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到底在說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4月15日

老子的道德經講的是什麼?

老子所著的《道德經》,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學經典,只有五千字的《道德經》,一直被稱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難讀懂的經典。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道德經》為韻文哲理詩體。《莊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居神明居。……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其說大體從天人合一之立場出發,窮究作為天地萬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則之“道”,以之為宗極,而發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當取法於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則,分無、有二面。道常無,無名無形,先於天地鬼神,而為天地萬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萬物,具無窮之用。道之理則貫穿於萬有,表現為萬有皆相對而存,極則必反,終必歸,根本之規律。而有之用,常以無為本,“有生於無”。聖人體道之無,法道之自然無為,以之修身,當無慾而靜,無心而虛,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懷慈尚儉,處實去華,以之治天下,當“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還刀兵,離爭鬥,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使民虛心實腹,無知無慾,則無為而治。“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讓謙下,挫銳解紛,和光同塵,以柔弱勝剛強。道教知道之論與政治觀、倫理觀,大體不出老氏體系。至若經言矗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滌除玄鑑”,抱一處和等修養之道,更為道教守一、心齊、坐忘、服氣、內丹等多種煉養術之所本。而“長生”“死而不亡者專”等說法,道教引為仙學長生說之宗源。“歸根”“覆命”之說,內丹學則發揮為內煉成真、與道合一之哲學依據。

《道德經》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寶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無論對中華民族的性格的鑄成,還是對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義也日漸顯著,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不遺餘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學奧祕,尋求人類文明的源頭,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蘊。

《道德經到底在說什麼》

總結來說,就是老子自身對道的理解,闡述了許多人生的感悟與道理。至於修煉什麼的眼界不夠看不出來,姑且有待考證。

《道德經到底在說什麼》

在說道和德。

道是大道,德是大道之德。

道即如來即上帝即老天爺。

老子釋迦耶穌老默皆傳道士。

道德經主要講什麼

老子所著的《道德經》,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學經典,只有五千字的《道德經》,一直被稱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難讀懂的經典。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道德經》為韻文哲理詩體。《莊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居神明居。……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其說大體從天人合一之立場出發,窮究作為天地萬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則之“道”,以之為宗極,而發明修身治政等人道

道德經在說什麼?

夷。為色輕淺。若透明。 希。為音希博。若有無。 微。為物微小。若彌塵。 道。大概便是這樣。 看而不見。聽而不聞。又觸摸不到而混元一體。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裡的法.作動詞.是效仿.學習的意思. 萬物有其根本性。 人的本性。或者說。人的道。便是投機取巧。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而現代人更是直接把"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當做行事準則. 地的道.便是公平. 大地安靜而柔和.廣博而寬厚. 種之得五穀.掘之得甘泉.負載萬物.養育群生.勞而不怨. 想要吃飯.就得種地.想要喝水.就得挖井. 有付出才有回報.一切都是那麼簡單公平. 天的道.是奉獻. 天.浩瀚無際.湛泊不動. 施於天下而不求報.生長萬物而不求取. 雨水.陽光.甘露.風雲.不求一絲一豪的奉獻. 水.利萬物而不爭.由此看來.天之道和水之道到是相似. 如果道也有意識.那麼.道.法自然. 三國魏何晏在《無名論》曾說“自然者,道也。” 這麼看來.在古人眼裡.道.和自然.其實就是一個概念. 那麼自然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現代詞語解釋裡這麼說. 自然 【讀 音】zì rán 【釋 義】 (一)天然;非人為的。 (五)事物按其內部的規律發展變化,不受外界干預。 由此看來.這自然.指的就是無為.放任自由. 古人註釋道德經有言: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 再仔細一品.明白了.老子道德經的根本思想就倆字:無為. 自然.或者說"道". 指的就是那種.無元無終.無前無後.無生無滅的東西. 而由這個無生無滅中.自然的創造了宇宙天地和萬有生命. 形成了生生滅滅的自然現象. 產生了時間.空間前前後後的無意識的意識. 現代人悲慘的時候會時常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語氣蠻是對天地刻薄的怨毒.其實.這是一種曲解. 天地不仁.是說天地無私. 因為在天地看來.萬物都是一樣的.這人和那草扎的狗並沒有什麼區別. 就像.就像我們人身上的不同部位的細胞一樣. 你們有特別喜歡自己腦子部位的細胞而討厭屁股部位的細胞的嗎?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用個庸俗的比喻.我們人也好.花草也好.那都是道的窮孫輩. 手心手背都是肉.道對萬物的愛.是無私等同的. 所以才說.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通讀全篇道德經才明白. 老子宣傳的是一種由人向聖人修煉的方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其實就是指.人法地.人法天.人法道.人法自然. 修煉到最後.人得證大道.就成了聖人. 聖人眼裡無善惡.任由一切自由發展. 有惡才有善.有缺才有圓.若人人為惡.那惡就是善. 我們眼裡有善惡之分.那是因為打小的教育. 所謂的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 如果善人死完了.那惡人即是善人. 就如同禪宗的老大六祖慧能在圓寂之前說過的. 一念之前,人人為佛.一念之後.佛為人人. 懂乎?不懂乎? 不懂的話.學我中學化學老師的話. 不懂就回家鑽被窩捂悟. 這些道理.講白了.也就沒什麼意思了. 純灌水的那種.就像有天有人跟你面前喊叫..吖.太陽是圓的. 你聽完了.笑一笑.然後接著忙自己的吃喝拉撒睡去了.於生活無意.

連載丨道德經到底在說什麼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這句話完整的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有很多解釋,但我比較喜歡這個說法:

上德不德意思是說真正的有道者,其德行是出於自然、淳樸、簡單、內在、主動,表面上看是沒有“德”的痕跡,實際上是德的隨時運行,所以這樣的德才是真正的上德。

普通的人完成德的操守,其表現都是受其他因素左右的,是表面的、外在的、形式的、被動的,所以雖然有“德”的種種表現,其實已經與真正的“德”的自然性質相差很多.這樣的德則是下德。

道德經的最後一句,到底說了什麼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是《道德經》的最後一句。

《道德經》艱澀,它是中國最高的高山,老子或許是所有哲學家中最高壽的,思想也最透徹、孤絕、高深。

意思是:聖人的否則是為施捨,而不爭奪。

《道德經到底在說什麼》四十一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通常所看到的道德經註解版本,大都把衝理解成盅,取空虛之意,好與後面的盈相對。不過,又把盈字,理解為盡。這是解讀本章的主流見解,但是卻是很牽強的。

《道德經到底在說什麼》

道德經分上下兩部分,上部開篇道可道非常道,講宇宙萬物的規律。下部開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講為人處世的道理。所以合稱道德經。

《道德經到底在說什麼》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事物強壯的時候,緊接著也就到了它即將衰敗的階段了。短暫的榮光過後,化為烏有。而道,則是生生不息的萬物之源,永恆而長久。所以,短暫的強壯過後,導致衰亡而終,這不符合道生生不息的法則。

凡是不能生生不息的,也都將很快消亡。凡是能夠生生不息的,也終將永遠生生不息。

治理天下,是讓它打幾場勝仗後,馬上破敗消亡呢,還是讓天下長久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生生不息的好呢。

衰亡,就是用兵取強的不道之為所導致的。而要讓天下長久的生生不息,唯有遵循大道。

相關問題答案
道德經到底在說什麼?
一路向南到底在說什麼?
盜墓筆記到底在講什麼?
陰陽師到底在玩什麼?
銀魂到底在講什麼?
貓到底在想什麼?
道德經告訴我們什麼?
小時代到底在講什麼?
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麼,才能賺錢 ?
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