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冰泉為什麼降價?

General 更新 2024-05-28

恆大冰泉為什麼突然降價一半?

個人覺得農夫山泉就行 恆大廣告還先供國人

恆大冰泉為什麼降價

個人覺得農夫山泉就行 恆大廣告還先供國人

恆大冰泉真的多嗎?為什麼降價了?

沒人買

如何看待恆大冰泉本次降價

三年前高調進軍高端礦泉水市場的恆大冰泉,如今開始轉變畫風,打起“親民牌”。8月12日,恆大冰泉宣佈下調價格,主打產品500ml裝由最初上市時的5元/瓶調價為2元/瓶,350ml、1.25L、4L產品全國零售價也分別調整為2元、4元和10元。

目前,國內高端水品牌卻大部分都處於虧損狀態,高端飲用水行業自身還比較弱小,盈利能力比較低。國內高端水品牌年銷售額超過10億的鳳毛麟角,而中低端水超過50億級別就有好幾個,甚至達到百億級別的也有。

可以說,目前國內水市場,對高端水消費的意識、追求還沒有達到,仍需要時間,等待消費升級,如同飲料市場經過多年發展,終於從以前的2元價格帶普及後,跨越了3元價格帶、又跨越了4元價格帶,但是這中間經歷了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完成了這個升級!

因此,就目前而言,銷量與價格是難以同時魚與熊掌同得,最實際的還是先在主流價格市場進行破局,在市場上取得一定分量、業績,形成自己的品牌佔位,未來再在高端市場進行發展、佈局!

為什麼你們都不買恆大冰泉,都已經從4塊降價到2塊5了,那麼便宜,而且對身體好處那麼多,為什麼你們還

因為是韓國棒子代言的,並且把其中的關於長白山的一段給掐了。而長白山韓國棒子認為是韓國的,所以堅決抵制恆大這種賣國行為!!!他的水貴是因為給了棒子高額代言費。

為什麼恆大冰泉賣那麼貴?

之前賣的貴 是因為是鹼性水

但自從降價了之後 就不是鹼性水了

現在只有依雲 是唯一的 鹼性水了

恆大冰泉為什麼價格這麼貴,賣得出去嗎

不是兩塊錢麼

兩年半鉅虧近40億 恆大冰泉為什麼做不起來

但是這個出身豪門的產品,並沒有取得預想中的輝煌,2014年目標100億,實際銷售10億(9.68億),而2013、2014、2015年1-5月累計虧損達40億。一場具備了足夠資金火力、產品力和傳播火力的大手筆產品運作,最終卻交出了一年虧損23.7億、累積虧損40億的鉅虧成績,為什麼?表面上看是恆大策略失誤,而深層問題是恆大遭遇“跨界困境”(從地產跨界至快消)!跨界困境是商業常見的一個問題!隨著企業發展,業務會擴張至新領域,但是兩個領域往往在商業運作上會有所區別,從產業特點到營銷打法、乃至於適應的團隊都有所區別!跨界成功,並非不可能,但前提是要掌握新領域的運作規律!如果掌握了新領域運作規律、能嫻熟運作,跨界有成功可能,企業商業帝國版圖進一步擴大;而如果企業相反,沒有掌握新領域規律,且帶著過去成功的過度自信,輕視新領域,往往會遭遇重大挫折!

恆大冰泉被稱“已死”它究竟燒了多少錢

恆大冰泉,這一曾經被譽為中國快消品行業的“鯰魚”商品,正失去其往日耀眼光芒。

5月下旬,一則題為“恆大冰泉已死,大躍進之痛”的稿件在各種媒體渠道中流轉。該文章用近乎絕決的口吻,宣判了恆大冰泉的“死刑”,也讓公眾對恆大冰泉乃至恆大多元化的視野進一步聚焦。

實際上,恆大多元化之路並不平坦。今年3月,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2014業績報告會上公開回應,稱恆大冰泉業務去年虧損超過23億元,之後市場上又曝出其渠道整合面臨經銷商對抗的現象。

除卻礦泉水之外,恆大涉足的多元化業務還包括糧油、乳業、新能源、文化、健康等等,由此成立的事業集團、公司和部門都由恆大集團全資持有,這些新事業多數也呈高開低走之勢,有的還悄無聲息地夭折。

這一現實狀況,與許家印的期待南轅北轍。在恆大內部,多元化被授予宏大的意義,許家印曾在內部講話裡描述,多元發展是恆大第七個‘三年計劃’(注:2015年到2017年)的重大主題,恆大要參照通用、三星這樣的企業來發展:“多元化是500強企業普遍採用的發展戰略,……是企業壯大規模和超常規超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

來自恆大集團內部的信息顯示,在經歷了大約一年半的喧囂與波折之後,恆大的多元化走向低調。其留下的各種或明或暗的橋段和故事,已成中國房地產業乃至企業界或可借鑑的典例——習慣了高姿態的地產巨企,又是否真能在其它領域順利強勢?

失去夏天的恆大冰泉

2015年5月,當中國進入夏天,恆大礦泉水集團重回銷售的旺季。在營銷市場上,恆大冰泉依然賣力,贊助大學生足球賽,冠名歌舞巡演,宣傳“一瓶一碼”……,但是,這種大肆宣傳的風頭已不可與其剛投放市場時相比。

此前一年的5月,恆大冰泉一度被看做中國快消業的“鯰魚”,其母體是目前被福布斯列為世界第500強,總資產4745億,主業為房地產開發的恆大集團(3333.HK)。不過,進入去年夏天后的恆大礦泉水遇到了地產人未曾面臨的各種麻煩——生產線升級停滯,銷售價格失控,渠道競爭遭遇劇烈反擊,等等。

恆大冰泉,是恆大多元化的縮影。根據多位知情人士對騰訊財經《稜鏡》的回顧,恆大內部正式的多元化戰略動員,是從去年年中開始。集團內部刊物引述許家印的多元化思路,恆大內部時不時進行的員工學習許家印主席講話討論會,也出現了多元化的課程。

許家印躊躇滿志:“多元發展絕對不是我們的權宜之計,而是具有長遠性、全局性、根本性的發展大戰略。我們要進入的新產業新項目,將來的年銷售額也要達到幾百億上千億的規模。只有這樣,我們的多元化才有意義,才能達到戰略發展的真正目的。”

廣州知名房地產專家、寒桐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韓世同對《稜鏡》說,恆大已不是第一次走多元化之路,在大概10年之前,許家印就曾試圖進軍鋼鐵和物流等產業。他說,當恆大順利在香港上市,在足球領域又取得建樹以後,這次多元化,算是許家印的捲土重來。

在2013年7月,恆大成立了礦泉水公司。之後的兩個月,恆大在長白山走馬圈地,並在2013年11月的亞冠賽場上開始運作恆大冰泉的營銷。知情人士表示,由於並無既有的快消部門,當時恆大地產的部分員工被臨時調動到礦泉水業務上。

在去年初,恆大涉足多元化的早期對外宣傳,主要以恆大冰泉為主。當時的商業評論界多認為,市場風險小、現金流好的行業是恆大多元化的方向,因為快消行業比地產具有更大的盈利空間。一位匿名地產分析師對《稜鏡》表示,恆大的樓盤多數是郊區大盤,雖然開發能力強,銷售面積大,但獲利並不算高,於是通過多元化發展,或可拓寬融資渠道,解決現金流的問題

如同足球領域投入的姿態,恆大礦泉水業務......

恆大拋售恆大冰泉 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恆大冰泉註冊資本5億元,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1-5月,恆大冰泉營業收入分別為3480.22萬元、9.68億元和2.84億元,淨利潤分別為-5.52億元、-28.39億元和-5.55億元。這意味著,恆大冰泉2013年底誕生至去年上半年,兩年左右時間虧損了39.46億元。

所以拋售是因為虧得太厲害了。

相關問題答案
恆大冰泉為什麼降價?
帕薩特為什麼降價?
新款凱越為什麼降價那麼厲害 ?
大夏天為什麼會下冰雹?
最大的書為什麼加引號?
特惠大床房為什麼便宜?
大時代為什麼被禁?
大鍋飯為什麼會餓死人?
大戰神為什麼進不去?
隆萬大改革為什麼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