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為什麼能壟斷?

General 更新 2024-06-05

操作系統為什麼會被微軟壟斷?

並沒有被微軟壟斷啊!只不過現在大多數的電腦採用windows而已! 除了微軟 還有 中國的紅旗linux 蘋果機的iMAC 中國的紅旗的介紹給你一段吧! 紅旗Linux是由北京中科紅旗軟件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一系列Linux發行版,包括桌面版、工作站版、數據中心服務器版、HA集群版和紅旗嵌入式Linux等產品。目前在中國各軟件專賣店可以購買到光盤版,同時官方網站也提供光盤鏡像免費下載。紅旗Linux是中國較大、較成熟的Linux發行版之一。 簡介 80年代初,由於大型計算機等科研項目的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始研製自主的計算機操作系統COSIX,但由於投入不足及缺少應用軟件支持等原因並不成功。 80年代末,個人電腦開始進入中國。當時包括中國政府部門的在內的所有個人電腦幾乎全部是安裝的微軟的Dos操作系統。1992年海灣戰爭和1999年北約入侵南斯拉夫聯盟科索沃地區時,成功運用信息戰癱瘓了對方几乎所有通訊系統。這使得中國政府很多人認為,由於伊拉克和南聯盟各部門使用的計算機操作系統100%是微軟和其它外國公司的操作系統,雖然沒有證據說明美國的計算機軟件公司和通訊公司在這場信息戰中向美國軍方提供了某些後門或計算機病毒,但如果有自己獨立的計算機操作系統及相應的軟件,在信息戰中將比較不容易受到攻擊。於是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奉命研製基於自由軟件Linux的自主操作系統,並於1999年8月發佈了紅旗 Linux 1.0版。最初主要用於關係國家安全的重要政府部門。 2000 年6月,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和上海聯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了北京中科紅旗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信息產業部於2001年3月通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CCID)北京賽迪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向該公司注資,使其總註冊資金達到 96萬美元。紅旗軟件董事長由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副所長、紅旗Linux項目負責人孫玉芳教授出任。其總部設在北京市海淀區萬泉河路68號,紫金大廈6層。約有 120名員工,其中70%為開發人員和技術支持人員,據稱其中有相當多的研發人員來自Linux社區的內核人員或骨幹力量。

如何打破微軟的壟斷地位

都說中國人搞軟件很合適。但是,很多優秀的軟件必須應用在Windows平臺上,這是微軟進入中國十幾年來,用利潤和放縱盜版換來的。Windows是個平臺,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它甚至見證了中國信息化時代的崛起,和消費市場從羞澀到落落大方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微軟潛心佈局,請君入甕的過程。有些學者講到微軟壟斷,還有些學者講蓋茨開後門程序,甚至提到了這些大的跨國公司有利用金錢操縱立法的嫌疑。----這個懷疑是非常重要的,它打破了我們以往對於公檢法的神聖性的共同認知,更是揭露了立法過程中存在腐敗的冰山一角。很鬱悶的是,依然沒有人提到紅旗Linux,難道這裡面有什麼利益關係?還是有關人士已經被告知,只討論微軟,不要談論其他操作系統?我真的非常懷疑這個事情。按說Linux推廣了這麼多年,也沒有個很廣泛的應用。難道是Linux只用於一些國防教育事業,而不打算衝擊微軟?也有可能,畢竟算起來,兩者的利潤可能差不多,而且Linux的項目,多數是國家買單的。記得一虎一席談中,某位嘉賓講到,我們的go-vern-ment是世界上最強大的go-vern-ment。是的,早先的政企一家模式,在華為、三株等企業身上得到了很充分的體現,畢竟,中國是個政治的國度。用政治手段解決經濟問題,是中國go-vern-ment和人民的智慧的結晶。現在,打破微軟的壟斷地位,完全可以這樣:紅旗公司和各地go-vern-ment共同成立公司,將Linux桌面版本和WPS進行捆綁銷售,由go-vern-ment進行推廣----這是必須的,微軟畢竟是美國的東西!你微軟賣99,我金山免費送,直接用政治手段打價格戰,利潤嘛,當然是由go-vern-ment分享40%。(雖然國家已經因為產權的問題,立法講政企分開,但是,有中國這麼強大的go-vern-ment,相信這種事情是很容易辦到的。)這是佔領市場的第一步。其次,國家信息安全部門,發佈一些政策,信產部當然要聯動,共同推廣紅旗Linux的使用,利用國人的民族情節,在一代人中種下這種使用國貨的種子。利用政策的傾向性,很多軟件公司會投入一些資金進行Linux平臺的軟件研發,增強其應用性。即使一些公司沒錢,國家可以根據情況,發放研發資金,獎金等多種支持措施,鼓勵這種公司在Linux平臺上大顯身手。最後一步,查處當年與微軟進行勾結的官員,以危害國家信息安全的罪名,進行重判,並且必須對微軟進行反壟斷的罰款----其實只要象徵性的罰款就足矣。最重要的是,必須把微軟在中國的形象給抹黑。看了最近的報道,我相信,微軟的正版售出量絕對會短期增多,他的黑屏政策可能是為了使Windows正版化,但不排除微軟打算在聖誕節前大撈一筆的可能。總之,國家的支持是最重要的。每年那些腐敗的同志,掏出一半不該拿的錢支持國家的軟件事業,相信微軟馬上就會感受到,覺醒雄獅的力量。希望中國軟件人自強自立。早日做出能夠幹掉微軟的平臺。多說一句,蓋茨在98年曾經說,在接下來10年,會讓中國人為Windows付賬。我覺得,他是很有自信,十年時間,足夠把一個民族改變,這是很可怕的。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我們現在的處境,否則,可能明天,你的電腦就會為美國國防部提供入侵的關鍵數據。

為什麼微軟的Windows系統能基本上壟斷電腦系統市場?

1:首先,雖然有很多指責,很多缺點,但是必須承認微軟的系統做的還是不錯的。在易用性等方面windows目前還是很難被linux超越的。(雖然個人認為很多版本的linux外觀的絢麗程度其實已經大大超過了windows,不過畢竟電腦是拿來用的不是看的。 2:windows經過了多年的發展,軟件支持較為豐富。雖然linux也有大量軟件支持,但相對易用性不及windows。而至於遊戲,更是windows要豐富許多。

3:windows用戶眾多,一開始人們習慣了windows的操作方法,現在對於linux的操作會有一定的不習慣。4:linux在處理一些windows下的文件格式時還是不太好,或者說linux和windows處理的文件感覺不太容易通用。比如一些舊的版本看rmvb會卡,office軟件也會發生格式不對的情況。這可能是微軟對文件的格式不是很開放導致的。 5:windows是有很多盜版的,價格低導致很多電腦用戶普遍使用。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頂希望對你有幫助!!

微軟公司壟斷案是怎麼一回事

1997.9.30 微軟發佈ie4.0。10.20,司法部起訴微軟違反了1995年頒佈的法庭條款。12.11,傑克遜法官發佈命令,禁止微軟將ie與視窗95捆綁銷售,12.25,微軟向上級法官提起上訴。1998.1.11,微軟繼續將ie與視窗95捆綁銷售,司法部就此提請法庭對微軟處以每天100mds的罰款,1.22,微軟和司法部就藐視法院判決的指控達成和解。2.2,上級法庭指定4月21日開始口頭答辯。5.5,微軟請求上級法庭裁定微軟可以讓ie與視窗98捆綁。5.12,法庭同意。5.18,20個州起訴微軟。5.21,微軟請求延期召開聽證會。5.22,法官設定9月開庭審理日。6.23,5位 計算機公司老總向上議院審判委員會訴苦。7.28,微軟反訴20個州。8.11,傑克遜法官裁定需要啟用審前會議。8.25,美國政府檢查微軟是否非法向intel和apple施壓。9.8,微軟請求撤銷此案。10.1,微軟ie市場變現超過網景導航者。10.19,審判在washington e barrett prettyman 法庭開庭。1999.8.10,微軟與司法部提交調查結果,9.10,提交修改後的結果。9.21,審判辯論結束。11.05,傑克煦法官公佈調查結果。2000.4.28,司法部與17個州提請以為聯邦大法官將微軟一分為二,pc視窗ops供應商,network content provider。2001.6.28,華盛頓分拆法庭推翻判決,維持jackson法官的事實認定,即微軟採取非法方式保護自己的壟斷地位。9.6,司法部稱病不希望拆分微軟,但希望儘快地了決此案。司法部也不再堅持微軟的捆綁銷售非法。2001.10.15,仲裁專家格林負責協調此案,並限定11月2日達成和解協議。10.31,微軟與18個州中的9個州達成了和解協議,協議給pc廠商在心電腦上安裝非微軟系統更多的自由,並刪除競爭性的微軟產品如ie。the end。

微軟為什麼能壟斷市場

因為 蓋次是個天才,他會創造,你要是會 ,你也行.

為什麼微軟會被告壟斷

微軟的拳頭產品Windows98/NT/2000/Me/XP/Server2003成功地佔有了從PC機到商用工作站甚至服務器的廣闊市場,為微軟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公司在Internet軟件方面也是後來居上,搶佔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在IT軟件行業流傳著這樣一句告戒:“永遠不要去做微軟想做的事情”。可見,微軟的巨大潛力已經滲透到了軟件界的方方面面,簡直是無孔不入,而且是所向披靡。微軟的巨大影響已經對軟件同行構成了極大的壓力,也把自己推上了反壟斷法的被告位置。連多年來可靠的合作伙伴Intel也與之反目,對薄公堂。2001年9月,鑑於經濟低迷,美國政府有意重振美國信息產業,拒絕拆分微軟。至此,訴微軟反壟斷法案告一段落。

我們為什麼給微軟交錢,為什麼壟斷電腦系統?

你好,是這樣的。你的電腦用的是windows系統,這個系統是微軟開發出來的,所以要交錢給他,微軟的壟斷性是在於他的客戶群體大,符合大眾的使用習慣,大家也願意用。當然他不是最好的系統,當時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windows系統能滿足你的所有基本需求了,而且最重要的是相對其他系統,windows系統價格算好的了。

MAC系列系是蘋果電腦專用的。很好用,但侷限也大。

還有linux 系統。

它的優點很多,穩定,內核十分優秀,工具強大。。缺點也很明顯:1.顯卡驅動完敗給windows,遊戲性能不行。並且linux的遊戲數量極少(就是不兼容)。

當然,還有很多一些系統的,但都不是很熱門,面向人群也不同,在這也不一一介紹了。

微軟為什麼沒有因《反壟斷法》被美國政府強行拆分?

微軟的壟斷不同於傳統的壟斷,它屬於自然的壟斷,與傳統的壟斷有很大的不同,這裡的是非曲折很複雜,微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受益於它提前創立了行業標準,這個年代掌握標準就掌握了世界啊 防止壟斷的根本目的還是在讓消費者受益,如果強行把微軟拆了消費者不受益還吃大虧 微軟壟斷案已沸沸揚揚鬧騰了兩年多,其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執己見,難以形成公論。其爭論的焦點有三:一、微軟的壟斷是自由競爭以及技術與經營管理創新的結果,政府的處罰違背了自由競爭的原則並且是在打擊創新。二、政府分割微軟公司的舉動不折不扣是對財產權的嚴重侵犯。三、微軟的壟斷也是消費者選擇的結果,消費者的願望與權利不能被忽視。這些看法都有道理,符合自由主義的原則,不能直接駁斥。我們不妨換一種思維方式,從人性,利害關係與權力結構的角度來分析微軟壟斷案。 依照客觀規律,如果只有絕對公正的市場規則,而沒有相應的調控與平衡機制的話,自由競爭的必然後果就是財富的集中與壟斷。而在一切壟斷者看來,壟斷就是最公正的制度,是自由與正義原則運行的必然後果。顯然比爾·蓋茨與一切壟斷者一樣對於自由競爭的態度就是隻打算利用它消滅競爭對手,獲取壟斷利潤,決不會無條件的將它奉為至高無上的原則——尤其是為了堅持這個原則,需要他自我剋制或者做出犧牲。 根據財富與權勢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運動的規律,微軟有能力在經濟上與政治上形成更大的壟斷。一方面,在相關行業,微軟已沒有真正同一量級的競爭對手,放縱它逐利的本能,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切競爭對手被它以合法與非法的手段消滅,從而對市場形成絕對的壟斷。另一方面,以微軟公司所掌握的巨大財富,如果比爾.蓋茨有政治頭腦與野心的話,它又可以收買多少政客、吹鼓手與打手,形成龐大的政治勢力?根據媒體報道,有一種意見認為微軟之所以吃壟斷官司,是因為微軟一貫不重視在政治方面的投入,用於遊說國會議員的費用以及政治捐獻的數額少得可憐。這大概是事實,但它只能說明,比爾.蓋茨這個人精明吝嗇、刻薄寡恩,並不能說明微軟沒有這個能力。這次聯邦地方法院的“一分為二”的判決出來後,比爾·蓋茨不是表示要鬥爭到底,並且要動用金錢來爭取政治同盟嗎?看來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按照盎格魯·薩克遜人陰暗、冷酷、精明與勢利的政治文化傳統,“人性惡”是他們看待一切事務的出發點。比爾·蓋茨在競爭中利用一切合法與非法手段斤斤計較、巧取豪奪的作風,表明這個人堅決以自我為中心,毫不顧及他人的存在與感受,這種權威性格與獨佔傾向正是極權主義的重要的表現之一。任其發展,不加制約,他有限的資本可以形成無限的權力與影響力,不如先下手為強,削弱他的勢力與能力,免得養虎為患,尾大不掉。 事實上微軟公司已經在相關行業佔有壟斷地位,並且在它勢力所及的範圍內造成了惡劣影響。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究竟是微軟在技術、經營與管理方面的創新以及向消費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務;還是微軟在剽竊技術、捆綁銷售與玩弄消費者,其間的區別已無重要意義,真正重要的是要打倒霸權,恢復自由競爭的市場格局。 光有這些,還不足以說明美國政府為什麼一定要肢解微軟公司。在筆者看來,計算機及其相關產品如程序、操作系統及瀏覽器等在信息時代的價值就如同銅錫資源與青銅兵器在上古文明時代,煤鐵資源與大炮鉅艦在西方工業化時代的價值一樣,既是巨大的財富,更是一種戰略資源與權力工具。在美國政府尤其是軍方看來,他們絕不允許這種戰略資源與權力工具被一個人壟斷,從而對美國的國內與國際統治秩序握有絕對的影響力。當年的美國標準石油公司與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被肢解的真正理由除了惡意消滅競爭對手及壟斷市場外就是石油產品與電話電報在當時都屬於一種戰略資源與權......

為什麼說微軟是壟斷企業

微軟壟斷案是一段時間以來在IT 界、法律界甚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強烈反響的一個案子。一方面微軟公司無疑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IT 公司;另一方面無論該案的終審判決結果如何,對已經有百年曆史的美國反壟斷法《謝爾曼法》、微軟公司以及美國IT 產業來說都將是一種考驗。

1. 案由

該案主要源於Internet 瀏覽器之爭。Netscape(網景)公司通過推出強大的

Navigator 網絡瀏覽器而一舉成名。而原本控制操作系統軟件市場的微軟公司則針

對Navigator 推出了自己的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IE),並且將IE 與其操作系統

Windows95 捆綁在一起進行銷售;進而微軟公司還要求PC 製造商在購買Windows

操作系統的時候不準去掉Windows 軟件包中的IE,否則就不準將Windows 賣給該

PC 廠商。美國司法部(DOJ)反托拉斯分部因此在1997 年10 月20 日指控微軟公

司利用它的影響力抑制來自於Netscape 公司潛在的競爭,從而違反了美國的反壟

斷法。

2. 法律程序

根據美國的司法體系,法院分為地區法院、上訴法院和最高法院共三級。地區法院接受訴訟,進行審理和判決。判決宣佈後,原被告雙方均有權利向上訴法院提出上訴。同時對於一審判決只有提出延緩執行的請求並且被駁回後,才能向上訴法院提出上訴。對於提出上訴的案件,上訴法院在對地區法院的判決進行審理後將做出裁決。原被告雙方如有不服,還可繼續上訴到最高法院。通常上訴法院和最高法院的審理時間都在1 年左右。同時在壟斷案的審理中,可以以案件將對國民經濟產生較大影響為由越過上訴法院,直接送到最高法院審理,以便縮短審理時間和減少上述影響,此時最高法院的審理時間也會縮短至5~6 個月。

就微軟壟斷案而言,該案一審由美國哥倫比亞特區法院進行審理,一審法官是聯邦地區法院Thomas Penfield Jackson(湯姆斯·傑克遜)。2000 年6 月7 日傑克遜法官對該案做出了微軟公司敗訴的一審判決,下令該公司停止在Windows95的銷售中捆綁IE 瀏覽器的行為,並且命令微軟分裂成兩個公司:一個負責操作系統業務,另一個公司負責其它業務。微軟隨後提出了延緩執行的請求。6 月13日,微軟因延緩執行被駁回而向上訴法院提出了上訴,上訴法院接受了微軟的上訴申請,但上訴法院同時表示,如果最高法院直接受理此案,上訴法院的審理將自動終止。而美國司法部則擔心夜長夢多,要求將案子直接交由最高法院審理。傑克遜法官於6 月20 日採納了美國司法部的意見,將此案送交了最高法院,同時還將對微軟在商業行為上的限制處罰推遲到了9 月5 日。由於美國最高法院每年6 月底至9 月底休庭,最快會在今年10 月開庭後審理此案,因此最終判決有可能在明年3~4 月做出。

3. 審理過程

3.1 起訴

1995 年美國司法部曾經與微軟就監管該公司的市場行為達成過一項協議,在該反壟斷協議中微軟同意在2001 年以前,其操作系統許可證的授權不得包含使用其它微軟軟件的條件。而1996 年, Netscape 公司就向DOJ 投訴微軟將其IE 瀏覽器與Windows 操作系統捆綁銷售。隨後包括康柏、Gateway2000 和Micron Electronics 在內的OEM 廠商也向美國司法部提供證據控訴微軟強迫這些PC 生產廠商必須預裝其IE 瀏覽器軟件,將之作為預裝Windows95 前提條件的霸道行徑。另外微軟公司還將IE4.0 與Wind矗嘗避......

全球電腦操作系統都被微軟壟斷了嗎

憨然說補上壟斷,但是份額很大。特別是家庭使用 的PC 幾乎90%甚至以上。

但是蘋果電腦,OS 基本上壟斷的,就算windows 也是在 OS 基礎上裝的。

當然也有windows 下安裝 OS 的。

在服務器領域,windows 卻不見得有優勢了。 Linux 、Unix 在全球範圍佔比例還是挺大的。

在手機或者移動設備,windows 佔的比例就更小了。早期的Syban Plam OS ...如今 Andriod的崛起。。。

所以說,在個人電腦來說,windows 是佔最大份額的,但不算壟斷。只是我們都習慣了用windows ,微軟的產品。

相關問題答案
微軟為什麼能壟斷?
微信為什麼能發出訊息但收不到訊息 ?
微信為什麼不能掃一掃?
微盤為什麼不能用?
微信為什麼不能發視頻?
微博為什麼不能改簡介?
微博為什麼不能改名?
微信為什麼不能傳送視訊 ?
蚯蚓為什麼被砍斷了還能活 ?
微信為什麼只能搶紅包不能發紅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