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皇后是誰?

General 更新 2024-06-04

康熙的皇后是誰

1赫舍裡皇后因生皇太子胤礽難產去世。2佟佳皇后。3烏雅氏雍正帝生母,康熙生前未封皇后但實統攝6宮。康熙死後,雍正尊其為皇太后。

康熙最寵愛的皇后到底是誰?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青春年少的順治皇帝突然去世,年僅8歲的皇三子玄燁即位,是為康熙皇帝,本來,按照大清國的傳統舊制度,皇帝年幼,國家政務應該由一兩位宗室的親王攝政,但由於順治朝多爾袞擅權對皇權構成極大威脅的前車之鑑,孝莊皇太后決定不依舊制,而是改由異姓大臣來共同輔政,確立了四輔臣制。這樣,在同多爾袞鬥爭中有功的重臣元老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成為輔政大臣,其中索尼為首輔大臣。四大臣本著協商一致的原則共同輔佐幼主,最初還相安無事,然而隨著四輔政大臣內部勢力的變化,本來為居末位的鰲拜的勢力日益擴大,鰲拜是一個權利慾極強的人,他仗著年輕氣盛,結黨營私,專橫跋扈,根本不把年幼的皇帝和其他輔政大臣放在眼裡。而此時歷經三朝,經歷多次宮廷鬥爭的索尼,以年老多病為由,採取以退為進的,不與鰲拜發生衝突的迴避態度。眼看鰲拜權傾朝野,太皇太后(孝莊)為達到遏制鰲拜的目的,轉而籠絡了索尼父子,一改太宗、世祖兩朝均在蒙古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家族中擇後的傳統,冊立索尼孫女赫舍里氏為皇后。索尼果然不負太皇太后所望,為康熙皇帝的親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種背景,康熙皇帝迎娶赫舍里氏皇后,完全是一場政治婚姻,但所幸的她與康熙皇帝的感情非常恩愛。

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初八,遵照皇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懿旨,12歲的康熙皇帝和13歲的赫舍里氏皇后舉行了大婚典禮。“繞床弄青梅”、“羞顏尚不開”,少年初成的康熙皇帝和情竇初開的赫舍里氏皇后這對小夫妻婚後恩愛甜蜜,生活非常和諧,彼此感情頗深。他們是一對幸福的夫妻,同時他們又是一對患難夫妻,他們共同度過了鰲拜專權的日日夜夜。在他們共同生活的歲月裡,赫舍里氏以自己“宮闈式化、淑德彰聞”的得力輔佐,把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使得康熙皇帝無後顧之憂,能夠集中精力料理國政,順利度過了他即位的早期階段,為日後建立康、雍、乾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赫舍里氏皇后不愧為康熙皇帝的賢內助。

康熙八年(1669年)十二月底,赫舍里氏皇后為他生了一個聰明乖巧、活潑可愛的小皇子承祜。此時的康熙皇帝,剛剛清除了鰲拜集團,如今又有嬌妻寵兒相伴,可謂家庭事業一帆風順。這也是康熙皇帝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他是多麼希望這種感覺能一直伴隨著他啊!然而,接下來的命運安排確使康熙皇帝再也無法享受這樣的天倫之樂了,他和赫舍里氏皇后的愛情結晶承祜不到四歲就不幸夭折。康熙皇帝為此多日鬱悶難解。而承祜的死受打擊最大的當然是赫舍里氏皇后,這畢竟是她第一個孩子,由於憂傷過度,她的身體變得孱弱多病,康熙皇帝對她更加關愛有加,康熙十一年(1672年)十月,赫舍里氏皇后在京生病,康熙皇帝正陪同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在遵化湯泉療養,聞知此信,徵得祖母同意,即刻飛騎進京探望。直到皇后病情好轉,方才放下心來。

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初二,赫舍里氏皇后第二次臨盆,此時的坤寧宮內外一片忙碌,準備迎接新皇子的到來。念喜歌的兩位接生麼麼早已等候再一旁,掩埋小皇子胎盤的“喜坑”也挖好,並把寓意皇后快生貴子的筷子和紅綢、金、銀、八寶等物安放在喜坑內,只等赫舍里氏皇后順利生產。左等右等,大家盼望的皇子終於在第二天上午10時出生。康熙皇帝見皇后終於又誕育了健康的皇子,異常高興,當即取一個乳名叫保成,祝願他能夠平安成長。然而皇后確因難產導致昏迷不醒,幾個時辰不見轉機,儘管御醫使盡渾身解數,仍無法挽救漸漸逝去的皇后生命,年僅22歲的赫舍里氏皇后於當日下午四時嚥下了最後一口氣。坤寧宮裡的氣氛一下子由開始的喜悅驟變成悲傷!僅僅幾個時辰得時間,康熙皇帝就經歷了再得嫡子和痛失愛妻得大喜大悲,巨大的痛苦之中又夾......

康熙的正宮娘娘是誰?

康熙皇帝即位時尚在年幼,有一天母親皇太后問康熙說:“皇兒,將來選什麼樣的女子做你的正宮皇后?” 年幼的康熙皇帝看著侍立母后身邊楚楚動人的姐姐正微笑地望著他,便脫口說道:“就選姐姐這樣的!” 其實年幼的康熙皇帝的意思是要選一位像姐姐一樣才貌超群的女子做自己的正宮娘娘。自古君無戲言,這句話把皇太后駭得手足無措目瞪口呆,皇家公主怎能做弟弟皇上的正宮娘娘?這種失倫理的事就是在庶民百姓人家也沒有先例。皇太后左右為難,覺得這件事既不可“為”又不可“違”,經過一番冥思苦想後終於想出一個“兩全”的主意——將公主悄悄地送到一位大臣家裡寄養,等到康熙皇帝到了婚配的年齡再將公主以那位大臣的女兒的名義與康熙成親。 幾年後,康熙皇帝的姐姐與康熙舉行了大禮,做了正宮國母,執掌三宮六院。對這件事康熙皇帝雖然感到又愧又悔,卻也無法改變,但“國母”娘娘畢竟是他同父同母的親姐姐,所以,他一直沒有入住姐姐的宮中。儘管這件事知情者不多,宮中上下皆守口如瓶,但是沒有不透風的牆。漸漸的朝中文武大臣還是都知道了,並且傳得紛紛揚揚。當時朝中有一位叫安國保的大臣,是個性情耿直的人,對於公主嫁給皇帝的事他覺得實在有傷風化,褻瀆了大清王朝的國格和尊嚴,連他做臣子的都感到恥辱。有一天,安國保和同僚好友巴赫在家裡飲酒時提到這件事時,安國保拍案而起,對皇太后和康熙皇帝進行了言辭猛烈的抨擊,又憤怒地揮筆寫下了四句話:“頭戴飛禽羽,身穿走獸衣,天下人王主,姐弟配夫妻。”氣憤之中的安國保又多飲了幾杯酒,不知不覺地倒在床上昏昏地睡著了。沒想到巴赫卻是個勢力小人,他見安國保怒斥皇太后和皇上,覺得這是個進身的好機會。於是便將安國保所書紙條偷偷地揣進懷中,悄悄地獻給了康熙皇帝。 安國保酒醒後不見了紙條,心中大駭,自知情況不妙,估計到巴赫可能要出賣他,於是,召集全家人帶著銀兩喬裝連夜逃出京城。 康熙帝聞之大怒,當即命人抓捕安國保全家準備重重治罪,但安國保一家已於前日夜間逃出京城不知去向。康熙皇帝暗想此事己然洩漏,特別是巴赫己知內情,難免再傳他人。於是,便以放跑安國保的罪名將巴赫密處立斬,這個出賣朋友巴結皇上的小人最終卻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安國保一家逃出京城後向北走了半月有餘,來到塞外深山野嶺中一個叫東窪的地方。安國保見這僻靜的深山中林木鬱鬱蔥蔥,山坡上花草茂盛,土質肥沃,便用所帶銀兩買下了這片荒山定居下來。安國保親自帶四個兒子開荒種地,並囑咐兒孫們世代農耕,永不為官。為防不測,安國保將四個兒子一分為二,一半仍以安為姓,一半改“安”為“趙”。如京中追查下來,即便禍滅九族也只能斬“安”而不斬“趙”,安家仍會留下後代,不斷安家祖宗香火。幾百年後的今天,安國保的後代己在東窪村繁衍成上百戶的村落,村中安、趙兩姓仍分姓而不分家,同祭祖墳,而且互不通婚。

康熙年代的太后是誰

慈和皇太后:(即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滿鑲黃旗人,都統佟圖賴女,生於崇德五年,康熙即位後尊為慈和皇太后,康熙二年二月崩,年二十四。

仁憲皇太后(即順治的繼後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貝勒綽爾濟的女兒,孝莊皇太后侄孫女。順治十一年五月,聘為妃,六月,冊為後。康熙皇帝即位,尊為皇太后,居慈仁宮。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薨,年七十七。

康熙死後和幾位皇后合葬

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上諡號為“仁孝皇后”,被雍正改成孝誠仁皇后 ):

孝誠仁皇后(1654-1674),原諡“仁孝皇后”,赫舍里氏,生於順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1654年2月3日),崩於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1674年6月6日)。她是康熙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元配)。

一座陵墓,埋葬了一位皇帝、四位皇后、四十八位妃嬪和一位皇子,皇帝在生前妻妾成群,死後竟然也是妻妾成群,這樣的埋葬規格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這就是康熙皇帝的景陵。

康熙皇帝在位61年,死後葬於清東陵,即今天的河北省遵化縣。清東陵內有順治帝孝陵、孝莊昭西陵、乾隆帝裕陵、咸豐帝定陵、同治帝惠陵,康熙帝的陵墓為景陵。

從空中看,景陵整體上呈半圓形,地位高者列前居中,地位低者居後。景陵地宮內,除了葬康熙皇帝,還有孝成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和敬敏皇貴妃。景陵妃園寢內葬有四十八位妃嬪和康熙的皇十八子胤衸。四十八位妃嬪中,包括貴妃1人,即溫僖貴妃;妃11人,即慧妃、惠妃、宜妃、榮妃、平妃、良妃、宣妃、成妃、順懿密妃、純裕勤妃、定妃;嬪8人,貴人10人,常在9人,答應9人。敬敏皇貴妃原本和妃嬪們葬在一起,後來移葬在景陵地宮內。景陵妃園寢正中是溫僖貴妃,景陵雙妃園寢葬撫育過乾隆的康熙妃嬪愨惠皇貴妃和惇怡皇貴妃。

在康熙帝之前,處於政治聯姻的需要,清朝皇帝的皇后多是蒙古公主。康熙時期,政治形勢發生了變化,鰲拜專橫跋扈,結黨營私,而索尼歷經三朝,沉穩幹練。在孝莊太皇太后的主持下,皇后的桂冠終於從蒙古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家族女子的手中移到了赫舍里氏的頭上,索尼的孫女變成了康熙的皇后。這也完全是一場政治婚姻。

1665年,12歲的康熙皇帝和13歲的赫舍里氏舉行了隆重的結婚大典。雖然是一場政治婚姻,但皇帝和皇后年歲相仿,鰲拜把持朝政對皇帝多有不敬,壓抑的環境促成了皇帝和皇后的恩愛感情。婚後不久,康熙和皇后赫舍里氏生有一子,但這個孩子只活了四歲就夭折了。

康熙剷除鰲拜,親理朝政之後,已經不再需要皇后家族勢力的扶持。政治紐帶一旦寬鬆,皇帝和皇后的關係自然也就不會那麼親密了。康熙後宮的女人逐漸多了起來,鈕祜祿氏、佟佳氏、烏雅氏……一個接一個地進宮。鈕祜祿氏出身世家,聰明伶俐,喜歡讀書,良好的文化素養使她在眾多的妃子中脫穎而出。鈕祜祿氏又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深受康熙帝的喜愛。佟佳氏是康熙的表妹,康熙帝對她百依百順。對於自己的妻妾,康熙帝似乎都十分溫存。

雖然身邊的女人日益增多,但康熙對少年時候就相識相知的結髮妻子還是很有感情的。吳三桂謀反後,康熙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就在這時,赫舍里氏又一次臨產。上午皇后生了一個兒子,下午便去世了,喜事轉瞬之間變為喪事,康熙帝悲痛欲絕,不顧前方戰事吃緊,輟朝五日為大行皇后舉辦隆重的喪事。在赫舍里氏的梓宮停靈的25天時間裡,康熙皇帝竟然有20天親自去舉哀,足見感情之深。

赫舍里氏以生命為代價生下來的皇子,不滿兩歲便被康熙皇帝冊立為皇太子。後來,太子不成器,最終被康熙廢掉。廢太子時,康熙哭罵他“生而克母”,仍念念不忘髮妻。

皇帝的感情從來就不是給一個人的,康熙也不例外。康熙陸續迎娶的后妃中,年齡小者只十一二歲,最大者也不過十五六歲,有的在二十幾歲就去世了。從康熙九年最早去世的贈慧妃博爾濟吉特氏算起,到乾隆三十三年最後去世的醇怡皇貴妃止,康熙帝的后妃們歷經了康雍乾三朝,前後延續了99年。在康熙帝的后妃中,還有四對親姐妹。其中,孝懿仁皇后佟氏及其妹妹佟氏貴妃又是康熙帝的親表妹,這在中國古代帝王中是很少見的。

......

康熙最喜歡的一個妃子(皇后)是誰?

一直以來,我都是看一個妃子,究竟生下多少孩子,這些孩子跨越多長時間,來判定她是否得寵.

康熙早年,應該很喜歡三阿哥的額娘榮妃馬佳氏吧,在康熙六年(那一年,康熙應該才14歲吧),康熙十年,康熙十二年(四公主),康熙十三年,康熙十四年,康熙十六年(十阿哥即三阿哥),在十年的時間裡她一共為康熙生下了五個兒子,一個女兒.但只活下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可是這一點,不也說明,當時嫉妒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吧,就像皇太極時海蘭珠的八阿哥,順治時董鄂妃的四阿哥.她是在康熙十六年八月被封為榮嬪,康熙二十年十二月被封為榮妃.

咱們再往下說,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她在康熙八年(康熙十一年死去),康熙十三年(太子),一共生下兩個兒子.大家都說是因為康熙很喜歡第一位皇后,所以一直很寵愛太子,是這樣嗎?太子在年輕的時候也應該是很優秀的才是,他曾經多次在康熙南巡或狩獵時監國,其實四阿哥,八阿哥他們都沒有統觀全局的魄力,四阿哥最應該去的地方是刑部吧,冰冷的眼神,嚴肅的氣質,以及對貪官的深惡痛絕;八賢王當然是去禮部,八面玲瓏的作風;大阿哥,小十四一個去守衛中俄(應該是清俄:大清和俄羅斯)邊境,一個去征服西北;三阿哥著書立說,記錄父子兄弟的豐功偉績.幻想一下.

我們繼續來說康熙的妃子,大阿哥的額娘惠妃,在康熙九年(康熙十年死去),康熙十一年(大阿哥),她一共生下了兩個兒子,活下來一個兒子.她是在康熙十六年八月被封為惠嬪,在康熙二十年十二月被封為惠妃.

再來說說雍正的額娘,在康熙17年10月30日(雍正),康熙19年02月05日(十四阿哥即六阿哥,在康熙24年死去),康熙21年06月01日(八公主),康熙22年09月22日(十公主),康熙25年04月24日(十三公主),康熙27年正月09日(二十三阿哥即十四阿哥),在十年的時間裡一共生下了三個兒子,三個女兒.活下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十公主).她是在康熙十八年十月被封為德嬪,在康熙2?年被封為德妃(?記不得了,她應該不是與惠妃,榮妃,宜妃一起晉封的,好像是在生下二十三阿哥即十四阿哥以後的兩三年)

下一個我們來看,宜妃,她在康熙18年12月04日(十三阿哥即五阿哥),康熙22年08月27日(十七阿哥即九阿哥),康熙24年05月27日(二十阿哥即十一阿哥),在六年的時間裡一共生下了三個兒子.她是在康熙十六年八月被封為宜嬪,在康熙二十年十二月被封為宜妃.

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在康熙22年06月19日生下九公主,但這個女兒在康熙22年閏六月死去.

最近有幾本小說都是寫和妃的,讓我們來看一下她的資料:她是在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被封為和嬪,在康熙40年10月18日生下十九公主(出生即殤),在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被封為和妃.大家認為她究竟受不受寵呢?

該說我們小十三的額娘敏妃章佳氏了,她在康熙25年10月01日(二十二阿哥即十三阿哥),康熙26年11月27日(十四公主),康熙30年正月六日(十六公主),她在五年的時間裡一共生下了一個兒子,兩個女兒,而且全部活下來了.但她的封號"敏妃"卻是在康熙38年07月25日她死後才冊封的.大家認為她究竟受不受寵呢?

有一位妃子,大家都說她很受寵,這就是密嬪王氏.她在康熙32年11月28日(二十五阿哥即十五阿哥),在康熙34年06月18日(二十六阿哥即十六阿哥),在康熙40年08月08日(二十八阿哥即十八阿哥,他在康熙47年09月死去,還搭上了大阿哥,太子和小十三),她在八年的時間裡一共生下了三個兒子.(而且每一個都是十分可愛的孩子,小臉蛋像紅蘋果一樣,引得我們的眾多穿越女上下其手.)她......

在清朝中康熙皇帝陪葬的皇后有幾位?分別是誰?

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 (1654——1674)滿洲正黃旗人,領侍衛內大臣咯布拉之女,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康熙四年冊封為皇后,時年13歲。康熙八年生皇二子;康熙十三年生皇六子(即廢太子)後因難產去世,享年22歲。諡號為: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聖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 (?——1678),滿洲鑲黃旗人,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康熙十六年八月冊封為皇后,僅半年,於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諡號為: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滿洲鑲黃旗人,領侍衛內大臣佟國維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的嫡親侄女,是康熙的表姐妹。康熙十六年八月冊封為貴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晉升為皇貴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冊為皇后,次日即去世。諡號為: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恪慈惠奉天佐聖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德妃,雍正帝生母,1660——1723), 滿洲正黃旗人,護軍參領威武之女,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帝。十八年封為德嬪。次年生皇六子;三十年十二月二十日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康熙去世後,德妃被尊為皇太后,雍正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去世,享年64歲。諡號為: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聖仁皇后。

康熙的幾位皇后簡介 康熙最愛的女人是誰

最佳答案 康熙最愛他第一個皇后仁孝皇后赫舍里氏,證據如下:

★楔子

政治婚姻又怎樣?強拉硬扯還能怎樣?就算他們先結婚再戀愛,就算雍正大肆篡改史書,就算有的不厚道的粉絲再大放厥詞,就算有些電視劇裡為了商業利益而胡編爛造,也依舊無法抹殺他們最純真、最美麗的愛情!他們照樣能——只羨鴛鴦不羨仙!我敢說康熙最愛的女人就是她,我有充分的理由:

★簡介

康熙四年九月初八,康熙帝大婚,此時他年僅11週歲,迎娶了比他年長3個月的一等公索尼的孫女、領侍衛內大臣噶布拉之女赫舍里氏。同日冊立為皇后,入主坤寧宮,成為清朝歷史上第一位滿族皇后。可是,他們不同於先帝順治同他的皇后那麼薄情寡義,小夫妻二人的婚後感情很好,儘管有鰲拜因其女落選的不服氣,從中作祟。但這也無法撼動二人之間的真情摯義。皇后先後育有二子:長子承祜(康熙八年臘月十三-康熙十一年二月初五,1669-1672),次子保成(即胤礽,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雍正二年臘月十四,1674-1724)。康熙十三年,皇后因難產謝世,享年22歲。

★皇后生忌日

生日:順治十年十二月十七 忌日: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

★皇后去世後康熙的反應:

1、為皇后上諡號為“仁孝皇后”(此為有清一代獨一無二)

2、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五,將皇后的梓宮安放在了紫禁城西

3、從五月初五開始,康熙幾乎每一天都要去梓宮前舉哀

4、五月二十七,康熙親自把皇后送到了鞏華城

5、康熙十三年六月至十二月,康熙去鞏華城34次;十四年去24次;十五年去15次

6、康熙十六年正月至七月,去鞏華城7次

7、康熙十六年除夕,仍去陪伴嫡妻(此時已立鈕祜祿氏為後)

8、康熙親自檢視將要葬入赫舍里氏的陵寢

9、朝鮮使臣向其國王報告說:“清皇不恤國事……”

10、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四,立不滿2歲的皇后遺孤胤礽為皇太子

11、嫡後去世齊冊寶為兩位親王,而佟佳氏去世齊冊寶的卻降了級為一親王一郡王

12、康熙親制仁孝皇后冊文,最為樸實無華;而其他二後的冊諡文僅去叫大臣制,辭藻滿篇的阿諛奉承無半點實在處,而康熙卻點頭稱好(可以用“敷衍搪塞”來形容了)

13、康熙四十七年廢皇太子,康熙哭罵太子“生而克母”,並於當晚夢到已去世34年的皇后

★關於這獨一無二的諡號

赫舍裡皇后初諡“仁孝”,至於“孝誠仁”是雍正給改的,暫不提這個。就說“仁孝”這個在清朝皇后中獨一無二的諡號:清朝其他皇后的諡號都以“孝”字開頭,且在康熙之前已冊了四位皇后諡,分別是:孝慈高皇后、孝端文皇后、孝獻皇后(即順治寵妃董鄂氏)和孝康章皇后,為何到了自己妻子,康熙卻別出心裁給了這樣一個諡呢?康熙自己就諡為“仁皇帝”,他的功績不僅被他的後代所稱頌,也被所有崇拜他的人所稱頌,他被譽為清代最有作為的皇帝,有這麼一個“仁”的諡號可謂至高無上了,想必古人也十分崇敬“仁”。古人崇尚孔子,孔子不就是推崇“仁義”嗎,康熙能給原配一個這樣的諡號,可見二人感情之深厚。

★諡號詳解

仁:蓄義豐功曰仁;慈民愛物曰仁;克己復禮曰仁;貴賢親親曰仁;殺身成仁曰仁;能以國讓曰仁;利澤萬世曰仁;率性安行曰仁;功施於民曰仁;屈己逮下曰仁;度功而行曰仁;寬信敏惠曰仁;愛仁立物曰仁;體元立極曰仁;如天好生曰仁;教化溥浹曰仁;慈心為質曰仁;惠愛溥洽曰仁

孝:五宗安之曰孝;慈惠愛親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協時肇享曰孝;大慮行節曰孝;慈惠愛民曰孝;慈愛忘勞曰孝;從命不違曰孝;善事父母曰孝;遵義安仁曰孝;幾諫不倦曰孝;姻睦其黨曰孝;博於備養曰孝;敬慎所安曰孝;尊仁愛義曰孝;能養能恭曰孝;幹蠱用譽曰孝;繼志成事曰孝;踐修世德曰孝;丕承先......

康熙皇帝除了赫舍裡皇后之外的另三位皇后是誰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烏雅氏 。

康熙皇帝的四位皇后:

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孝誠仁皇后(1654年02月03日-1674年06月06日),赫舍里氏,康熙帝原配妻子,滿洲正黃旗人,輔政大臣索尼孫女,領侍衛內大臣噶布喇之女,索額圖之侄女,妹平妃。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大婚,時年11歲。康熙八年生嫡子承祜,康熙十一年二月承祜夭折,四歲未序齒。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誕育胤礽時因難產崩逝,是年僅有21歲。由於她與康熙帝感情深厚,康熙帝非常思念她,加上太皇太后的恩准,立皇二子胤礽為皇太子(滿洲祖宗家法生前不立太子)。康熙在她去世後賜諡號仁孝皇后。後因原諡號與聖祖諡號出現重字,於雍正元年改諡,及後乾隆、嘉慶年間累加諡,曰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聖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孝昭仁皇后(1653年-1678年3月18日),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康熙帝第二任皇后,後金開國名將額亦都孫女,太師、果毅公、前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鰲拜義女,妹溫僖貴妃。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入宮為妃。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二十二日,立為皇后。康熙十七年(1678年)二月二十六日已時,駕崩於坤寧宮。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月初八,入葬景陵地宮。全諡曰: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懿仁皇后(?-1689年),佟佳氏,滿州鑲黃旗人,康熙帝第三任皇后,領侍衛內大臣、承恩公、國舅佟國維女,世祖孝康章皇后親侄女,因此也是康熙帝的嫡親表妹,妹愨惠皇貴妃。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二十二日冊封為貴妃。康熙二十年(1681年)進封為皇貴妃。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皇八女,閏六月殤。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初九日立為皇后,時已病亟,翌日崩逝,十二月二十日,葬景陵。全諡曰: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恪慈惠奉天佐聖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實際上只當了不到一天的皇后,是我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后。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孝恭仁皇后(1660年-1723年),烏雅氏,康熙帝妃嬪,雍正帝生母,滿洲正黃旗人,護軍參領、加封一等公威武之女。康熙十二年(1673年)入宮,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皇四子胤禛。康熙十八年(1679年)晉封為德嬪。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皇六子胤祚。康熙二十年(1681年)晉封為德妃。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生皇七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皇九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皇十四子胤禵。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即位後,尊為皇太后,擬上徽號曰仁壽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1723年6月25日)崩逝於永和宮,享年64歲,九月與康熙帝合葬景陵。全諡曰: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聖仁皇后。

相關問題答案
康熙的皇后是誰?
康熙皇帝的皇后是誰?
唐代宗合葬的皇后是誰?
康熙的爸爸是誰?
還珠格格中的皇后是誰?
武則天后面的皇帝是誰?
夏朝的皇帝是誰?
唐玄宗之前的皇帝是誰?
袁世凱之後的皇帝是誰?
宣統之後的皇帝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