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不結晶怎麼回事?

General 更新 2024-05-27

好蜂蜜為什麼不結晶?

一般養過蜂的人都知道,當採下的蜂蜜在氣溫低到12度以下時,蜂蜜就開始結晶,如放在瓶子裡就能看到下面有結晶粒存在。當高於30度時就會溶化。而這主要是由於蜂蜜中營養成分引起的,結晶主要是由於蜂蜜中的葡萄糖,氨基酸,活性酶在適宜的條件下,葡萄糖,氨基酸會形成結晶核,結晶核不斷擴大,形成結晶狀。蜂蜜的結晶跟品種,濃度,溫度的不同有關,特別是跟蜂蜜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的成份多少有關。成分越多就越易結晶。

如純為糖加少許蜂蜜加工而結晶的蜂蜜,你可以取出一點放到手心,再用手一捻,你會覺得有結晶粒存在,就象白糖一樣或冰粒一樣。而真的蜂蜜一捻就化。

蜂蜜不結晶是怎麼回事?

只要是純正的天然蜂蜜都會結晶,但蜂蜜結晶過程是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進行,大多數蜂蜜在13-14℃時最容易結晶,要是低於此溫度,蜂蜜的粘稠度會大大的提高,蜂蜜結晶的速度就會變慢。另外,蜂蜜結晶是一種自然物理現象,不可人工干預。

蜂蜜結晶還要看蜂蜜的種類是否屬於易於結晶的品種。不同種類的蜂蜜結晶速度不同,有時候甚至同一種類的蜂蜜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條件下結晶速度也會不同,蜂蜜結晶有一個過程,需要一定時間。

怎樣才能使蜂蜜不結晶?

首先,蜂蜜結果是其正常的物理現象,只是吃起來不太方便而已。其二,要是真的不能接受蜂蜜結果,那就買不會結晶的品種,如洋槐蜜(要買到真洋槐不容易哦!)、黨蔘蜜和棗花蜜,目前國內的大宗商品蜜只有這三個品種是不結晶的,其他的都會結晶。第三,你可以買來就用高溫處理一下,如70-80度的水裡水浴就可,但這是破壞蜂蜜品質的做法。第四,往蜂蜜里加入結晶果糖,改變蜂蜜裡的果糖和葡萄糖的比例,就可以完全解決此問題,這個方法對於消費者可以做,但作為蜂蜜的生產企業若要以“蜂蜜”來命名銷售的話是不可以採用此方法的。

為什麼我的蜂蜜不結晶

紫雲英蜜、洋槐蜜、棗花蜜則不易結晶、而油菜蜜、棉花蜜、向日葵就易於結晶。夏天氣溫高,蜂蜜不易結晶;冬季氣溫低,蜂蜜容易結晶。有些蜂蜜本身易結晶有些則不宜結晶。蜂蜜結晶呈魚籽或油脂狀,細膩,色白,手捻無砂粒感,結晶物入口易化。摻糖蜂蜜結晶呈粒狀、手捻有砂粒感覺,不易捻碎,入口有吃糖的感覺。新鮮蜂蜜是黏稠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膠狀液體,一般在較低的溫度下放置一段時間後,就會朦朧而混濁,逐漸結成固體,這就是蜂蜜的自然結晶,是一種正常的物理現象。 蜂蜜結晶的實質是葡萄糖的結晶,因為葡萄糖具有容易結晶的性質,而蜂蜜又是葡萄糖的過飽和溶液。蜂蜜的結晶還與蜂蜜的種類、含水量有關。

結晶的蜂蜜代表著什麼,不結晶的蜂蜜好嗎?

蜂蜜結晶是需要條件的,大約14-15度觸下需1個月左右,速凍反而不易結晶,約大多數的蜂蜜冬天都會結晶,少數如槐花、棗花、黨蔘等不易結晶,嚴格的來說在高寒地區所有的純蜂蜜第一年不結晶,第二年還是會結晶的,只是程度不一,有的很粗糙、很硬,而有的很細膩、很軟。

現在有一種破蜂蜜結晶核的工藝,蜂蜜經加工破核後一般冬季都不會結晶,這就是超市裡很多蜂蜜不結晶的原因。

結晶的蜂蜜比不結晶的蜂蜜不甜,是怎麼回事啊

其實喝哪種蜂蜜並不重要,您對各種蜂蜜的宣傳不要過於相信.嚴格地講,只要是天然成熟的蜂蜜,它的營養價值都是非常高的,我們都知道常喝蜂蜜能清熱潤燥補中解毒益氣安神,並不是說哪種蜂蜜好,哪種蜂蜜不好,當然,因蜜蜂從不同的植物採集的蜜不同,其色相味和功效稍有不同.

天然成熟的蜂蜜極少,生產天然成熟的蜂蜜成本相當高,目前市場上可能還不到1%,大部分是濃度很低的蜂蜜經過濃縮而成的.而油菜蜂蜜又佔中國蜂蜜的大半,所以在各大超市商場裡的蜂蜜,只是選用濃縮過的油菜蜂蜜加以各種花的名字而己.

通常年輕的女子,身體健康的話,選用顏色較清的蜂蜜為佳,但價格較高.這種蜂蜜果糖高,對肝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而且迅速氧化供能,不需要機體轉化

:蜂蜜中糖類的確70%是葡萄糖和果糖,當果糖的比例越大則越甜,同時越甜的蜂蜜則越不易結晶。反之不甜的蜂蜜結晶很快。給你一個內部表格:

品種 葡萄糖 果糖 水份

3:野壩子蜜 42.84 33.03 18.30

油菜蜜 42.20 34.25 18.31

棉花蜜 37.8 34 18.28

荔枝 38.11 37.88 18.31

柑桔 37.14 37.92 18.28

烏桕 36.68 38.22 18.29

桉樹 36.55 37.48 18.27

椴樹 35.72 37.52 18.25

紫雲英 35.37 39.75 18.13

向日葵 35.44 41.21 18.32

荊條 34.30 41.57 18.30

蕎麥 32.40 45.74 18.10

胡枝子 31.58 39.48 18.29

洋槐 31.42 45.22 18.13

棗樹 30.66 42.24 18.29

蜂蜜怎樣辨別好與壞?結晶與不結晶有什麼區別?

蜂蜜結晶與不結晶,功效時一樣的。溫度低,蜂蜜就會結晶。

蜂蜜好壞的鑑別

一看光澤及顏色:蜂蜜中因含有一些蛋白質、生物酶、礦物質和花粉等成分,所以看起來不是很清亮,呈淡黃色或琥珀色,以淺淡色為佳。假蜂蜜是用白糖熬成或用糖漿冒充,色澤鮮豔,一般呈淺黃或深黃色。另外,蜂蜜的顏色是因為蜂蜜中含有不同花粉而造成的。所以說深色蜜要比淺色蜜營養豐富,但深色蜜往往也含有比較濃重的氣味,如蕎麥蜜;淺色蜜一般氣味清香,如槐樹蜜。

二聞氣味:真蜂蜜氣味純正、自然,有淡淡的花香, 而假蜂蜜聞起來有刺鼻異味。

三是結晶鑑別:假蜂蜜是不結晶的,但有的假蜂蜜中加入的白糖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會析出,在瓶底形成沉澱。真蜂蜜結晶較為鬆軟,放在手指上能很容易捻化,有細膩感。而假蜂蜜析出的白糖沉澱較為緻密,放在手指上捻時,有沙礫感。

四是含水鑑別:蜂蜜滴於白紙上,純正蜂蜜成珠狀,不會滲開,而摻水蜂蜜則會漸漸滲開,滲開速度越快,摻的水分越多。

五是口感鑑別:真蜂蜜香甜可口,有輕微淡酸味,結晶塊入齒即酥,含之即化,而假蜂蜜有苦澀味,結晶塊咀嚼如砂糖,聲脆響亮。

蜂蜜為什麼下面結晶,上面不結晶

裝在瓶子裡的蜂蜜下面結晶上面不結晶,出現這種情況有3個原因:

1.處於結晶過程中的蜂蜜,其結晶過程不是短短几天,而是半個月或者數月,蜂蜜開始分層結晶,明顯可以看出蜂蜜從底部開始,上層為液態,底部結晶部分為淺色結晶固體狀態。

2.處於融化過程中的蜂蜜,本來冬天已經全結晶的蜂蜜,在夏天的高溫下,部分結晶的蜂蜜融化的液態在上面,另一部分處於結晶狀態仍然沉在下面。

3.未成熟的蜂蜜出現的局部結晶,未成熟蜜是採回不久的花蜜未經充分釀造的稀蜜,大多是1-2天取蜜,自然水分含量較高,許多營養物質不全面,不充足,不穩定,冬天氣溫偏低時只有下面部分處於結晶狀態,剩下的液態部分稀的跟水似的。

什麼蜂蜜不結晶

天然成熟蜂蜜都會結晶的,不結晶的蜂蜜都是假的。

蜂蜜結晶粒的軟硬也有很大差別。用手捻,有的細軟無渣易化,有的粗硬有沙感難化。若用口嘗,有綿密細糯,有粗硬糙口。但總的來說,蜂蜜的結晶粒綿軟的較多,沙大粗硬的僅是個別現象。

蜂蜜的結晶一般都是在常溫條件下自然形成的。秋冬春氣溫較低,所有的蜂蜜都比較容易結晶;夏季氣溫高,新生產的蜂蜜一般都不容易結晶,或結晶很淺。蜂蜜結晶的溫度範圍是大於0℃和小於40℃,一般認為13-14℃是最適溫度,但不同品種蜂蜜的結晶對溫度的要求卻有較大的差異。棗花、洋槐等不易結晶的蜂蜜需經深冬的持續低溫才會慢慢地結晶,而油菜、野壩子等極易結晶的蜂蜜則總是在從蜂巢取出後的幾天內迅速結晶。在蜂蜜的結晶溫度範圍內,蜜溫大於或小於最適溫度,結晶速度都將相應放慢,超出範圍則不能結晶。但蜂蜜一旦結晶,其自然融化過程就會更加的漫長,一般不能完全融化;特別是油菜等極易結晶的蜜種,會常年保持結晶狀態,僅在夏季變得稀軟一些,表層可能出現一些融化的液態蜜。結晶蜜的完全融化,只有在持續40℃以上的溫度條件下才能實現。結晶蜜在經過夏季高溫後的自然融化部分,一般不會再度結晶,這是因為融化部分並不是整體結晶顆粒的解散,而是因結晶核外圍糖分子和水分子的遊離,沒有了結晶必須的結晶核。

為什麼蜂蜜在冷藏室不結晶

不能單純從結晶或者不結晶來分辨蜂蜜的好壞。。。比如洋槐蜂蜜。。黨蔘蜂蜜就是不容易結晶的。。放冰箱裡面也不容易結晶。。。而有些蜂蜜是必須結晶的。。比如 油菜蜂蜜 苜蓿蜂蜜。。

相關問題答案
蜂蜜不結晶怎麼回事?
喝蜂蜜上火是怎麼回事?
蜂蜜凝固是怎麼回事?
蜂蜜上火是怎麼回事?
蜂蜜不結晶是怎麼回事?
腎結石不痛是怎麼回事?
小孩子不吃肉怎麼回事?
手機打不進來怎麼回事?
電視開不了機怎麼回事?
空調銅管結冰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