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主要有什麼特點?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麋鹿主要有哪些特點

麋鹿的特點是,雄性的麋鹿有犄角,雌性的麋鹿沒有角,幼年的麋鹿身上有小花點兒,像梅花鹿,過大概兩個月,小花點兒就會自動脫落。麋鹿又叫四不象,所謂四不象就是他的角似鹿非鹿,臉似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四不象絕不是四種動物的組合,他是為了適應溼地這樣的生態環境而生長的。

麋/鹿屬偶蹄目、鹿科、麋鹿屬,俗稱“四不象”。角似鹿非鹿,臉似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中國有鹿科動物16種,麋鹿是鹿科動物中最奇特的一種。

犄角奇特麋鹿犄角的分枝朝後和朝外伸展,這與它的棲息環境和性情有關,朝後伸展的枝杈有利於纏繞長草。

尾巴長麋鹿的尾巴像驢的尾巴,長到腳踝。沼澤環境中蚊蠅、虻蟲多,長尾巴有利於驅趕它們,防止被叮咬。

蹄子寬大麋鹿的蹄子像牛蹄子,寬而大,最奇特之處是兩個著地蹄之間還有像鴨子蹼一樣的瓣膜,只不過較小罷了。這樣的蹄子有利於麋鹿在泥沼中行走,不易陷下去。

頭臉長寬麋鹿的臉像馬的臉,從正面看麋鹿的頭像倒梯形;鼻子和脣部較寬,長有長而硬的剛毛,所有這些特點都與麋鹿喜歡採食水生植物的習性有關。麋鹿能將整個頭部伸到水中去取食水草,脣部的觸毛起到感覺作用。

棲息環境麋鹿生活在平原沼澤環境中,即使在人工環境中也不願到林地中活動。

分佈廣古代麋鹿的分佈很廣,遼寧以南到長江以北、山西以東到我國東部沿海灘塗的平原沼澤地區都有麋鹿的分佈。從商周開始麋鹿的分佈區由於人類的活動開始逐漸減少,到了元朝麋鹿的主要分佈區就在華北和江蘇的個別地區了,清朝時期只有北京南海子地區的一群了。現代的麋鹿大多為人工種群,已分佈到全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飼養地點。

麋鹿有哪些特點

麋鹿體長約2米。 雄性肩高0.8~0.85米, 雌性0.7~0.75米, 初生仔12千克左右。 一般成年雄麋鹿體重可達250千克,角較長,每年12月份脫角一次。雌麋鹿沒有角,體型也較小。因在古代神話小說《封神榜》中是姜子牙的坐騎,使其更富有傳奇色彩。麋鹿角倒置時能夠三足鼎立,是在鹿科動物中獨一無二的,頸和背比較粗壯,四肢粗大。主蹄寬大能分開,趾間有皮健膜,側蹄發達,適宜在沼澤地中行走。夏毛紅棕色,冬季脫毛後為棕黃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紅,並有白斑。尾巴長用來驅趕蚊蠅以適應沼澤環境。 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因此又稱四不像。

麋鹿的特點是什麼

麋鹿(學名:Elaphurus davidianus)屬於鹿科,又名大衛神父鹿,因為它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因此又稱四不象,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以青草和水草為食物,有時到海中銜食海藻。體長達兩米,重300千克。曾經廣佈於東亞地區。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元朝時,為了以供遊獵,殘餘的麋鹿被捕捉運到皇家獵苑內飼養。到19世紀時,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內一群。在西方發現後不久被八國聯軍捕捉並從此在中國消失。

麋鹿的外形特點

麋鹿(學名:Elaphurus davidianus)又名“四不象”,是世界珍稀動物,屬於鹿科。麋鹿是一種大型食草動物,體長170-217釐米,尾長60-75釐米。 雄性肩高122-137釐米,雌性70-75米釐米,體形比雄性略小。一般麋鹿體重120-180千克,成年雄麋鹿體重可達250千克,初生仔12千克左右。[3] 角較長,每年12月份脫角一次。雌麋鹿沒有角,體型也較小。因為它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以青草和水草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歡以嫩草和水生植物為食。求偶發情始於6月底,持續6周左右。曾經廣佈於東亞地區。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元朝時,為了以供遊獵,殘餘的麋鹿被捕捉運到皇家獵苑內飼養。到19世紀時,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內一群。在西方發現後不久被八國聯軍捕捉並從此在中國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國購買並繁殖到255頭,並在1983年將部分個體送回中國。之後有更多的麋鹿迴歸家鄉,並有部分被放生野外。截至2011年8月,江蘇鹽城大豐溼地麋鹿總數達1789頭;

相關問題答案
麋鹿主要有什麼特點?
鬱金香主要有什麼特點?
樹木主要有什麼作用?
鋼主要有什麼元素組成?
黑龍江主要有什麼民族?
老虎的舌頭有什麼特點?
華山有什麼特點?
廬山的景色有什麼特點?
武松有什麼特點?
優秀的人有什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