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多大死的?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歷史上,周瑜是幾歲死的?

病逝 建安十五年(210年) 周瑜上疏孫權說:“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但孫權認為曹操在北方勢力大太,現在應該廣攬英雄;而劉備又絕非可以輕易制服的人,所以沒有采用周瑜的意見。當時,劉璋為益州牧,而張魯則不斷生事滋擾。周瑜對孫權說:“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 孫權當即表示同意。周瑜回江陵,準備出征事宜,但卻不幸於巴丘(今湖南嶽陽)病逝,享年三十六歲。 周瑜死後,孫權親自穿上喪服為其興哀,他痛哭流涕說:“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短命而死,叫我以後依賴誰呢?”他稱帝后,也仍然念念不忘周瑜,他對大臣說:“沒有周公瑾,我哪能稱尊稱帝呢?”參考資料: www.hoodong.com/wiki/%E5%91%A8%E7%91%9C

三國中的周瑜死時是幾歲?

第一種 被諸葛亮三而死 ---最家喻戶曉的一種說法毛宗崗曾說用'美人陪襯大美人'是演義很高明的創作手法.演義裡周瑜生來就是為了襯托"絕世美人'諸葛亮的主要'美人'之一.羅貫中雖然不忘有時在他頭上插點花,但那是為了使他襯得別人更好看用的.所以他就是死了也要派派用場,於是就演義了一段非常好看的"三氣周瑜".小時候看到三氣周瑜這一段總給我一個感覺,這時候的周瑜和孔明比之赤壁之戰時好象都有點變了.周瑜不再機智多謀成了一個弱智的好動氣的毛孩子,而此時的孔明也不再象以前那樣心胸寬大,對對手不以不饒地步步進逼同以前周瑜對他也相差無幾.你看明知人家有病氣不得,勝了他也就是了還派人罵他寫信羞辱他,必欲置他死地而後快.如果周瑜以前對孔明是小人之行的話,那此時的孔明和他也差不多可能還過份點,因為先死的是周瑜--這就是魯迅所說"狀諸葛多智而近夭'了.人總是同情弱者的,赤壁之戰時周瑜處處刁難孔明當然要幫諸葛了,而此時我卻同情起周瑜來.突然靈機一動想出一個使他開心的好辦法,只要把諸葛亮請來(他們當面沒撕破過臉)讓諸葛亮大聲朗讀周瑜的那句名言:"即生瑜,何生亮'(注意不同人說意思完全不一樣)周瑜聽了一定會高興得百病全消,立刻生龍活虎起來.第二種 在取蜀途中進退兩難氣急而死 ---最原始的又是最誤人的一種說法這一說法有兩個完全不同的版本,一個是最原始的三國志平話;另一個是某些號稱從歷史角度說話的人的看法三國志平話裡周瑜取蜀是認真的,沒有假道伐虢的意思.不過取蜀途中劉備在前面堵截,張飛又在周瑜之後把他辛辛苦苦打下的好多城池都奪過去了.進又進不了回又回不去,周瑜氣病交加在走道西蜀的'巴邱'時再也走不了了,他向魯肅哭訴臨死見不到愛妻小喬的苦處很是可憐,還要擔心自己死後骨殖怎樣運回吳地,最後還是請故人龐統道長幫忙,在他死後幫他鎮住將星暫時騙過諸葛亮,才把遺體運回了吳國.奇怪的是我們的一些講史朋友所持的觀點竟和這最原始的論調所差無幾,還搬出"先主傳'和獻帝春秋'上的兩段話加以論證.(本篇不是史論文章不再引述),但不要忘了那上面取蜀受阻的不是周瑜而是孫瑜,且有"關羽據江陵"之句.可見那是在周瑜死後劉備向東吳借了荊州後的事,如果把時間先後搞錯硬說周瑜是取蜀不成氣急而死的話,只能讓人大跌眼鏡.第三種 因戰爭受傷而死 --- 最簡單又壯烈的一種說法持這種觀點的一般都是從歷史角度出發的人,臺灣學者陳文德著有'諸葛亮大傳'和'曹操大傳'兩篇鉅著,文中對周瑜之死就是這個觀點:軍事天才周瑜在江陵之戰中中了箭,傷了胸肺久治不愈,拖了沒多久就不治而亡.雖然東吳得到了荊州北部的兩郡但卻損失了軍事天才周瑜,比之劉備是非常得不償失的.但我看未必如此,如果周瑜是傷重而死歷史怎麼沒有記載,再說他能提出親自取蜀之意,當時的身體一定是健康的.第四種 因女人而死 ---最有趣又最有創意的一種說法這一說法又有兩個完全不同的版本,分別是被女人害死說和被女人愛死說,愛死說既有趣又高雅很有創意.一.女人害死說:據民間傳說害死周瑜的是小喬.話說周瑜由於忙於軍務冷落了小喬,小喬就和他的家將周雲勾搭上了,周瑜受了諸葛亮的氣病的不死不活的.小喬和姦夫就打算把他早點弄死,但苦於下不了手於是就騙周瑜爬到棺材裡引諸葛亮上鉤,在臥龍弔孝時小喬把周瑜出氣的氣孔堵死悶死了他,並賴在諸葛亮身上.--這一說法很無......

周瑜死時多少歲?

年僅三十六歲。

36週歲,37虛歲。

離他的生日僅差六天~

36歲

太可惜了

36歲。不過說這是因果循環報應所致,他上輩子為別人擄錯歲數,所以這輩子要折壽。

周瑜病死時三十六歲. <三國志*周瑜傳> 記載: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權素服舉哀,感動左右.喪當還吳,又迎之蕪湖,眾事費度,一這供給.後著令曰:"故將軍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問"

周瑜幾歲去世的?是什麼原因?

公元210年,周瑜在趕回駐地江陵準備出征的路上病卒於巴丘(今湖南嶽陽),時年36歲。據《三國志》記載:臨終前周瑜致信孫權“薦魯肅以自代”。孫權閱信後說:“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短命而死,孤何賴哉?既遺書特薦子敬,孤敢不從之?”周瑜死後墓葬於家鄉安徽廬江城東側。 周瑜文武全才,心胸開闊,以德服人。《三國志》記載:“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孫權雖然對周瑜十分信賴和倚重,視周瑜為兄長,但周瑜從不居功自傲,對孫權敬慎服事,完全按君臣之禮來對待。 周瑜(175-210),字公瑾,東吳四英將第一位,廬江舒城人。幼年與孫策相識,結為生死之交。後孫策脫離袁術自立後,周瑜主動投奔孫策。在孫策平定江東的戰爭中起到了謀士和武將的雙重作用,用計謀收服了太史慈。孫策平定江東後,周瑜任水軍都督。200年,孫策早逝,臨死前對孫權說“外事不決問周瑜”。孫權繼位後,也十分信任周瑜。208年,孫權西征黃祖,周瑜立下了大功。208年,曹操南下,目標直指江東,孫權戰和未定。周瑜及時從鄱陽湖趕回,正確分析了曹操遠來的種種弊端,使孫權決定與曹操一戰。周瑜身為水軍大都督,用火攻之計大破曹操,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後,周瑜攻打南郡時中毒箭,但還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隨後周瑜割長江南岸給劉備,但劉備至京口見孫權,要求得到整個荊州,孫權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養傷,在生病期間周瑜提醒孫權要提防劉備。210年,周瑜領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時箭傷發作,英年早逝,年僅36歲。孫權聞訊後,立即素服迎接周瑜靈柩回柴桑。 歷史上的周瑜風姿英發,心胸廣闊。東吳老將程普,早年跟隨孫堅,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輕的周瑜。但周瑜並不與程普計較,最後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說道:“與周公瑾交,如飲醇繆,不覺自醉。”到宋代時,世人還是很喜歡周瑜,這一點從蘇軾的《念奴嬌》一詞中就可以看出。但到了元代以後,人們就逐漸對周瑜進行醜化,至到《三國演義》成書時,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個人了。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劉備的關係,周瑜一方面主動割長江南岸地給劉備,但這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外交行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劉備的梟雄本色,不願劉備一天天壯大,因此上書孫權,要求孫權將劉備軟禁在京口(這就是《三國演義》中美人計的由來,但其實周瑜本人並未施美人計,孫尚香也是由孫權主動嫁給劉備的),但孫權不願。在對劉備一方的態度上,周瑜和魯肅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進派,而魯肅則眼光看得更遠。遺憾的是,千百年之後,這兩個人都成為了當時還默默無聞的諸葛亮的墊揹人,周瑜成了心胸狹窄的代名詞,而魯肅則變成了一個老實得笨得出奇的人。

三國演義周瑜死時多大年紀

仰天長嘆曰:“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壽三十六歲。

大將周瑜什麼時候死的 周瑜死時多少歲

36歲,還有幾天就37歲了。

其字公瑾,生於公元175年,卒於公元210年,死的時候只有三十六歲,可以說是英年早逝

<三國志*周瑜傳> 記載: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權素服舉哀,感動左右.喪當還吳,又迎之蕪湖,眾事費度,一這供給.後著令曰:"故將軍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問"

周瑜死時孫權多大

周瑜死時,孫權29歲。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廬江舒縣人 。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東孫氏集團軍隊與劉備軍隊聯合,赤壁之戰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於巴丘(今湖南嶽陽),年僅36歲。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周瑜死的時候幾歲

周瑜生於公元175年,公元210年去世,虛歲36,週歲35

三國中周瑜死亡時間是什麼時候,幾歲?

唉·~~ 公瑾 死的早啊 ... 公元210年就死了 只活了35歲啊 麻煩採納下我的答案

相關問題答案
周瑜多大死的?
周瑜取荊州的起因?
多倫多大學的排名?
你穿多大號的鞋英語?
周瑜是吳國的什麼?
曹丕多大死?
林心如多大生的孩子?
島嶼多大風的原因?
多倫多大學的冷門專業?
許多大量的英文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