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中招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中考中招是什麼意思

1、是中國中原地區對中學畢業考試即高中入學考試(也即中舉)的一種口語稱謂。

2、全稱為普通高中招生考試,為目前國內的大型考試之一

3、某些地方又稱之為“初升高”(初中升高中)

4、相關機構有中招辦等。

通俗點,就是中考。

中招了是什麼意思

中招(zhòng zhāo)編輯

(網絡用語、口語):

1、即中別人的招了,簡單地說就是中了病毒或者是木馬,簡稱中招.

2、甲乙兩人比武,甲被乙打了一拳也稱中招

3、某被騙了、被蒙了也稱中招

4、通常此用法在招後加“兒”字

中考統招生是什麼意思

統招生就是說你是超過統招分數線進來的,統招分數線與擇校分數線相比高一點點,並且不用另外交擇校的錢。。不知道的再問

高招,中招,單招是什麼意思

中考,即“中招考試”,全稱為“初中學業考試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所以中考中招就是單指中考。

中招指中考招生,高招指高考招生,

單招是高等職業院校開展單獨招生改革試點工作,

高職單招是落實《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實施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 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教高[2006]14號)有關政策要求的重大制度改革設計.有關省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試點工作的領導和統籌,通過在試點校中開展單獨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引導高中畢業生向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合理分流,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生源質量和辦學水平.

中考定向招生是什麼意思?

定向生指的是市裡發配給各學校上重點高中的名額,這些名額是照顧一些中考成績相對較差的學校(或者失手的考生)的,這些學校裡的學生中考成績不高,但又想上好學校的指令性(不用交贊助的),因此定向生可享受較低錄取線.但要想報上這種定向生,必須是地段生或學校的推薦生,成績在校裡也要很好.

要想報定向生,最好先和班主任談,如果說你有條件報上這些名額的話,就去報,當然還得看運氣,定向生還是有最低分數線的(不同學校一般不同,今年我也是正好夠上分數線才上去的,失手了嘛)如果十拿九穩能上的話報非定向的就可以了.

中考定向招生是什麼意思

遏制擇校,撬動教育公平的支點

“那是一段艱難歷程。”王女士的孩子去年中考,為了孩子能考上理想中的“重點高中”,做飯、接送孩子、陪讀等等工作全家人分工明確,孩子的成績在全家人的努力下進入了“重點高中”公費生錄取分數線。但由於孩子小學時便是“擇校生”,王女士還得為進入公費生分數線的孩子再掏2萬多元。孩子拿著通知書上學時,家人和孩子竟都瘦了一圈。

“全家人這麼努力,還不都是為了孩子能考上‘重點高中’,‘重點高中’升學率高,孩子才能考上好大學,有好前程……”王女士和家人一直這麼認為。像王女士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

升學率和重點率,都是學校招生簡章中的關鍵詞。而每年高考之後,各中學門口高掛橫幅,上書升學率、上線率和重點率,已經成為一道獨具特色的“風景線”。事實上,無論是哪所重點中學,都無法承受由升學率牽動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學校以升學率為籌碼,從家長手中換取擇校費和優質生源;家長以金錢為代價,預支孩子未來可能的高分。這是一條難以斬斷的利益鏈。在強大的利益驅動下,為了學校自身的利益,也為了守住對家長的“承諾”,校方選擇“轟轟烈烈搞素質,紮紮實實抓應試”。

於是,為了擇校,許多孩子從三、四年級起,就開始了備戰征程:學特長,上奧數班等。國家統計局、教育部對全國部分大中城市的一項最新調查表明,80%的小學生參加過各種形式的奧數班、興趣班和考級班,並多數在兩個以上。加強班、重點班、實驗班也應運而生。被選拔出來的一部分人成為應試教育的“精英”;與此同時,另一部分人則長期在考試的失敗和受挫中生活。以升學率為根本驅動力的教育模式,直接打擊了素質教育。在這樣的背景下,有的教師不再以培養全面發展、人格健全的學生為目標,相反,成為打造高分機器的工匠。

擇校違反現行就近入學政策,並常常表現為以分數擇校、以權力擇校、以金錢擇校等不正常現象,義務教育階段的擇校不僅動搖了教育公平的根基,也嚴重影響了社會公平。擇校,使學生的身心受到嚴重“侵害”,這種現象受到社會各方詬病。

為徹底改變這一現狀,還教育公平本來面目,從去年起,我市對中考進行改革——公辦普通高中招生分為統招公費生和擇校生,取消自費生。統招公費生要佔公辦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的70%且100%實行定向招生,即定向指標全部分配到各初中學校;擇校生實行按考生志願、擇優錄取的辦法,繼續嚴格執行“三限”政策。擇校生招生比例不得超過當年本校招生總計劃的30%。為避免以往出現的大班額問題,今年招生學校要申報招生容量,市教育局進行審查,班額不準超過56人。同時,我市還出臺文件規定,義務教育階段,一律禁止“擇校”。初中階段擇校生中考不享受定向待遇,教育行政部門給學校下撥定向指標時,擇校生不佔分配基數。

文件出臺後,擇校生紛紛迴流。記者採訪時瞭解到,水泉一中去年在校生401人,擇校生迴流後,現有在校生456人。遏制擇校,使生源少的“弱勢”學校重新煥發了生機。

遏制擇校政策的出臺,切切實實的剎住了擇校風,也使更多學生和家長受益:僅以經濟層面為例,去年,太平區被我市兩所省級示範性高中錄取的考生比2005年多194名,去年擇校生的收費標準是2.16萬元,這意味著僅太平區就有194個學生家庭節省了419萬元。

參考資料:......

中考定向招生什麼意思

遏制擇校,撬動教育公平的支點

“那是一段艱難歷程。”王女士的孩子去年中考,為了孩子能考上理想中的“重點高中”,做飯、接送孩子、陪讀等等工作全家人分工明確,孩子的成績在全家人的努力下進入了“重點高中”公費生錄取分數線。但由於孩子小學時便是“擇校生”,王女士還得為進入公費生分數線的孩子再掏2萬多元。孩子拿著通知書上學時,家人和孩子竟都瘦了一圈。

“全家人這麼努力,還不都是為了孩子能考上‘重點高中’,‘重點高中’升學率高,孩子才能考上好大學,有好前程……”王女士和家人一直這麼認為。像王女士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

升學率和重點率,都是學校招生簡章中的關鍵詞。而每年高考之後,各中學門口高掛橫幅,上書升學率、上線率和重點率,已經成為一道獨具特色的“風景線”。事實上,無論是哪所重點中學,都無法承受由升學率牽動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學校以升學率為籌碼,從家長手中換取擇校費和優質生源;家長以金錢為代價,預支孩子未來可能的高分。這是一條難以斬斷的利益鏈。在強大的利益驅動下,為了學校自身的利益,也為了守住對家長的“承諾”,校方選擇“轟轟烈烈搞素質,紮紮實實抓應試”。

於是,為了擇校,許多孩子從三、四年級起,就開始了備戰征程:學特長,上奧數班等。國家統計局、教育部對全國部分大中城市的一項最新調查表明,80%的小學生參加過各種形式的奧數班、興趣班和考級班,並多數在兩個以上。加強班、重點班、實驗班也應運而生。被選拔出來的一部分人成為應試教育的“精英”;與此同時,另一部分人則長期在考試的失敗和受挫中生活。以升學率為根本驅動力的教育模式,直接打擊了素質教育。在這樣的背景下,有的教師不再以培養全面發展、人格健全的學生為目標,相反,成為打造高分機器的工匠。

擇校違反現行就近入學政策,並常常表現為以分數擇校、以權力擇校、以金錢擇校等不正常現象,義務教育階段的擇校不僅動搖了教育公平的根基,也嚴重影響了社會公平。擇校,使學生的身心受到嚴重“侵害”,這種現象受到社會各方詬病。

為徹底改變這一現狀,還教育公平本來面目,從去年起,我市對中考進行改革——公辦普通高中招生分為統招公費生和擇校生,取消自費生。統招公費生要佔公辦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的70%且100%實行定向招生,即定向指標全部分配到各初中學校;擇校生實行按考生志願、擇優錄取的辦法,繼續嚴格執行“三限”政策。擇校生招生比例不得超過當年本校招生總計劃的30%。為避免以往出現的大班額問題,今年招生學校要申報招生容量,市教育局進行審查,班額不準超過56人。同時,我市還出臺文件規定,義務教育階段,一律禁止“擇校”。初中階段擇校生中考不享受定向待遇,教育行政部門給學校下撥定向指標時,擇校生不佔分配基數。

文件出臺後,擇校生紛紛迴流。記者採訪時瞭解到,水泉一中去年在校生401人,擇校生迴流後,現有在校生456人。遏制擇校,使生源少的“弱勢”學校重新煥發了生機。

遏制擇校政策的出臺,切切實實的剎住了擇校風,也使更多學生和家長受益:僅以經濟層面為例,去年,太平區被我市兩所省級示範性高中錄取的考生比2005年多194名,去年擇校生的收費標準是2.16萬元,這意味著僅太平區就有194個學生家庭節省了419萬元。

中考招生中,高中錄取的統招生和分配生是什麼意思?

統招生上學不需要交額外的錢 分配生也不需要 分配生就是有別的學校多餘的名額 雖然你沒達到該校的統招分數線 但名額分給了你 你也不用出額外的錢上高中 也就是 中考的幸運兒

中考定轉統是什麼意思

統招生:指通過參加由教育部組織的普通高中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等正規化考試並被錄取,畢業後由教育部頒發認證文憑的考生

定向生:指為了幫助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工作環境比較艱苦的行業培養人才,保證他們得到一定數量的畢業生而制定的一項政策。考生自願填報有關學校定向就業招生志願並按有關政策一旦被錄取為定向生。

定轉統:指的是定向生剩餘指標調整為正常繳費統招生指標

相關問題答案
中考貫通什麼意思?
中考大捷什麼意思?
高考減招什麼意思?
中考中招什麼意思?
溫中下氣是什麼意思?
生活中打野是什麼意思?
中間件是什麼意思?
五行中喜水是什麼意思?
五行中金代表什麼意思?
印刷中裱坑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