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汙染危害包括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06-08

食品汙染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汙染危害

食品汙染是危害人們健康的大問題。防止食品的汙染,除了個人要注意飲食衛生外,還需要全社會各個部門的共同努力。

食品汙染是指產品在生產、加工、包裝等過程中發生汙染,可能對消費者人身安全造成危害,而對產品進行直接銷燬或者進行回收。

食用被汙染的食品導致機體損害,常表現為:(1)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及緻畸、致癌、致突變的“三致”病變。(2)造成急性食品中毒。(3)引起機體的慢性危害

食品汙染給人類帶來了哪些危害

食品汙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1)急性毒性 汙染物隨食物進入人體在短時間內造成機體損害,出現臨床症狀(如急性腸胃炎型),稱為急性中毒。引起急性中毒的汙染物有細菌及其毒素、黴菌及其毒素和化學毒物。 (2)慢性毒性 食物被某些有害物質汙染,其含量雖少,但由於長期持續不斷地攝入體內並且在體內蓄積,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後引起機體損害,表現出各種各樣慢性中毒症狀,如慢性鉛中毒、慢性汞中毒、慢性鎘中毒等。 (3)緻畸、致癌、致突變 某些食品汙染物通過孕婦作用於胚胎,使之在發育期中細胞分化和器官形成不能正常進行,出現畸胎,甚至死胎。引起緻畸的物質有滴滴涕(DDT)、五氯酚鈉、西維因等農藥,黃麴黴毒素Bl也可緻畸。 化學物質和其他物理因素或生物因素在機體內可引起癌腫生長作用,目前懷疑或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質有數百種,其中90%以上是化學因素,如亞硝胺、黃麴黴毒素、多環芳烴,以及砷、鎘、鎳、鉛等因素,與飲食有關的佔35%。 3、食品汙染主要介紹 (1)食品的黃麴黴素汙染 (2)食品中的苯並(а)芘汙染 二、食物中毒 1、概念 食物中毒是因人吃了有毒食物所引起的一類急性疾病的總稱。 2、食物中毒的特點 (1)病人大多在較短而又相近的時間內出現,發病急驟,常呈暴發型。 (2)所有病人都有表現類似的急性胃腸炎症狀。 (3)發病的範圍侷限在一定人群,所有患者在相近的時間內吃過同一種或同幾種食物,停止食用致病食物,發病立即停止。 (4)發病率高,不具有傳染性。 3、食物中毒的分類 1)細菌性食物中毒 2)有毒動植物中毒 3)化學性食物中毒 4)黴菌毒素中毒 4、食物中毒主要介紹 (1)亞硝酸鹽食物中毒 (2)河豚中毒 (3)毒蕈中毒

食品汙染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方面?

食用被汙染的食品導致機體損害,常表現為:

(1)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及緻畸、致癌、致突變的“三致”病變。

(2)造成急性食品中毒。

(3)引起機體的慢性危害。

食品汙染的危害

食品安全論文

(摘要〕 食品安全問題是當今社會關注的熱點。各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及其所屬的衛生監督機構,應是我國較早的負有食品安全、衛生監督的職能部門,具有不可處分的法定義務。履行這一法定義務的手段是衛生監督。食品在“從農田到餐桌”的一系列過程中,可受到有害因素的汙染,導致食品存在危害性,從而構成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涉及多部門、多層面、多環節,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從當前來看,應儘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的概述;食品安全應急處理機制;完整統一的食品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評價體系;食品安全信用體系;食品安全信息監測、通報、發佈的網絡體系;對策體系等九大體系,促進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食品安全概述;體系建設;監管

前言

民以食為天。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在我國國民經濟中,食品工業已成為第一大產業。根據有關資料顯示,1993年至1998年,我國食品工業總產值由3430億元增至6000億元,平均每年遞增12%。2003年我國食品工業總產值更是首破12000億元,遠遠超過汽車工業總產值9400億元的水平。但是全球及我國接連不斷髮生的惡性食品安全事故卻引發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也促使各國政府重新審視這一已上升到國家公共安全高度的問題,各國紛紛加大了對本國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

2003年4月16日,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掛牌,標誌著我國食品安全工作邁入了綜合監管與具體監管相結合的新階段,也表明了我國政府與時俱進、切實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心。然而,此後有關食品安全的負面消息依然不斷,通過新聞媒體的深入追蹤報道,我們知道了阜陽劣質奶粉、重慶火鍋石蠟底料、太倉劣質肉鬆、山東"摻肥"龍口粉絲……。據媒體報道,《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新近完成的一項有關食品安全的調查顯示,近期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82%的公眾表示,這些事件"肯定會" 引發自己對周圍食品安全問題的擔心,13%的人表示"可能會"。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監管較發達國家而言,起步較緩、問題較多,造成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屢禁不絕的重要原因還是在於我國食品安全缺乏完整的保障體系。我們認為,在今後較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國應當把在整體上建立我國食品安全的保障體系作為食品安全工作重點和戰略目標來實現。

一、食品安全的概述

1、定義

(1)食品安全。依照《國際食品衛生通則》的定義是:保證食品在按照其用途進行烹調和/或食用時不對消費者造成危害。這裡的食品安全強調的是後果。而《食品工業基本術語GB15091-95》的定義是:為防止食品在生產、收穫、加工、運輸、貯藏銷售等各個環節被有害物質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汙染,使食品有益於人體健康,質地良好所採取的各項措施。並列出其同義詞是:食品衛生。可見,這裡的食品安全包括對食品生產到銷售的整個食物鏈的過程要採取的措施。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以下簡稱《食品衛生法》)的立法目的:為保證食品衛生,防止食品汙染和有害因素對人體的危害,保障人民身體健康, 增強人民體質。

(2)食品安全危害性。是指潛在損壞或危及食品安全和質量的因子或因素。這些因素包括生物性、化學性和物理性。它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存在於食品中,一旦這些因子或因素沒有被控制或消除,該食品就會成為威脅人體健康的有毒食品。

2、特徵

食品安全危害因子或因素具有以下特......

什麼是食品汙染,食品汙染的特點有那些,食品汙染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食品本身不應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質。但是,食品在種植或飼養、生長、收割或宰殺、加工、貯存、運輸、銷售到食用前的各個環節中,由於環境或人為因素的作用,可能使食品受到有毒有害物質的侵襲而造成汙染,使食品的營養價值和衛生質量降低。這個過程就是食品汙染。

食品汙染的特點:

食品被汙染日趨嚴重及普遍,其中化學性物質的汙染佔主要地位。

汙染物從一種生物轉移到另一種生物時,濃度可以不斷積聚增高,即所謂生物富積作用,以至輕微的汙染過程經生物富積作用後,可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

現今食品汙染導致的危害,除了以急性毒性作用外,以慢性毒性為多見。由於長期少量攝人,且生物半衰期又較長,以致食品汙染物在體內對DNA等發生了作用醫`學教育網整理,可出現緻畸、致癌、致突變現象。

食品汙染對人體的危害:

影響食品的感官性狀;

造成急性食物中毒;

引起機體的急性、慢性危害;

對人類的緻畸、致突變和致癌作用。

生物性汙染的危害:引起動物性食品腐敗變質醫`學教育網整理;人類感染性疾病;微生物性中毒。化學性汙染的危害:急性,慢性中毒;致突變;緻畸形和致癌。

相關問題答案
食品汙染危害包括哪些?
食品部門規章包括哪些?
產品成本項目包括哪些?
商品銷售成本包括哪些?
商品房物業費包括哪些?
產品設計方案包括哪些?
品質退款率包括哪些?
事故災害包括哪些?
產品銷售成本包括哪些?
甲乙丙類傳染病各包括哪些病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