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原來叫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5-28

石家莊原來叫什麼名字啊?

石家莊原來叫石門。

石門是石家莊市的舊稱,早期的石家莊村創建於明朝初年,直到清代晚期還是獲鹿縣(今鹿泉區)下的一個小村莊。

1902年,法國和比利時修建的京漢鐵路設立一個站點,以相距不遠的振頭鎮命名,稱為振頭站。1907年正太鐵路通車,正太鐵路為了避免在滹沱河上建橋,在石家莊和京漢鐵路連接,將正太鐵路起點由正定改為石家莊,石家莊成為兩條鐵路的交匯點,並逐漸成為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

1925年經北洋政府臨時執政批准,設立石門市。取名之因是將石家莊、休門兩村各取一字,以符名實。1947年l1月12日,解放軍攻克石門,在石門市建立了第一個以城市為中心的人民政權。1947年12月26日,石門市人民政府發佈通知,將石門市更名為石家莊市。

石家莊是以前叫什麼名稱啊

石家莊解放前曾經叫過石門。

再往前石家莊還沒誕生前是村名,石家莊村。

但你若說現在的石家莊市和石家莊地區以前叫啥?那這可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叫正定府,得加個府字,再往前叫真定府,再往前叫恆州 鎮州,再往前還叫過常山郡,就是出常山趙子龍的那個地方!再往前叫恆山郡,再往前叫東垣,屬於戰國中山國的地盤。

石家莊原來叫什麼名字啊?

石家莊村創於明初,原是真定衛的軍屯和官莊。直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廢除衛所軍屯制石家莊才成為隸屬真定府獲鹿縣的一個小村莊

原來石家莊是什麼樣???具體說一下~~~

石家莊城市發展歷史:

石家莊市所轄區域,是人類文明開發較早、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地區。市區白佛口文化遺址是目前全市境內發現的最早的平原地區人類遺址,距今約6000—7000年;新樂古代遺址“伏羲臺”證明了6000多年前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氏曾活動於此地;戰國中山國文化,是石家莊歷史文化脈絡中的重要一環,也是繼藁城臺西商文化之後令世界矚目的輝煌文化。

兩漢時期,石家莊西部的太行山區一直是製造兵器、鎧甲和生產工具的重要冶金基地之一,“冶河”因此而得名;漢唐時期是中國佛教、道教復興並走向鼎盛的時期,恆、趙二州的宗教文化在中國宗教史上也留下了絢麗篇章。趙州柏林寺,相傳創建於東漢,是河北最古老的佛教寺院;石家莊隋唐文化中最為光輝的歷史成就是趙州安濟橋,它是世界公認的大型敞肩式石拱橋的鼻祖,在世界橋樑建築史上佔有突出的地位,被聯合國確認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隋唐時期石家莊籍的文化名人有魏徵和李吉甫;北宋時期,富弼、韓琦、歐陽修、沈括、蘇軾等名宦賢宦先後奉使河北,都在真定府(今正定)留下足跡,促進了這一地區經濟、文化的繁榮。

金元時期石家莊建築藝術成就的代表作是井陘蒼巖山福慶寺橋樓殿,橋與殿渾然一體,凌空飛架於千丈深澗之間,狀如飛虹,設計形式奇巧,建築雄偉險峻,反映出當時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技術和美學造詣。在藝術創作領域,著名的有上京毗盧寺壁畫。這些壁畫繼承並發展了中國古代壁畫的傳統技法,在構圖、線描、用色和人物造型等方面都達到很高的水平。此時的自然科學成果也非常豐碩。著名數學家、學者李冶在數學天元學術方面的研究,對中國的初等代數起到了奠基作用,標誌著13世紀世界數學的最高成就。

20世紀初期,平漢鐵路(今京廣鐵路)和正太鐵路(今石太鐵路)相繼修建,並在此交匯,石家莊就是伴隨著鐵路的興建而逐漸發展起來的。1925年,這座城市始稱石家莊市(後曾改名為石門市)。

1947年11月12日石家莊市解放,成為全國解放最早的較大城市之一。同年12月26日,更名為石家莊市。當時,全市人口19萬,有大小工廠27家,工業總產值2000萬元左右。1948年5月-1949年3月間,西柏坡是中共中央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所在地,毛主席、黨中央在此指揮了震驚中外的三大戰役,召開了著名的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會遷至石家莊市。1993年6月30日,石家莊地區行政公署與石家莊市人民政府合併,成立了新的石家莊市人民政府。

改革開放給石家莊提供了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建成現代化大都市的機遇。石家莊以其環京津、環渤海的優越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優勢,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近幾年來,石家莊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形成了三橫、六縱、二環、十二放射的城市道路網絡格局,一在批造型別致的現代化建築和居民生活小區拔地而起,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的石家莊市區內,高樓林立,街道寬闊,“民心河”像玉帶一樣環城繞市,沿河20多個公園,像朵朵鮮花把這座城市裝點的無比美麗。

城市的由來

一、近代城市化的起點——偶然的機遇 歷史的選擇

據有關史料分析,石家莊村創於明初,原是真定衛的軍屯和官莊。直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廢除衛所軍屯制石家莊才成為隸屬真定府獲鹿縣的一個小村莊,與當時的政治中心真定城隔滹沱河相望。據清光緒《獲鹿縣志》記載:“石家莊,縣東南三十五里,街道六,廟宇六,井泉四”20世紀初,石家莊村的面積還不足0.1平方公里,僅有200戶人家,600 餘口人。

......

石家莊近代舊稱是什麼?

石家莊舊稱石門,西靠太行山,北依滹沱河,東南為冀中平原,是華北軍事、政治、經濟、交通戰略要地。人口飢8萬,面積120平方公里,為一近代新興城市

石門是石家莊原來的稱呼嗎

原來的石家莊只是一個小村莊,明朝時就已經有了記載,清朝的地方誌記得比較細一些,石家莊原屬獲鹿縣,面積不足0.1平方公里,200戶人家,600口人,6眼水井。最早時只有十戶人家,故稱“十家莊”。後來因為這裡靠近太行山,莊裡的人除了日常耕作外,經常加工石頭,出了許多石匠,於是就正式叫成了石家莊。清末修蘆漢鐵路時,在離原石家莊村十幾裡的振頭建了個火車站。為什麼是蘆漢鐵路而不是京漢鐵路呢?因為,當時老佛爺慈喜太后不讓把這種西洋的怪物通到天子門前,怕衝了大清王朝的地脈,只讓把鐵路通到蘆溝橋,等慈喜死後,才通到前門,成了京漢鐵路。山西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俄國人瞄上了這塊肥肉,就申請修建正太鐵路(正定至太原),後因山區築路太難,又把築路權轉給了德國人。由於施工條件太差,德國人沒有把鐵路通到正定,只是通到了石家莊村,但並沒有和京漢鐵路接通,因為從山西過來的鐵路是窄軌(便於在山區修築),而京漢線是寬軌,所以山西運下來的煤碳等貨物,只能卸在石家莊村。這就為石家莊帶來了發展的機遇,轉車的乘客要住宿、購物,轉運的貨物要裝卸、存儲。於是石家莊很快就成了一個集散地和京漢鐵路與石太鐵路的交轉中心,很多人瞅準了這裡的無限商機,都紛紛在這裡投資,有做生意的、有建工廠的,不到幾年功夫就彙集許多商號,形成許多商會。商會的首領們開了幾次會議,大家一致認為,石家莊已經比獲鹿還繁華,不能再被這個小縣管束了,就於1925年正式向當時的國民政府申請建市,市名為“石家市”。國民政府於1927年批覆說,因為石家莊當時常住人口不足一萬人,故不能設市。於是,石家莊又與其東南不到五公里的休門村商議聯合建市,兩個村子加起來就超過了一萬人。休門村同意,但要把自己的村名也加進去,於是又重新申請成立“石門市”。這次國民政府雖然批覆同意設“石門市”,但還沒來得及正式宣告就發生了“七七事變”。1939年石家莊淪陷,日偽政府正式在此成立了“石門市”。1947年11月,石門解放,朱德總司令還寫了一首詩叫《攻克石門》,同年12月26日,新的人民政府將石門市正式改回到“石家莊市”。

石家莊為什麼叫石家莊?

民間關於石家莊地名由來的各種說法:

1、據獲鹿縣志,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村北建起一寺。名天寧寺,因香火旺盛。村名則隨寺而呼,叫天寧寺莊,後逐漸演化為寺家莊。

2、我們房東說過,原來石家莊只是個小村莊,沒有名字,就有十幾戶人家,後來有人說就叫十家莊吧……

3、石門=石家莊+休門,鐵路線兩側的村子,各取一字。

4、先有石家莊後有石門。

5、2007年報道石家莊解放時,就石家莊的來歷採訪過很多學者,聽了幾個版本,但從未聽說10和14的說法。

6、因為村中曾有很多石匠。

河北的石家莊在古代叫什麼名稱?

石家莊始建於明。清屬正定府獲鹿縣。據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修訂獲鹿縣志記載:石家莊當時百戶人家,人口600餘人,村民多務農,面積約半平方公里。石家莊在明、清兩代經歷了四百多年,基本無什麼發展。真正發展時期是在清末以後,隨著1901年京漢鐵路1213公里大幹線的動工,1902年設立車站,1904年正太(即石太)鐵路動工,1907年兩幹線交匯通車以及設立石家莊鐵路局而逐步由村設鎮、由鎮設市建設發展起來的。鐵路開通和在此設站後,車站有小販售貨,村中有小店數家。凡是赴山西去的客人到此,再覓車轎起旱路西去。據史書記載,獲鹿縣自古以來就是西部山區進入華北大平原的交通要道。京漢、正太兩條鐵路幹線再行通車,使得石家莊很快成為冀、晉兩省中南部地區物資集散中心,商賈雲集,漸趨繁華。

1925年經北洋政府臨時執政批准,設立石門市。取名之因是將石家莊、休門兩村各取一字,以符名實。後因休門豪紳以大戶自居,爭吵不休,又因人口不足等故,經獲鹿縣知事調停,成立了市政公所。當時人口六萬、面積十一平方公里。

1928年7月3日,國民政府頒佈了“市組織法”。其中第三條規定:凡人口滿二十萬人之都市,得以所屬省政府之呈請暨國民政府之特許建為市。因石家莊人口只有六萬人,故依此撤銷了石門市建制,成立了鎮公所,1933年石家莊公安局對全市人口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當時石家莊東西長四公里,南北長四公里半,面積約十一平方公里,全市人口為63156人,其中商戶約佔總戶的15%。

1937年7月7日,發生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隨後於同年10月11日日軍佔領了石家莊,市區人口急劇下降,到年底降為五萬人。日軍侵佔石家莊後,十分重視交通樞紐和軍事要塞的戰略作用,將石家莊作為控制冀、豫、晉各省的軍事重鎮。並利用石家莊糧棉基地和煤碳礦山中心的優勢,大肆進行掠奪。與此同時,極力擴展市區。首先建起了兵站基地,大批軍隊駐屯於市,修築了北兵營、南兵營、東兵營、西兵營等,僅軍事佔地面積就達4.7平方公里,占城市總面積的40%。還擬將石家莊開發為華北的六大都市之一(六大都市:北京、天津、濟南、徐州、太原、石家莊)。

193俯年1月15日實現市制。日偽派馬鶴壽組織石門市公署(即為市政府)籌建處。同年10月31日,市公署正式成立。後因當時人口僅七萬,末達到普通設市十五萬人口之條件,故將正定、獲鹿所屬50餘村劃入,設新市區。1939年10月7日,日偽中央臨時行政委員會批准設立石門市。同年10月,日偽建設總署北京工程局石門施工所,制定了“石門市都市計劃大綱”(城市總體規劃),並相繼開闢了協和路(現勝利路長2500米,寬20米)、新民路(現解放路、長2000米,寬30米)、和平路(現平安大街,長700米,寬20米)。新興路(現新華路,長1000米,寬30米)、保晉街(現南馬路,長1000米,寬30米)、朝陽路(現新華路,長1000米,寬30米)等主幹路。修補了舊區土路和石塊路,開闢了對外公路:石正、石獲、石元、石欒、石藁等,以連絡周圍各縣及重要村鎮。

1939年8月9日,受太行山山洪侵襲,整個市區被水淹沒,直至8月13日水方退盡。據統計坍塌房屋1878間,損壞69間,受災居民1067人,374戶。為防止山洪再度侵市,1941年2月11日動工修建西部防洪堤,當時堤長8664米,開河2760米(即石津渠),總工程用工197293人,歷時53天,於同年4月3日竣工。

1940年6月動工修建石德鐵路(石家莊至德州),同年11月中旬竣工,長181公里。1942年3月16日又擴建了石津渠主要工程包括水力發電......

石家莊古稱什麼呢?

常山

石家莊為什麼叫石家莊

石家莊的由來石家莊市的名稱來源於石家莊村。一百年前,石家莊是獲鹿縣(今鹿泉市)的一個小村,面積不足半平方公里,只有百餘戶,六百多人。從1902年起隨著京廣、石太、石德鐵路的興建,逐漸發展為現代都市。現在石家莊市面積14164平方公里,人口九百多萬,成為“天下第一莊”。

石家莊村名最早見諸於明代。現在上京毗盧寺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4年)重修碑記中,有石家莊村名。清光緒四年本《獲鹿縣志》記載:“石家莊,縣三十五里,街道六,廟宇六,井泉四”。當時石家莊村的位置和範圍,在今新華區東南部的北大街以西,大橋路以北,北后街以南,北於家衚衕以東。石家莊由何而得名,傳說頗多,有說因“石”姓而得名,有說由“十家莊”訛傳而得名,還有說因村中多石匠而得名,但都無史籍記載,有待進一步考證。

石家莊之所以從一個小村發展為大城市,關鍵是由於京漢(今京廣)鐵路與正太(今石太)鐵路交匯點的確定。1897年4月,津海關道兼督辦鐵路大臣盛宣懷,受清廷委派興建盧(溝橋)漢(口)鐵路。同時,山西巡撫胡聘之籌劃修建正太鐵路。幾經勘測,權衡利弊,決定將兩條鐵路交匯點選定在正定府南滹沱河南岸的柳林鋪。因此,山西人將正太鐵路稱為“柳太鐵路”。1901年,在八國聯軍的威逼下,清王朝同意將盧漢鐵路北端延伸到北京正陽門,從此改稱京漢鐵路。1902年,京漢鐵路通至石家莊村東,並建站。因當時石家莊村小,知名度低,所以取七裡外的大鎮——振頭作為站名。這一站的設置,對石家莊的發展起了歷史性的決定作用。為了壓縮開支,就將正太鐵路東端起點由柳林鋪向南移至振頭站(今石家莊站)。正太鐵路,1904年動工興建,1907年全線竣工通車。從此,石家莊成了京漢、正太鐵路的交匯點,成為晉冀間物資轉運樞紐,有力的促進了石家莊的經濟發展,成為城市崛起的先導。

石門市是石家莊市的前身。在談石門市之前,有必要先說一下休門的情況。“休門”,在當地方言中讀作Qiu men。休門位於今橋東區中部,北臨中山東路,南臨四中路,西至南、北人子街東段,東臨建設大街。休門原是獲鹿縣的一個村鎮。據村民介紹,約於1939年在小站村東南地內,曾出土一塊古磚,上刻:“大隋大業七年石邑縣休門鄉趙氏”字樣。由此可見,隋朝已有此村。名嘉靖本《獲鹿縣志》也有“休門鄉”名。休門原為一較大集鎮,每逢舊曆四、九為集日。東西大街有店鋪,一些街巷名稱至今仍留下了集市的痕跡,今南、北、中花市街就是當年的棉花市。這個街市一直延續到解放後才逐漸消失。

由於京漢、正太鐵路通車,火車站建立,石家莊的工商業迅速發展。1925年初,石家莊商務會要求石家莊自治建市。同年6月24日,經中華民國臨時執政批准,籌建石家莊市,以石家莊為其區域。由於人口不足等原因,臨時執政雞於8月29日指令,將休門、慄村併入,取石家莊、休門首尾各一字,更名為石門市,同時建立了市政公所。“石門”之名,就始於此。1928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撤銷市政公所,籌建中的石門市遂告擱淺。1938年1月15日,經偽中華民國臨時執行委員會批准,成立偽“石門市政公署籌備處”,直屬偽河北省公署領導。1939年偽河北省公署呈文偽華北臨時政府行政委員會稱:“石門當地衝要,居京漢鐵路中樞,正太路起點,物產集中,工商會萃,人口不足三十萬,而政治、經濟具有特殊情形,擬請准予設市”。同年10月7日,王克敏簽發《行政委員會指令》批准石門設市,並按照《普通市組織大綱》擬具市政公署辦事細則。11月13日,偽石門市政公署舉行成立慶祝大會。當時,石門市的行政區劃是:

東北至北宋、尖嶺;西至大馬村、大郭村、西王村、西談村、西崗......

相關問題答案
石家莊原來叫什麼?
石家莊古代叫什麼名字?
石家莊市都有什麼大學?
吉林原來叫什麼?
黑龍江原來叫什麼名字?
深圳原來叫什麼名字?
包頭原來叫什麼名字?
石家莊雙創是什麼?
莊子的原名叫什麼名字?
石頭上刻字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