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有多長評課?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大班數學 《一分鐘有多長》 評課小結

《一分鐘》這篇課文是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內容較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為早上多睡了一分鐘,帶來的卻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一聲聲的嘆息,是深深的後悔和寶貴的教訓。故事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繫十分緊密。聽了戴老師的課我受益匪淺,讓我倍受啟發。戴老師能根據低年級的教學重點組織教學,通過引導學生識字,使學生能利用“減一減,換一換”等方法來識字,在遊戲中鞏固識字,並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1、穩紮穩打,識字教學紮實。

在生字詞的教學中,戴老師採用多種形式為學生創設了識字平臺。有說說記住字的方法識字,如:換一換、減一減、加一加;在遊戲中識字,如:組合遊戲。這些過程,看似平常,卻喚醒了學生以往的識字經驗。在識字過程中,戴老師還非常注重正音,尤其是“丁零零”、“哈欠”等詞語的輕聲正音。在寫字這一環節,戴老師花了5分鐘讓學生寫字,並進行展示講評,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整堂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體驗到學習生字的無窮樂趣。

2、多元評價,學習興趣高漲。

戴老師上課始終是親切地和學生交流,在教學中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學習生字新詞,對學生的發言總是給予及時的激勵與表揚。如“你真棒,都讀對了!”、“這會兒,XX終於讀對了,給他鼓鼓掌!”等等,使課堂充滿了人文關懷;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了學困生的自信心。這就是戴老師的教學藝術,善於激勵,善於喚醒,善於鼓舞。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完美的課也都會留下一絲不足,戴老師所上的是第一課時,我認為還有以下的不足:

1、對本節課內容的整體把握不夠完美。 第一課時僅僅安排了識字教學,內容上顯得有些單一。

2、葉聖陶先生說過:“讀書務必做到正確、流利,‘字字未宜忽’。首先要讀正確,然後才能談到思考。語文姓小,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首要目標。”然而,在這堂課裡缺少了朗讀,也就缺少了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對於正確地朗讀課文這一目標的達成度不高。

聽了戴老師的這一堂課我收穫了許多的教學經驗,充分的瞭解了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還有很多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這一堂課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她的識字教學如此紮實,真正的是一步一個腳印,步步非常紮實。

《一分鐘》評課稿二

徐如鬆校長於2010-9-25,執教語文人教版第三冊課文《一分鐘》。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內容較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為早上多睡了一分鐘,帶來的卻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後悔和寶貴的教訓。故事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繫十分緊密。徐校長能根據低年級的教學重點組織教學,通過指導學生正確地讀課文和引導學生識字。在生字教學上用了,集中識字和隨文識字兩種方法,使學生在讀中識字,在遊戲中鞏固識字,並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1、設計“錯誤的等式”,激發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要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低端學生的課堂上,這點尤為重要。徐校長的導入部分非常棒,他通過設計:“說說一分鐘的長短,並說說理由,學生知道1分鐘=60秒。馬上過度到課文裡的1分鐘=20分鐘。這是為什麼?”這樣的懸念很好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更有興趣學習接下來的課文。讓學生通過讀書就能很快地知道元元因為多睡一分鐘而遲到20分鐘的事。這樣的設計提升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是成功的一半。

2、教師當好組織者,積澱語文素養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首先徐校長在引導學生......

二年級數學北師大版課桌有多長評課稿

題目不明確,缺少具體數據要求條件,不能正常作答

相關問題答案
一分有多長評課?
一分有多長?
一寸有多長圖片?
一秒有多長遊戲?
一尺有多長圖片?
現代一尺有多長?
你的一分鐘有多長?
一帆風順花期有多長?
一隻八哥的壽命有多長?
長春一共有多少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