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撒謊怎麼辦?

General 更新 2024-05-29

孩子說謊話怎麼辦?

對待孩子說謊

說謊是一種令人討厭的虛假行為。如果發現孩子說謊,父母肯定又氣又急,認為孩子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往往將其痛打一頓,然而這種教育的效果並不明顯。我們應該先仔細分析孩子撒謊的原因,以做到對症下藥。造成孩子說謊的原因大致如下:

逃避責備:孩子因做錯了事,怕被人責備而說謊。孩子學習成績下降時,說謊是最常見的事例。一個男孩子告訴父母他的數學考了95分,但家長髮現成績單有改動的痕跡,去同老師核對後才知,原來他把75分改成了95分。

家長的管教過於嚴厲:有的家長過分嚴厲,動輒打罵,孩子見了父母就像老鼠見了貓。生活在這種環境之中的孩子往往以說謊來逃避一頓“皮肉之苦”。

虛榮心作怪:有些孩子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胡亂編造、瞎說瞎吹。比如某市寄宿學校有一個女孩子,生怕城裡的孩子瞧不起自己,便說自己的父親是縣裡的工商局局長,多麼有權,其實她家不過是個普通的農民家庭。

示範作用: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都會看在眼裡,並且在不知不覺中加以模仿。例如,有的父母明明在家,卻要孩子去接電話時說:“告訴他,我不在家”,或者從醫院弄假證明等等。

少數孩子受壞朋友的影響,學會說謊:孩子都有從眾心理,與一些品行不端的學生長期在一起,必將受到影響。

在弄清說謊的原因後,我們就應該有的放矢地進行矯正與教育。

如果孩子是第一次說謊,家長應將其當件大事來教育,處理,要給孩子分析說謊的危害,指出問題的嚴重性。

對那些經常說謊的孩子,家長要認真分析其說謊的原因,摸清其說謊的規律,不要輕信孩子的話,發現是諾言,應及時揭穿,讓孩子知道說謊是騙不了家長的。否則,孩子就會覺得家長是“好騙的”、“可欺的”,膽子越來越大,謊話越說越多,越編越像。

對孩子的要求不要過分苛刻,要適合孩子的具體情況和心理特點。孩子能做到的,就幫助其做到,孩子一時做不好,也不要施加壓力,應當鼓勵孩子繼續努力。例如,學生學習成績沒有達到父母規定的目標,父母就應該幫助孩子找原因,而不是指責或打罵,這樣,孩子自然就不會說謊。

鼓勵孩子知錯就改,讓孩子知道說謊是一種不好的品質,是不誠實的表現,做人要誠實,有錯就改,改了仍舊是好孩子。

家長自己要為孩子樹立誠實的榜樣。一般說來家長誠實,虛榮心較少,孩子也大多比較誠實,虛榮心不重。

創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氣氛,讓孩子敢幹說實話。即使孩子做錯了事,只要他認錯了,就不應再痛罵毒打,要給孩子改正錯誤的機會。

多多詢問孩子的生活情況,不讓孩子交上壞朋友。留意孩子情緒、思想上的變化,與孩子多交流、溝通,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

事實上,說謊是孩子的天性和本能。有位心理學家對5歲的孩子做過實驗,在一個盒子裡放一件東西,對孩子說不許動它,然後父母離開房間,經錄像觀察,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去看了盒子裡的東西,父母回來後問孩子,你動了這個盒子嗎?百分之八十五的孩子說:“我沒看過。”發現孩子的說謊的行為後,家長不要輕易地給他們扣上“你說謊”的帽子,這樣容易使孩子受不了。在教育過程中,不要激起孩子心理、行為的抵觸對立情緒,要仔細分析孩子為什麼說謊,說謊的目的是什麼,然後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來教育他們,讓孩子認識到說謊的錯誤,這樣才能使孩子成為誠實的人。...

如果發現孩子撒謊怎麼辦

爸爸媽媽們,孩子有撒謊的毛病,無論是惡意的撒謊,還是善意的撒謊,都是不好的。如果養成了習慣,就會害了孩子一生,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幫孩子糾正這種不好的毛病。 很多爸爸媽媽認為,孩子小小的謊言沒有什麼危害性,甚至還覺得他們很可愛。其實這樣危害是很大的。撒謊一旦成了習慣,當孩子長大後就會變成罪惡的根源。當這種習慣形成後再去改變它,就十分困難了。 撒謊腐蝕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損壞互相信任的美德,說謊也意味著不尊重被騙對象。與經常撒謊的人在一起生活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孩子在2。3歲時,認知和語言能力的發育都不成熟,還不能看出自己的言行之間有什麼直接關係。對他們來說,行為遠比語言重要,而語言都是模糊的,有多重含義的。 一般來說,從4歲起孩子們開始明白,故意說謊而誤導別人是不對的。事實上,這時候或稍大一點的孩子對事實的崇拜幾乎達到狂熱的程度,如果發現爸爸媽媽、兄弟姐妹或朋友說謊騙自己,他們會非常憤怒。一句特別的話,其真實與否遠比說話者的意圖要重要得多。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孩子的情商也相應提高,而誠實的性格卻不然。5歲時92%的孩子認為說謊永遠不對,75%的人說自己從未說過謊。到11歲時,只有28%的人認為說謊永遠不對,沒有人宣稱自己從未說過謊。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逐漸開始區分謊言的類型和輕重程度。為了逃避懲罰而說謊是最壞的,比如“我丟了鐘錶,所以上午沒法不遲到”等等。為了不傷害某人的感情而說謊就不那麼壞,比如“我喜歡你的新衣服,它使你看上去更漂亮”等。而為了幫助別人而說的利他主義的謊言,已經被看做是可以原諒的、高尚的,比如“紅紅把身上弄髒了,是我的責任。是我讓他走那條很泥濘的街道的,我以為那是條捷徑。” 孩子不誠實有多種原因,有的可以理解,有的很難理解。幼年的孩子說謊一般是為了免受懲罰、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讓同伴羨慕。少年說謊更多是為了保護隱私、考驗權威、避免受窘。 雖然說謊在人成長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孩子習慣性地說謊或對關係重大的事情也不說實話,那麼就成問題了。正如一位兒童心理學家所描寫的:對重要問題撒謊,使爸爸媽媽處理起來更困難,撒謊成為一個問題就更嚴重。撒謊腐蝕了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彼此間滋長了不信任,損壞了互相信任的關係。 孩子也經常有些其他的反社會行為,如偷盜、詐騙和橫行霸道等等。其原因在於,不講真話的孩子一般與不誠實的孩子為伍,形成一個小圈子,進而認為在圈外說謊也是可以接受的,這些不講真話的孩子往往成為犧牲品。當我們發現孩子說謊時,便不自覺地認為這就是他的性格,因而總覺得他會幹出其他反社會的行為。許多時候,爸爸媽媽的這些不自覺的想法,往往成了孩子自我實現的預告,孩子便按照大人的這些壞“期望”長大。 研究表明,經常說謊的孩子往往出自爸爸媽媽經常說謊的家庭。另外,管教不多,甚至厭棄子女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也容易變成不誠實的孩子。 儘管人人都承認自己說過謊,但爸爸媽媽應該意識到直接或間接的說謊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當然,對孩子撒謊永遠不會有正當理由。這並不是說你應該把所有事情都告訴孩子們,有許多事情是他們不必知道的,比如你的隱私或遠遠超出孩子的理解能力的事情。即便如此,如果孩子偏要問你,也應該照直對他們說,完全沒必要編瞎話。爸爸媽媽應該在家裡不斷地談論誠實的重要性。為了保證使誠實成為孩子道德的一部分,可以讓他們讀一些強調其重要性的書籍,這對鼓勵孩子的誠實正直也是很有益的。 欺騙是一種習慣性行為,在課堂上撒謊的學生將來就會對同事、上司或妻子、丈夫撒謊,設想一下,如果一個國家不珍視誠實,把品德看做無足輕重的小事,我們的社會將變得多麼可怕!所......

孩子說謊怎麼辦

撒謊的日子不好過 我之前帶了一班,其中有個孩子他的父母離婚,爸爸又娶了後母,他跟後母相處的狀況並不佳。我剛接手這個班,很關心他們的情況,而這個孩子已經兩個月沒有繳營養午餐費,我就找他來了解情況。結果他說他們家的情況很不好,因為他弟弟沒飯吃,他就把營養午餐的錢拿去買麵包、買牛奶給弟弟吃。我聽了他的敘述,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想立刻買一堆東西送到他家。我說:“今天老師跟你一起回家。”這個孩子立刻就很緊張說:“老師不用了!”這個孩子的口才確實很好,可是我聽了以後覺得有點問題,就打了一通電話給他後母,他後母把他講得很不好。兩邊的說法差距太大了,我不能聽片面之詞。

有一天我開車回家,突然在網吧前面停下來,這家網吧是當地最大的,我就想進去看一看。我走到網吧最角落的地方,結果看到了那個學生。他一見到我,整個臉都綠了,原來他把營養午餐費都用在上網吧了。我最生氣人家欺騙我,他也很警覺,我就把他帶出來。而憤怒解決不了問題,我趕快讓心情平靜下來,以便把事情處理好。我告訴他:“你這樣欺騙老師不對!”我馬上把他帶到他家裡,也跟他的後母道歉,但是在道歉的過程中,確實感受到後母對他不好,對自己的孩子比較好。小孩都很敏感,你對他不是很親,距離逐漸就會疏遠。畢竟孩子已經六年級了,我們還是要引導他反省自己,修正自己。

這個孩子慢慢跟我愈來愈熟,我也分配一些工作讓他做,譬如讓他管理我們班的圖書,同學到圖書館借書都要跟他登記。這個孩子有事沒事還會走到我的書桌前面,對我說:“老師,今天有沒有什麼事要叫我做?”以後我問他:“那段時間你都在說謊,好不好受?”他說很難受,每天就好像老師是警察,他是小偷一樣,這種生活就如同忍受煎熬。我們也進一步引導他,絕對不要欺騙別人,那樣太痛苦了。他還覺得我這個老師很像福爾摩斯,還會探案。

孩子撒謊是結果 原因在哪裡

1、覺得好玩

現在很多家長還覺得,孩子年紀很小就這麼聰明,很好!我每次聽到這樣的話都會寒毛直豎。孩子小,聰明好嗎?老實忠厚才好。記得小時候讀過一個故事,叫“放羊的孩子”。有一天,這個孩子在放羊時,覺得好玩就大喊:“狼來了!狼來了!”農夫們都很淳樸,一聽到他有危難,都拿起這些耕作的東西當作武器來幫助他,結果一看,狼根本就沒有來,他自己還在旁邊哈哈大笑。第二次他又大喊:“狼來了!狼來了!”只有一半的人來幫忙,另外一半的人覺得他是不是又在騙人!結果又是假的,農夫們很無奈回去了。第三次,狼真的來了,他在那裡喊了半天,一個人也沒有來,結果這些狼就把羊群都吃了,也把這個放羊的孩子吃了。所以,孩子絕對不能因為開玩笑而撒謊,這是我們要值得謹慎的。

宋朝有位名臣叫司馬光,他在小時候,有一次跟他姐姐在剝青核桃。在剝核桃的過程中,他姐姐剛好離開一下,他們家的僕人就對他說,你只要用熱水燙一下就好剝了。後來他姐姐回來,看他剝得特別快,也剝了很多,就問他:“你為何剝得這麼快?你是如何知道要用水燙一下的?”司馬光立刻就說:“我自己會的。”他的父親聽到了很警覺,立刻告訴司馬光:“自己有多少本事說多少話,不要欺騙別人去逞能。”父親懂得“慎於始”,他第一次逞能撒謊,就把他糾正過來,才成就了司馬光的德行。司馬光曾經講過:“平生所為之事,無有不可語人者。”誰的功勞?父親家教的功勞。所以,小孩在第一次逞能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因為逞能而撒謊的不良行為。大人在孩子面前講話也要謙卑,不要說謊話,不然孩子也會學壞。

3、貪圖利益

中國大陸有個教育官員提到,有一個朋友告訴他,說自己的兒子很聰明,為什麼很聰明?有一天他來跟我說:“爸爸,你給我兩塊錢。”他爸爸拿起一張兩塊錢的......

如何對待孩子的撒謊

對待孩子撒謊首先的瞭解孩子撒謊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關於孩子撒謊,有以下幾個原因:

1、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幼兒模仿性很強,父母的不誠實行為,不僅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還會在他們的心靈播下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種子。

2、為了達到某種願望而說謊,孩子認為正常的途徑家長不可能同意就撒一個謊來強調事情的合理性。比如:孩子想要錢買玩具,就撒謊說學校組織活動。

3、說謊是為了逃避某些事情,比如:孩子不願去上學了,就會說“我肚子疼”。

4、因害怕訓斥、打罵。有些做父母的,每逢小孩子做錯了一件事,便要罵小孩子或打小孩子。孩子怕罵怕打,便用說謊來掩飾自己的過錯,這種掩飾得到父母或教師的寬恕,於是第二次第三次做錯事時,便再說謊來求得寬恕了。

那怎樣對待撒謊的孩子呢?

一、父母自己要做出好榜樣,儘量避免不必要的謊話和藉口。

二、父母與孩子間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是孩子誠實的前提條件。讓孩子知道,即使他說了謊,你還是愛他的,你能理解他的心情。

三、一旦孩子說了謊,要與孩子一起商量,下一次遇到類似情況用哪些更好的辦法代替說謊。

四、不要用嚴厲的懲罰來威脅孩子,這個辦法往往會讓孩子說更多的謊,更加狡猾,以便不被你發現。

五、如果你發現孩子說了謊,不要立即在其他人面前指責或教訓他,最好是另找一個合適的時間單獨與孩子談。

六、大多數情況孩子是因為害怕受到懲罰而說謊,所以要讓孩子儘可能說出為什麼怕父母知道,這樣你才能知道孩子說謊的原因。

七、平時多關心孩子的生活,對孩子的要求要切合實際,孩子做錯事,要作調查研究,鼓勵孩子建立正向的行為。

八、如果孩子勇於承認自己做錯了事,請馬上用比較特別的語言表揚他。

九、如果孩子還是一再地說謊,家長最好了解清楚孩子撒謊的原因,認真地分析一下,必要時請教一下兒童心理專家。

小孩子經常撒謊怎麼辦?

撒謊,而且是經常的,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作為家長,要有足夠的認識,幫孩子徹底克服,在這裡.我用了“習慣”、“克服”,而不是其他詞彙,並不是問題不嚴重,是希望你在幫助孩子的時候不要給他下太極端的結論,要鼓勵孩子正視問題,勇於改正。

在幫助孩子的時候,對經常性的撒謊,要直接告訴他,你已知道他是在撒謊,但不知道他為什麼要撒謊,引導孩子把撒謊的原因講出來,當孩子說了實話,要儘量滿足他的願望,即使做不到,也要推心置腹的把暫時達不到他的願望的原因告訴他,讓他諒解,同時要告訴他靠撒謊而得到的滿足那是很可恥的,會內疚一輩子;當孩子犯了錯誤而又撒謊時,一旦發現,絕不姑息,一定要給予懲罰(捱打是最直接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比如取消一次活動、停發零花錢、強制做家務等),而且要讓他在接受懲罰的過程中受到觸動,認識到撒謊是要付出代價的,同時還要告訴他,犯了錯處已是不對,但還要撒謊,那你就是錯上加錯,甚至要比你犯的錯誤更嚴重,讓他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其次,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好多時候孩子撒謊是為了自己不失面子,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維護孩子的尊嚴,對這樣的孩子,不要在大庭廣眾下幫教,一定要是一對一的幫助,當孩子認識到錯誤,願意在公眾面前承認時,那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承認錯誤和改正錯誤所帶來的喜悅和輕鬆。

再者,不想讓孩子撒謊,首先大人要做到不撒謊,父母的表率作用是很重要的,即使有時是善意的謊言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很多情況下,都是我們大人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為人父母、為人師表,不可忽視。

孩子愛撒謊怎麼辦

倘若孩子撒謊……

它是家長所碰到的最為棘手的問題之一,圓滿解答並非易如反掌———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一些家長提出如下問題:“我的孩子剛剛5歲,竟然敢對著我撒謊?!”“我女兒告訴我放學直接回家了,我知道她在撒謊。我該怎麼辦?”

這兩種情形稍有不同,一是事後知道,一是當時就知道。撒謊不是為數不多的父母遇到的問題,而是每位家長都可能遇到的,只是可能你“渾然不覺”罷了。聽聽孩子們之間的對話:“我爸巨傻,一騙一準兒,跟他說學校補課,他問都不問。”“我爸也一樣,我告他我們老師讓交錢買書,我還沒想好書名呢,他就問我多少錢,這不,全有了!”

3歲的娃娃也有“招數”:“媽媽,我走不動了。”這話意思特別明白:要麼你給我買冰淇淋,要麼你抱著我走。“媽媽,我不吃飯。”不說不吃胡蘿蔔,而說不吃飯,你如果不把桌上的胡蘿蔔端走,我就連飯也不吃了。媽媽只好讓步:“寶貝兒,媽媽把胡蘿蔔拿走,行了吧?吃完飯咱們吃果凍!”生怕孩子不依,附加條件都有了。

美國一位兒童心理學家曾就該問題做過深入、透徹的研究,發現孩子撒謊是家長所碰到的最為棘手的問題之一。他說,不是家長本領不高,而是問題本身困難,順利地解決它並非易如反掌。因此,這位專家根據自己多年從事的專業研究,以“父親”和“研究者”的雙重身份,向家長提出以下一些培養孩子真誠品質的借鑑方法。

你的做法勝過說法

碰到孩子說謊時,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發火,而是檢查自己:我說謊嗎?這位專家有一次和自己的妻子同時因公出差,家裡就剩13歲的兒子。兒子逃了學,約要好的夥伴在家裡聚會。“我和妻子回來後,他說嚴格按照我們的要求,每天按時上學,全部精力都用在學習上。後來我們知道兒子說謊了。”

我和妻子認真商量這件事,檢查自己:有沒有表裡不一?言而無信過?妻子說有過,不止一次。比如有天晚上她想去看一場演出,又不想帶兒子去,就對兒子說:“媽媽要去商店給家裡買些日用品,你在家裡好好學習。”“看,我們是自食其果。”

11歲的女兒想邀請同學參加她的生日聚會,但無法一一請到,她感到為難,我建議她如實告訴不能邀請的夥伴:父母限制了人數,因此只好忍痛割愛,不能邀請對方了。“假如我說沒有辦聚會呢?”女兒問。我說,如果撒謊說自己不打算辦聚會,那麼一旦這位夥伴瞭解到實情,會讓她感到傷心,甚至氣惱,而且以後很難再得到她的信任。

有時我們為避免傷害他人感情,可能會說謊。在我們看來無傷大雅,在孩子看來就是說謊。

許多研究表明,孩子的不良品質是由於受到言而無信的家長影響逐漸養成的。父母若想培養孩子的誠實、守信,先要自己誠實、守信。

告訴孩子:你有權保持隱私

很多家長會有同樣的感受:孩子7歲時,每當參加了什麼活動,或者和誰在一起玩,都願意把實情告訴家長;可是等到14歲時,碰到同樣的情況,她就不那麼願意說了,有時甚至會撒謊。

造成家長與孩子之間關係比較緊張的一個因素,就是孩子日益要求獨立的需求。孩子們渴望一片屬於自己的空間,而家長卻千方百計地給孩子提供保護和指導,兩者之間在一定時期不可避免要發生衝突。遺憾的是,很少有父母瞭解到這一點,也很少去考慮應該瞭解孩子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更不敢告訴孩子可以擁有隱私。家長該做的事情,是在腦子裡建立這樣一個表格:

孩子在自己活動的時間內,喜歡到什麼地方玩;

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否如期完成;

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如何;

孩子在看電視方面有何習慣;等等。

隨著孩子的日漸長大,可以對這個表格加以修改,幫助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一旦父母確定需要了解孩子的哪些方面,就可以(也應該)向孩子說明,孩子......

發現孩子撒謊,我們該怎麼辦?

今天早晨,我在廚房忙碌著給叮噹準備早餐.叮噹在客廳沙發上看圖畫書. 十分鐘後,我出來,我看見叮噹從臥室出來,還隨手關了臥室的門. “當,你去臥室幹嗎呢?"我覺得有點納悶. “我什麼都沒幹,我來關門!"當有點緊張地回答我.雖然我納悶,但是還是沒細想,張羅著他們趕緊用早餐. 他們自己吃,我去臥室收拾床鋪,一床的睡衣啊,凌亂的被子,一穿亂飛的枕頭啊,海寶啊,其實都是叮噹兩人的! 突然掀開被子發現了一本的書,而且有一頁被撕下來了,“躺"在旁邊. 馬上意識到剛才噹噹進來臥室的問題了,肯定是這個小子把書弄破瞭然後把他們藏在被子裡.這麼小不點點就會開始隱瞞自己犯下的錯誤了?這怎麼了得?這麼小就會說謊啦? 本想馬上去問正用餐的當當,為什麼要跟媽媽說謊?一想,孩子之所以會撒謊,是想用這種方式來躲避我的批評與處罰.於是我決定等孩子用完餐好好跟他溝通. 對待孩子,我一向很嚴厲,我從不寵愛孩子!也許是我過於的嚴厲,導致孩子要用這種方式來選擇逃避批評與處罰!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淘氣會使爸爸媽媽不高興的,所以撒了個謊。馬上意識到是我自己的問題,我想我還是假裝不知道的好! 聽到謊言怎麼辦?這麼大的小孩子因為說謊就受到懲罰,不僅沒有任何意義,也許還會有負作用。事實上,我們對誠實和正直的長篇大論,對孩子來說,只是耳邊風;我們的懲罰也不能使他知道問題的所在。相反,他只知道他又淘氣了,而且將來他肯定不願意讓你知道這些淘氣的事兒。所以,更加關注他的不良行為效果會更好一些。 叮噹用完早餐,我把噹噹單獨抱在膝蓋上坐沙發上,拿著那邊已經撕破了的書跟噹噹說:“媽媽剛才在被子裡發現了這本書,可是能已經被撕破了一頁,媽媽現在呢想請噹噹幫媽媽一起修好它!" “媽媽,我們拿膠布把它修好吧!"噹噹開始表現的很有興致. “可是媽媽呢沒有弄明白,到底是誰把書給弄破啦?是不是牆壁上的小松鼠呢?還是書裡那個黑爪子的大灰狼?媽媽呢想看看誰這麼聰明把書撕破了還給藏在被子裡了?"我循序漸進地引導噹噹把事實說出來. “媽媽!是我把書撕破了,然後藏在被子裡的!"耐不住我的"引誘",噹噹終於承認了剛才自己做的"壞事" “哦,原來是噹噹乾的啊?但是這樣做是很不對的!媽媽知道你是怕媽媽不高興,所以不想告訴媽媽真相。所以剛才噹噹跟媽媽說去關門了,沒幹什麼.噹噹如果不小心把書撕破了不能藏起來,要跟媽媽說,可以幫媽媽一起把用膠布給它粘好,我相信噹噹以後會更小心的不會把書弄破,而且也不會跟媽媽說謊了對不對?"我直接"乘虛而下". “嗯,我會小心不把它撕破了,我幫媽媽一起把他修好!"噹噹噹即開心地喊道. 事情圓滿解決,事情雖小,但是誠實是做人最起碼的基礎.但是如果不重視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還會導致孩子變本加厲.對孩子實行誠實行為的教育要堅持以下五項: 1、大人要為寶寶樹立誠實的榜樣。不要輕易給寶寶承諾,對寶寶的承諾一定要兌現,不能讓孩子認為你在騙他。 2、滿足寶寶合理的願望和要求。過分的限制和嚴格,容易導致寶寶說謊。 3、通過講故事讓寶寶知道誠實的重要性。比如“長鼻子”,“狼來了”的故事。 4、建立基本的生活遊戲規則,讓寶寶學會用規則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比如,玩具壞了要告訴媽媽,讓媽媽來修請媽媽幫忙修好。

孩子總是撒謊怎麼辦

首先用事實,抓個現行,告訴孩子,你不用編了,你騙人我知道了,比如你孩子說他作業做完了,你就拿出他作業亥看,你看你說完沒有,你不是騙人嗎(隨便舉個例子),然後一點要先嚴厲的批評孩子,讓他知道錯了,甚至適度的打一下,嚴厲批評都是可以的,然後告訴他,其實家長打你,我的心裡比你更疼,但是你撒謊如果養成習慣,不與糾正,這是害你,你現在還小,以後長大了,你會感謝我的,然後安慰下孩子,跟他講道理,(說白了,就是打一巴掌給個甜棗吃),叫他不要再撒謊了, 給你寫保證書,然後對孩子還是該多好有多好,以後類似事情你發現他沒有再騙你了,你就好好的獎勵下孩子,帶他吃好吃的啊,去公園玩啊,等等。因為小孩子就跟小貓狗一樣,一味講道理,孩子是聽不懂的,必須打或者批評,讓他肉體心靈感覺的到疼痛,哦,原來我這麼做家長會不高興,我要改,家人才會高興,才會對我好。他就改了。真正講道理是對比較大一點的孩子才可能會有一點用的方法,他以後會感謝你的。

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孩子撒謊成性怎麼辦?

孩子撒謊主要的成應就是他通過撒謊可以獲得他想得到的利益,哪怕是暫時的,在初次成功後,他就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撒謊,何況一個謊言必需要2個甚至是更多來圓,久而久之最終成為習慣。一般這樣孩子不好改,你也不要認為這是小事,不要以為是過渡期,孩子大了就會好,現在你要做的就是在不經意中去核實孩子的話,發現假話後要了解他想達到的目的,然後不要點破他,在不覺中斷絕他的念頭,讓他心裡體會、意識到靠撒謊是不能達到目的的,而同時你要在他說真話且不違背自己意願的情況下儘量去滿足他的要求,如果他的謊話沒目的,只是習慣性而已,那麼你就要耐心教育他、引導他,讓他明白撒謊是不對的,此外你還要以身作則,小孩子是絕不能騙的,相互建立信任關係。改正孩子撒謊的毛病很不容易,你要有耐心,有心裡準備,因為你的孩子已撒謊成性,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期間可能還有反覆,怕的就是你因忙而半途而廢

當孩子撒謊時,我們該怎麼辦?

樓上有點話多了,其實小孩撒謊也是有原因的。

你先試探一下:我不會打你罵你,你可以說真話嗎?(要用慈祥的口氣)

不過我覺得人難免會撒謊,不過搞清楚原因了之後慢慢教導是最有效的。千萬不能對小孩子施暴,會對小孩子心裡造成陰影,還可能會討厭家長。(我經歷過,還是歷歷在目)

撒謊是本能,小孩本能的覺得父母會生氣,所以引發出撒謊一事。

耐性調教會有結果的,不過不能磨滅小孩子的天性

相關問題答案
小朋友撒謊怎麼辦?
小孩子撒謊怎麼辦?
孩子喜歡撒謊怎麼辦?
小朋友英語怎麼說?
孩子總撒謊怎麼辦?
小朋友腳疼怎麼回事?
惹異性朋友生氣怎麼辦?
被朋友排斥怎麼辦?
朋友吃醋怎麼辦?
總讓女朋友失望怎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