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行星還是八大行星?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太陽系到底是八大行星還是九大行星??

巖態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氣態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冥王星:冥王星是一個有爭議的星球,目前已被定義為矮行星。

冥王星,或被稱為134340號小行星,於1930年1月由克萊德·湯博根據美國天文學家洛韋爾的計算髮現,並以羅馬神話中的冥王普路託(Pluto)命名。它曾經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但後來被降格為矮行星。與太陽平均距離59億千米。直徑2300千米,平均密度0.8克/立方厘米,質量1.290×10^22 千克。公轉週期約248年,自轉週期6.387天。表面溫度在-220°c以下,表面可能有一層固態甲烷冰。暫時發現有四顆衛星。

根據2006年08月24日國際天文學民間聯合會大會的決議,以4%通過:冥王星被視為是太陽系的“矮行星”,不再被視為大行星。太陽系中有七顆衛星比冥王星大(月球、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土衛六和海衛一)。

公轉軌道:離太陽平均距離5,913,520,000千米(39.5天文單位)

直徑:2274千米

質量:1.27*10^22千克

羅馬神話中,冥王星(希臘人稱冥界的首領為Hades哈迪斯)是冥界的首領。這顆行星得到這個名字(而不採納其他的建議)是由於他離太陽太遠以致於一直沉默在無盡的黑暗之中,與人們想象的冥境相似。另外,湊巧的是,冥王星(Pluto)開頭的兩字母也是其發現者Percival Lowell名字的首字母縮寫。曾經是太陽系中離太陽最遠的行星。(不過由於其特殊的橢圓形軌道無法蓋住海王星的軌道,有時它會跑到海王星的軌道里面)。

冥王星剛被發現之時,它的體積被認為有地球的數倍之大。很快,冥王星也作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被寫入教科書。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天文觀測儀器的不斷升級,人們越來越發現當時的估計是一個重大“失誤”,因為它的體積要遠遠小於當初的估計。此外,冥王星(Pluto)的行星身份也一直以來成了天文學家們爭論的焦點,這也是因為一直以來對行星沒有一個具體清楚的定義。尤其,自1992年首次發現“柯伊伯帶”(Kuiper Belt)以來,更多關於天文發現加劇了人們其行星資格的爭論。

自從70多年前被發現的那天起,冥王星便與“爭議”二字聯繫在了一起,一是由於其發現的過程是基於一個錯誤的理論;二是由於當初將其質量估算錯了,誤將其納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博發現冥王星,當時錯估了冥王星的質量,以為冥王星比地球還大,所以命名為大行星。然而,經過近30年的進一步觀測,發現它的直徑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還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確認,“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寫入教科書,以後也就將錯就錯了。冥王星軌道最扁,以致最近20年間冥王星離太陽比海王星還近。從發現它到現在,人們只看到它在軌道上走了不到1/4圈,因此過去對其知之甚少。冥王星的質量遠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衛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冥王星的表面溫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絕大多數物質只能是固態或液態,即其冰幔特別厚,只有氫、氦、氖可能保持氣態,如果上面有大氣的話也只能由這三種元素組成。

進入21世紀,天文望遠鏡技術的改進,使人們能夠進一步對海王星外天體(trans-Neptunian objects)有更深瞭解。2002年,被命名為50000 Quaoar(誇歐爾)的小行星被發現,這個新發現的小行星的直徑(1280公里)要長於冥王星的直徑的一半。2004年,被命名為90377 Sedna(塞德娜)的小行星的最大直徑也達到了1800公里,而冥王星的直徑也只不過2320......

原來的八大行星是什麼和原來的九大行星為什麼變成八大行星了

就是減少了一個冥王星。

冥王星其實不是發現的,而是通過精確計算得到的,和海王星是一樣的,沒有被發現就已經知道有它的存在了。

至於為什麼要排除它的九大行星位置,

一,是因為他的繞日運行的軌跡和另外8個行星不在同一平面。

二,質量相比其他8個行星,要太小了。

三,在冥王星運行的行星帶中,與其類似的行星非常多,質量有些非常接近冥王星,冥王星並不具備能夠俘獲大量衛星的基礎,甚至有可能被其他行星俘獲,所以它被排除了。

八大行星,還是九大行星﹖

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特指太陽系的八個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小到大,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曾經被認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於2006年8月24日被定義為“矮行星”。

現在到底是八大行星還是九大行星?

8 現在是八大行星.冥王星現在降級為矮行星了

太陽系到底是八大行星還是九大行星

太陽系原來是九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2006年8月24日,第26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通過決議,把冥天星開除出大行星的行列,降格為矮行星。從此,太陽系中只有八大行星了。

雖然科學家仍在尋找太陽系中第九顆大行星,但至今無果。所以目前太陽系大行星仍只有八顆。

九大行星怎麼變成八大行星了啊

2006年8月,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表決通過決議,將原來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列入矮行星之列。

按照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定義,行星需滿足三個條件:圍繞太陽公轉、質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變成球體,並且能夠清除其公轉軌道周圍的其他物體。原有的九大行星除冥王星外都滿足這三個條件。

冥王星符合矮行星的定義,即具有足夠質量、成圓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因此被定義為矮行星。

彗星是一種特殊的星體,主要由氣體和塵埃構成,一般的彗星由彗頭和彗尾組成,沒有固定的體積,它在遠離太陽時,體積很小;接近太陽時,彗發變得越來越大,彗尾變長,體積變得十分巨大。

具體資料可以看百度百科。

七大行星還是八大行星?

太陽系有八顆行星(決議時曾出現「經典行星」一詞,指的也是這八顆),分別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與海王星。質量不夠的將會被IAU會議決議歸類為矮行星(如冥王星)或太陽系內小天體(如小行星、彗星等)。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什麼改為八大行星

因為隨著更高精望遠鏡的發明,科學家們在柯伊伯帶發現了很多類似冥王星的天體。如果都計入的話,太陽系就將有幾十大甚至幾百大行星了。於是科學家們對行星的定義進行了更為嚴格的修正。

下面來看看行星的定義,究竟什麼樣的天體才能被稱之為行星:

1:必須有足夠大的質量,使得引力將自身擠壓成球體。

2:必須圍繞自己的母恆星公轉,你不能把圍繞行星公轉的衛星計算在內,也不能把沒有自己母恆星的遊蕩天體計算在內。這兩條定義是之前就一直存在的,已經存續了一個世紀了。

3:第三條是最為重點,是冥王星被降級的根本原因,這條就是前幾年新增加的定義。行星必須有足夠大的引力來吞吐碎片。其內在涵義是,如果你將一堆碎片丟入這個星球公轉的軌道內,如果這個星球的引力能將這些碎片拋出軌道範圍(原理先不說,反正引力是能將其平拋出的),或者在長達40億年裡依靠引力將這些碎片一一吞噬(為什麼是40億年,因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誕生時間就是40多億年,這條定義就是以我們的太陽系為標準的)。如果它做得到,它就是顆行星,如果它做不到,它就不能被稱之為行星。

冥王星的公轉軌道內,都是柯伊伯帶的冰封碎片,而冥王星顯然已經繞日公轉40億年以上了。但是由於它自身的引力太小,還無法清除這些軌道內的障礙物。這也是柯伊伯帶矮行星的普遍特性,既質量足夠大、繞日公轉、無法清除軌道碎片,和其它已經能夠清除軌道碎片的八大行星完全不同。所以科學家們給柯伊伯帶這些天體一個新的歸類:矮行星。

行星必須能依靠自身引力清除公轉軌道內的所有障礙物,要麼拋出,要麼吞噬,總之它必須使得這個公轉軌道成為行星自己的“專用軌道”。這一定義非常重要,比如地球和金星現在都是行星,如果有一個外在得力將它們推入一個共用一個軌道之後,這兩顆星球就都不能被成為行星了。

PS:還有行星能否被成為行星,和樓上幾個說的軌道很特殊,黃道夾角很大,形狀很扁一點關係都沒有。關鍵就是軌道必須是“專用的”,哪怕它的軌道離譜到飛出太陽系,只要質量大到成為球體,同時繞日公轉,並且有一條專用公轉軌道,它都是一顆行星。 三點條件,缺一不可,必須同時滿足。

相關問題答案
九大行星還是八大行星?
四大銀行還是五大銀行?
王者榮耀裡貂蟬的被動怎麼觸發??是疊滿四層就行了還是疊滿後用大招觸發?? 20分?
地球是恆星還是行星?
留在大城市還是回老家?
大東海還是亞龍灣好玩?
利大還是弊大作文開頭?
利大還是弊大反方資料?
月亮是恆星還是行星?
大眾好還是福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