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公司怎麼合理避稅?

General 更新 2024-06-11

怎樣合理避稅

企業合理避稅一直是每個會計人員都要面對的問題,沒有老闆願意多交稅,但是又不得不交稅,因此,如何合理避稅是每個會計人員都需要探討的命題。

(一)模擬評稅試一試

稅務機關實行納稅評估,企業應該按稅務機關的評稅方法自行評估,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做好應對準備。下面以增值稅為例說明。

稅務機關對增值稅從四個方面進行評估。

稅負率:將稅負率與預警值對比。

增加值稅負率:用(工資 利潤 折舊 稅金)*增值稅稅率,將得到的結果與企業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對比,以發現是否少繳增值稅。

進項控制額:企業進項最大抵扣額=(銷售成本 存貨本年增加 應付本年減少)*主要進貨的稅率 運費*7%,如果企業抵扣大於上述值,暗示可能進項有問題。

投入產出率:用投入原料除以材料消耗定額,測算處可以生產的成品,對算出企業收入,並與報表對比。

企業運用以上指標分析,如果發現異常,就應及時分析原因。

(二)存款少可遲繳稅

企業申報以後就應該及時繳稅,但如果由於存款少可以申請遲繳。存款少到什麼情況可以遲繳稅?可動用的銀行存款不足以支付當期工資,或者支付工資以後不足以支付應交稅金。

注意可動用的銀行存款不包括企業不能支付的公積金存款,國家指定用途的存款,各項專用存款。

當期工資是企業根據工資制度計算出的應付工資。

如果出現以上情況,企業應及時申請,辦理延期繳納稅款的手續。

(三)沒有生意也申報

企業納稅申報是一項義務,不論企業是否有稅要交。企業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稅款要繳納,例如企業處於籌建期間;企業處於免稅期間;企業處於清算期間;清算還沒有結束;企業由於經營不理想,沒有納稅收入或者收益。這些情況下,企業可能沒有稅款要繳納,但都要按時納稅申報,沒有應納稅稅款的申報就是所謂的零申報。零申報只是一個簡單的程序。一項簡單的手續,如果不辦理,稅務機關可以每次處以罰款2000元。

(四)視同銷售莫亂套

視同銷售就是實際不是銷售也要按銷售納稅,沒有銷售也納稅無疑會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應該視同銷售也納稅無疑會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應該視同銷售不繳稅是違規,不應該視同銷售也當成銷售就會繳冤枉稅。

有一家酒店,老總平時接待客人都安排在自家酒店用餐,內部籤招待費,基本上每個月都有幾單,一年累計起來有十多萬。會計師事務所來審計,要求將這十多萬視同銷售,繳納營業稅。

在營業稅法規裡,沒有在自家酒店吃飯消費要視同銷售繳營業稅的規定。企業依從會計師事務所的謬論,又會多繳冤枉稅了。

視同銷售千萬別亂用。

(五)看損耗是否正常

企業生產過程中存在各種損耗,投進的原料一部分損耗了,一部分形成產品。在增值稅裡,正常損耗的進項可以抵扣,非正常損失的進項不能抵扣,要轉出。因此,正常劃分正常損耗和非正常損耗對企業納稅非常重要。

一家化工廠,因為天氣炎熱,原料揮發了一部分,盤點造成損失。稅務管理員認為是自然災害造成,屬於非正常損失。這也是一宗冤案。天氣炎熱還沒有達到自然災害的程度,怎麼能說是非正常損失?對稅務規定不熟悉的人又會付出代價。

(六)各行各業有特例

稅務法規有一般的規定,也有針對特殊情況,各個行業的特殊規定。如果對自身行業的特殊規定不瞭解,企業也會蒙受損失。

一家報社,賣報紙繳增值稅,收廣告費繳營業稅。因此印刷報紙獲取的進項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可以抵扣,一部分不能抵扣。怎麼分?稅務局答覆:按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第23條規定:按收入百分比劃分。可憐的報社,賣報紙收入少,廣告費收入高,因此,進項基本不能抵扣。其實稅務有規......

一般納稅人企業怎樣才能合理避稅?

避稅是指納稅人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採取一定的形式,方法和手段,避免或者減輕稅賦的行為。大體上有三種形式:合法型、非違法型、形式合法而內容不合法。

具體採用的手法有以下幾種:

一、轉讓定價:通過關聯企業,達到整體最大限度的逃避納稅義務。對產品、勞務的交易不按市場價格進行,在稅率高地區採用高進低出,在低稅率地區採用低進高出,以達到整體的避稅。在跨國企業中甚至還存在開票公司這種形式。

二、企業存貨計價避稅:利用企業內部具體的核算方法和存貨的市場價格變動,採用高轉成本,低轉利潤的辦法。

三、折舊:採用稅法允許而對企業有利的折舊方法。

四、資產攤銷法:對無形資產、遞延資產、低值易耗品、包裝物、材料的攤銷儘可能保持成本最大化,稅前利潤最小化。

五、籌資租賃法:以支付租金的方法降低企業利潤和稅基。

六、信託手段:通過在稅收優惠地區設置信託機構,讓非優惠地區的財產掛靠在優惠地區的信託機構名下,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避稅。

七、掛靠避稅:例如掛靠在科研、福利、教育、老少邊窮地區。

2,在實踐中,有幾種典型的避稅方法可供參考:

1)、綜合利用避稅法。即企業通過綜合利用“三廢”開發產品從而享受減免稅待遇。綜合利用減免稅的範圍:

一是企業在產品設計規定之外,利用廢棄資源回收的各種產品;

二是廢渣的綜合利用,利用工礦企業採礦廢石、選礦尾礦、碎屑、粉塵、粉末、汙泥和各種廢渣生產的產品;

三是廢液的利用,利用工礦企業生產排放的廢水、廢酸液、廢鹼液、廢油和其他廢液生產的產品;

四是廢氣的綜合利用,利用工礦企業加工過程中排放的煙氣、轉爐鐵合金爐回收的可燃氣、焦爐氣、高爐放散氣等生產的產品;

五是利用礦治企業餘熱、餘壓和低熱值燃料生產的熱力和動力;

六是利用鹽田水域或電廠熱水發展養殖所生產的產品;

七是利用林木採伐,造林截頭和加工剩餘物生產的產品。

企業採用綜合利用避稅法,應具備兩個前提:

一是使自己的產品屬於減免稅範圍,並且得到有關方面認可;

二是避稅成本不是太大。否則,如果一個企業本不是綜合利用型企業,為了獲得減免稅好處,不惜改變生產形式和生產內容,將會導致更大的損失。

2)、出口退稅避稅法。即利用中國稅法規定的出口退稅政策進行避稅的方法。中國稅法規定,對報關離境的出口產品,除國家規定不能退稅的產品外,一律退還已徵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出口退稅的產品,按照國家統一核定的退稅稅率計算退稅。

企業採用出口退稅避稅法,一定要熟悉有關退稅範圍及退稅計算方法,努力使本企業出口符合合理退稅的要求。至於有的企業夥同稅務人員或海關人員騙取“出口退稅”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成本費用避稅法

成本費用避稅法是通過對企業成本費用項目的組合與核算,使其達到一個最佳值,以實現少納稅或不納稅的避稅方法。採用成本費用避稅法的前提,是在政府稅法、財務會計制度及財務規定的範圍內,運用成本費用值的最佳組合來實現最大限度地抵銷利潤,擴大成本計算。可見,在合法範圍內運用一些技巧,是成本費用避稅法的基本特徵。

小規模納稅企業如何合理避稅?

看你想要減少哪方面的稅了。

企業所得稅:

1、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多積累一些費用票,比如的票、文具發票、洗滌用品、複印紙、墨盒等電腦耗材等各種費用發票。儘量迴避飯費、禮品這類不能全額抵稅的費用。另外對於企業正常的費用支出有許多是沒有正式發票的,只有一張收據,這樣的費用支出要儘量減少。2、工資,可以按照當地企業所得稅的計稅標準編制工資表,當然要比實際支付工資高(若超出個所稅的標準還要繳納個所稅)。另外領取工資的人員最好是具有退休證的返聘人員,這樣可以少按人數繳納殘疾人保障金(約按職工人數減退休返聘人數*400元左右)。增值稅

1、在銷貨時,可以針對收現和不要正式發票的業務採取迴避態度,計入往來賬,或也可不入賬處理。2、在進貨時,對於沒有正式發票的進貨,即使買票也要資金的支出有配套的發票,這樣做可以增大成本,減少毛利。以上只是一些簡單的避稅方法。

如何避稅(公司所得稅)

有二點:1、銷貨時儘量少開發票,開票越多收入越大:2、增加費用,辦叮費、交通費多少無所謂,不要大的離譜就行;招待費一般不要超過收入總額的千分之五;發工資原始單據可以自制,造工資計提、發放表,每個人的工資別超過1600元;還可以找一些修車及加油票;

這樣就差不多了,年底多少應有點利潤,少繳點所得稅,不然老是虧損不交稅,稅務局就會要求核定徵收的。

企業合理避稅的方法有哪些?

其實,在法律角度不存在合理避稅的說法。一般認為,節稅是現行法律項下的合法行為。

公司業務提成怎樣合理避稅

還釘一個辦法,公司可以和員工簽訂一個私車公用協議,以車輛租費的名義支付提成。為了更真實,最好是不要出現員工名字,可以由配偶代簽

企業的個人所得稅怎樣合理避稅

目前常見的辦法有以下幾種:

(1)將工資發放儘量安排在允許稅前扣除額從下;

(2)提高職工福利水平,降低名義收入;

(3)可採取推遲或提前的方法,將各月工資收入大致拉平;

(4)納稅人通過儘可能長的時間內分期領取勞動報酬。

其中:提高職工福利水平,降低名義收入的方法主要有:

(1)企業提供住所,是個人所得稅合理避稅的有效方法;

(2)企業提供假期旅遊津貼;

(3)購買保險公司的理財險;

(4)部分計入工資單,其餘工資採取用發票報銷的方式;

(5)多向稅務部門爭取福利金比例,多走福利;

(6)以實物形式發放;

(7)多繳公積金(但是同樣企業也面臨多繳)

(8)企業提供員工福利設施。 如:①企業提供免費午餐、或企業直接支付搭夥管理費; ②企業提供和安排免費醫療福利; ③使用企業提供的住宅設備; ④企業提供交通工具; ⑤企業為職工子女成立教育基金,提供獎學金給職工子女等

開公司如何避稅

找一個好的會計·他會合理避稅的·這點很重要

相關問題答案
一個公司怎麼合理避稅?
公司怎樣合理避稅?
公司如何合理避稅?
安居客這個公司怎麼樣?
物業公司怎麼管理?
伊的家這個公司怎麼樣?
一人公司怎麼註冊?
三好網這個公司怎麼樣?
收購一家公司怎麼做賬?
頭上摔了一個大包怎麼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