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共和國?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什麼叫共和國?為什麼當今世界各國多稱“共和國”?

作者:董鬱玉 共和之實 中國人不知道“共和”一詞的人不多。從1949年以後,對每個大陸中國人而言,尤其是對那些在1949年以後出生的大陸中國人來說,鑲嵌在國名中的“共和”一詞,是主流意識形態話語中時常要出現的最重要詞彙之一。 中國人知道“共和”一詞含義的人也同樣不多。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即使是對那些受過中、高等教育的人來說,“共和”一詞,雖是他們在念讀國名的全稱時經常會觸碰到的詞彙,但卻是他們可能從未細究、也從未明瞭的詞彙。 那麼,中國為什麼要用“共和”來修飾自己的國名,為什麼要以“共和國”的名義“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當然是因為“共和”在千百年來的人類歷史上所具有的無人能拗的正當性;當然是因為早在60多年前,“共和”其實就已經成為一股不可抗違的歷史潮流。用“共和”來修飾國名的舉措說明,不論具有多麼強大控制力的政黨,不論具有多麼強大統攝能力的統治者,都不願意以與“共和”相對立的“獨裁”來概括自己的國體和政體。 自從“共和”這個詞彙誕生以後,除了以“帝國”自稱的國家外,古今中外,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以“獨裁”來自稱或修飾自己的國名。“共和”,作為政治概念、政治制度、政治理想和政治思想,在人類政治的演進中不斷獲得和加強著自身的正當性。其實,在人類歷史上,作為國家政治制度的共和制的歷史並不長。從古代共和制國家的曇花一現,到近代意義共和制國家的建立及其在數量上的擴張,以“共和”為框架的政治理想和國家政治制度,隨著商品貿易和信息傳播在地域上的擴展,幾乎可以在國情各異的世界任何國家尋找到載體,並生長出願意為之落地生根而行動的力量。 毫無疑問,在政治制度方面,“共和”所代表的制度,在所有社會政治制度的正當性排序中高高在上。這種正當性所具有的超越價值,是人類思想成果和制度成果中最具生命力的價值。這種超越價值的生命力就表現在:不論在任何地域和任何時間,只要“共和”的理想為人們所知,那麼,“共和”的價值,就會成為大眾判別社會革命和政治變革是否具有進步意義的不易更變的恆久標準。 從這個意義上講,至遲約一個世紀前,“共和”的歷史大勢就已然在世界確立。這個歷史事實,實則讓弗朗西斯·福山的“歷史終結說”成了歷史的“馬後炮”。 保守的共和,自由的共和 “共和”是英文“Republic”一詞的翻譯詞彙,其對應的中文詞“共和”,一般認為取詞於《史記·周本紀》中的周厲王出奔,“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當然,既是翻譯詞彙,其所代表的概念及其所指,都根自於原文。 英文“Republic(共和)”一詞,源自拉丁文“respublica”,其意為“人民的公共事務”。“共和”作為一種國家政治制度,從公元前500多年建立的羅馬共和國,演進到近代世界中實際意義上的第一個共和國英國,發展至“第三波”民主過後,其當下所指就是由公眾參與的民主制度。 當然,這裡所謂“民主制度”,是廣義的民主,是容納、包含和整合了共和制度的民主制度。歷史地看,無論在思想源流上還是在制度源流上,共和與民主存在著共同點,但區別也是明顯的。民主的原則,就是多數原則,即少數服從多數。共和的原則,就是公平的原則,即所有公民都有在公共事務上的平等權利。顯然,在共和原則與民主原則之間存在著衝突:由共和原則,無論多數還是少數,其權利是平等的,如果少數服從了多數,那麼,少數人的平等權利便可能不復存在;由民主原則,除了小概率的“一致同意”以外,少數服從多數是形成有關公共事務決策的“技術性的硬限制”和最低門檻,沒有少數人的服從,公共決策就形成不了,公共事務就無以處理,民主就毫無意義。 因此,在當代,共和制與民主......

什麼是“共和國”;什麼又是“君主國”?

共和國的定義,並不在於它的國名是否稱之為“共和國”,而是在於它的政體是否“行共和之政”。

有些國家,雖然國名不稱為“共和國”,實際上卻是共和國。例如:英國雖然保留了君主,並且稱之為“王國”,但實際上卻是“行共和之政”的“虛君共和國”。

有些國家,雖然國名稱之為“共和國”,實際上卻並不是共和國,而是“實質上的君主專制國家”。例如:薩達姆統治時期的“伊拉克共和國”。

共和政治的基本含義就是,國家和政府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國家和政府應當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應當為私人利益而奮鬥。共和政治場另一個基本含義是,國家各級政權機關的領導人不是繼承的,不是世襲的,也不是命定的,而是由自由公正的選舉產生的。因而,公正而自由的選舉,是判斷一個國家是否真正實行共和政治的又一基本準則。

在政治科學中,元首的性質和形式不同,構成了區分不同類的政體的重要標誌。例如,英國、荷蘭、比利時等,由於國家元首是世襲的君主,因而那樣的資產階級國家被稱為君主國;而在君主國中,根據元首的地位與作用不同,又可以分為二元制君主國和立憲制君主國。美國、法國、奧地利等,由於國家元首是民選的總統,因而那樣的資產階級國家被稱為共和國;在共和國中,又根據元首的地位與作用不同,可以分為總統制國家和議會內閣制國家等。

除此之外還有帝國,君主立憲制國家,人民民主政權等等。

中國什麼叫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求問什麼叫共和國

共和制有兩種形式——民主共和制和貴族共和制。前者的典型是古希臘雅典城邦國家,後者的典型就是羅馬共和國。既然共和制主要是以選舉作為標誌,於是又從民主共和制派生出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兩種形式,古希臘雅典城邦國家是直接選舉形式,後來的資本主義國家或社會主義國家的共和國,則是採取間接選舉的形式。

共和國的“共和”是什麼意思?

根據最新現代漢語大詞典--共和是指共和制,共和國是指實行共和制度的國家。

那什麼是共和制呢?

一種最高權力掌握在有權投票選舉對其負責的官員和代表的室民團體的政治體制

叫做共和制度。

所以由定義推導 目前一些叫做共和國的國家實際上並不是共和

什麼是共和國,聯邦,聯盟,公國

國家的政體名稱

共和國——指國家代表機關和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如法蘭西共和國。現今世界上政體屬於共和國的國家共有110個。

王國——指以國王為國家元首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如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全球共有16個王國。

公國——是君主立憲制的一種形式。如安道爾公國。

大公國——也是君主立憲制的一種形式。只不過君主稱號為“大公”。如盧森堡大公國。

聯邦——由若干個較小的成員組成的統一國家。如瑞士聯邦。有的國家稱此為“聯盟”。

合眾國——是聯邦制的一種形式。如美利堅合眾國、墨西哥合眾國。屬於此種政體者,目前世界上僅此兩個國家。

民眾國——是共和國的一種特殊形式。它禁止一切政黨活動,是沒有政黨的國家。當今世界上僅有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一個。

酋長國——以部落酋長為國家元首的國家。如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教皇國——以教皇為國家元首,並執掌一切權利的國家。如梵蒂岡教皇國。

蘇丹國——一切執行權利歸蘇丹的國家。如阿曼蘇丹國。

聯邦共和國——集聯邦與共和兩大特點為一身的國家。如科摩羅伊斯蘭聯邦共和國。

世界上還有一部分國家,由於政體的特殊性,沒有標明國家的屬性。如日本國、不丹國、巴林國、卡塔爾國等。

請問:共和國和聯邦各是什麼意思?

一 共和國的政治含義是,國家和政府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國家和政府應當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應當為私人利益而奮鬥。國家各級政權機關的領導人不是繼承的,不是世襲的,也不是命定的,而是自由公正的選舉產生的。因而,公正而自由的選舉,是判斷一個國家是否真正實行共和政治的又一基本準則。

在現代世界,雖然仍不乏專制獨裁統治,但明確表示自己不實行民主共和政治的國家膽經寥寥無幾。即使一些明顯專制獨裁的國家,也掛上了“民主共和”的旗號。所以判斷一個國家是不是真正的“人民共和國”,關鍵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及其實踐,特別是政治選舉制度、權力監督制度和一系列確保公民自由、平等和其他人權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有效實施這些制度的政治實踐。

二 聯邦制是指國家由兩個或者多個成員國(邦、州、共和國等)組成的國家結構形式。在聯邦制下,除了有聯邦的憲法外,各成員國還有自己的憲法,除設有聯邦立法機關、政府和司法系統外,各成員國還有自己的立法機關、政府和司法系統;公民既有聯邦的國籍,又有成員國的國籍。

目前世界上大的聯邦體系是俄羅斯和英聯邦

俄羅斯由89個聯邦主體組成:

其中包括:21個共和國:阿迪格共和國(阿迪格)、阿爾泰共和國、巴什科爾託斯坦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達吉斯坦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卡累利阿共和國、科米共和國、馬裡埃爾共和國、摩爾達維亞共和國、薩哈共和國(雅庫特)、北奧塞梯共和國、靼韃斯坦共和國(靼韃斯坦)、圖瓦共和國、烏德穆爾特共和國、哈卡斯共和國、車臣共和國、楚瓦什共和國-恰瓦什共和國;

另外還有6個邊疆區: 49個州: 2個聯邦直轄市: 1個自治州和10個民族自治區:

英聯邦現有53個成員(2004年5月),包括:安提瓜和巴布達 | 澳大利亞 | 巴哈馬 | 孟加拉國 | 巴巴多斯 | 伯利茲 | 博茨瓦納 | 文萊 | 喀麥隆 | 加拿大 | 賽普勒斯 | 多米尼加聯邦 | 斐濟 | 岡比亞 | 加納 | 格林納達 | 圭亞那 | 印度 | 牙買加 | 肯尼亞 | 基里巴斯 | 萊索托 | 馬拉維 | 馬來西亞 | 馬爾代夫 | 馬耳他 | 毛里求斯 | 莫桑比克 | 納米比亞 | 瑙魯 | 新西蘭 | 尼日利亞 | 巴基斯坦 | 巴布亞新幾內亞 | 聖基茨和尼維斯 | 聖盧西亞 |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 薩摩亞 | 塞舌爾 | 塞拉利昂 | 新加坡 | 所羅門群島 | 南非 | 斯里蘭卡 | 斯威士蘭 | 坦桑尼亞 | 湯加 |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 圖瓦盧 | 烏干達 | 英國 | 瓦努阿圖 | 贊比亞。每年4月27日為英聯邦日。出版物有《英聯邦潮流》(雙月刊)、《今日英聯邦》和《英聯邦手冊》。

參考資料:《環球時報》及www.blogdriver.com/fooforex/1124973.html 6K

什麼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二共和國,第三共和國?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1804)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是法國大革命期間建立的法國曆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1792年9月22日,新選出的議會即國民公會開幕。國民公會通過廢除君主制的議案,宣佈成立法蘭西共和國--歷史上稱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1814,1815) 法國拿破崙一世統治時期的君主專制國家。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過《共和十二年憲法》,宣佈拿破崙·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皇帝,法國為法蘭西帝國,歷史上稱之為法蘭西第一帝國。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48-1852) 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建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1792 ~1804年法國曾建立共和國,史稱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故稱1848 年建立的共和國為第二共和國。 1848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成立臨時政府。2 月25日共和國宣佈成立。

法蘭西第二帝國(1852-1870) 拿破崙三世建立的帝國,史稱法蘭西第二帝國,以別於拿破崙一世建立的法蘭西帝國(1804~1814)。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於1851年12月2日發動政變。翌年1月14日 頒佈憲法,加強總統權力,削弱議會的立法權。1852年 11月 7日,元老院頒佈法令建議恢復帝制。隨即舉行公民投票,絕大多數表示贊成。12月2日宣佈恢復帝國,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皇帝,稱拿破崙三世。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0-1940) 1870年9月4日,拿破崙三世和他的大軍,在色當被圍並投降的消息傳到巴黎,在民眾的歡呼聲中,共和派在市政廳宣佈廢黜波拿巴家族,建立共和國。法蘭西第二帝國就此終結,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由此誕生。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1945-1958) 1945年法國光復後,環繞政體問題,各派政治力量展開激烈鬥爭。1946年10月制憲議會通過新憲法,宣告第四共和國正式建立。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1958至今) 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遭德國侵略。1944年6月宣佈成立臨時政府,戴高樂 擔任首腦,1946年通過憲法,成立第四共和國。1958年9月通過新憲法,第五共和國成立,同年12月戴高樂當選總統。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叫共和國?
什麼叫共價化合物?
什麼叫飽和溶液視頻?
什麼叫共享經濟?
日本為什麼叫霓虹國 ?
為什麼叫人民共和國?
共和國主義什麼意思?
新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裡的“十二字方針”是什麼? ?
為什麼說共青團員是中國共產黨得助手和後備軍 ?
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制度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