝在一片管絃絲竹聲中升殿,大學士從殿內黃案上捧出試題,授予禮部官員,再由禮部官員放到殿外的黃案上。文武百官及考生參贊禮拜後,禮部官員才開始散發題紙。題紙用宣紙裱成,極為考究。每頁長四十公分,寬十二公分,有紅線直格,每行規定寫二十四字,要求每個字都要書寫工整。考生逐一跪接題紙後,到自己的座位上開始答題。按規定凌晨入場,日落交卷。殿試試題由內閣預擬,然後呈請皇帝選定。有時由讀卷官預擬後徑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擬題。殿試題一開始是策問,後來改為詩賦,到明清時,主要仍是策問。殿試的文體,開始是駢體文,皇帝殿試時就時事政治或經義史事提幾個問題,應試貢士須按照駢四驪六對偶工整的句式文體作文。唐中葉以後,詩賦之風大盛,殿試也改為詩賦,規定韻腳象省試中的試貼詩一樣,或五言六韻,或七言八韻,對聲韻格律要求很嚴格。

唐代直接由吏部主考的科目為常設制科,主要有進士、明經、秀才、俊士、明法、明書......

帖經墨義什麼意思?科舉考試中的明經科?

詞語貼經

拼音tiē jīng

註音ㄊㄧㄝ ㄐㄧㄥ

引證解釋

猶帖經。科舉時代的一種考試方式。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學校貢舉·三場》:“ 天寶 十三載,舉人問策外,更詩賦並雜文貼經為三場試也。”《續資治通鑑·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士免貼經,只試墨義二十道,皆以經中正文大義為問題。”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四節:“明經科考試貼經、墨義,死背詞句。”參閱《通典·選舉三》。

敬暉,絳州太平人也,弱冠舉明經,,, 古文翻譯

《舊唐書·敬暉傳》:敬暉,絳州太平人也,弱冠舉明經。聖歷初,累除衛州刺史。時河北新有突厥之寇,方秋而而修城不輟,暉下車謂曰:“金湯非粟而不守,豈有棄收穫而繕城郭哉?”悉令罷散,由是人吏鹹歌詠之。

試譯:敬暉是絳州太平縣人,20歲的時候,中了明經科的進士。

絳州太平,位於山西省臨汾盆地南部,汾河中下游的襄汾縣境內。

弱冠,古時以男子二十歲為成人,初加冠,因體猶未壯,故稱弱冠。

明經,隋煬帝置明經、進士二科,以經義取者為明經,以詩賦取者為進士。

相關問題答案
舉明經是什麼意思?
初舉明經是什麼意思?
自制三明治是什麼意思?
空調聰明風是什麼意思?
歸大腸經是什麼意思?
女生說取經是什麼意思?
均經是什麼意思?
美好的明天是什麼意思?
全民明星是什麼意思?
明鑑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