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機制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11

什麼叫心理機制

情緒產生於生命的一個古老的機制,它的性質可以歸納為兩種:快悅的和不快的。我們知道,簡單的生物沒有知覺能力,更沒有思維,但它們卻有生物學意義上的 “趨利避害”的本能行為,這種本能是靠什麼得以實現的呢?只能是“趨悅避痛”的情緒機制,即:趨向快悅的情緒狀態,逃避不快的(或痛的)情緒狀態,並依此實現了自體保護和生存。“趨利避害”是生物本能行為的外顯表現,“趨悅避痛”是這一行為表現的內在本質和原因。其實,“趨悅避痛”是從最簡單的動物體到最高級的人類共有的最基本的本能和生命原則,情緒是一切生物體(動物和人類)價值判斷的依據,是生物一切行為原因的淵源。

雖然人的情緒現象顯得很複雜,但它簡單的一面,並且是能夠使它的其它方面不再顯得“極為複雜”的,就是情緒的心理機制。這是心理學對情緒的研究應該首先去認識的,也是較容易認識的,卻因為沒有重視而至今還未認識的一面。

需要說明的是,我這裡的“情緒”在概念上有所深入和拓展。首先,它指的是本質意義上的情緒,或是指所有情感和情緒中所包含的會引起我們喜愛或迴避的主觀態度的因素。從個體體驗方面來說,它是構成人的各種感受和通常意義上的情緒的基本元素,與我們通常對情緒的概念相比,它還包括包含在諸如“飢餓”、“快感”、“痛感”等等一些感覺之中並作為其主體的情緒成分,與“恐懼”、“悲傷”、“愉快”等通常意義上的情緒一樣,它們的情緒性成分是同源的。這是概念範圍上的拓展。從內部過程上來說,它是指發生在腦內的與網狀系統活動密切相關的一切情緒性神經反應及其上傳。

心理的發生機制是什麼

實際上是刺激引起的電磁場在膜上進行的傳播。神經細胞的細胞膜把刺激“編碼”成一定頻率和強度的電磁場,沿神經纖維傳播,從而引起人的感覺,產生了心理,電磁場在神經系統內的活動就是心理活動,電磁場在神經系統內傳導與加工所引起的現象就是心理現象

自信心形成的心理機制包括什麼

自信心形成的心理機制

根據自信心的內部心理機制,可以將它分為決心、信心和恆心。也就是說,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第一要下定決心,明確學習目的;第二要樹立信心,相信自己的力量;第三要持之以恆,百折不撓,才能最後取得學習的成功。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滲透,共同制約。

(1)決心

決心就是對所做決定的肯定,並傾向於堅定不移地實施決定的心理。“下決心”就是我國古代學者所說的“立志”。陸九淵曾指出“學者須先立志”“無志則不能學”“不學則不知道”(《陸象山集·論語說》)。

(2)信心

信心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也稱為自信心。它既是決心的基礎,又是實現決心的重要保證。人在下定決心之後,還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心理活動:首先要有確信感,相信自己的決心是可以實現的;其次要建立信念,對某種事情具有堅定的信念,自然就會充滿信心;最後要形成理想,一個人的理想越大越堅定,則他的信心也就會越充足、越牢固,因此信心是心理過程的第二個階段。

(3)恆心

恆心是信心的深化,是人們在活動中得以維持始終,決不半途而廢的一種寶貴的意志品質,即通常所說的堅持性。荀子云:“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因為光有決心和信心,而沒有堅持到底的恆心,自然毫無意義。如果那樣的話,決心成了空心湯糰,信心也成了閃爍流星。恆心的堅持在於,一方面要善於抵制不符合行動目的的主觀因素的干擾,做到面臨重重誘惑而不為所動;另一方面要善於長久地維持已經開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動,做到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有始有終。

榮格心理學裡的動力機制是什麼意思

動力機制其實可以認為是“動機”的全稱,也就是個體行為背後的內在動力過程,即行為的原因。

分析心理學(榮格心理學)是心理動力學(精神分析學)當中很重要的分支。而其共同的特點是,認為所有心理動機的源頭都不在意識層面,而是在清醒時的意識無法感知到的潛意識層面,這就是心理動力的來源。

但是,不同的精神分析學派對潛意識動力機制的認識不同。在榮格心理學當中,他認為一切心理的動機在於“集體無意識(集體潛意識)”,也就是人類隨著遺傳代代相承的一些原始動力。比如,嬰兒天生就怕黑暗、下意識地會躲避黑色的事物,這就是遠古人類傳承下來的力量源頭。而在人的潛意識裡,他以“原型”的方式出現,比如閃電在人的集體無意識就往往代表著“上帝、天”的原型,黑暗往往代表著“魔鬼原型”……這些集體無意識形成的內在動力暗中指揮著我們在現實中的行為取捨。這就是榮格對於心理動力機制的認識!

什麼是犯罪心理機制

犯罪心理機制 又叫 犯罪心理結構,是指行為人如何產生犯罪心理,弗成犯罪意識和形成犯罪行為的一條鎖鏈。主要包括調節結構、動力結構和特徵結構。

服裝流行的心理機制和動機是什麼

從眾心理和自慕心理,當某位明星穿某件衣服時,會有人想我這麼穿也會漂亮,這是自慕,有人這麼想,別人都穿這種衣服,我不穿會顯得格格不入,從眾心理。有時候衣服會在某些小團體流行開來,在這團體中所有成員都穿同一種衣服,因為他們認為如果不穿同一種的話會被組織拋棄,這個我忘了

相關問題答案
心理機制是什麼?
心理品質是什麼的總稱?
心理素質是什麼概念?
薪酬機制是什麼?
心理視訊是什麼?
融入機制是什麼意思?
空軍三項機制是什麼?
評價機制是什麼意思?
勞動監察機制是什麼?
招標代理機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