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企業廢品損失的是?

General 更新 2024-06-04

企業的廢品損失包括哪些內容?

1.廢品的定義

生產中的廢品指不符合規定的技術標準,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後才能使用的在產品、半成品或產成品。

廢品包括了兩種情況:一種是不可修復廢品,另一種是可修復廢品。

不可修復廢品是指在技術上不能修復或所花費的修復費用在經濟上不合算的廢品;可修復廢品是指在技術上可以修復,而且所花費的修復費用在經濟上合算的廢品。

廢品的範圍包括:生產中發現的廢品和入庫後發現的屬於生產中造成的廢品。

2.廢品損失及其範圍

廢品損失是指因生產了廢品而發生的損失。

廢品損失的範圍包括兩部分廠一是生產中發生的不可修復廢品的淨損失;(廢品的淨損失指用廢品的成本扣除廢品的殘料價值及由責任人賠償以後的損失淨額。)二是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

需要提起注意的是:以下三種情況造成的損失不包括在廢品損失範圍內,不作為廢品損失核算。

第一,產品入庫後由於管理不善造成的產品變質、毀壞。這是由於管理的原因造成的,所以這部分損失要計入管理費用,不作為廢品損失核算。

第二,產品雖未達到質量標準,但可降價出售造成的降價損失。這部分產品並沒有增加成本,只是減少了收入,它表現為銷售損益,是通過減少收入來解決,不作為廢品損失核算。

第三,產品銷售後實行“三包”的費用。三包發生的費用,按現行制度,也計入管理費用,不作為廢品損失核算。

需要指出:由於廢品的損失最後也要由合格品承擔,所以,是否將廢品損失單獨進行核算,對合格品的成本是沒有影響的。單獨核算廢品損失,目的是為了要對廢品損失進行考核,是為了分析廢品產生的原因,以便提高管理和工藝水平,採取措施,減少廢品損失。

(二)廢品損失核算的賬戶設置

在製造業,廢品損失的核算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一是設“廢品損失”總賬賬戶,二是在“生產成本”賬戶下設置二級賬戶進行核算。

廢品損失賬戶屬於資產類賬戶,它是專門用來核算生產中發生的廢品損失的賬戶。該賬戶借方登記從“生產成本”賬戶結轉來的廢品的生產成本和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貸方登記廢品殘料的入庫價值、責任人賠償的金額及結轉到生產成本賬戶的廢品淨損失。在單獨核算廢品損失的情況下,在生產成本明細賬中應增設“廢品損失”成本項目。

(成本會計 多選)企業發生的不可修復廢品損失會使企業( )

總成本是不變的。

假設你花100塊買了材料,可以做10件產品,結果報廢一個,只生產了9件。

你的總成本還是100塊,沒變;

單位成本從100/10提升為100/9;產量從10個變成了9個。

廢品損失涉及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廢品損失是指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廢品所形成的報廢損失和修復費用。報廢損失是指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扣除回收廢品殘料價值後的淨損失;修復費用是指可修復廢品在返修過程中所發生的材料費、人工費用以及分攤的製造費用。一、廢品損失核算方法及缺陷目前,在我國會計實際工作中,廢品按廢損程度和在經濟上是否具有修復價值,分為可修復廢品和不可修復廢品。一般在實際操作中主要有三種核算方法:一是不設任何級別廢品損失科目,將與廢品損失有關的費用直接計入正品,由正品負擔。這種方法適合於小型企業或廢品少的企業,該方法簡便但不能區分正品與廢品的成本;二是設置“生產成本——廢品損失”科目核算;該方法適用於經常發生廢品損失且損失數額較大的企業;三是單獨設置“廢品損失”科目,並在此科目下再設置“可修復廢品”和“不可修復廢品”兩個明細科目,分別核算不同類別的廢品損失。借方歸集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以及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貸方核算廢品的殘料回收價值和應收責任人賠款,期末廢品損失賬戶餘額轉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在這種情況下,廢品損失也由正品負擔。這種方法同樣適用於廢損數額較閥的企業。綜上所述,在我國現行各種核算方法下,不論是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還是不可修復廢品的報廢損失,也不論廢品損失正常與否,最終均計人產品成本,即由正品負擔。這樣的處理在實踐中便於操作,對於小企業或者廢品不經常發生的企業適用,但對於廢品經常發生的企業存在一定不足。《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第九條規定: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以及不能歸屬於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的其他支出,不計人存貨成本,而應在發生時確認為當期損益。我國目前三種核算方法都將所有成本計入存貨成本,並未區分正常消耗和非正常消耗,且不利於經濟管理。二、西方廢品損失核算方法西方將廢品損失分為正常廢品和非正常廢品。將正常的廢品損失作為產品成本處理,而將非正常的廢品損失作為期間成本處理,計入當期損益。其中,在出現正常的廢品損失情況下,有兩種計算產品單位成本的方法。一是正品承擔法:產品單位成本=應分擔的成本總額(開工產量-廢品數量)。二是廢品分配法:產品單位成本=應分擔的成本總額(正品數量+廢品數量)。另外,在出現非正常廢品的情況下,將廢品損失記入“產品成本損失”賬戶,該賬戶作為本期費用處理,並列入收益表中的費用項目。由此可見,西方廢品損失核算方法可以彌補我國核算方法的不足,並且與我國新頒佈的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一致。但該方法核算比較繁瑣且不便於區分正常損失和非正常損失。三、改進建議通過對比中西方廢品損失核算方法,筆者提出改進建議。(1)對於進行簡單會計核算的不經常發生廢品損失的企業,可以按照前面介紹的我國現行方法的第一種方法,不單獨設置廢品損失科目,直接進行核算,並由正品承擔其損失,這樣便於會計核算且不會對產品成本產生很大影響。(2)對於經常發生廢品損失的企業可以單獨設置“廢品損失”一級科目,並在該科目下設置“正常廢品損失”和“非正常廢品損失”兩個二級科目進行核算。為方便核算可修復廢品的追加費用,可在兩個二級科目下再分別設置“可修復費用”和“不可修復費用”三級科目。“廢品損失——正常廢品損失”科目用來歸集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不可控制的正常廢品損失。發生廢品時,可修復的正常廢品損失,借記“廢品損失——正常廢品損失——可修復費用”科目,不可修復的正常廢品損失,借記“廢品損失——正常廢品損失——不可修復費用”科目,統一貸記“生產成本”科目。可修復正常廢品繼續追加修復費用時,借記“原材料”......

工業企業發生的廢品損失,最終應計入什麼

轉出不可修復廢品生產成本根據編制的不可修復廢品損失計算表,

借:廢品損失-××產品

貸:基本生產成本-××產品

發生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

借:廢品損失-××產品

貸:原材料、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製造費用等

回收廢品殘料價值以及應向責任人索賠款項

借:原材料其他應收款

貸:廢品損失-××產品

廢品損失分配的核算根據廢品損失明細帳歸集的廢品損失,結轉分配廢品淨損失。

借:基本生產成本-××產品

貸:廢品損失-××產品

下列各項不屬於廢品損失的有

A、B、C

答案解析:廢品損失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和入庫後發現的不可修復廢雞的生產成本,以及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扣除回收的廢品殘料價值和應收賠款以後的損失。經質量檢驗部門鑑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價出售的不合格品,以及產品入庫後由於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損壞變質的產品和實行三包企業在產品出售後發現的廢品均不包括在廢品損失內

企業損失有哪些方面

經濟和人才吧

企業核算的廢品損失一般是指什麼

3 基本生產和輔助生產車間的廢品損失

工業企業的廢品損失應計入哪個科目

為了核算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廢品損失,可在“基本生產”賬戶下設置“廢品損失”明細賬戶組織核算。借方登記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和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貸方登記應從廢品成本中扣除的回收廢料的價值。該賬戶借貸雙方上述內容相抵後的差額,即為企業的全部廢品淨損失。其中對應由過失人負擔的部分,則從其貸方轉入“其他應收款”賬戶借方,及時要求賠償;其餘廢品淨損失,應該全部歸由本期完工的同種產品成本負擔,列入“廢品損失”項目,即從“基本生產─廢品損失”賬戶的貸方,轉入“基本生產─××產品”賬戶的借方,結轉後的“基本生產─廢品損失”賬戶應無期末餘額。

在單獨核算廢品損失的企業,如果月末既有在產品,又有完工產品,其發生的廢品損失一般() A直接作為期 20分

c 成本會計的內容, 廢品損失計入 產品成本,法規規定

企業發生的廢品損失計入什麼科目?

實行三包(包修、包換、包退)的企業,發生銷售退回的“三包”損失,包括修理費、退修或調換產品的運雜費,退回報廢產品的實際成本減去殘值後的淨損失等,可列入企業的銷售費用,不作為廢品損失處理。

借:銷售費用

貸:庫存商品

對於產品質量較差,但經檢驗部門鑑定,不需要返修即可降級出售或使用的產品,應作為次品處理,其損失在銷售中體現,不包括在廢品損失之內。

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廢品損失,可在“生產成本”賬戶下設置“廢品損失”明細埂戶組織核算。

相關問題答案
影響企業廢品損失的是?
簡述廢品損失的計算方法及廢品損失的範圍 ?
廢品損失是指?
什麼是廢品損失?
影響企業競爭力的因素?
符合企業資產定義的是?
影響就業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工業佈局的因素?
影響營業成本的因素?
影響營業利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