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在當代的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4-05-18

孔孟之道的哲學思想以及對現代的意義

孔孟之道抵制和反對神學,這是它的哲學意義之處,除此之外,沒有其它哲學思想。尤其服從階級地位,鄙視勞動而崇尚為官之道,主張以文為學和墨守成規而反對實踐活動,推崇中庸之道掩蓋和淡化階級和事物矛盾,這些都是與現代哲學思想背道而馳的。另外,其人文生活常識不能與哲學思想相提並論。孔孟之道實際就是為官之道和中庸之道,不是哲學思想。

孔孟之道在現實生活中有什麼現實意義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強調的是人與人的關係,突出仁的理念就是以人為本,而以人為本是現代人權思想的基礎。仁意味著人與人在人格上的平等,意味著自我與他人是同樣,相互間是可以理解、尊重的。這種思想符合現代人權理念。正如中國傳統思想中有尊重和保障人的權利的思想,早期西方社會中也存在較多的社群主義因素。然而,伴隨著迅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西方社會風行自由主義式的個人主義,現代技術的發展讓人以為,可以無止境地發展,可以從所有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這種當代自由主義認為,每個人是相互淡漠、先於社會的存在,有其任意選擇人生目的的自由。這種思想的過度發展給社會帶來不良後果,應該予以制約,變得更道德化一點、社會化一點、特殊化一點。對此,中國傳統思想能起到重要作用。儒家的人權思想不僅有益於中國,也會有益於他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導我們行為的價值內核,儒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當借鑑的價值資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需要,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成果的傳承和發揚。實際上,這是我們對“儒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其對它們兩者之間的關係,採取工具性思考與表象性觀察得出的認識。

學習的時代,終身學習將成為時尚,高學歷、高文憑、高財富在高人品面前會顯得蒼白無力,人品致勝將成為時尚中的時尚,只有讀聖賢書才能達到大境界、大胸懷、大格局、大成功。這一切都要從知恩、感恩、報恩做起,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起,從蒙以養正的《弟子規》做起。張燕身女士說,誦讀經典、踐行經典是成人、成才的根本。她相信不久的將來,中華文化之經典一定會在全球得以傳承、弘揚、光大,我們的孩子在人格、智慧、責任心方面會有明顯的進步,這些積澱在生命底層養分會涵養氣質、陶冶情操、淨化心靈並形成偉大的人格力量,我們的家庭會因孩子的優秀充滿幸福,我們的社會會因家庭的幸福而和諧昌盛。

儒家文化價值觀現代重塑須要完成相輔相成、四位一體的四大任務:一、提煉:用時代語言進行精妙概括;二、活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三、傳播:自主傳播體系的構建,現代教育、藝術、傳媒等傳播體系的運用;四、挺立:經時濟世,積極有為。

只學孔孟之道的人在當今社會會如何呢

大儒 或許也能開個講座 或許成為國學大師 被一號接見 不過這都幾十年後的事了 還是現實點吧 未來太遠 還是現實點吧

現代人對孔孟之道的看法

提起孔孟之道,就會想到封建禮教吃人,這似乎是一個招人反感的詞彙,我想這是長期誤導的結果。孔孟之道,便有了儒家學說,在就是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沒有儒家學說,那中國的傳統文化我想就單薄了很多。孔孟之道儒家學說到底講的是什麼?我們能人云亦云的去聽去信嗎?我想有一個事實誰都不能否認,那就是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兩次鼎盛時期,貞觀之治和康乾盛世。那時的中國在世界上也算在強國之列吧!國之強文化思想功不可末。那麼今天現代社會還要不要儒家思想呢?換言之,對於先人留下的文化思想結晶我們怎麼繼承發揚?我覺的仁義禮智信不能丟,應大力提倡,只是賦於它更多現代人理解的因素。

看看今天國人的思想狀況,我覺的人們就象木偶,這話聽起來不好聽,我也不想用這詞說自己的同胞。我們的同胞變得麻木,冷漠,對生命的漠視,對他人的輕視。我記得很久之前有報紙報道一個事,在廣州鬧市中心一孕婦遭人凌辱,圍觀二百多人竟無一人站出來阻止!何為義?還有最近披露的山西黑煤窯事件,這種事存在了幾年!報道寫的我簡直沒法看完!太殘忍!太沒人性!也許有人說那是個別現象,不要悲觀,多數還是不這樣的。那不覺的現在人情都很淡嗎?夫妻父子兄弟為了錢反目成仇,訴駁公堂,大打出手的事層出不窮,至親手足沒有了仁愛之心;一單位同事之間互相設防,勾心鬥角,人之間沒有友愛之情;同住一個樓,鄰里卻如同陌路。五六個子女卻不養一個老人,孝道被扔之。這些是我看到聽到的,為了錢,什麼都可以做,沒有了禮儀廉恥,據說中國是娼妓最多的國家,女大學生有的也做這行!最近看到外交部的通告,說是出國的中國人在國外公共場合不要大聲喧譁,不要什麼什麼,以免受到當地的處罰。中國人在國際上的形象很不好,古有禮儀之邦美稱的中國人今天是這個結果!在說信,誠信不欺詐。今天欺親騙友的事也不稀奇,君不見,毒大米毒奶粉毒食品等假貨劣貨時常見報端,為了錢,泯滅了良知道義,在飼料裡添加化學物為的是讓牲畜多長肉,卻不管你人吃了怎樣;人們缺乏責任感,為官者,想的更多的是個人的名利,辦企業的不管環境的汙染與否,只顧自己效益。

我以為在法律之外還要有一個思想道德準則,法律管人的行為,卻管不了人心,中國的傳統文化曾經創造過中華民族的輝煌,我相信它有著經久不衰的能力。現在人無所顧忌,所以啥事都幹,沒有道德良知的約束,所以世風日下,墮落腐朽。我們應找回自己的精神家園。

孔孟之道與當今社會

孔子是儒學的創始人,儒學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自然不能不提他,這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在世界上的驕傲,孔子的部分思想在當今還是有其實際意義的,懂得變通,還是可以拿來用的嗎.主要是因為孔子關於精神境界的思想在今天一樣適用。比如:

按人格境界,把人分為小人、君子和聖人三等;

按心理範疇,把人分為智者、勇者和仁者三類;

歸納為九種境界:

小人之智者(小智),

小人之勇者(小勇),

小人之仁者(小德)。

君子之智者(大智),

君子之勇者(大勇),

君子之仁者(大德)。

聖人之智者(聖智),

聖人之勇者(聖勇),

聖人之仁者(聖德)。

翻開教科書,人們可以瞭解孔子思想的精髓,即: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重在修身。其中,“仁”的內涵十分豐富,以《論語》中“仁者愛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言論可以看出,“仁”是一種高尚的精神道德境界和寶貴的思想情操,也是一種個人對於他人及群體的價值取向,所以,“仁政”成為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政治模式,為政以德,取信於民,勤政愛民,節用恤民,與民共憂,等等,都可以說是施行仁政的最基本的要求;“禮”的中心含義不僅包括“禮品”、“禮儀”等內容,而且更廣泛地指一整套維繫國家、社會正常秩序的禮法制度及其觀念。

毫無疑問,以“仁”、“禮”為中心內容的孔子思想,在中國、世界華人圈裡、甚至全世界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但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中國政府一度號召人們要“破四舊”,“打倒孔夫子”,理由是孔子思想“太封建”、“忠效思想太重”、觀念“太中庸”,等等。“那是一個特殊的由於政治原因而曲解孔子文化的時代。”曲阜市文物局副局長丁晨說,“如何理解其中的精華與糟粕,需要一個民族去思考。”

然而,時至今天,展望中國,人們對孔子思想的重視隨處可見:

中國政府在治理國家的方略中,提倡公正,所謂“政者,正也”;同時,重視仁義,提倡在保持法制精神的前提下,“以德治國”。在中國共產黨提出的“三個代表”的主張中,最終的落點是“群眾的利益”。在此方針指導下,目前,各級各地政府都把廉潔奉公、勤政愛民當成了自己的施政綱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的思想,對於世界各國的施政者都有指導意義。”山東省人事廳辦公室副主任張祝秀說,“無論哪個政權,如果它不公平、不公正,不為群眾的利益考慮,這個政權就不可能保持長久。”

在文化領域,孔子的影響力在2500多年之後,依然深入到人們的心中:在曲阜師範大學、孔子中學、曲阜實驗小學等中國數以千計的大、中、小學校園內,孔子的塑像十分醒目――作為享譽世界的文化聖人、大教育家,孔子在學子們心中的地位仍然無可替代;

除了校園,孔子在整個中國文化界的影響力堪稱無出其右:由中國孔子基金會等單位創辦的《孔子研究》、《孔子與中國》刊物發行遍及世界各地;由國家旅遊局舉辦的國際孔子文化節盛況一年超過一年,包括多位國際知名文化大師、中國政府高官、外國使節在內的貴賓都曾到會參與;以弘揚孔子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有關孔子的各類網站達100多家;孔子故里曲阜“三孔”,已經被列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無以數計的單位、企業把孔子的思想言論,框裱掛牆,作為公民道德建設、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市民素質、企業文化訂方面的教材,供人學習、體會……

在經濟領域,孔子的許多思想被人們廣泛提倡、運用。生產企業講究依靠產品質量打市場,正如孔子所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業要求員工們要不斷學習,才能進步,正如孔子所說......

當今社會還需要孔孟之道嗎

當然需要,我中華乃是禮儀之邦,且他們的仁道正適合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我想問問,孔孟之道對現代的影響!希望大家幫幫忙!謝謝!

軟件不成熟,禁止在此發類似的帖子。。。。。。

川,20分別浪費了,給我吧,換個地方問,這裡都是專業人士,這個問題不對口,我們大部分都不會,呵呵

相關問題答案
孔孟之道在當代的意義?
長征精神在當代的意義?
傳統節日對當代的意義?
楊字在古代的意思?
活在當下的意思是什麼?
妻子邑人在古代的意思?
伯在古代的意思?
無出在古代的意思?
哭在古代的意思是什麼?
自在古代的意思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