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教小孩子騎自行車?

General 更新 2024-06-07

如何教孩子學會騎自行車

這是我以前寫的一個帖子:

經常看見為人父母者滿頭大汗地追著初學騎車的孩子,又是給扶車子,又是大呼小叫地發號施令,自己累個半死不說,孩子緊張得腿肚子發顫,小臉煞白,還未必領情!

以本人教自己家孩子和鄰居孩子的經驗,根本不必這麼費力!一把扳手,找一個斜坡,大人不必跑一步路,孩子“從零開始”,3個小時內必定能夠自己騎著車滿世界跑,而且摔跤的可能很小!

辦法很簡單:

1. 初學騎自行車,最難的就是如何把握平衡。所以孩子學會“騎上車、不倒下”,就算成功了一大半!用一把扳手(要比較扁的才行),把自行車的兩個腳蹬子卸掉(要注意螺紋的方向---2個腳蹬子的螺紋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車後面兩側有防止摔倒的小輪子的話,也一併去掉,必須用只有兩個輪子的自行車。把座位放低,讓孩子雙腳能自然落地。褲腿口最好用橡皮筋或繩子捆起來,以防被去掉了腳蹬子的空杆子勾住。選一塊平地,孩子坐在座位上,每次起步時雙腳使勁在地上蹬幾下,車子一走起來就擡起腿來,儘量延長滑行時間,儘可福走直線,領悟平衡的技巧。由於車座放低了,又是靠雙腳蹬地滑行,速度比較慢,即便車子要倒下,孩子通常也可以很容易地雙腳蹬地或點地、停下,根本用不著大人扶著。而且大人越是扶著,孩子越緊張,越難找到平衡的感覺。

2. 孩子一旦學會滑行相當長的時間雙腳不落地,基本能走直線了,就可以鼓勵孩子學習拐彎、調頭和曲線滑行,學會把握方向,並學會按大人的口令隨時停車 ----- 新學騎車的人往往在關鍵時刻驚慌失措,忘了使用剎車!從安全起見,“剎車”與“騎車”其實同樣重要。

3. 孩子在平地上對平衡、把握方向和剎車都比較熟練了,就可以練“下坡滑行”了,以大幅度增加滑行距離。找一個較緩的斜坡,讓孩子推車上坡,從高處往下滑行,從短距離開始,逐步增加在斜坡上起步的高度和下坡滑行距離。這樣滑行多次後,要求孩子下滑時學習使用剎車來減速、停車,教會他注意下坡時只用後剎車、而不用能前剎車等安全知識。此時孩子已經很有信心了,興趣也大為提高,大人只要給注意著周圍的往來車輛、負責安全,再稍稍給孩子指點一二就行了。

4. 當孩子可以滑行幾十米遠,能比較自如地把握方向,並隨時能按照大人突如其來的口令停車,這孩子就基本過關了。此時把兩個腳蹬子重新裝上(但座墊還是保持較低的位置,以求安全),告訴孩子擡高一個腳蹬,起步時猛踩高的那個腳蹬,同時另一隻腳使勁蹬地。練上幾次這樣的起步,孩子就能蹬上自行車走了!您也就大功告成了!

以本人的經驗,用這個辦法教孩子騎車,安全、輕鬆、簡單、省時省事,大人一步也不用跑,而且一般兩個小時左右就大功告成,沒有超過3個小時的!

用我的招兒教會了孩子騎車,別忘了給老夫寄瓶酒來!

如何正確教孩子學會騎自行車

先讓他在後座划著走,讓後讓他在後座慢慢的用腳踏能保持平衡就到主座上騎

怎麼教孩子學騎自行車

女兒已經五歲了,送她上幼兒園的路上,經常會看見別的小朋友由家長帶領,騎著自行車去上學。女兒一直吵著要我買輛漂亮的兒童自行車給她,她也要騎著自行車上幼兒園。我總擔心女兒太小,怕騎車不大安全,最關鍵是每天要搬著自行車上下樓很不方便,因此遲遲不願意答應。

女兒很聰明,用寫好字、做完數學題的方式和我軟磨硬泡,讓我把買輛兒童自行車作為獎勵。我和老婆一商量,這也是個好主意,就答應了她的要求,女兒高興極了。

星期天,我把車子擡下樓,推著車子教她如何騎。我想鍛鍊一下女兒獨立學車的能力。於是,我簡單地告訴了女兒騎車的要領:滑車、蹬車、上車、剎車,並親自做示範,然後便對女兒說:“你自己慢慢地適應就會了。”

女兒推著車往前走,一下子就失去了平衡,幸好車子後面安裝了兩個便於學車的保護輪,她騎上去雖然一歪一扭的,但是不至於摔倒。女兒想讓我在後面幫她推,但我想鍛鍊她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故意在旁邊看報紙。

在學車的過程中,女兒摔了好幾次,都是因為騎得太快,摔倒在地上,雖然沒有受傷,但她可憐巴巴地用眼睛看著我,她怎麼也想不到我這個父親是如此“殘酷”,其實我也很心疼……

可是並沒有多長的時間,女兒就能把自行車騎到我的面前了,儘管她騎車的樣兒還很難看,還是歪歪扭扭的,但我的心裡不禁有一陣驚喜。原想女兒沒有個三五天是學不會的,想不到女兒這麼快就騎得很好了。我說:“哇,你真棒,沒有爸爸的幫助,你也學會騎自行車了。”女兒自豪地說:“我明天就可以騎著自行車去幼兒園了。”

聽了女兒的話,我甚感欣慰,因為我給了她一次自我鍛鍊的機會,這讓她明白了自己的事情就該自己做,這對她今後學會獨立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教孩子學騎自行車 教孩子騎自行車教程

我小時候學騎自行車煉掏檔,摔了好多回,前年教女兒騎車也沒看她費事,三十分鐘就會了,我還有點奇怪,後來才反應過來,她腳能直接夠著地。

如何教小朋友騎自行車

騎乘姿勢

自行車是一種人力車,它的行進速度除了車子本身性能的影響因素外,人的體能也是另一主要決定自行車行駛速度的要素。然而騎自行車真的只要體力好就可以騎得快嗎?也許一個體能好的騎士可能會騎輸一個體能比他稍差的人,發生此種狀況有一種可能就是騎乘姿勢的問題。任何運動中姿勢都是運動表現好壞的主要因素,在自行車運動中,沒有正確的騎乘姿勢,就幾乎不可能會有太好的成績。以下就自行車騎乘姿勢的調整作逐一的介紹。

一、坐墊高度

坐墊的高度影響著腳部踩踏的伸展程度,高度太低的坐墊高,使得踩踏迴轉時腿部肌肉無法得到充份的伸展,因而無法作有力的踩踏,容易造成腿部疲累。如果坐墊高度過高,則同樣會減低踩踏的施力,同時由於踩踏時肌肉過度伸展,還容易造成腿部抽筋甚而造成運動傷害。以下公式可作為決定坐墊高度的參考:

跨下長×0.885=大齒盤中軸至坐墊上緣的長度(沿立管測量)

以公式算出來的坐墊高,因個人的踩踏習慣不同,可作些微的高低調整,大約可上下調整一公分的差距。

二、坐墊前後位置

騎乘自行車運動時除了雙腿向下伸展的幅度外,還有一個影響踩踏施力的重要因素就是踩踏時雙腳前伸的幅度。坐墊位置偏後會造成腳部過度往前蹬踏使得踩踏迴轉順暢度變差且力量減弱,若是坐墊位置過於偏前,則會造成大腿無法自然向前伸展而減低踩踏效率。決定坐墊前後的方法是,坐上坐墊,腳掌踏在踏板上,踏板轉至曲柄與地面水平,將腳姆趾根部的關節骨調整於踏板軸上方,此時從側面看膝蓋前緣向下的垂直線應該與踏板軸呈一直線,此時您的臀部與腳部處於最佳的相關位置踩踏最有效率,反之若是膝蓋偏後則將坐墊向前調整,膝蓋偏前則將坐墊向後調整。

三、把手與坐墊高低差

一般人常會直覺的認為騎車彎腰駝背會腰痠背痛騎得更累,可是偏偏每個選手都是彎腰駝背的騎車,難道他們都不會腰痠背痛嗎?顯然一般人的想法錯了,要不然難道選手都瘋了不成?我們作個實驗,您現在站直上身用力以腳向下蹬地面,跟你彎下腰用力以腳蹬地面,你將會發現彎下腰蹬踏的力量遠大於站直上身時蹬踏的力量。同樣的騎自行車的踩踏也是一樣,彎下腰要比坐直身驅來的更有力踩踏,但這裡所謂的彎腰並不是真的去彎曲你的脊椎,而是挺直你的背,以大腿骨與骨盆連接處作為彎曲點,如此就能很自然而有力的踩踏,在自行車騎乘上能造成此種姿勢的方法就在於坐墊位置高於把手。

當車架的尺寸符合騎乘者的身裁時,坐墊與把手上緣的高低差距最小以四公分為起跳點,身高越高手越長的騎乘者,坐墊把手的高低差距也越大。如果坐墊把手高低差小於四公分表示車架對於騎乘者太大,若是坐墊把手高低差過份的大(例如坐墊拉得超高)就表示車架對騎乘者太小了。至於坐墊把手高低差多大才算合適,通常是以騎乘者身體的協調感及舒適感為準。通常剛開始騎乘者的坐墊把手高低差不會太大,隨著騎乘者經驗的累積,騎乘姿勢會越來越像選手而達到一較佳的坐墊把手高低差。

如何踩踏

乍看之下「如何踩踏」這會是甚麼問題!難道有人騎自行車不知如何踩踏嗎?從自行車「運動」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大膽的說,大部分的自行車騎乘者是不知道如何有效率的踩踏踏板的,這其間的差別就在所謂的「有效率」。 踩踏板跟有效率的踩踏板是很不一樣的,一般的踩踏只是讓自行車能夠前進,而有效率的踩踏板是要能維持運動時的高速,甚且能隨時作出攻擊式的加速,或是對行進集團突如其來的加速作出跟進的反應。要達到這樣的標準關鍵就在踩踏的轉速(rpm 每分鐘迴轉數)。其實自行車前進的動能都是來自踩踏的轉速,就像汽車的引擎轉速一樣,必須在一定的轉速以上才能發揮馬力的輸出,而騎自行車發揮馬力的踩踏轉速......

如何教小孩騎自行車

首先要選一輛大小合適的自行車,車太大的話,孩子控制不了反而容易產生畏懼。

車座的高度調整到孩子坐上去之後,雙腳就能站在地上。記住一定不要用輔助輪!這點很重要,否則,孩子就會依賴輔助輪來平衡了。然後把兩個腳踏也給拆了,保存好以後用。

讓孩子坐在車上練習走路,用這個方法練習方向和平衡感。逐漸調高車座的高度,讓孩子稍微踮起腳跟就能碰到地上。等孩子基本上能控制方向、剎車和滑行了,就可以把拆下來的兩個腳踏給裝回去。孩子很容易就能學會騎車了。

怎麼樣才能讓小孩用短時間學會騎自行車

千萬別玩輔助輪。就買他何時的童車。最好是山地。交他時千萬別扶把扶車座

相關問題答案
怎麼教小孩子騎自行車?
怎麼教小孩寫看圖說話?
怎麼讓小孩子喜歡你?
怎麼給小孩子買保險?
怎麼生小孩子?
怎麼教育孩子不被欺負?
老師怎麼教小孩學英語?
怎麼鍛鍊孩子的自信心?
怎麼教小孩認字?
怎麼教育孩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