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開鑿的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4-05-23

開鑿大運河 重要意義是什麼?

重要意義

一是便利了南北交通,發展了沿岸的經濟,湧現出一大批的繁榮城市,例如揚州.

二是加強了中央政府對江南的控制,有利於國家的穩定.南方有事,即可立即派兵平服,北方有事,也可從江南調兵.

三是促進了全國的經濟聯繫,南方的產品與被北方的產品都可以便利的交往

四是對明清朝的北方局勢起不可忽視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北方的氣候一直不太好,旱澇頻繁,南方的糧食經大運河,救濟北方,直接保證了北方的穩定

隋朝大運河的開通意義

第一、溝通了中國大地的東西南北,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會貫通和大一統。

第二、一下子誕生了幾十座沿河的繁榮城市。先有河,後有城鎮,後者因河而生,因河而旺.

第三、隋代大運河造就了揚州(含杭州)、西安(含洛陽、開封)、北京(含天津)這樣三個城市點,與南方經濟中心紹興遙相呼應。揚州是大運河的起點,西安是中點,北京是終點。大運河把這三點造就成了規模宏大的在中國歷史上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儲市,或是首都,或是經濟大城市,成為全國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影響既深且遠。

第四、把中原文化帶到了北方,帶到了南方,也把北方草原遊牧文化、南方魚米桑茶水鄉文化帶到了中原,實現了中華文化的多元化、互補化和共繁化。

第五、幾大水系的串通促進了民族之間的融和與交流以及中外的國際交流。

第六、隋煬帝大運河迎來了唐代的開元之治,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礎。

巴拿馬運河開鑿的實際意義

巴拿馬運河位於巴拿馬共和國中部,是溝通大西洋與太平洋的重要航運水道,它的開通大大縮短了兩洋之間的航程,與蘇伊士運河同樣具有世界戰略意義。

巴拿馬運河全長81.3公里,寬152―304米。早在1826年,就曾有人提出開鑿巴拿馬運河的設想。1881年,法國運河公司首先獲得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權,但由於自然條件惡劣,工丹於1889年被迫中斷。1903年,美國通過不平等的海―布諾―瓦里亞條約,取得了單獨開鑿和永久使用佔領並控制巴拿馬運河和運河區的權利。1904年開始動工。19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1977年美國與巴拿馬簽署歸還運河主權協議。1999年底運河迴歸巴拿馬。

巴拿馬運河是19世紀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它是船閘式運河,有船閘6座,可通過4萬至5萬噸的海輪。船隻通過時,需經三級船閘逐級提高或降低水位,方能從一個水面進入另一個水面,如此壯觀景象,是巴拿馬運河獨有的。

巴拿馬運河極大地促進了世界海運業的發展。目前,佔全球貿易運輸量5%的貨物通過該運河被送往世界各地。據巴方有關人士說,巴拿馬運河的使用情況已經達到了容量的94%,並將在3年內達到飽和。面對日益繁忙的世界海運,有近百年曆史的巴拿馬運河已不堪重負,擴建可以說是早晚之事

大運河的開鑿有什麼作用

隋運河以洛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分為永濟渠、通濟渠、山陽瀆(邗溝)、江南河四段。接五大水系黃河,長江,海河,淮河,錢塘江,是世界上最雄偉的工程之一。運河長度,世界首屈一指,河道水深、寬度、通航能力--是最大的。運河開通,“商旅往返,船乘不絕”。唐皮日休曰:“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皮子文藪·汴河銘》)。《汴河懷古》(皮日休)雲:“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大運河如同長城,飲譽世界,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運河的開通,促進了城市發展,江都、餘杭、涿郡等迅速繁榮;維護了國家統一,促進了中央集權穩定。

隋朝大運河的開鑿有什麼重大意義

1.加強南北交通和交流,鞏固中央政府對全國的統治。

2.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經濟建設。

3.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

4.方便南糧北運。

隋朝大運河的開通有何重大歷史意義?

大運河通航以後,不僅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繫的紐帶,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運河的通航還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發展,它還宛如一條綵帶,沿岸城鎮猶如綵帶上鑲嵌的一顆顆明珠。此後,歷代王朝對運河不斷疏浚和改造,使它持續發揮著貫通南北動脈的作用。

相關問題答案
隋朝大運河開鑿的意義?
大運河開鑿的意義?
團會開展的意義?
江南地區開發的意義?
經濟特區開放的意義?
簡大學生軍訓的意義?
大學生獻血的意義?
員工培訓與開發的意義?
時來運轉植物的意義?
交通運輸建設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