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割須棄袍是誰?

General 更新 2024-06-03

在三國演義中割須棄袍的是誰

曹操和馬超的戰役,這一般都說是返西涼,也有叫渭水之戰,潼關之戰等等。就是對陣的第一站,曹操派出于禁出戰馬超……于禁沒被斬了,真算幸運……之後好像是張合也打了一會,也敗了。然後西涼軍總攻擊,因為西涼騎兵很厲害,所以曹操敗北逃跑,之後就是割須棄袍了

三國中棄須割袍的主要人物

曹操,出自三國演義第五十八回 馬孟起興兵雪恥,曹阿蠻割須棄袍 。(頗為喜歡三國每個章回的小標題)

三國時期是誰在哪場戰鬥中打得曹操割須棄袍?

樓主你好,我是一個非常熱愛三國的人,我來替你回答。

曹操“割須棄袍”是指:當時曹操手下文將鍾繇丟了長安之後退守潼關,上書給曹操,然後曹操派曹洪、徐晃兩個人去幫助鍾繇守潼關,曹操讓他二人在10天之內守好就可以了,曹洪生性魯莽(和張飛差不多,性子急),徐晃很冷靜,但是在第9天的時候被馬超,馬岱西涼兵用計謀打敗,於是逃回去向曹操覆命,曹操大怒,於是親自帶領部隊去奪回潼關, 去了之後看見馬超,勇猛無敵,馬超還說曹操殺了他全家,今天要在此地方活捉曹操,吃曹操的肉,於是馬超殺像曹操,曹操派于禁、張郃、李通出去抵擋,紛紛戰敗,此時西涼兵殺來,曹操大敗,曹操身穿紅袍,長鬍須,逃跑時,西涼兵大喊,穿紅袍的是曹操,於是曹操脫掉紅袍,西涼兵又大叫,長鬍須的是曹操,於是曹操又割掉鬍鬚,就樣樣逃跑了....哈哈。後有詩人說:潼關戰敗望風逃,孟德倉惶脫錦袍;劍割髭髯應喪膽,馬超聲價蓋天高。 這就是曹操“割須棄袍”的故事。

割須棄袍在三國演義中指的是誰

渭水六戰 馬超

割須棄袍的主人公是誰

曹操!割須棄袍源於《三國演義》第58回,曹操率軍與馬超在潼關交兵,曹軍被打敗後馬超追擊曹操時,曹操為了不被認出來,把鬍鬚割掉,把長袍丟棄之事。

三國時期“割須棄袍”的是

曹孟德割須棄袍

講的曹操

被馬超追殺

《三國演義》中曹操"割須棄袍"的故事情節是什麼

三國演義第五十八回 馬孟起興兵雪恥,曹阿蠻割須棄袍

最後關頭——丁斐放出牛馬,西涼兵追趕牛馬,曹操得以逃命

在曹洪被馬超戰敗,丟失潼關之後,曹操率領後續部隊趕至潼關關前。在曹操與馬超的首次交鋒中,曹軍潰敗。馬超統領龐德、馬岱等,直入曹軍,要親自捉拿曹操。馬超的凌厲攻勢,迫使曹操“割須棄袍”,曹狼狽而逃。操混在亂軍中,只聽得西涼軍大叫:“穿紅袍的是曹操!”操就馬上急脫下紅袍。又聽得大叫:“長髯者是曹操!”操驚慌,掣所佩刀斷其髯。軍中有人將曹操割髯之事,告知馬超,超遂令人叫拿:“短髯者是曹操!”操聞知,即扯旗角包頸而逃。後人有詩曰:

在危急之時,幸好曹洪趕到,才好歹保住了曹操的性命。曹操逃回大營後,一面傳令堅守寨柵,不許出戰;一面謀畫擊敗馬超、韓遂的計劃。他責令徐晃引精兵4000徑襲潼關後路河西,他自己則督軍渡過渭水。然後,兩路夾擊,一舉消滅馬、韓諸部。馬超得知曹軍的意圖後,主張搶佔渭河北岸,遏制曹兵渡河。韓遂則主張按兵法中“兵半渡可擊”的戰術,陳兵南岸,待到曹軍渡至一半時,乘機猛攻。他認為,此舉足以使曹操大軍皆死於渭河之內。這樣,馬超就採納了韓遂的建議。當曹軍部分精兵渡至北岸,曹操親自帶領百餘名護衛軍將坐於南岸,觀看大軍渡河時,馬超突然率軍殺至,衝到離曹操僅有百步的地方。在曹操生死在眼前的危急關頭,曹操的虎衛軍驍將許褚,扶起曹操急奔河邊。他挾起曹操一躍就跳上離岸邊一丈多遠的船上,撐船向河心劃去,曹操趴在許褚的腳下,狼狽至極。馬超趕到河邊後,見曹船已到河心,就彎弓搭箭,命令將士沿河向曹船猛射,剎那問,矢如雨急,船上的駕舟和護衛士卒幾十人都應弦而倒;許褚一邊用左手舉起馬鞍遮住如飛蝗般的來箭,護衛著曹操;一邊用雙腿夾著船舵,以右手使篙撐船。曹操與許褚處在危險之中,正當他兩拼命掙扎之時,射來的箭突然越來越少。於是,許褚乘機快速將船劃至北岸,使曹操再次死裡逃生。原來當時的渭南縣令丁斐正在南山之上,他看到馬超的追殺使曹操時刻都有生命之虞。於是,他打開寨門,將所有的牛馬驅趕出來。一時間,滿山遍野到處是牛馬,西涼兵見狀,都回過頭來爭搶牛馬,無心追趕狂逃的曹操,曹操也因此化險為夷。曹操上岸後,對前來拜見問安的諸將大笑說:“我今天差點被這些毛賊所困!”他問是誰用“縱牛馬以誘敵”的妙計救了他?有人告訴他說是渭南縣令丁斐。丁斐入見時,曹操感激地說:“如果不是你的良謀,我就會被賊所擒俘。”於是,他立即提拔丁斐為典軍校尉。

[評析]

丁斐的縱牛馬以誘敵,實際就是以利誘之的謀略,利益會使人的目標改變,利慾薰心使許多人迷失方向。誘的方法有多種,但應當明確的是應該以小利獲大利,否則得不償失,也就沒什麼意思了。

割須棄袍指的是誰

曹操

來源於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第58回,曹操率軍與馬超在潼關交兵,曹軍被打敗後馬超追擊曹操時,曹操為了不被認出來,把鬍鬚割掉,把長袍丟棄之事。描寫了曹操狼狽逃竄的景象。

關於三國演義的割須棄袍

謀士就是給主帥提供一些參考意見,可以彌補主帥一人做決定是造成的考慮不周全。而在戰場上通常有統軍能力的大將都在左右軍,前後軍中坐鎮。曹操居中軍是比較安全的。割須棄袍

這一戰是馬超突襲,曹軍不備,破入中軍後曹軍基本上就沒有能力調動左右軍隊護主了,大將都不一定遇到馬超。這就是兵敗如山到。不過因為羅貫中是保劉派的所以對曹操的描寫不夠客觀,三國演義就是本小說,不是史料,沒必要較真的

三國演義中誰殺的曹操割須棄袍而逃?

西涼馬超因父親被曹操設計殺害,所以起兵反抗。一直打到長安,在 一次戰役中馬超率領西涼將士大敗曹軍,殺得曹操割須棄袍。

滿意請採納

相關問題答案
三國中割須棄袍是誰?
三國中水鏡先生是誰?
三國時期割須棄袍的是?
割須棄袍的意思是什麼?
三國演義的鳳雛是誰?
三國志轅門射戟是誰?
新三國西施扮演者是誰?
三國的君主分別是誰?
三國孫權的夫人是誰?
三國演義的人物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