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曰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6-06

肅曰:“先生真神人也!何以……這段話什麼意思

魯肅說:“先生真是神了,怎麼會知道今日會有這麼大的霧?”諸葛亮說:“作將軍的不通天文,不識地利,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就是庸才。我在三天前就已算出今天有大霧,因此才敢定三天的限期,周瑜要我十日做好十萬去箭,是因為知道無論是工匠材料十天之內都不可能完成,到時他就可以怪罪於我,這分明是想殺我。我的命就看天了,周瑜豈能害我!”魯肅聽了非常佩服。

這是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肅曰;何以公道斬之什麼意思

魯肅說:“用什麼公正的道理來殺他呢?”

公道,公正的道理。

關於魯肅

魯肅早年袁術聞其名,請為東城長,魯肅看袁術定不能成就霸業,便經周瑜的推薦,成為孫權的參謀,很早就為孫權謀劃了成就帝業的戰略計劃,深受孫權器重。赤壁戰前,魯肅在聯合劉備、勸說孫權抗曹等方面都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並在之後協助周瑜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赤壁戰後,魯肅從大局考慮,又勸說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繼續鞏固孫劉聯盟。周瑜去世後,魯肅接任他的位置,負責處理荊州事務。

編輯本段簡介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臨淮東城(今安徽省定遠縣永康)人。東漢建寧五年(172 年)出生於一士族家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他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東漢末年,他眼見朝廷昏庸,官吏腐敗,社會動盪,常召集鄉里青少年練兵習武。他還仗義疏財,深得鄉人敬慕。當時,舒人周瑜為居巢(今巢湖)長,因缺糧向魯肅求助,魯肅將一倉3000 斛糧食慷慨贈給周瑜。從此,二人結為好友,共謀大事。建安二年(197年),魯肅率領部屬百餘人隨周瑜到江南投奔孫權。孫權甚喜,請教天下大計。魯肅說:“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唯有鼎立江東,以觀天下。”建安十三年,曹操率20 萬大軍南下。孫權部下多懼曹軍勢力,是降是和,大家意見紛紛,莫衷一是;而魯肅與周瑜力排眾議,堅決主戰。魯肅私下勸孫權說:“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投降曹操,仍可謀得一官半職,你若投降可就沒有安身之地了。”孫權醒悟,決心抗曹。接著魯肅與周瑜又建議孫權聯合劉備,共抗曹操。結果,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於赤壁,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   赤壁大戰後,魯肅被任命為贊軍校尉。周瑜逝世後,孫權採納周瑜生前建議,令魯肅代周瑜職務領兵4000 人,因魯肅治軍有方,軍隊很快發展到萬餘人。孫權根據當時政治軍事形勢需要,又任命魯肅為漢昌太守,授偏將軍;魯肅隨從孫權破皖城後,又被授為橫江將軍。   魯肅是繼周瑜之後吳國最重要的名臣名將,建安二十二年去世,年僅46 歲。 魯肅

魯肅像

編輯本段史籍記載

《三國志·吳書·魯肅傳》及裴松之注 魯肅字子敬,臨淮東城人也。生而失父,與祖母居。家富於財,性好施與,爾時天下已亂,肅不治家事,大散財貨,摽賣田地,以賑窮弊結士為務,甚得鄉邑歡心。周瑜為居巢長,將數百人故過候肅,並求資糧。肅家有兩囷米,各三千斛。肅乃指一囷與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親結,定僑、札之分。袁術聞其名,就署東城長。肅見術無綱紀,不足與立事,乃攜老弱將輕俠少年百餘人,南到居巢就瑜。瑜之東渡,因與同行,①留家曲阿。會祖母亡,還葬東城。   ①《吳書》曰:肅體貌魁奇,少有壯節,好為奇計。天下將亂,乃學擊劍騎射,招聚少年,給其衣食,往來南山中射獵,陰相部勒,講武習兵。父老鹹曰:“魯氏世衰,乃生此狂兒!”後雄傑並起,中州擾亂,肅乃命其屬曰:“中國失綱,寇賊橫暴,淮、泗間非遺種之地,吾聞江東沃野萬里,民富兵強,可以避害,寧肯相隨俱至樂土,以觀時變乎?”其屬皆從命。乃使細弱在前,強壯在後,男女三百餘人行。州追騎至,肅等徐行,勒兵持滿,謂之曰:“卿等丈夫,當解大數。今日天下兵亂,有功弗賞,不追無罰,何為相逼乎?”又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貫。騎既嘉肅言,且度不能制,乃相率還。肅渡江往見策,策亦雅奇之。   劉子揚與肅友善,遺肅書,曰:“方今天下豪傑並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急還迎老母,無事滯於東城。近鄭寶者,今在巢湖,擁眾萬餘,處地肥饒,廬江間人多依就之,況吾徒乎?觀其形勢,又可博集,時不可失,足下速之。”肅答然其計。葬畢還曲阿,欲北行。會瑜已徙肅母到吳,肅具以狀語瑜。時孫策已薨,權尚住吳,瑜謂肅曰:“昔馬援答光......

肅曰:“何以公道斬之?”和 我命繫於天,公瑾焉能害我哉!什麼意思

肅曰:“何以公道斬之?”:魯肅說:“用什麼樣的公道殺他呢?”

我命唬於天,公瑾焉能害我哉!:我的命是上天賜予的,周公瑾怎麼能害我呢。

聽教是什麼意思

聽受教言

百科釋義

《三國演義》第四六回:“肅曰:‘連日措辦軍務,有失聽教。’”《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秦王復跪請曰:‘先生是何言也!寡人慕先生大才,故屏去左右,專意聽教。事凡可言者,上及太后,下及大臣,願先生盡言無隱。’

持戟挺槊什麼意思

橫槊賦詩

[héng shuò fù shī]

[解釋] 槊:長矛;賦:吟。橫著長矛而賦詩。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邁氣概。

[出自] 宋·蘇軾《前赤壁賦》:“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相關問題答案
肅曰什麼意思?
肅殺的肅是什麼意思?
論語中子曰什麼意思?
手肅是什麼意思?
肅殺是什麼意思?
嚴肅鄭重是什麼意思?
兔曰衝雞什麼意思?
曰歷中入梅是什麼意思?
曰臺甫是什麼意思?
子曰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