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6-05

“和而不同”與“同而不和”是什麼意思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儒家的思想,語出《論語·子路》,意思是: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所謂“同而不和”則是指小人習慣於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心深處卻並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態度。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是說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在於君子坦蕩蕩,即使意見不一,卻是心胸寬廣,能和氣而公正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彼此之問不搞小動作,小人之間卻是該表達時不表達,表面隨聲附和,私下卻在互相拆臺。要想做個公正的人,就要敢於說出自己的撫點,就像君子那樣,即使互相之間有異議,也能不存私心地表達出來。(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句話道出了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的本質,小人表面上的“同”並不能代表“和”,“和”應該是更高意義上的、更本質的一種美德,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品質,也是一種很高的道德要求。(3)“和諧社會”應該正是基於這種“和”的要求,而達到的一種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高度的統一。我們現在所建設的和諧社會是一種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社會,我們要建設的社會是一種真正的和諧而不是表面的和諧,是長久的和諧而不是一時的和諧。所以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從實際出發,用科學發展觀看問題,提高自己的素質,努力為我國建設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做表面文章。如果我們都能以君子的做法,和而不同,那麼,我們的家庭、單位就既可以一團和氣,又可以不斷髮展。如果從個體到團體都能做到和而不同,一建設和諧社會也就指日可待了。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某一問題持有不同的看法,這本是極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應該通過交換意見、溝通思想而求得共識;即,使暫時統一不了思想也不會傷了和氣,可以經過時間的檢驗來證明誰的意見更為正確;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併不尋求時時處處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對方有其獨立的見解,並不去隱瞞自己的不同觀點,才算得上赤誠相見、肝膽相照。但是,那些營營苟苟的小人卻不是這樣,他們或是隱瞞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人云亦云、見風使舵;更有甚者,便是黨同伐異、以人劃線:凡是“朋友”的意見,即使是錯了也要加以捍衛;凡是“敵人”的觀點,即使是對的也要加以反對。這樣一來,人與人之間就劃出了不同的圈子,形成了不同的幫派。其“朋友”的真正意義也便蕩然無存了。

參考資料:huaxianziyc@126的博客

"和而不同,止於至善"是什麼意思

“和而不同” 是孔子在繼承春秋以前“和”、“同”觀念 , 以及史伯、宴嬰 “和同之辯 ”基礎上著重從社會和人倫的角度所提出的一個重要理念 ,其中蘊含著深刻而豐富的儒家群倫思想 。“和而不同”語出《論語·子路 》 :“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 句意為 ,君子和諧相處卻不盲目苟同 ,小人盲目苟同卻不 和諧相處 。“ 和而不同”揭示了社會事物的多樣性統一。“和”指的是不同事物之間的和諧、平衡或統一:“同” 則指事物的絕對一致、等同。“和而不同”這一命題揭示出:差異,使萬物品類豐富,相輔相成;和諧,則 使萬物處之有道,共生共長。“和而不同” 思想成為儒家的一個重要價值觀,它主張人的獨立性,主張在尊重個體觀念獨立和差別的前提下,尋求個體自身的立己、處世法則,探求人 與人之間的交往共處之道。和諧,不僅是一種圓融的狀態。 而且是一種美的境界。和諧美之所以形成的一個根本原因 。正是在於事物間相輔相成,對立統一 。儒家 “仁愛”說賦予了“和而不同”命題更深刻的內涵內涵 。它使我們認識到,群體的融 洽 和諧 必須建立在承認和尊重社會個體差異性,促進和造就差異性個體平等共存的文化心理、信仰和價值觀念基礎上 。“ 不同” 者,社會個體和角色的多樣性也 “和諧”者 ,統一於“仁愛”之美也 。把每一個社會個體視為具有道德自覺的平等主體,並具備可 以進行平等溝通和交流基礎的平等主體。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 ,努力通過對人與人之間角色、身份差異性的肯定.促進其彼此間的相互認同、尊重、理解和關愛,使平等成為一種價值追求。樂群、愛群、協群成為一種道德素養,這樣,才能真正把社會維繫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因此 ,人之美 ,應是一種群體和諧之美 ,一種建立在平等性基礎之上的人與人之間間的關係和諧美。“ 和而不同”不僅成為一種處世法則,而且成為一種社會理想和人性美的境界 。

止於至善,涵養文質彬彬的人格精神美,對於和諧的追求,強調通過對個體自身美 ( 即人的自身和諧)的修煉與加持來達致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間的和諧。是實現自身道德超越和自他 、物我、天人和諧共處、無間契合的一條必修之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禮記·大學》開篇明示儒家君子道德修養的三種途徑和境界。“明 明德”,朱熹在《四書集註》中註釋:“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 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朱熹將第一個“明”釋為“使之明”.即將人天性中就存在的高尚德行重新顯現。“親民”則與“明明德”相互呼應,指在道德的養成過程中。以“明明德”為道德理想,以“親民”為道德實踐.通過為民、利民、服務於民來實現人世利人的理想 , 而且只有將“明德”與“親民”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做到由己及人、自利利人。從而使個體 的精神境界昇華到“至善”之境。所謂“止於至善”,“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至善, 則事理當然之極也。 言明明德、新民,皆當止於至善之地而不遷 。蓋必其有已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也。此三者 ,《 大學》之綱領也。”“止”是鎖定目標不動搖 ,“至善”是道德修行到達至善至美的境界。但是。這種境界的實現,從來都不僅僅是一種純道德 的恭行與實踐,而是一種將美善合於一身的身心統一之境 ,是身體、氣質 、德性、意志和精神的有機統一,是生命的感性具體和美學超越。它是一種倫理道德而又超越倫理道德的審 美境界.具有令人欣賞、景仰和不懈追求的審美狀態,是一種“浩然之氣”的人格美 。

“和而不同,有容乃大”是什麼意思

和而不同:和睦地相處,但不隨便附和。

有容乃大比喻要象大海能容納無數江河水一樣的胸襟寬廣,要包容一切。

祝你好運

和而不同?是什麼意思?

和睦地相處,但不隨便附和。

簡單來說,“和而不同”指的是和諧的共生關係,就是我們的身體由血、肉、骨頭等構成的一個整體,是1+1大於2的關係

出處 《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語法 複句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與他周圍的人保持和諧融洽的關係,但他對待任何事情都必須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從不願人云亦云,膽目附和;但小人則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只求與別人一致,不講求原則,與別人卻不能保持融洽的關係,這是在處事為人方面。其實,幾乎在所有的問題上,都能體現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區別。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171477.htm?fr=ala0_1_1

君子和而不同是什麼意思

我記得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按教科書解釋這裡的“和”是指差別的對立事物之間的和諧統一,“同”指不包括差別的二者絕對的同一。

那麼這讓我們想到“貌和神離”這個成語。

君子,貌離神和;小人,貌和神離。

舉個淺顯的現實例子,拿公司開會來說,君子各抒己見,貌似分歧,實則都朝解決問題的方向努力;小人相互吹捧,共同沿領導人的思想路

線前進,實則各懷鬼胎,以保全自己利益為目的。

這說明,小人之間本身存在矛盾。那麼要作為成功的領導人,要善於利用小人之間的矛盾,必要的時候可以幫他們製造矛盾,或者把潛在的矛盾明朗話,加以利用,達到我們的目的。一句話君子是打不散的,小人的團結只是表面的。

歷史上有很多事例可以證明。

事實上,問題裡的這句話,本身包含了哲學中關於矛盾同一性和鬥爭性的原理,建議閱讀相關書籍

親而有間和而不同什麼意思

每個人的觀念和立場可以不同,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對於不同的觀點,每個人擺明自己的立場和理論,互相辯論探討,互相補充,也可以互相排斥對抗,可以爭得面紅耳赤,口沫四濺,但只是就這個事情和觀點在表達,彼此尊重,平等交流,君子事過而不留。

君子和而不同,我們生長在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成長經歷和教育經歷,遇到的是不同的人,獲得了不同的感悟,你的表達代表了你的人生,我的感受表現了我的世界,我們彼此認同,互相理解,共同擁有,從而我們的心是一體的,愛是同在的。

人的關係是自主而相系,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在保持自我特色的同時與他人聯接,各自有自己的本位和本分,有著自己的界限和私密空間,彼此之間親密有間,和諧相處。

"君子和而不同"是什麼意思

下一句是:小人同而不和。意思就是:君子和君子之間雖然意見不同但是卻可以友好的相處,小人和小人之間雖然友好的相處在一起卻各有各的心思,沒有相同的。這是字面意思,簡單就是說:君子之間可以交流,小人之見不能交流

記得采納啊

和而不同 是什麼意思?

和而不同

[拼音]

hé ér bù tóng

[釋義]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處,但不隨便附和。

[出處]

《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例句]

關於儉約自守、力戒奢華的思想,關於中和、泰和、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和諧相處的思想,關於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亂、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

和而不同是什麼意思

和而不同,和睦地相處,但不隨便附和。出自《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苟同。

和而不同什麼意思

和而不同釋義: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處,但不隨便附和。

相關問題答案
和而不同什麼意思?
潔而不同什麼意思?
祕而不宣什麼意思?
面和心不合什麼意思?
豔而不靡什麼意思?
亂世而不羈什麼意思?
出於泥而不染什麼意思?
犯而不校什麼意思?
沒有什麼不同什麼意思?
無往而不利什麼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