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教青春期的孩子?

General 更新 2024-06-05

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該如何管教

開始就該與孩子做朋友,以防代溝的產生。否則,孩子到了青春期後叛逆心較重,家長的釘威性動搖,難以做好引導。

怎麼管教青春期男孩

孩子叛逆,家長要先自省   教育孩子的一個原則是,不要只緊盯著孩子的問題,而是要尋找並理解問題背後的原因。

不過,在通過電話採訪張琳的時候,我感覺她明顯違背了這個原則,她為兒子的問題而焦慮,卻沒有去關注問題背後的原因。   我問張琳:“你覺得兒子抽菸喝酒打牌和上網這些行為很糟糕嗎?”   “是很糟糕,我很擔心。”她說。   “你很希望他改掉這些行為?”我問。   “是的,我對他說過,他應該把精力放到學習上去。”她說。但是,她兒子在年級已經名列前茅了,而且成績一貫還非常穩定。這種情況下,她如果對兒子說,希望你放棄那些行為,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上去,顯然不會有說服力。   我繼續問她,是否想過,她兒子已進入青春期了,而青春期的孩子會和以前有一個非常大的改變的。她回答說,她知道兒子進入青春期了,但不明白我說的改變是什麼。   “叛逆!”我用很堅決的語氣對她說。   接下來,我向她解釋,叛逆是青春期最大的特點。不過,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叛逆,並非是一定要和父母對著幹,而是為了嘗試自己的力量,試著自己為自己的事情做主。他們不願意繼續做“乖孩子”,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仍然頻頻向孩子發號施令,期望孩子按照他們設計的“正確路線”發展,那麼孩子會用叛逆行為來向父母說“不”。   “叛逆期的孩子彷彿故意和父母過不去,他們這樣做,主要是為了給自己爭取獨立空間。”我對她說,“如果父母尊重他們,一開始就給了他們獨立的空間,那麼他們的叛逆行為會大大減少。”   抽菸喝酒是最典型的、最常見的叛逆行為,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做父母的不要急著去譴責孩子,甚至強迫孩子改變,因為那常常會激發孩子更強烈的叛逆心,從而更頻繁地抽菸喝酒。相反,做父母的應該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對孩子的干涉太多了,或者自己對孩子的某些方式不對。

言行不重要,重要的是感受   聽我說了這些道理後,張琳想了想,給兒子的叛逆行為找了一個答案:爺爺奶奶太嘮叨了。   她說,暑假期間,她接兒子到廣州待了一個多月。臨走的時候,孩子求爸爸媽媽讓他留下來,因為爺爺奶奶整天對著他嘮叨,讓他煩透了。   “我們勸他說,爺爺奶奶嘮叨也是為了你好,你要聽話。”張琳說,“當時他立即就沉默了下來,一聲不吭了。”   “他當然要沉默,因為他覺得,你們根本不理解他,他說什麼都是白說,那就不如不說。”我向她解釋,“他會覺得,好孤獨啊,為什麼所有的親人都不能理解我的痛苦呢?”   這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最典型的錯誤的溝通方式了。孩子不僅是在描述一件事情“爺爺奶奶整天對著他嘮叨”,更是在表達他的感受“煩透了”,但做父母的只對這件事情給予了迴應,卻根本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   既然正常的說發揮不了作用,那麼孩子只好用驚人的語言來表達不滿,這就是他為什麼對父母說對爺爺奶奶“動了殺心”。其實,他使用這種語言,只是為了讓父母明白,爺爺奶奶的嘮叨讓他多麼難受,他多麼想擺脫。   兒子的這種驚人之語嚇壞了張琳,但她仍然沒有考慮兒子的感受,而是立即給兒子貼了一個標籤:道德糟糕。她兒子當然會感受到媽媽的這種評判,從而會覺得更加孤獨,更加得不到理解,於是也會變得更叛逆。   聽完我的分析,張琳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若有所思地說:“的確,我沒有考慮過兒子的感受……我現在明白了,那我是不是要立即把兒子接過來,不讓他繼續跟著爺爺奶奶?”   “不要急著做決定。”我強調說,“更重要的是先理解你兒子的感受。他覺得爺爺奶奶太嘮叨了,如果嘮叨這一點改變了,他這個要求相應也會放棄。”

家長應該先學會聆聽和感同身受   很多時候,我們向別人倒苦水時,其實只是想找個人說說話,並不是去......

青春期的男孩子應該怎麼管教

青春期的男孩子逆反心理很強,你要順著他來引導,而不要去壓制。另外,對他的逆反應該視為正常,不要視作大逆不道,只要他沒有原則性的錯誤。

青春期孩子怎樣管教?

青春期的孩子希望得到認可,所以當他做得好的時候可以好好的表揚,但做錯的時候也一定要指出,由於青春期特有的敏感所以指出錯誤的時候可以語氣緩和一些,先問問為什麼會這樣然後再告訴他正確的做法,青春期的孩子大多都有些叛逆,有些事情最好跟他好好的溝通問問他是否願意,如果孩子不情願的做了一件事可能會出現反作用,如果一件事必須要由他來完成但他不肯可以先問問他為什麼不肯,再跟他解釋為什麼一定要他來,青春期的孩子心靈多敏感細膩易受傷害,但也不完全要放縱,畢竟青春期是孩子一個人格完全長成的過程,所以要多費些心力,祝您生活愉快( ´ ▽ ` )ノ

求教,青春期的孩子如何管教

孩子處在叛逆期,表現出不聽話是很正常的,一方面叛逆期的孩子,會對家長的命令表現出很反感。儘量和孩子用商量的口吻說話。

另一方面要思考一下家長的要求是否合理,對於不願意做的不要強迫孩子去做,如果別人強迫你做不願意的事情,你也會表現出不聽話的。

孩子青春期如何教育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也是一個團隊,父親應該是這個團隊的"首席執行官",是家庭的領袖,同時,也是為孩子的青春期成長"擎大旗"的"領旗手"。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關注社會和自己的理想,常常對媽媽的嘮叨非常反感,父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爸爸應該儘早成為孩子信賴的靠山。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父親們越來越忙碌,在有些家庭中,養育孩子成了母親的"專利",所以,許多孩子完全在"女性環境"中長大。當孩子跨入青春期,母親難於招架,父親才不得不被動"出場",因而,有的父親就扮演著"打人機器"和"消防隊"的角色,是不是這樣就太晚了?也不太光彩了呢?

有一位父親,他起早貪黑地工作,女兒很少見到他。作為補償,他時常給女兒一些零花錢。但使父親迷惑不解的是,女兒的學習成績日益下降,當中考來臨時,女兒還沉迷於電子遊戲和課外書,結果中考落榜。女孩終於對心理醫生說出壓在心底的話:"我撞見爸爸與別的女人搞婚外戀,我預感父母遲早要分手,我是沒人要的孩子。我想要一個隨身聽學外語,可爸爸答應了也沒有給我買。他不會供我上高中、上大學,我讀書又有什麼用?"

缺少父愛的孩子,在青春期容易產生心理障礙:一是情緒不穩定,容易憂鬱、恐懼、緊張、焦慮;二是自卑心理嚴重,安全感很差,膽小怯懦;三是與其母親的關係容易緊張,甚至對母親產生反感或敵意;四是意志薄弱,動手能力也較差,做事缺乏堅強的毅力。這些事實告訴我們,在孩子的教育中,父親和母親的角色作用是不可能互相替代的。母親的作用是:精心的教養,周到的照料,溫柔的撫慰,耐心的誘導;父親的榜樣作用則是:堅定的意志,勇敢的行動,忍耐的力量,勤奮的探索。

不管親子關係如何,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幾乎無處不在,脾氣秉性、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為人處事、心理狀態等,在孩子身上總會找到父親的影子。這是因為,父親應該是孩子面前的一個偶像、火種、夥伴,或者說是孩子窺視複雜社會,直覺芸芸眾生,觀察萬千世界,憧憬自己未來的一個觀察窗、望遠鏡、顯微鏡,一個數字化生存的榜樣、新信息與新觀念的存貯器。如果父親這個首席執行官不合格,孩子的成長便缺少必要的"精神鈣質"。

例如,乒乓球世界冠軍孔令輝認為,父親是除教練之外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這位父親從小培養兒子打球的興趣,剛滿16歲的孔令輝被選入國家隊,父親給他寫信說:"要實現自己的冠軍夢,還必須抓緊時間鍛鍊技藝。"當奶奶病重去世時,孔令輝正在備戰2000年的世乒賽,是父親決定:先別告訴他。父親能夠給孩子自信心和堅強的意志,父親是發現孩子潛能的伯樂,也是為孩子架設通向成功橋樑的能工巧匠。

但有的孩子因為與父親比較疏遠,就不瞭解父親的職業和工作態度,甚至將父親看做家庭的"局外人",也就不可能接受父親的教育。在有的家庭中,孩子看到的父親就是吸菸、酗酒、打麻將,或是毆打妻子和孩子等等,而不知父親如何為家庭、社會做貢獻。父親是家庭的主心骨,應該有權威。可以說,一位有人格魅力的父親,多半是會"征服"孩子的。

我國著名教育家黃炎培先生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有"金的人格,鐵的紀律"。所以,父親不僅是孩子物質生活的保障,也是社會規則的代言人,是孩子健全人格的雕塑家。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孫敬修說過:孩子的耳朵是錄音機,孩子的眼睛......

如何管教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管教?呵呵,你從根本上就錯的離譜~~對青春期的孩子,你越是強壓,他就越叛逆~~~

如何管教青少年的孩子

青少年沒有敏感,而是叛逆,管教不再適合這麼大的孩子了。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瞭解他的想法,儘量引導他認識到問題。

對於叛逆的孩子怎樣管教?

說孩子叛逆,不如說是孩子的逆反心理的問題。在科學的教育方法裡,這種心理在每個孩子身上都會有,每個家長也都曾經歷過的。這時候說教基本上起不了什麼作用,而你的說教力度可以讓其產生相應的逆反也就是叛逆的強度。建議多蒐集點有關這方面的書籍資料,合理的科學的對待這些事,不能太急躁也不能不管,孩子做對一件事的時候要及時表揚、對孩子給予生活一些合理的建議時要給予贊同、要給孩子屬於自己的空間,父母管教的多了,孩子滿腦子全是那些語言和口氣,讓他們不能正確對待每一件事物,從而產生孩子多種不良因素等。對孩子無理的取鬧和叛逆時我們試著要及時迴避他們的這種不良情緒。在孩子心理上一切事物全是平等的釘你不能光站在成人的立場上對待孩子,孩子追求的完善、完美、完整、公平、幸福和自由。孩子生來帶有的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心理,內心和思想就像白紙一樣什麼都沒有,是靠環境影響的。這時候你說的天大的道理,孩子根本理解不到,就是一個煩和討厭,多數是用眼睛看事物的……

青春期女孩如何管教

每個孩子都會有叛逆的時候。我個人覺得孩子要在一個比較健康的環境長大。不管做父母的有多累,多忙,都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孩子更多的時候不需要物質上的補償,而是心靈上的慰藉,做家長只要多關注一下孩子的喜怒哀樂,給足孩子適當的空間。多跟孩子交流,在交流中給孩子傳授一些必要的生活的價值觀。女孩子特別要教導明辨是非,善惡真假。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管教青春期的孩子?
如何認識青春期的煩惱?
如何引導叛逆期的孩子?
如何度過青春期論文?
如何輔導六年級的孩子?
怎麼管教不聽話的孩子?
如何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如何處理不回家的孩子?
如何教育愛哭的孩子?
如何增加做春夢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