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什麼時候收稻子?

General 更新 2024-06-05

幾月份收稻子?

北方10月份,南方一年多季道,每隔幾個月就一次。

北方兩季水稻收割時間和播種時間,以及南方兩季、三季水稻收割和播種時間,分別是幾月份?

第一個問題:北方華北地區是單季稻。一季稻一定要在清明前播種,四月底五月初移栽( 如條件允許,還可在穀雨移栽。)北方東北地區是早熟單季稻。播種時間為四月左右。

北方雙季水稻第一季稻生長期104天,第二季稻生長期87天.一般都是早熟品種。避開了冬天。

北方種植雙季水稻必須培育特早熟品種。第一季水稻從陽曆4月中旬育苗,8月初就可成熟收割,約104天.第二季水稻一邊收割一般插秧。沒到地凍就收割了。

第二個問題:南方以長江中下游平原為例,早稻4月中旬播種,5月初插秧,7月下旬收割,緊接著馬上晚稻插秧(稱為雙搶),一般必須在立秋前結束,10月下旬-11月晚稻收割。

第三個問題:三季只有海南才可以種(太費勞力,互今已基本沒人種。)基本時間俺不知道。

第四個問題:長江流域北面和南面附近秈稻粳稻都有栽培。

幾月份收稻子?

看什麼地方,南方一般是7月份一次,10月份一次。

採納哦

北方春小麥和水稻成熟時間

1、冬小麥主要分佈在華北及其以南的地區,秋種夏收。油菜主要分佈在長江流域,種植和收穫季節大致與冬小麥一致。(長江中下游地區有一農諺:“寒露籽,霜降麥”,說的是當地一般在寒露時種油菜,霜降時種小麥。它們一般在端午前後收穫,北方地區收穫季節要晚些。故稱夏收作物)

2、春小麥:春小麥主要分佈在東北的三江平原和鬆嫩平原北部,春種夏收。

3、棉花的分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和華北平原、以及新疆南部,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種秋收

4、水稻在全國種植普遍,可結合各地的種植制度來確定其種植和收穫季節。如東北地區,一年一熟,則是春種秋收;長江中下游地區一年兩熟,有的田地是種雙季稻(即一塊地中一年種兩次水稻),雙季稻中,早稻是春種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搶收早稻,搶插晚稻,故將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這段時間稱為雙搶),晚稻是夏種秋收(11月初收完)。還有一種是稻麥連種,即當地的冬小麥收穫後再種水稻,則這種水稻是夏種秋收(它收穫不久再種小麥或油菜)。一般考試只考雙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區(如海南)可種三季水稻。

5、花生的分佈更為廣泛,以山東丘陵和遼東丘陵最多,為春種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閩丘陵、兩廣丘陵、雲貴等地也有較廣的分佈,一般也是春種秋收。

6、大豆主產區在東北平原。根據當地一年一熟的情況,可推測出是春種秋收

(1)稻穀集中產區主要在秦嶺—淮河以南的東部平源、丘陵地區;川、滇、黔、鄂、湘、桂、粵、閩、贛、浙、皖、蘇、滬13個省、市、區

(2)小麥冬小麥在長城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種植廣泛,集中產區則以秦嶺—淮河以北,黃河中下游的河南、山東、河北、陝西和山西5省為主,其次是長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蘇等省份。

春小麥分佈以長城以北及青藏高原以北地區為主.

(3)雜糧 我國把玉米、高粱、穀子、薯類、大豆等統稱雜糧

①玉米: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區,以華北、東北和西南各省最為集中,其中以華北最多,東北次之。

②高粱:全國大部分省區都有種植,東北和黃河中下游各省分佈最集中

③穀子:也稱粟(小米)主要分佈在黑、內蒙古、晉、冀、吉、豫、陝、魯、遼9省區

④薯類:以甘薯為主,主要產區是珠江流域、長江中下游、四川盆地、黃河下游平原地區,以及華南、西南的部分丘陵山區。馬鈴薯生產以東北、內蒙古和西北各地為主要產區,其中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的播種面積和產量,都佔全國一半以上。

⑤大豆:遍佈全國

水稻(1)南方稻穀集中產區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大地區,水稻面積佔全國的95%左右。按地區差異,又可分為三個區。 ①華南雙季秈稻區。包括南嶺以南的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和臺灣等五省區。該區屬於熱帶和亞熱帶溼潤區,水、熱資源豐富,生長期長,複種指數大,是我國以秈稻為主的雙季稻產區。海南等低緯度地區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長江流域單、雙季稻區。包括南嶺以北、秦嶺—淮河以南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陝南等地區。該區地處亞熱帶,熱量比較豐富,土壤肥沃,降水豐沛,河網湖泊密佈,灌溉方便,歷年來水稻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佔全國2/3左右,是我國最大的水稻產區。該區以長江三角洲、裡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陽湖平原、贛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漢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為集中。長江以南地區大多種植雙季稻,長江以北地區大多實行單季稻與其他農作物輪作。秈稻和粳稻均有分佈。 ③雲貴高原水稻區。本區地形複雜,氣候垂直變化顯著,水稻品種也有垂直分佈的特點,海拔2000米左右地區多種植秈稻,1500米左右地區是粳、秈稻交錯區,1200米以下種植秈稻。本區......

水稻什麼時候能收割?

一、水稻成熟要經歷四個時期:乳熟期、蠟熟期、完熟期和枯熟期。乳熟期是在水稻在開花後的3-5天時開始灌漿。持續時間為7―10天左右。到乳熟期末期,鮮重達到最大,這個時期用手壓稻穗中部籽粒有硬物的感覺。蠟熟期時間大約經歷7―9天。膽個時期內水稻的籽粒內容物濃黏,無乳狀物出現,乾重量接近最大。米粒的背部綠色開始逐漸消失,穀殼有些變黃。完熟期稻穀的穀殼變黃,米粒的水分減少,幹物重量達到定值,籽粒變硬,不容易破碎,這個時期是最佳收穫期。大約在水稻抽穗後45-50天,黃化完熟率95%以上。

枯熟期水稻的穀殼黃色逐漸變淡,枝粳變得乾枯,頂端枝粳容易折斷,米粒偶爾有橫斷痕跡,這會影響米質。

二、不同地方、不同的茬口、不同的口種收割時間不同。

1、一年兩熟的,收割的時候是農曆6月分和10月份。一年一熟的,大概是9月份。

2、"十一"過後正是水稻收割期,但由於近日連降雨,昨日又是一場雨雪天氣,給盤錦市水稻收割造成影響.今年由於水稻前期溫度較低,水稻生長量不夠,水稻普遍比往年偏晚。

3、皖南水稻有三季,早稻大概7月下旬收割。中稻:九月中下旬到十月初收割。

…………

2010年全國水稻收割時間:

中國北方各省市的作物種植模式和時間

地理上:青藏高原以東,秦嶺淮河以北,內蒙古高原以南的區域地理為北方地區,所以北方各省市為:北方各省市:長城北有:黑龍江、遼寧、吉林、河北部分、內蒙古、寧夏、新疆; 長城以南的有: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河南、陝西、青海 江蘇北部、安徽北部部分地區中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為亞熱帶季風和暖溫帶季風氣候,中國北方地區南部為暖溫帶季風氣候,日照時間充足,夏季雨水充沛,故農作物多為一年兩熟,北部黑龍江地區部分為亞寒帶季風氣候,冬季嚴寒較長,夏季較短,故長城以北地區多為一年一熟。長城以北:一年一熟

長城以南: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故:水稻、玉米、小麥輪作方式如下:水稻:北部地區種植多3--4月,北方南部地區,中稻5—6月播種,收穫期分別為 9-10月;

玉米:播種期2—4月、7-9月,收穫期6—8月、10-11月。小麥:在中國黑龍江、內蒙古和西北種植春小麥,於春天3~4月播種,7~8月成熟,生育期短,約100天左右;在華北、新疆南部、陝西、淮河流域秦嶺一代各省及栽種冬小麥,秋季9~11月播種,翌年5~6月成熟,生育期長達300天左右。

北方能種水稻的地方有多少?

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水稻總歸是南方的農作物。近幾十年來,北方的少數地區,也開始種植水稻,像天津附近的“小站稻”,便是全國著名的。北方可以種水稻,大家已經這樣相信了。但是,北方的水稻種植面積畢竟不大,總產量也還不多,因此,許多人還有懷疑:這些地方所以能種水稻,是不是因為有什麼特別優越的條件呢? 本報今天發表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水稻豐產經驗”,最有力地回答了這個問題。簡直可以這樣說,在我國,如果採取了適當的措施,到處都能種水稻。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農民在1955年種植的水稻,每畝平均產量近五百斤,最高的每畝生產一千三百多斤。這個紀錄,和南方的單季稻比較,也不能算是低的。 現在多數地區所以還沒有種水稻,主要是因為許多農民,包括某些農村工作幹部,認為當地的自然條件不夠好,根本不適合種水稻。可是,請看延邊地區的自然條件是不是很好的呢?顯然不是。這裡拔海500公尺以上,常年平均溫度為攝氏2—4度,無霜期只有140—160天,最少的地方只有110天,降雨量一般在400—600公釐之間。類似這樣的自然條件,在黃河以北的絕大多數地區都有。但是,現在黃河以北的水稻種植面積卻只相當於耕地面積的1.65%左右。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農民能夠把水稻種的很好,別的地區為什麼就不能這樣作呢? 北方地區多數農民不敢種植水稻,主要是因為他們覺得水源太少。北方的水源是不是很少呢?跟南方比較起來,確實是要少一些。但是,北方多數地區的水利條件,不僅不比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壞,反而要比那裡的好。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農民為了開發水田,曾經從乾枯了的河灘底下挖出水來。這種積極向大自然爭取財富的精神,難道不是給全國農民樹立了良好榜樣嗎? 在我國,除了極個別的小範圍的地區以外,到處都有各種各樣的水源。天上的雨水可以保留起來,地下的泉水可以汲取上來,雪水、河水更可以充分地加以利用。我國的一部農業史,實際上就是開發水利、防止水害的歷史。我國農民曆來是很重視水利資源的,只要認真地積極地發現和利用各種水源,到處就都可以有水田。看了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水稻豐產的經驗,北方的農民們應該普遍提高了信心。 延邊地區種植水稻也是近幾十年的事情。當地農民在試種水稻的過程中,有成功也有失敗,有豐收也有歉收。但是,他們一直相信自己的試驗,從來沒有灰心過。他們不斷地鑽研適合當地自然條件的生產技術;他們幾次向獲得每畝兩千八百多斤豐產紀錄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水稻勞動模範學習經驗;他們建立了許多示範田,試驗各種從外地學來的豐產經驗,一旦成功就大膽推廣。有成功有失敗、幾經挫折然後成功,這種現象是任何開始種植水稻的地區都會遇到的。但是,只要認真地學習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農民的頑強精神,就必然能夠像他們一樣地取得最後的勝利。 水稻是有巨大增產潛力的高產作物。根據1955年的統計,水稻的種植面積只佔全國糧食作物面積的22.4%,而稻穀產量卻已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2.5%,居各種糧食產量的第一位。從這裡可以看出,積極提倡種植水稻,對於迅速增加我國糧食產量,改善人民生活,具有多麼重大的意義。就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情況來說,在沒有種植水稻以前,那裡每公頃僅僅生產三千斤左右的雜糧;種植水稻以後,每公頃卻能生產七、八千斤稻穀。當地農民過去只能吃並不豐裕的高粱,現在卻能吃非常豐裕的大米。 根據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的規定,我國水稻的種植面積,在十二年以內,將要從現有的四億三千萬畝增加到七億四千萬畝(包括由於改單季稻為雙季稻而增加的一億四千萬畝種植面積)。這幾億畝水稻種植面積,......

相關問題答案
北方什麼時候收稻子?
北方什麼時候植樹最好?
河北什麼時候收麥子?
北方什麼時候種什麼菜?
安慶什麼時候種稻子?
河北麥子什麼時候收割?
南方油菜什麼時候收割?
合肥水稻什麼時候收割?
河南稻子什麼時候收割?
廣西稻穀什麼時候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