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條約?

General 更新 2024-05-26

一什麼硝煙 一什麼條約 一什麼霞光

一縷硝煙的涵義和一紙發黃的舊條約

一什麼辮子一什麼鍾一什麼豎琴一什麼條約一什麼石碑一什麼飄帶填量詞

一條辮子 一座鐘 一架豎琴 一款條約 一座石碑 一條飄帶。

第一次條約是什麼條約?

《南京條約》(又稱《江寧條約》)、《穿鼻條約》、中美《望廈條約》 、中法《黃浦條約》

(1840——1842)到

戰爭(1900——1901)的六十多年中,帝國主義強加於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多達數十個。這是帝國主義侵華的歷史罪證,也是舊中國統治者喪權辱國的記錄,中國人民永遠不能也永遠不會忘記這些歷史!

中英《南京條約》 又稱《江寧條約》。1842年8月29日簽訂。條約規定:1、中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港口;2、割讓中國領土香港;3、中國賠償二千一百萬。

1843年7月22

10月8日,又簽訂了兩個補充條約:《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進一步規定了英國帝國主義在華的特權:1、壓低中國關稅,規定進口稅率5%;2、允許外國兵船停泊在中國通商港口;3、准許英國在“五口”租界。

中美《望廈條約》

1844年7月3日簽訂。又稱《五口通商章程》。條約使美國取得了英國《南京條約》同樣的特權,並又規定:擴大領事裁判權,允許美國兵船自由出入中國通商港口。

中法《黃浦條約》

1844年10月24日簽訂。即《五口貿易章程》,使法國除取得了英、美在中國的同樣特權外,還增加:1、允許和保護在通商港口建造

和墳地;2、取消清政府對天主教的禁令,發還教堂。

鴉片戰爭籤的條約是什麼

南京條約及附件

第一次鴉片戰爭簽訂

1.中英《南京條約》

又稱《江寧條約》。1842年8月29日簽訂。條約規定:1、中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港口;2、割讓中國領土香港;3、中國賠償二千一百萬。

1843年7月22日和10月8日,又簽訂了兩個補充條約:《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進一步規定了英國帝國主義在華的特權:1、壓低中國關稅,規定進口稅率5%;2、允許外國兵船停泊在中國通商港口;3、准許英國在“五口”租界。

2.中美《望廈條約》

1844年7月3日簽訂。又稱《五口通商章程》。條約使美國取得了英國《南京條約》同樣的特權,並又規定:擴大領事裁判權,允許美國兵船自由出入中國通商港口。

3.中法《黃浦條約》

1844年10月24日簽訂。即《五口貿易章程》,使法國除取得了英、美在中國的同樣特權外,還增加:1、允許和保護在通商港口建造天主教堂和墳地;2、取消清政府對天主教的禁令,發還教堂。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簽訂

1.中英《天津條約》

1858年6月26日簽訂。主要內容是:1、英國公使得駐北京,並在通商港口設領事館;2、增開南京、臺南、漢口、九江等九個通商口岸;3、英國人可以往內地遊歷、通商;4、英國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往來;5、中國給英國賠償白銀四百萬兩等。

2.膽法《天津條約》

1858年6月27日簽訂。使法國除取得英國上述特權外,又規定:1、允許天主教入內地自由傳教;2、法國兵船可以在通商口岸停泊;3、中國給法國賠款白銀二百萬兩。

3.中俄《璦琿條約》

1858年5月簽訂。主要是:1、中國將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的大片領土割讓給俄國;2、烏蘇里江以東至海的中國土地改由中俄共管。

4.中俄《天津條約》

1858後6月13日簽訂。主要是:1、允許俄國在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臺南、瓊州七口通商;2、准許在中國設領事,並派兵船在通商口岸停泊;3、准許俄國教士入內地自由傳教;4、日後中國若給其它國家以通商等特權,俄國得一律享受。

5.中美《天津條約》

1858年6月18日簽訂。主要是:1、美國公使駐北京;2、增開潮州(汕頭)、臺南通商;3、擴大最惠國待遇等。

6.中英《北京條約》

1860年10月24日簽訂。又增加:1、開天津為商埠;2、准許英國招募華工出國;3、割佔九龍司地方一區;4、增加賠款為八百萬兩。

7.中法《北京條約》

1860年11月2日簽訂。又增加:1、開天津為商埠;2、准許法國招募華工出國;3、任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買土地,建造自便;4、增加賠款為八百萬兩。

8.中俄《北京條約》

1860年11月2日簽訂。增加:1、中俄共管的烏蘇里江東至海的大片中國領土劃給俄國;2、規定蒙、新西北邊界,割佔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大片中國領土;3、開放喀什噶爾為商埠等。

9.中美《續增條約》

1868年7月28日簽訂。主要是:1、擴大掠奪華工;2、美國可在中國設學校;3、對僑民不得“欺侮凌虐”。

10.中葡《天津條約》

1887年12月1日簽訂。主要是1、允許葡萄牙永駐澳門;2、同樣享受英、美等在中國的特權。

11.中俄《伊犁條約》

1881年2月24日簽訂。主要是爭奪伊犁河流域的中國領土,並將兵費增為九百萬盧布。

12.中英《煙臺條約》

或稱《滇案條約》,1876年9月13日簽訂。主要是:1、英國得派員至雲南調查;2、英國可經甘肅、青海、四川等地進入西藏,轉赴印度;並可由印度進入西藏;3、......

中國近代歷史的幾個條約有些什麼?

一,中英《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5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關稅稅率,中國須同英國商量。

(中國成為關稅最低的國家)

1843年: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

英國取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權。

1844年:中美《望夏條約》:享有《南京條約》及附件中除割地,賠款外一切特權,同時規定美國兵船可任意到中國各通商口岸,美國有權在通商口岸開設醫院,建立教堂。

1844年:中法《黃埔條約》:享有美國一切特權,法國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傳教,修建墓地,並給予保護。

1858年:《天津條約》(俄,美,英,法):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加牛莊,淡水,漢口,南京等10處為通商口岸;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旅遊,經商,傳教;清政府賠償英法兩國軍費各200萬兩白銀,賠償英商損失200萬兩白銀。

1860年:火燒圓明園。

二,《北京條約》(法,英):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准許華工出國;對英法兩國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北京條約》(俄)割佔我國大片領土(是俄割佔我國領土最多的一個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使中國社會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進一步)。

三,1895年:《馬關條約》:

割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

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以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

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影響:P52.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四,1901年:《辛丑條約》:清政府與8國和比利時、荷蘭、西班牙籤定。

清政府賠償白銀4.5萬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

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由各國派兵保護;

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臺,准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懲辦義和團運動中參加反帝鬥爭的官吏,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質的組織,對反帝運動鎮壓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職,永不敘用”;

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修訂商約。

影響:P73。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

一,二,三,四,為我們必記內容啊,每次考試都要複習的,因為《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 :《辛丑條約》:是影響最大的條約!

結合具體歷史事件

【鴉片戰爭】

一、識 記:

1.從乾隆後期開始,清朝政治的腐敗日益暴露。

2.在正當的中英貿易當中,中國處於出超地位。(貿易順差)

3.1840年6月,英艦封鎖珠江口。鴉片戰爭爆發。1842年8月,鴉片戰爭結束。

4.1841年廣州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自發的反侵略戰爭。

二、理 解:

“禁菸運動”: 鴉片的輸入嚴重危害了清朝的統治;道光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他整頓海防,緝拿煙販,收繳鴉片。1839年6月,虎門硝煙,是中國禁菸運動的偉大勝利,顯示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決心。

三、分 析:

鴉片戰爭是否“維護商業”的戰爭?——不是。①19世紀上半期,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為奪取更多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加緊對外擴張。他們的炮艦和走私船不斷出現在中國東南海域,進行騷擾和侵略。鴉片戰爭的爆發正是這些侵略活動的進一步發展和必然結果。②在正當的中英貿易中,中國始終居於出超地位。為扭轉貿易逆差,英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掠奪財富,進而發動......

李鴻章一生簽訂了哪些條約

李鴻章一生與外國簽訂了三十幾個條約,其中比較重要的有以下幾個。1同治十年(1871年)七月二十九日李鴻章代表中國與日本簽訂了《中日修好條規》,這是一個雙方平等互惠的條約,但李鴻章從簽約過程日本人的姿態中,看出日本“日後必為中國肘腋之患”

2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出兵侵臺,此事最後雖以簽訂《中日臺事條約》而暫時平息,但後來日本還是於光緒五年(1879年)乘隙吞併了琉球。

3李鴻章還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與祕魯簽訂了《中祕通商條約》旨在保護華工

4光緒二年(1876年)與英國簽訂了《中英煙臺條約》,源於“馬嘉理案”導致的中英間的嚴重交涉。條約也因增開了宜昌、蕪湖、溫州、北海四個通商口岸,並允許英國人可以進入西藏,損害了中國主權。

5光緒九年(1883年),中法戰爭在越南境內初起。李鴻章在光緒十年(1884年)四月十七日與法國代表福祿諾簽訂了《李福協定》,五月,隨著法軍進攻諒山,協議又被撕毀,直至清軍在廣西和臺灣戰場分別取得勝利後,李鴻章才最終與法國代表巴德諾簽訂了《中法會訂越南條約》,結束了戰爭。法國取得了對越南的“保護權”,中越邊境對法國開放等特權。因此,時稱“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

6光緒十年(1884年),朝鮮爆發“甲申事變”,對朝鮮時存覬覦之心的日本,乘機出兵。時候,李鴻章與日本專使簽署《天津條約》時,規定朝鮮若有重大事變,中日雙方出兵需要事先知照。為甲午戰爭爆發結下禍胎。

7光緒二十一年二月十八日,李鴻章受命,作為全權大臣赴日本議和。二十三日,馬關條約簽字。

8清政府的外交政策由“以夷制夷”轉向“結強援”。二十二年(1896年)四月二十二日,李鴻章在莫斯科簽訂了《中俄密約》,中俄結盟共同對付日本,並同意俄國修築西伯利亞鐵路經過中國的黑龍江、吉林直達海參崴。

9 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李鴻章、奕劻代表清廷向八國聯軍求和簽署了《辛丑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的條約是什麼

第一次鴉片戰爭簽訂南京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簽訂的條約有《天津條約》,《中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

《馬關條約》為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於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馬關(今下關市)簽署的條約,原名《馬關新約》。是後面的事了~

一什麼條約

一【個】條約

在“一紙發黃的舊條約”中舊條約指什麼條約啊?

一紙發黃的舊條約 指 割讓香港島給英國的《南京條約》

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簽訂了哪些條約

第一次鴉片戰爭簽訂的條約是《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Treaty of NanJing)又稱《江寧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清朝在與英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清政府代表在泊於南京(時稱江寧)下關江面的英軍旗艦康華麗號(亦皋華麗號)上與英國簽署《中英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是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強加在中國人民身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英國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國接受其侵略要求,這就使中國主權國家的獨立地位遭到了破壞。英國強佔香港島,中國的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五口通商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對中國進行殖民掠奪和不等價交換的中心。鉅額賠償加重了清政府的財政負擔,同時轉嫁到勞動人民的身上,使他們的生活更加艱苦。

相關問題答案
一什麼條約?
鴉片戰爭簽訂什麼條約?
做網約車需要什麼條件?
做一名老師要什麼條件?
簽約主播需要什麼條件?
一什麼線條?
一什麼柳條?
考一級建造師需要什麼條件?
承包區域快遞需要什麼手續?一般要什麼條件?多少錢? ?
做好一個設計師需要什麼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