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蔸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5-18

黃花菜栽種時每蔸距離是多少

得看是種在什麼樣的土壤裡,是種大棚還是露天,南北地域也有所不同。

9918作再生稻技術

為選擇作再生稻栽培的適宜品種,提高再生稻栽培產量和效益,為示範戶和廣大農戶提供觀摩培訓現場,特進行該項試驗。

一、試驗基本情況

1、試驗設計

試驗共選用10個作再生稻中稻品種(組合):F優498、Y兩優9918、兩優2469、C兩優343、川優5108、兩優996、富優21、Y兩優7號、C兩優608、準兩優608,對照為雙季稻:早稻品種為金優463,晚稻品種為天優華佔。試驗共設11個小區,每個作再生稻的中稻品種(組合)設一個小區,雙季稻設一個小區,所有小區種植在同一丘稻田,小區面積334㎡。小區採用順序排列,小區周圍設有保護行。

2、試驗田基本情況:

試驗田選在衡山縣開雲鎮金龍村(開雲鎮水稻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基地),海拔高度57.5米,土壤為黃泥田,肥力水平中等,前作冬閒。

3、試驗期間天氣狀況:試驗期間氣候基本正常,未發生乾旱與水災,未受災害性氣候影響。

二、試驗方法

1、播種期:再生稻和雙季早稻於3月27號播種。雙季晚稻於6月20號播種。

2、移栽期:再生稻和雙季早稻於4月27號移栽,雙季晚稻於7月18號移栽。

3、插植密度:再生稻按20×(16.7+33.3)/2(cm)規格插秧,每蔸插3—4苗(2粒谷),每667㎡插1.33萬蔸,約4.7萬基本苗;雙季早稻按16.7×(16.7+33.3)/2(cm)規格插秧,每蔸插3—4苗(2粒谷),每667㎡插1.6萬蔸,約5.6萬基本苗;雙季晚稻按16.7×(16.7+33.3)/2(cm)規格插秧,每蔸插4—5苗(2粒谷)。每667㎡插1.6萬蔸,約7.2萬基本苗。

4、施肥與管理:再生稻前季大田畝施優質有機肥600公斤,40%複合肥30公斤作基肥;插後7天畝施尿素7公斤,氯化鉀5公斤;晒田覆水後畝施尿素3公斤;齊穗後20天(收割前10天)畝施尿素15公斤作再生苗萌發肥;前季收割後立即噴施防病蟲藥劑加每667㎡2克“九二0”,150克磷酸二氫鉀,收割後3天每667㎡施尿素5公斤,氯化鉀3公斤;破口抽穗40%時每667㎡用穀粒飽100克兌水40公斤噴施。雙季早稻大田畝施優質有機肥600公斤,40%複合肥30公斤作基肥;插後7天畝施尿素5公斤,鉀肥3公斤。雙季晚稻大田畝施40%複合肥30公斤作基肥;插後7天畝施尿素6公斤,鉀肥5公斤;晒田覆水後畝施尿素1.5公斤。再生稻前季和早稻插後灌淺水活蔸,分櫱始期至始穗前採用溼潤灌溉,每667㎡苗數20萬時排水晒田,晒至田中開絲坼時覆水;施藥期、施肥期、抽穗期灌淺水,保持田間薄水層;齊穗後溼潤管水,乾乾溼溼壯籽;成熟前7天斷水乾田,做到收割時田面較硬實。再生稻前季收割後立即灌淺水,再生苗齊苗後採用溼潤灌溉,始穗至齊穗期灌淺水,齊穗後溼潤管水,成熟前7天斷水乾田。晚稻插後灌淺水促櫱,分櫱始期至始穗前採用溼潤灌溉,每667㎡苗數20萬時排水晒田,晒至田中開絲坼時覆水;施藥期、施肥期、抽穗期灌淺水,保持田間薄水層;齊穗後溼潤管水,乾乾溼溼壯籽。成熟前7天斷水乾田。

5、適時收割:再生稻前季成熟度95%時收割,統一採用機收,收割時留禾樁40cm高。

三、觀察記載內容

1、生育期記載:再生稻前季和早晚稻記載播種期、移栽期、始穗期、齊穗期、成熟期;再生季記載再生苗萌發期、始穗期、齊穗期、成熟期。

2、農事活動記載:記載施肥種類、施肥量、施肥日期、晒田日期、覆水日期。

3、病蟲發生與防治情況記載:記載病蟲發生種類和時期,用藥名稱,施藥劑量,施藥日期,防治效果。

4、災害性天氣記載......

蒼朮種植每畝產多少斤

蒼朮從繁殖方式看,有種子繁殖、莖的無性繁殖。不同繁殖方式,生長速度有差異,其有效成分也有差異。蒼朮生於山坡 較乾燥處或草叢中,生活力很強。荒山、瘦地均種植,喜涼爽氣候,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壤結構疏鬆、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上生長最好。忌低窪地,水浸根易亂。

(1)種子繁殖  種子發芽率50%左右,4月初育苗,苗床應選向陽地,播種前深翻,同時施基肥,北方用堆肥,南方施草木灰等,整細耙平後,做成寬100釐米、長330~500釐米畦,條播或撒播,每公頃用種量60-75千克,播後覆細土2~2.3釐米,上蓋一層稻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出苗後去掉蓋草,苗高3.3釐米左右時間苗,苗高10釐米左右即可定植,南方育苗期約一年,次年3月上旬定植,定格地一般利用荒坡空地,於頭年冬天耕翻,定植前再耕翻一次,除盡雜草,施足底肥,陰雨天或午後定植容易成活,行珠距23.1~40釐米*16.5釐米,栽後覆土壓緊,然後澆水。  (2)分株繁殖  春季4月,將老苗連根挖出,抖去泥土,用刀將每蔸切成若干小蔸,每一小蔸帶1~3個根芽,然後按育苗定植法栽植,幼苗期直勤除草,定植後須中耕、除草、培土(如不培土易東倒西歪),並追施稀糞1~2次。

在六七月份的生長旺季 ,要給蒼朮苗追施兩次化肥,以硫酸胺為好。每畝可追施15斤左右,一定要均勻,並且揚完肥之後一定要澆水,以防化肥燒苗。   因為適應性較強,抗旱抗病能力較強,所以很少得病害,只是在高溫雨季時,葉片容易出現乾枯的情況,在發病初期,可以噴施百菌清等殺菌藥。3年生蒼朮畝產300-500公斤。

蒼珠農田種植方法,收益如何

1.種子繁殖

種子發芽率50%左右,4月初育苗,苗床應選向陽地,播種前深翻,同時施基肥,北方用堆肥,南方施草木灰等,整細耙平後,做成寬100釐米、長330~500釐米畦,條播或撒播,每公頃用種量60-75千克,播後覆細土2~2.3釐米,上蓋一層稻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出苗後去掉蓋草,苗高3.3釐米左右時間苗,苗高10釐米左右即可定植,南方育苗期約一年,次年3月上旬定植,定格地一般利用荒坡空地,於頭年冬天耕翻,定植前再耕翻一次,除盡雜草,施足底肥,陰雨天或午後定植容易成活,行珠距23.1~40釐米*16.5釐米,栽後覆土壓緊,然後澆水。

2.分株繁殖

春季4月,將老苗連根挖出,抖去泥土,用刀將每蔸切成若干小蔸,每一小蔸帶1~3個根芽,然後按育苗定植法栽植,幼苗期直勤除草,定植後須中耕、除草、培土(如不培土易東倒西歪),並追施稀糞1~2次。

3.根莖繁殖

結合收穫,挖取根莖,將帶芽的根莖切下,其餘作藥用,待切口晾乾後,按行株距20cm×20cm開穴栽種,每穴栽一塊,覆土壓實。

麻竹可用氯化鉀肥嗎

施肥 栽植後的前2年,要結合鋤草鬆土施肥2次,每蔸竹施氮肥0.5-1公斤、磷肥1公斤、鉀肥0.5公斤。第一次施肥,第一年在開始出筍時進行,第二年在3月進行;第二、三次在6-8月進行。第四次在冬季進行,施肥時在竹蔸周圍開溝施基肥(農家肥)4-5公斤。第三年以後進入筍、竹盛產期,必須保證水肥供應。每年施肥3次,每蔸竹施氮肥1公斤,磷肥3公斤,鉀肥1公斤,豬、牛廄肥5-6公斤。施肥分別在3月、8月、12月進行開溝施放。冬季在竹蔸周圍開溝施基肥,溝深20-30釐米,先將竹園內清理的雜草、竹葉放入溝內,然後放入基肥,覆土時將3月份培到竹蔸上的客土扒入溝內,讓筍芽露出,以增加光照促進筍芽萌動。在3月份開溝施肥覆土時,要將行間客土培到竹蔸上進行一次培土。

茯苓種植前景如何

茯苓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被譽為中國傳統藥物的“白銀”。長期以來,茯苓產區均採用“段木窖栽”種茯苓,要耗費大量松樹全國每年生產2萬噸茯苓,年耗鬆材千萬立方米以上,致使松木資源日漸枯竭,菌材矛盾突出。茯苓產區生態植被遭到嚴重破壞,茯苓產業因此被當地政府限制發展,實行封山育林,用於培植茯苓的松木原料嚴重不足,導致茯苓產量銳減。實踐證明,利用松樹蔸種植茯苓,樹蔸不用挖起,直接在樹蔸上接種,栽管容易,產量穩定,省時、省力、省菌種,可以節約松木,既得昂貴的藥材茯苓幫助農民致富,又可變廢物松樹蔸為肥料,充分利用土地和森林資源,是一項一舉多得的林產品開發項目,因此利用松樹蔸種茯苓“錢”景廣闊,可顯著地增加山區農民經濟收入。

1.效益分析:(以種植2000蔸直徑為20釐米的松樹蔸為例)投入:購松樹蔸專用生產菌種800袋×3元/袋=2400元,購覆蓋茯苓菌種的塑料薄膜200元,購滅殺白蟻藥粉克蟻新星400元,合計3000元。收入:寧都縣茯苓開發研究所連續3年多的種植觀察,一般一蔸直徑20釐米松樹蔸,栽培7~12個月後,如果完全採收,平均每蔸可收鮮茯苓8千克左右,樹蔸直徑越大,產量越高,利潤也就越大。按目前合格鮮溼茯苓市場最低價格為1.6元/千克計算,收人為:2000蔸×8千克/蔸×1.6元/千克=25600元。毛利:25600元~3000元=22600元。

2.栽培技術要點:①松樹蔸的選擇。每年春季至冬季砍伐的生長在不積水、含沙多的土壤上且直徑在15釐米以上的松樹蔸都可用來種植茯苓。

②種前樹蔸處理。在生鮮油脂多的樹蔸上用刀削去外粗皮,讓太陽曝晒加速松樹蔸乾燥。

③種植季節。根據茯苓生理要求和氣候特點,茯苓種植在每年的3~8月晴天時均可種植。

④茯苓菌種選購。菌種質量的優劣是關係到種植成敗、產量高低的關鍵。實踐證明,松樹蔸原地簡易高產栽培茯苓,可選用新型樹蔸專用品種“寧研1號”,因其不“跑苓”,鬆根不用斬斷,易種、省工、產量高、效益好而深受苓農歡迎。

⑤接種。將七八成乾的松樹蔸用斧頭在其鋸斷面上將松脂等雜物除淨,砍成新口,然後將不脫袋茯苓菌種300克左右貼接在新砍口處,其上用塑料薄膜覆蓋,薄膜上再覆土,厚度達7~10釐米即可。樹蔸越大,接種量相應增加。

⑥管理。茯苓菌種種植後80天左右於樹根處開始結茯苓,見茯苓出土應挖土覆蓋。若遇大雨,應檢查覆土是否被雨水沖掉及周圍是否積水,並及時排除積水,以免腐爛發病。

⑦白蟻防治。白蟻侵襲樹蔸是造成茯苓減產的主要原因。種植前應用高效誘集劑滅殺白蟻群巢穴,以後發現白蟻為害應及時用高效滅白蟻生物有機農藥克蟻新星撲殺。

⑧採收銷售。種後7~12個月即可採挖鮮苓。採收茯苓時要輕挖細收,防止挖破茯苓,以免影響產品加工等級和鮮苓售價。

柊葉的北方種植技術,不知道中原地區適合種植柊葉嗎?

柊葉(拉丁學名:Phrynium capitatum Willd. )是竹芋科,肖竹芋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1] 株高1米,葉基生,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葉柄可達60釐米;無毛。頭狀花序,無柄,萼片線形,花冠管較萼為短,紫堇色;裂片深紅色;子房被絹毛。果梨形,5-7月開花。

該種根莖治肝腫大,痢疾,赤尿。葉清熱利尿,治音啞,喉痛,口腔潰瘍,解酒毒等。民間取葉裹米棕或包物用。

用分株繁殖法。初春,從母株中挖掘部分新長出的粗壯植株作種苗,分成數蔸,每蔸留3-4個地上莖,煎去莖下部葉片,按行120×100cm挖穴,穴深約30cm,每穴栽1蔸,蓋土,壓緊。

田間管理,出苗後,及時中耕除草,每年追肥2-3次,肥料以人畜糞水為主。

生於密林中蔭溼之處。[4] 喜溫暖潮溼氣假。宜選土層深厚、肥沃的陰溼地栽

相關問題答案
每蔸是什麼意思?
千克每秒是什麼意思?
每靴是什麼意思?
每個是什麼意思?
你爭我每奪是什麼意思?
每年是什麼意思?
每年增加是什麼意思?
每月的月忌是什麼意思?
每股淨收益是什麼意思?
每的音節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