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是如何統一六國?

General 更新 2024-05-29

秦國怎麼統一六國

秦統一六國是因為好幾方面原因

一:秦從商鞅變法以後就開始強大了幾年,而且秦國綜合實力也強

二:秦採用的是“遠交近攻”的外交政策,利用六國的不信任,同時給與其他國家一些利益慢慢破壞六國聯盟

三:其他國家的實力弱,同時君主也不行

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是怎樣的?

最先滅掉的是韓國,秦王十四年,即公元前233年,韓國割地稱臣,也沒能挽救敗亡的命運。三年後,秦國俘虜了韓王,滅掉了韓國。然後秦國攻打趙國,俘虜了趙王,公子嘉逃到了代郡(今河北蔚縣),稱代王。到秦王二十五年,代王也被俘,趙最後滅亡。在秦王二十年,王翦領兵攻燕。在易水西面秦兵打敗了燕、代聯軍。攻佔了燕國都城薊城(今北京)。燕王向遼東方向出逃。後來,燕王只得殺死了曾經派荊軻刺殺秦王的太子丹,把他的頭獻給秦軍求和。到秦王二十五年,燕國最後的一個王——喜被俘獲,燕國也被滅了。同時,魏國也被秦軍滅掉。秦王二十三年,攻打楚國的秦軍因為兵力太少,被楚軍打敗。秦王又派老將王翦出征,並聽從他的建議,給了六十萬重兵,結果,王翦用了三年時間,終於拿下了楚國。最後滅掉的是齊國。在秦國先後對其他五國用兵時,齊國不但袖手旁觀,而且和秦國結盟,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前途和其他五國一樣。因此,齊國沒有做任何戰爭準備。等到秦王二十六年,五國都被滅掉後,齊國這才派兵準備抵禦秦國,並和秦國斷交,但為時已晚。秦國大將王賁在最終滅掉燕國後,領兵大舉南下,一戰俘獲了齊王。至此,秦滅六國,十年統一了中國。

秦國為什麼可以統一六國?

秦佔據函谷關地利,進可攻退可守。又佔據四川盆地,隴西地區,戰略縱深廣闊。

秦農業發達,水利工程浩大,如都江堰,鄭國渠等。

秦起用商鞅變法,較為成功,設立郡縣制,論功授爵,提升了國家的動員力。

秦軍裝備優秀。

六國外交失誤。比方說楚國與齊國發生矛盾,被秦利用。

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和策略是什麼?

希望對你有幫助【統一六國】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採取遠交近攻、分化離間、合縱連橫[1]的策略,發動秦滅六國之戰。先後於秦始皇十七年(前秦統一形勢圖230年)滅韓、十九年(前228年)滅趙、二十二年(前225年)滅魏、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二十五年(前222年)滅燕、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總方針

秦王政親政後,聽取李斯進獻的滅六國的建議,著手規劃統一六國的大業。其總的戰略方針,是遠交近攻,先弱後強,逐一攻破,由近及遠,集中力量,各個擊破;先北取趙,中去魏,南取韓,然後再進取燕、楚、齊。

滅韓國  秦王政首先選擇的攻擊目標為趙國。因為,趙國的實力在六國中最強,是秦國走向統一道路的最大障礙。但是,趙國還沒有到不堪一擊的地步。秦軍屢次進攻趙國均被趙國擊退。在用主力進攻趙國的同時,秦對韓採取扶植親秦勢力以逐步肢解的策略。公元前231年,韓國南陽郡“假守”(即代理郡守)騰,向秦獻出他所管轄的屬地。騰被秦王政任命為內史,後又派他率軍進攻韓國。騰對韓國瞭如指掌,所以進展順利,於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俘獲韓王安,韓國滅亡。

滅趙國

公元前229年,秦利用趙國發生大地震和大災荒的機會,又派王翦領兵攻趙。趙國派李牧、司馬尚率兵抵禦,雙方相持了一年。在緊要關頭,秦國使出殺手鐗—離間計。王翦用重金收買了趙王的寵臣郭開,要他散佈李牧、司馬尚企圖謀反的流言。趙王輕信謠言,派人替代李牧。李牧在大敵當前的形勢下據不讓出兵權,趙王竟暗地派人逮捕李牧並處死了他,同時還殺掉了司馬尚。殺死李牧,無疑為秦軍亡趙掃清了道路。此後,秦軍如入無人之境,攻城略地,痛擊趙軍。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軍攻破邯鄲,這座名城落入秦國之手。不久,出逃的趙王遷被迫獻出趙國的地圖降秦。趙國實際上滅亡了。但是公子嘉卻帶著一夥人逃到代郡(今河北尉縣),自立為王。後秦軍在公元前222年滅燕國之後將其俘虜。至此,秦統一了北方。

滅燕國

在滅趙的過程中,秦國大軍已兵臨燕國邊境。燕國君喜惶惶不可終日,眼見秦國掃平三晉,就要向自己殺來,卻無計可施。燕太子丹最終想出了孤注一擲的暗殺行動,即歷史上有名的荊軻刺秦王,時值公元前227年。刺殺行動最終失敗,但是秦王政差一點死於荊軻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國,立即增兵大舉進攻。公元前226年,秦軍攻下燕都薊(今北京市),燕王喜與太子丹逃亡遼東郡。秦將李信率領秦軍數千人,窮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潛伏於水中倖免於難。後來,燕王喜經過權衡利害關係,派人將太子丹殺掉,將其首級獻給秦國,想以此求得休戰,保住燕國不亡。燕王喜逃到遼東以後,秦軍主力就調往南線進攻楚國。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賁奉命攻伐燕國在遼東的殘餘勢力,俘獲燕王喜,燕國徹底滅亡。

滅魏國

公元前231年,魏景湣王迫於秦國的強大威力,主動向秦進獻出麗邑,以求緩兵。此時,秦王政正調集兵力準備向趙國發起總攻,不想分散兵力攻魏,就接受了獻地。這使得魏國又維持了數年殘局。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就在秦軍主力南下攻楚的當口,秦王政派出年輕將領王賁,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魏軍緊閉城門,堅守不出。由於大梁城防經過多年修建,異常堅固,秦軍強攻不下。王賁想出了水攻的辦法。秦軍大批士卒被安排去挖掘渠道,將黃河、鴻溝的水引來,灌注到大梁。3個月後,大梁的城牆壁壘全被浸坍,魏王假只得投降......

秦國為什麼能統一六國,從四個方面來講

經濟方面,商鞅變法的基礎,廢除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在秦國內統一度量衡;重農抑商,獎勵耕織,是秦國的經濟有了極大地發展;

政治方面,廢除世卿士祿,推行郡縣制;獎勵軍工,提高戰鬥軍事實力(也可以將軍事單拿出來講);改革戶籍制;綜合實力增強;秦王嬴政的政治能力強,中用了一批人才。

文化方面,文字小範圍內統一,順應歷史潮流,民眾的統一的願望;(在文化角度分析比較不容易)

地理環境方面,關中平原與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土壤肥沃,北、南兩“天府”為秦國經濟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部分黃土高原及四川盆地西部山原廣闊,水草豐美,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秦國之山地丘陵森林密佈,物產豐富。

還有很多方面,也可以從“天時、地利、人和”的角度太探討。

希望有點幫助!

歷史上秦國統一六國?是哪六國?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是由戰國時代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統一大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帝國。秦始皇繼歷代秦王蠶食諸侯之後,完成了統一六國的事業,實現了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的轉變。他所建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及所採取的旨在鞏固統一的某些措施,為後世帝王所取法。秦朝急政暴虐,導致速亡。末年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戰爭,在中國歷史上開創了武裝反對黑暗統治的傳統,影響至為深遠。由於過去的割據局面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反秦過程中重新出現了分裂的傾向。在接踵而來的爭奪統治權的楚漢之戰(前207~前202)中,漢勝楚敗,使分裂形勢受到控制,統一國家得以恢復。

秦滅六國年表

秦王政一十五年(前230年),內史騰率兵滅韓國,俘韓王安,所得韓地置潁川郡,韓亡。

秦王政一十七年(前228年),秦軍攻入趙國國都邯鄲,趙王遷被迫降秦,趙破。

秦王政一十八年(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領兵攻燕。

秦王政一十九年(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薊,燕王殺太子丹求和,燕破。

秦王政二十年(前225年),王賁率領六十萬大軍攻打魏國,包圍魏都大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三個月後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4年),王翦率領十萬大軍攻打楚國,屯兵練武、堅壁不戰、以逸待勞。一年後,楚軍鬥志渙散、糧草不足,遂從前線撤軍。王翦乘機追擊,消滅楚軍主力,佔領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江南,滅越國置會稽郡。楚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賁打下遼東,俘燕王喜;接著打下代城,俘代王嘉。燕、趙徹底滅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王賁率軍南下攻打齊國,齊王建投降,齊亡。

秦始皇是如何統一六國的?

戰國末期,秦國國力最強,東方六國中,只有趙國還能與秦國抗衡。公元前260年,秦、趙兩國軍隊相持在長平,秦大敗趙軍,殺趙軍主帥趙括,抗殺趙降兵40餘萬人,趙國軍隊事力量被徹底摧垮。從此,六國再也沒有能力阻擋秦國的進攻了。

秦滅六國時間:

前230年滅韓

前225年滅魏

前223年滅楚

前222年滅趙、滅燕

前221年滅齊

終於統一了六國。

請問秦國統一六國的先後順序

秦國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

秦朝簡介:

1、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國呂不韋及嫪毒掌管。

2、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親政,除掉呂、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繚,並著手進行統一六國之策略。

3、前230年,秦派內史騰領兵攻韓,俘虜韓王玻???鶩觥?

4、前229年,秦派將軍王翦領兵攻趙,前228年秦軍進入邯鄲,趙王獻出地圖投降,趙國遂亡。

5、前225年,秦派王賁領兵攻魏,引河水和溝水灌魏都大梁, 魏王假投降,魏亡。

6、前223年,秦派王翦領兵六十萬攻打楚國,楚王負傷被俘,楚亡。早在前227年時,燕太子曾派荊軻前往刺殺秦王,未成,秦乘機於前226年攻下燕都蘇城,燕王喜遷到遼東,至前222年,秦攻遼東,俘燕王喜,燕亡。

7、前221年(秦王政26年),秦派王賁領兵由北向南攻齊,俘虜齊王建,齊亡。

8、至此,秦終於全部併吞了六國,完成了一統全國之大業。建立中國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中國歷史上諸侯割據紛爭達五百餘年的春秋戰國時代終告結。 為了加強全國之大一統,使秦帝國長治久安、萬世不移,嬴政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文化及對外開拓諸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始皇的一系列政策與措施,大大加強了全國之一統,對後世亦產生很大的影響,不過其事業系在殘酷壓榨民眾的條件下,於短短的十來年內集中完成的,故秦朝之統治不免帶有苛急、暴虐之特點。在始皇當政的十二年間,其為政之苛暴業已暴露無遺。

秦國是怎麼統一六國的 有高人指點沒

滅韓: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九月,韓國南陽守騰主動投降並獻出南陽地,秦國以該地為前進基地,作進攻韓國的準備。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內史騰率領秦軍突然南下渡過黃河進攻韓國,一舉攻克韓都新鄭(今河南新鄭),俘獲韓王安,繼而佔領韓國全境,滅亡韓國。

滅趙: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王翦乘趙地饑荒,長途跋涉派部分軍隊圍邯鄲,親率主力東出井陘。王翦施反間計使趙王令趙蔥、顏聚代李牧為將。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王翦大破趙軍,平定東陽地區(約今河北邢臺地區),趙蔥戰死,顏聚逃亡。秦軍南下攻克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公子嘉逃到代國稱王。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賁滅代,俘虜公子嘉,趙國最終滅亡。

滅魏:公元前225年,秦派兵進攻魏國首都大梁。秦戰地統帥王賁認為大梁城垣堅固,很難在短期內攻拔,於是引大溝之水衝灌大梁城,經3個月戰爭,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賁所殺,魏國滅亡,秦以其地建為東郡。

滅楚:秦軍滅趙、破燕並魏後,緊接著大舉進攻楚國。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將王賁率軍進攻楚國北部,取十城,揭開了攻滅楚國的序幕。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王趙政又派李信和蒙武率20萬大軍,乘楚國內訌之機,分兵兩路進攻楚國。楚王派將軍項燕率軍抵抗。項燕大敗秦軍,佔其兩座營壘,殺死7名都尉。李信帶殘兵逃回。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領60萬大軍再攻楚國。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領秦軍繼續向楚國縱深進攻,一舉攻破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俘楚王負芻,楚亡。

滅燕:在滅趙的過程中,秦國大軍已兵臨燕國邊境。前226年,秦軍攻下燕都薊(今北京市),燕王喜與太子丹逃亡遼東郡。秦將李信率領秦軍數千人,窮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潛伏於水中倖免於難。後來,燕王喜經過權衡利害關係,派人將太子丹殺掉,將其首級獻給秦國,想以此求得休戰,保住燕國不亡。 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賁奉命攻伐燕國在遼東的殘餘勢力,俘獲燕王喜,燕國徹底滅亡。

滅齊:齊國遠離秦國,在秦軍大肆兼併時,獨居齊地一隅,對秦不作防備。公元前221年,王賁率兵從北面進入齊境,避開齊國主力,齊王不戰而降。至此,嬴政統一全國。

秦國統一六國的順序是?

秦國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了全國

1、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國呂不韋及嫪毒掌管。

2、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親政,除掉呂、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繚,並著手進行統一六國之策略。

3、前230年,秦派內史騰領兵攻韓,俘虜韓王玻鶩觥?

4、前229年,秦派將軍王翦領兵攻趙,前228年秦軍進入邯鄲,趙王獻出地圖投降,趙國遂亡。

5、前225年,秦派王賁領兵攻魏,引河水和溝水灌魏都大梁, 魏王假投降,魏亡。

6、前223年,秦派王翦領兵六十萬攻打楚國,楚王負傷被俘,楚亡。早在前227年時,燕太子曾派荊軻前往刺殺秦王,未成,秦乘機於前226年攻下燕都蘇城,燕王喜遷到遼東,至前222年,秦攻遼東,俘燕王喜,燕亡。

7、前221年(秦王政26年),秦派王賁領兵由北向南攻齊,俘虜齊王建,齊亡。

8、至此,秦終於全部併吞了六國,完成了一統全國之大業

相關問題答案
秦國是如何統一六國?
美國是如何選舉總統的?
秦統一六國的關鍵原因?
秦國統一六國的原因?
秦統一六國原因?
秦國為什麼能統一六國?
秦國為什麼能統一六國,從四個方面來講 ?
玉米是如何傳入中國?
微信如何統一刪除好友?
你是如何讀一本好書?