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太和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5-18

請問“淨念期圓果,攝心求太和”.是什麼意思?

大概是靜心,聚神來達到某種境界吧

Autism 這是什麼意思啊

孤獨症

花旦是什麼意思。

簡介

花旦,是中國戲曲旦行中的一支,區別於正旦(北方劇種多稱“青衣”)、武旦和老旦。扮演的多為天真爛漫、性格開朗的妙齡女子。《春草闖堂》中的春草。也有的是屬於潑辣,放蕩的中、青年女性稱做潑辣旦。影視界所稱的“當家花旦”,指的也是善演這樣角色的演員,想來是從戲曲中借用的稱謂。

特點

一是穿著。除某些性格內向的閨門旦,著長衫(戲裡稱褶子、帔),多是著短衣,或裙子、襖,或褲子、襖。著褲子、襖時,配以坎肩、“飯單”(即圍裙)、“四喜帶”(即自腰前方,下垂於兩腿中間的飾物)。《春草闖堂》中的春草、《拾玉鐲》中的孫玉姣,《游龍戲鳳》中的李鳳姐,著褲子、襖。且李鳳姐為正旦、閨門旦“兩門抱”(即兼演),孫玉姣則正旦不演。 花旦

二是“四功”。以唸白、做功為主。唸白,多用流暢的散白,表演要求敏捷、伶俐。尤其以眼神犀利,腰肢、腳下靈巧為首要。唱功為輔,舞則必備。如屬刺殺旦,撲跌功夫也不可少。其造型則重念散白,重做功,重神采,不重唱功但要求唱腔的清秀美麗、靈敏乖巧。典型人物有《梵王宮》的耶律含嫣、《少華山》的殷碧蓮、《辛安驛》的周鳳英等。

詞源

花旦之尚小云

花旦一詞,來自元代夏庭芝的《青樓集》:「凡妓,以墨點破其面者為花旦。」元雜劇就有花旦雜劇一類。朱權在明朝洪武三十一年所著的《太和正音譜·雜劇十二科》更把花旦雜劇列為「煙花粉黛」,充分說明花旦是以扮演妓女為主的類型。《趙盼兒風月救風塵》的趙盼兒就是一個典型花旦的例子。經過多個朝代,花旦成了中國各種地方戲曲,譬如漢劇、崑劇、京劇和粵劇,共有的性格造型。

分類

花旦中,又有閨門旦、玩笑旦、潑辣旦、刺殺旦的分支。    閨門旦

閨門旦,扮演的是還沒有出嫁的少女,其中性格內向、靦腆的,與正旦接近,如京劇“荀(慧生)派”戲《勘玉釧》中的俞素秋、《紅樓二尤》中的尤二姐、《嫁衣血案》中的巧雲、《鳳還巢》中的程雪娥,儘管多由“梅(蘭芳)派”正旦扮演,也可以歸入閨門旦中。   玩笑旦,扮演的是喜劇、鬧劇中愛說愛笑、好打好鬧的人物。不唱“皮黃”,而唱“南鑼”、“吹腔”、“柳枝腔”等民間小調,用嗩吶伴奏。如《小上墳》、《小放牛》、《打麵缸》、《打花鼓》中的女性。   潑辣旦,扮演的是舉止放蕩、說話鋒利的女性。 《恩仇記》中的菊香

如《翠屏山》中的潘巧雲、《烏龍院》中的閆惜姣、《巴駱和》中的馬金定。   刺殺旦,有兩種認識:一是說刺殺別人的;一是說被別人刺殺的。前者如《雙釘記》中的白金蓮、《雙鈴記》(也稱《馬思遠》)中的趙玉、《殺子報》中的徐氏;後者如《戰宛城》的鄒氏等。   泛指的花旦,又有“大花旦”、“小花旦”之說。大花旦,雖身份卑微,卻成長於大戶人家,如戲裡的豪門丫環使女。《西廂記》或《紅娘》中的紅娘便是。小花旦,為小戶人家的閨秀,或丫環使女。如《豆汁記》中的金玉奴,《勘玉釧》中的韓玉姐、《花田錯》中的春蘭。   奴旦 戲劇中專演丫鬟一類人物的稱謂。如《恩仇記》中的菊香。

歷史

梅蘭芳

花旦,興起於元雜劇。多扮演熱情、機智的女性,如關漢卿《救風塵》中的趙盼兒。其後的“崑山腔”中,稱為“貼旦”。崑曲(劇)中,至今還有“一、二、三、四、五、六、貼”之說。即為老旦、正旦、玩笑旦、潑辣旦、刺殺旦、閨門旦與貼旦。貼旦還兼演娃娃生,如《認子》中的江流僧(即幼年唐三藏)便是。清代,秦腔演員魏長生到北京,引進蹺功(即腳上綁木質小腳,模擬纏足行走),更成為花旦表演中的特技。近世善演花旦的名宿,當屬京劇“四大名旦”中“荀派”創始人荀慧生,以及創成“筱派”的筱翠花(本名於連泉)二位。荀先生......

焚香是什麼意思?

中國從古至今,從宮廷到民間,都有焚香淨氣、焚香撫琴、吟詩作畫和焚香靜坐健身的習俗。清太和殿前陛的左右有四隻香幾,上置三足香爐,皇帝升殿時,爐內焚起檀香,致金鑾殿內香菸繚繞,香氣四溢,使人精神振奮。

古時的諸葛孔明,彈琴時不僅有童子相侍左右,而且常置香案,焚香助興。古代文士淑女操琴時焚香,也是為了創造一種幽靜風雅的氛圍。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在觀書時,齋中常要焚香。他在詩中寫道:“官身常欠讀書債,祿米不供沽酒資,剩喜今朝寂無事,焚香閒看玉溪詩”。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更十分青睞焚香靜坐和修身養性。他在赴海南儋州途中購買十多斤檀香,並建一“息軒”,常在軒中焚香靜坐。他題詩曰“無事此靜坐,一日是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可見焚香靜坐的養生健體之功。

現代國畫大師齊白石也十分尊崇焚香作畫的神奇作用。他說:“觀畫,在香霧飄動中可以達到入神境界;作畫,我也於香霧中做到似與不似之間,寫意而能傳神。”

在家中經常焚香,可以醒腦清神,去濁存清,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且有延年益壽之功。 [編輯本段]歷史  我國焚香習俗起源是很早的,古人為了驅逐蚊蟲,去除生活環境中的濁氣,便將一些帶有特殊氣味和芳香氣味的植物放在火焰中煙熏火燎,這就是最初的焚香。古人在焚香中不僅減少蚊蟲叮咬,給自己的生活環境帶來舒適怡人的芳香,還去除了疾病的傳播和困擾。從中得到很大益處。在古代有原始崇拜與巫術等崇神信奉,認為一切都是神的恩賜,對神極度敬仰和崇拜。久而久之焚香就被神化了,隨後焚香變得既莊嚴又神聖。

古代各朝對焚香有著不同程度的重視,焚香被不斷神化,從一般生活需要發展到宮廷、佛教、聖事、聖地需要;從實用發展到華貴神聖。由於焚香質的變化從而推動和促使焚香器具的迅猛發展,故製造出各階層需要、花式繁多的焚香器具來,滿足焚香者信奉、理念、心願和願望的需求。根據考古發掘的薰爐數量和年代分析,古時候用薰爐焚香最盛行的當算漢代,大量的漢代薰爐出土證明了當朝對焚香比較重視,十分盛行;當時社會已相當發達,物質已得到滿足,人們朝向古代精神文明方面追求。

漢代薰爐不僅品種多,數量也多,有金屬和陶瓷兩大類;博山爐最精美絕倫。唐代使用貴金屬製造薰爐,有二層及三層之分,最著名的要算“球型萬向形薰爐”,小小薰爐包含著的高科技讓現代人驚訝。宋代以動物造型製造薰爐形成一種風格。明代宣德爐最為名貴。清代絢麗多姿、富麗堂皇的景泰藍香爐在發展中得到創新。焚香習俗在我國延續了幾千年經久不衰,給無數的焚香者帶來幸福與追求。

中國人焚香的歷史,大體可分為三個時期:周人升煙以祭天,稱作“煙”或“煙祀”,這種祭制始於周文王。“煙祀”一是點火升煙,二是煙氣為香氣。以香菸祭神,就是後世所謂的“燒香”。

漢武帝對中國香事的發展有重要貢獻。武帝為求長生,是神就敬,打破以往“香祭祭天”的壟斷,使香進入生活日用。就在這一時期,產自西域的真正的“香料”也傳入了中國。於是,香具也應運而生,中國第一個香爐也發明出來了,稱為“博山爐”。從此,香品與香爐相配,使中國的香事進入一個新階段。

隋唐以後,“西(域)香”由“南(兩廣、海南)香”所取代。南香的大量湧入使香的價格降低,為普及提供了物質準備。另外,佛道二教從六朝以來大發展,兩教尚香,信徒眾多,令焚香走向普及。 [編輯本段]宗教焚香  焚香是一種拜佛的儀式。我國焚香起源於春秋時期,最早是最為諸侯王的朝儀。傳說香能闢瘟驅邪,所以宮室、朝堂、議事廳必焚香。到漢代,宮室發展到用香薰衣、驅蟲、防腐蛀,後來士大夫家以至平民,都有焚香的習慣。民俗五月端午,要在房中燒芸香,以驅蟲,......

活在當下什麼意思

轉一個我認為非常精彩的解答,來自黃庭禪新浪博客。希望對你同樣有幫助。

問:什麼是活在當下呢?

答:「活在當下」這句話人人會講,但試問活在什麼的當下呢?每個人不都活在當下嗎?這句話到底有什麼作用呢?大部份的人把這句話解讀為:清楚自己當下在做什麼事、專注做好當下的每件事、去感覺當下的每個動作、把握每個可以享受的時光盡情的去享樂…等。這些當然很好,但恐非聖賢說這句話的本意。為什麼呢?因為聖賢所關心的,不是你哪件事有沒有做好,也不是你有沒有非常專注的去做事或去動作,也不是隻鼓吹你有沒有盡情享樂,而是你有沒有更「健康自在」。

「活在當下」這句話有兩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是「活」這個字,第二個重點才是「當下」這個詞。這兩個定義一錯,聖賢的意思就面目全非了!「活」是過得更健康、更流暢、更自在的意思,這字很重要,也才是這句話的目的所在,但人們總把它當虛字一樣讀過,只注意「當下」而忘了「活」才是主角。又「當下」不能只解釋為此刻、現在、或這一秒而已,推廣其義應該是指當下所遭遇的任何正在發生的事件、任何境遇、任何順境逆境、當下身中所升起的任何好壞感受、及當下心中所升起的任何心念及苦樂情緒等,都是「當下」這兩個字所包含的範圍。

因此「活在當下」的正確意思,應該是:“不論當下自身處於順境或逆境中,都有自在快活的能力(不能只挑順境才自在);不論當下身體升起喜歡或不喜歡的感受,也都有自在快活的能力(不只在好感受下才自在);不論當下心中升起什麼氣血、什麼情緒,依然也有自在快活的能力(不只在正面情緒下才能自在)。”意思就是說,在任何逆境中、任何不快的感受中、任何負面情緒的當下,不需要花力氣去轉移、不需要花力氣去逃避、去改造,當下依然有自在快活的能力,這才是真正的「活在當下」!

試想,當下一個逆境,你就必需急著應戰,必需急著轉移它,急著改造它,等改造到你認為滿意的樣子之後才能自在,那麼這個自在還叫「當下」嗎?這還有「活」可言嗎?有人為了改變他命運的遭遇,一花就是二三十年的時間不斷去經營改造,等改造成功之後終於心滿意足的笑了,這樣的故事在世俗的眼光中雖然可歌可泣,但以投資報酬率來說,就算這個最後的笑是稱心愉快的,是輕鬆自在的,也未免太短,而那條得不到自在的道路未免太長了吧!這種寄望在把逆境都改造完了之後才能得到片刻自在的方式,怎能叫「活在當下」呢!或是隻能享樂而吃不了片刻苦頭的知見,豈有能力快活在每個當下呢!現在的人動不動就死氣沉沉在當下、哀哀傷傷在當下、狂妄驕傲在當下、貪慾愛妄在當下…那個那個清明自在的本真早已死亡殘廢在當下,而卻朗朗上口的說自己是「活在當下」!人們對這句話的誤會豈不是深得很嗎!

「活在當下」是在痛苦的當下、在快樂的當下、在逆境的當下、在順境的當下,都能保有自在清明的本真,都能不被境遇、情緒所妨礙,任何你想象得到的當下都有自在快活的能力。高興時就自在於高興的當下、疲累時就自在於疲累的當下、哀傷時也有能力自在於哀傷的當下。

這種境界只有西方人提倡嗎?中國先聖先賢早在幾千年前不是說過「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嗎?在喜怒哀樂的當下就有太和的能力,不必等喜怒過後才太和。而這種禪悅心法六祖不也早已說過「煩惱即是菩提」這樣的話嗎?煩惱的當下就等於菩提禪悅,無二無別的,何需等平撫轉移之後才自在呢!若是需要去平撫改造,就是內心對它有個「怕」存在,光這點怕就讓自在清明的心死了,還哪來的「活」呢!逆境現前,甚至負向情緒現前,一點都不怕它、不必改造它,當下就能甘之如飴,才是真正的「活在當下」。

中庸不是說過嗎:「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

林是什麼意思? 5分

ㄌㄧㄣˊ

lín,名詞。

鄭碼:FFVV,U:6797,GBK:C1D6。

五筆字型輸入:ss 、ssy

筆畫數:8,部首:木,筆順編號:1234123。

[編輯本段]漢字本意

林字為會意字。從二木。表示樹木叢生。本義:叢聚的樹木或竹子。

[編輯本段]古詩文中的林字

林,平土有叢木曰林。——《說文》

《爾雅·釋地》說:牧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林外謂之坰。”(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有鶴在林。——《詩·小雅·白華》

每大林麓。——《周禮·地官·序官·林衡》

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山中叢木曰林。林,森也。——《釋名》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晉·陶潛《桃花源記》

蔽林間窺之。——《黔之驢》

林姓在以前的百家姓中排名第147位

在最新的百家姓中的排名第16位

[編輯本段]林字的解釋

1、本義,會意字。從二木。表示樹木叢生。本義:叢聚的樹木或竹子。

如:

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樹林的地方);

深山老林;防護林;林落(樹林,叢林);

林浪(林琅、琳琅、林郎。叢林);

林麓(森林與山腳);

林泉(林木與泉石);

林錯(林中樹木交錯,形容眾多)。

2、指野外或退隱的地方。

如:富貴還鄉國,光輝滿舊林。——張說《和魏僕射還鄉》。

又如:林木(指山林田野退隱之處);林下人(退隱之人。林,指退隱之地);林丘(指隱居的地方)。

3、泛指人或事物的會聚,彙集處。

如:士有此五者,然後可以託於世,而列於君子之林矣。——司馬遷《報任安書》。

又如:

林府(事物眾多之處);

林藪(比喻事物聚集的處所)。

4、郊外,野外。

如:林坰(郊野。野外稱林,林外稱垌)。

5、林業。

如:農林牧副漁各行各業。

6、眾多的樣子。

如:

林者,眾也。萬物成熟,種類眾多也。——《白虎通》。

惟人之初,總總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貞符》。

又如:

林戈(如林之多。極言其多);

林立(如同樹林一樣密密麻麻地豎立著,形容數量很多)。

7、姓氏。

[編輯本段]林姓

林姓始祖國神比干 忠臣出自殷商

三千一百多年前殷商的暴君紂王,在其寵妃妲己的蠱惑之下,曾經把忠心耿耿,進諫三日不去的從父比干,加以慘不忍睹的剖心之刑,這一來,紂王不但失去了一位最忠誠的大臣,而且他殺死自己長輩的罔顧人倫暴行,引起天人共棄,終於加速了殷商的覆亡。根據後世學者的考證,這位被紂王剖心而死的千秋忠義之臣比干,正是後來千千萬萬林姓人的始祖。

關於這段淵源,許多古籍上都有肯定而詳盡的記載,譬如,《路史》上說:“殷比干子避難長林之山,因氏焉”;《姓纂》則指出:“殷太丁之後,王子比干之子,比干為紂所戮,其子堅逃難長林之山,遂姓林氏。魯有林放,仲尼弟子。《左傳》林雍、林不狃、林楚,代仕季氏,《左傳》曰,林楚之先,皆季氏之良也”。

另外一項《晉安世譜校正序》也指出:“林氏出自子姓,殷少師比干諫紂而死,其子堅逃於長林,周武王克商,賜姓林氏,食採博陵,散居於周、魯、齊、衛。戰國時,有相趙者,始居九門(今河北省)。秦並趙,徙齊郡、鄒郡(均在今山東省),漢定三秦,分鄒郡,置濟南,遂為濟南人;下邳(在今江蘇省)林氏其後也。”

綜合以上的三項文獻,關於林氏的來龍去脈就十分清楚了。他們是上古聖君商湯子姓後裔,其直系始祖為公元前1123年被紂王所殺的少師比干,比干是商帝太丁的兒子,與紂王之父太乙為兄弟,論起輩份應該是紂王的叔父。到了他因忠諫而被......

詩句什麼意思

這是作者表達愛情的無題詩的前四句。詩人追述說:昨晚在清風徐徐、繁星滿天的夜幕中,我們在畫樓西邊、桂堂東面難得地會見了,可匆匆分手後我就再見不到你了。只恨我身上沒有長上兩隻綵鳳的翅膀,不能飛到你的身邊。不過,我們倆的心像靈異的犀角一樣,息息相通。從而表達了對意中人的一往情深。

(來源百度)

“藻井"是什麼意思?

藻井

中國特有的建築結構和裝飾手法。中國古代建築對天花板的裝飾很注意,常在天花板中最顯眼的位置作一個或多角形、或圓形、或方形的凹陷部分,然後裝修斗拱、描繪圖案或雕刻花紋。由於這個部分產生精美華麗的視覺效果。藻井是中國建築民族風格在室內裝飾上的重要造型手段之一。

古建中的藻井有何用?

古建天棚中心向上突出的部分,叫做藻井。藻井在古建中起到裝飾作用,有著重要的功能。一般來看,大的佛殿中主體佛像部位都要做藻井,這樣顯得佛像更加莊嚴。古人對藻井製作大為講究。一般都用木材,採取木結構的方式做出方形、圓形、八角形,以不同層次向上凸出,每一層的邊沿處都做出斗拱,而這個斗拱做成木構建築的真實式樣,做得極其精細,斗拱承託樑枋,再支撐拱頂,最中心部位的垂蓮柱為二龍戲珠,圖案極為豐富。藻井著名的有:河北承德普樂寺旭光閣大殿做正圓形藻井,向上凸突達3米。第一圈十分精美;第二圈砌到斗拱;第三圈做出寬約1米的平棋,分出方格;第四圈、第五圈均做斗拱,與第二圈斗拱相同;第六圈為藻井的頂部,做出二龍戲珠,龍為盤龍。數個藻井直徑大約10米,全部貼金,為金色藻井,非常豪華。

北京雍和宮萬福閣在閣內彌勒頭部向上做出一個大方形藻井。向上凸入三折:第一折為仰蓮佛像,上部用斗拱承擔;第二折做平棋;第三折用斗拱支撐;最頂部為八角形圖案。使彌勒佛像自胸部即進入藻井中,閣內光線較暗,故意造出神祕的氣氛,使彌勒佛更加嚴肅,顯示其神威。

山西芮城永樂宮三清殿藻井做大方形藻井,向上共凸進三重:第一重為斗拱層,每朵斗拱做出外拱四跳,四周交圈;第二重為八角形,在每個角內再用斗拱會合,每朵五跳;第三重做圓形,再劃分10個斜樑支撐,在10條斜樑底面全部做斗拱,一直交到藻井頂部,再雕塑出二龍戲珠。

山西應縣淨土寺大殿藻井大殿共有9個藻井。9個藻井做出9種式樣,其中5個藻井做六角形,一個藻井做方形,中間一個大的做方角形,與八角形相結合。第一層用斗拱層來支撐天宮樓閣,也就是說在大方形藻井中,每面向上凸進天宮樓閣。

相關問題答案
圓太和什麼意思?
具足圓融是什麼意思?
做事圓滑是什麼意思?
東北太是什麼意思?
兔衝太歲什麼意思?
二氣雍和什麼意思?
平分圓周是什麼意思?
圓曲率什麼意思?
偶像包袱太重什麼意思?
做人外圓內方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