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普為什麼離開央視?

General 更新 2024-06-09

趙普為什麼離開央視

在不恰當的時間說了真實的話。

央視主持人趙普辭職,真正原因是什麼

央視《晚間新聞》“趙普在北京祝您晚安”的問候語落下,央視主持人趙普站完了他在央視的“最後一班崗”。趙普同事王石川透露,趙普辭職後將回歸母校中國傳媒大學。

王石川稱,我與趙普共事多年,在《晚間新聞》他是主播,我是主筆。儘管對其辭職一事早有知悉,當這一天真正到來,仍不免慼慼然。

近年來,趙普屢傳被辭職,一再被證偽。在一些人看來,央視非他久留之地,辭不辭職,並無懸念,何時辭職,才是看點。

邱啟明為什麼離開央視?

被網友稱之為央視最有個性、最有態度的男主播邱啟明,3月23日14:54,突然在微博裡寫道:“如果連自己的權益都保護不了,評論部我要你何用?傀儡製片人,我活得比你們自由!再見了!”隨即引來網友關注,一小時內被轉發3000多次,網友猜測他是在錄節目時與製片人發生了衝突,隨後在18:00左右,邱啟明再次發微博稱,“央視前輩趙說,你就是走,也不能發這樣的微博,因為央視培養了你,關鍵是沒有任何央視人害你,你要對得起央視。制度上的缺陷,不該變成一個事件。我同意,我會履行用工協議,到結束那一天。”

邱啟明在微博中怒斥製片人,並宣稱要“再見”。消息傳出,立即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為這樣有個性的主播的離開,感到傷心,“他是難得有責任心的主播,很遺憾,他要走了”。中央電視臺在老百姓眼裡其實就國內最大的“宣傳部門”,看看央視節目,尤其是新聞聯播,往往會看到很多門道,作為最大、最權威的喉舌,央視把政治始終放在第一位。1989年,被稱為最有才華的女主播杜憲,離開了央視。2008年8月6日,馬斌離開了央視,杜憲、馬斌的離開,說明央視不接受“不是言論自由”,這一觀點在主持人趙普身上又一次得到印證。

為什麼媒體老是炒作白巖鬆被辭,而不是說朱軍、李詠、董卿被辭?原因很簡單,相對於今天的輿論環境,朱軍、李詠、董卿是絕對安全的。朱軍平庸,李詠頑皮,董卿乖巧,唯獨白巖鬆深刻。這年頭,平庸與乖巧的人都是遠遠比深刻的人更安全,可是社會進步就是需要深刻的人。在目前的央視男主持人裡,敢講真話和狠話有主見的主持人,第一算白巖鬆,第二算邱啟明。邱啟明在節目裡,以其犀利隨性、敢於直言的個性深受觀眾追捧,被網友評為“真正的新聞人”。可是央視就是喜歡朱軍這樣平庸的主持人,所以,邱啟明至今在央視還是臨時工。

央視出什麼問題了嗎 主持人紛紛離職

近日,張泉靈、郎永淳等央視名嘴紛紛離開央視主播臺成為熱點話題。

回看近年來從央視平臺“離巢”的,還有李詠、柴靜、崔永元、馬東等。

統計發現,離巢的央視名嘴們,幾乎都在最好的年紀來到央視,

而離開時都在40歲上下,平均離職年齡將近45歲。

張泉靈公開發聲離職央視 張泉靈為什麼離開央視

9月9日上午,央視著名主

持人張泉靈在微博宣佈離職央視。她在微博發文稱:“今後,我的身份不再是央視主持人,因為生命的後半段,我想,重來一次。”文中,張泉靈表示辭職之後將成為基金的合夥人,投入創投界。金星轉發張泉靈微博並評論:“有點兒思想的都離開了央視,央視咋地啦!”

據悉,張泉靈1997年考入央視國際部,並任《中國報道》記者、編導、主持人,2000年任新版《東方時空》總主持人及《人物週刊》《焦點訪談》《新聞會客廳》欄目主持人,2010年獲得第十一屆長江韜奮獎。

其實早在7月上旬,張泉靈就已從央視離職。7月13日,獵豹CEO傅盛戰隊官方微博對外公開宣佈,張泉靈以顧問形式加盟傅盛戰隊。傅盛戰隊由獵豹CEO傅盛去年12月發起設立,是一家專注於最早期的天使輪創業孵化平臺。張泉靈同時還是傅盛旗下的紫牛基金合

夥人。9月8日,張泉靈也以紫牛基金合夥人的身份主持了一場

互聯網企業的活動。

9月3日,央視主持人趙普曾發出微博,“勝利日,打包祝福仨同行!”並@郎永淳、李小萌、張泉靈。”如今張

泉靈正式發文,由此也可以證明這三位央視名

嘴都會正式離開。

央視主持人算不算公務員?公資高不高?為什麼有人辭職?

央視主持人是公務員。 年薪20萬左右。

但是央視管的很嚴,要求也很嚴格,工作壓力很大,而且不能隨便接商業演出。

離開央視,一樣能拿到高工資,而且商業廣告這一塊不受限制。

離開央視後的很多主持人,商業收入都大幅增加。

何炅離開央視後發展的就非常好,現在一年只商業廣告這一塊就2000多萬的收入。

另外黃健翔等也有過百萬的廣告收入。

央視雖然是一個很有的發展平臺,但是卻未必適合每一個人。

中央電視臺哪位主持人在直播地震節目中哭了

名字叫趙普。

5月14日中午,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的主持人趙普在直播汶川大地震新聞時,播報一位在現場搶救傷員的護士長自己的孩子也被埋在倒塌的校舍內音信全無,而自己還依然忙碌在搶救傷員的第一線,說完“為什麼我們能夠這樣?是因為這片土地的人民懂得互相守望和幫助”後,雙眼滿含淚水,聲音兩次哽咽。

央視工資有多高

華商網-華商報8月17日報道 央視又一波離職風潮颳起。每每有知名主持人離開央視,就有人唏噓不已,不明白外人削尖腦袋想搶的金飯碗,為什麼還有人扔掉。其實,能進央視的人一定厲害,而厲害的人在乎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才能發揮到最大。當得到或者得不到這個訴求,都會考慮離開,去尋找更廣闊的天空,尋求更多的可能。

央視又現離職潮

降薪或成為員工離職誘因

這幾年李詠、崔永元、邱啟明紛紛離開央視,最新的“離巢”消息是,8月12日央視足球解說員劉建宏遞交辭職報告並被批准,隨後央視體育頻道《爆笑體育》主持人王濤也宣佈離開效力11年的CCTV,走上創業之路。同時有關“央視系統全員降薪30%,未被告知原因”的傳言引發網絡熱議。據透露,降薪政策從2014上半年已經開始實施,有年輕工作人員表示:“很多同事已經在辦理離職手續了,大家工作積極性也不高,有的節目團隊甚至集體出走,我們收入本來就不高,這次降下來就少得可憐了。”

隨後有央視內部人士闢謠稱全員降薪三成降的是獎金。還有小道消息稱央視要求所有頻道傳達“央視系統全員降薪30%”一事純系造謠,“央視沒有減薪,至於增收節支獎或績效獎,每年都根據收入進行調整,與減薪無關”。但央視足球解說員劉嘉遠15日就發表微博稱:“謠言止於工資卡,不是30%,是35%。”似乎坐實了獎金下調的傳聞。

另一方面,中紀委在兩個月前已經派出調查組進駐央視,並對央視有賬務來往的主要公司進行了約談,央視有多名高管及主持人被帶走調查,繼央視財經頻道總監郭振璽、製片人田立武因涉嫌受賄被吉林檢方採取強制措施後,財經頻道副總監李勇、主持人芮成鋼、央視紀錄片頻道總監劉文等人也在6月份之後相繼被檢方帶走。8月14日,央視電視劇頻道副總監黃海濤被有關部門帶走,黃海濤長期負責央視電視劇的引進與播出,據傳,其出事與央視電視劇採購有關。但此次降薪是否與此相關亦不得而知。

央視員工薪酬有多少?

收入分三六九等,月薪平均8161元

央視調薪傳聞傳出後,有媒體報道的數據顯示,2010年後,央視平均工資逐步升高,去年還是6143元,到今年已躥升至8161元。躥升幅度大,是因為央視內部薪酬體制整改,取消部分福利和報銷,轉而體現在工資上。就去年的數據,央視月均工資與北京市月均工資不相上下,相比互聯網和金融行業有不小差距,但與北京市媒體平均工資相比,已經處於中上水準。

據稱央視的編制從員工出入門所佩戴的“門卡”中就可以看出端倪,門卡號前面的A、B、C、D基本上可以跟個人的編制等級畫等號。根據不同的級別和崗位,央視員工的薪酬也分“三六九等”。編制內、臺聘和企聘的員工每年年末還能夠分到增收節支獎,這由每年的廣告收入決定,一般在8萬到10萬不等。項目聘用和欄目聘用的員工就沒有這項獎金。

A 正式職工 代表人物:李詠(離職)、白燕升(離職)

關鍵詞:有戶口、有編制、管得嚴

中央電視臺作為國家副部級事業單位,雖然早就已經開始企聘改革,但依然有著事業編制。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央視事業編制大概還有近3000個,這部分人是央視的“正式職工”。該知情人表示這些編制基本不會再增加,“一個蘿蔔一個坑,空一個頂一個”。成為正式職工算是進了“體制內”,可以有職稱,也不會隨意被開除,在工資、保險、養老上都能有保障。工資不僅有級別工資、化妝費,還有特殊津貼。編制內員工,每月底薪在一萬元以上。已經離職的李詠、白燕升就屬於正式員工。

B 臺聘職工 代表人物:白巖鬆、水均益

關鍵字:早期臨時、基本都已轉正

臺聘據說是和正式員工享受類似的工資、福利,但是其實......

趙普有什麼性格特徵

有些貪財,心胸有點狹窄,比較嫉妒別人,但還是能以天下事為己任..

白說 白巖鬆 讀後感400字

第一篇白巖鬆白說讀後感

讀到這個標題,有沒有覺得白巖鬆這部作品中其實都是“大道理”的感覺。字還是那些字,大道理還是那些大道理,但是,到了白巖鬆手裡就是另一種感覺。

當下我們被太多的成功學包圍,我們這個時期的人,都太過去熱衷成功學,從而導致了一種畸形的判斷標準。只有成功,別人才會高看你,只有成功你才會有地位,只有成功你的人生才是成功。在我們都想去成功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中國老話,“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這句話我們也能夠看出,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不成功就會沮喪、就會消沉、意志就會削弱、自信心就會喪失。這樣的標準要不得。

人從出生開始,就是一條單行線,直奔死亡而去。就算你贏得了全世界,你也贏不了死亡的這個結果。面對死亡這麼大的一個失敗,你該怎麼辦?

成功固然好,失敗也沒關係。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我們能夠得到什麼。一個沒有經歷過失敗沒有經歷過挫折的人就像一個純淨的玻璃球,有一點磨損,在別人眼裡就會失去光彩奪目的本來。高處不勝寒,越成功,站的越高,摔下來就會摔的越狠。如果我們經歷過挫折經歷過失敗,再次摔下來的時候,疼痛感就會大大減弱。

一個人有一個不成功的一生是失敗的。但是,一個人如果沒有經歷過挫折和失敗就很可能夭折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第二篇白巖鬆白說讀後感

第一次聽說白巖鬆是在高中的語文課堂上,語文老師推薦我們去讀一些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和關注一些有思想深度的人的言論,自那時起,我就開始關注白巖鬆了。

白巖鬆,央視主持人,1968年8月 20日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1989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主持《新聞週刊》、《感動中國》、《新聞1+1》等節目,以其“輕鬆、快樂、富有趣味”的主持風格,深受觀眾喜歡。

1993年,白巖鬆參與創辦《東方時空》,並推出了《東方之子》等欄目。1997年主持了香港迴歸、三峽大壩截流等節目直播。1999年參加了澳門迴歸直播、國慶五十週年慶典轉播。2003年新聞頻道創建,他開始主持《中國週刊》(後更名為《新聞週刊》)。

2000年被授予“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擔任2004和2008年兩屆奧運火炬手。在其主持生涯中,先後多次榮獲“優秀播音員主持”獎,並於2009年榮獲“話語主持群星會年度終身成就獎”。

2015年6月19日下午3時許,中央電視臺《新聞1+1》欄目官方微博“新聞一加一”發佈消息稱, “根據頻道播出安排,6月19日-6月26日《新聞1+1》節目暫停播出。”2015年6月20日晚,央視《新聞週刊》官方微博“央視新聞週刊”發佈消息稱,6月19日-6月26日央視《新聞1+1》節目暫停播出。

《白說》是白巖鬆2015年的作品。

這幾年,央視主持人相繼離職,白巖鬆還依然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用節目發聲。對於說話這件事,白巖鬆新書《白說》封面上有段話:“我沒開微博,也沒用微信。只能確定這本書裡所有的話,都是我說的。” 他表示,儘管“說話不是件好玩的事兒”,“話多是件危險的事。然而,沉默更加危險!”他依然嚮往“說出一個更好點兒的未來”,就算“說了白說”,可是“不說,白不說”。

在新書《白說》後記中,白巖鬆對此書的總結說:“這是一本自傳嗎?不會有人這樣問。 可我還是想搶著回答:好像是。因為在整理這本書的過程中發現,一路上與人聊天的話語,其實比寫在紙上的履歷更真實地記錄了自己在內心裡走過的路。”

對於中國時政和改革,白巖鬆也直言不諱,他說“中國結束了捱打的時代、捱餓的時代,正在進入一個捱罵的時代。”“眼下這個時代的不夠公平,是通往更高層次的公平的必經之途。”

對於中......

相關問題答案
趙普為什麼離開央視?
王志為什麼離開央視?
劉流為什麼離開趙本山?
何以笙簫默小說中趙默笙為什麼離開何以琛去美國 ?
毅騰為什麼離開哈爾濱?
鄧淳為什麼離開華圖?
保爾為什麼離開?
切赫為什麼離開切爾西?
伊瓜因為什麼離開皇馬?
魚為什麼離開水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